一种干血斑采集卡及其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4318发布日期:2022-10-29 00:0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血斑采集卡及其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血斑采集卡及其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干血斑(dbs,dried blood spot)是一种血样采集方法,有别于传统抽血的方法,dbs只需把血样滴到滤纸上就能完成采集,采样量少,又可以常温保存和运输,且操作方便,深受临床、医学检验机构的欢迎,从采集样品到样品萃取及分析都带来很大的优势。但目前市售的采集卡呈卡片状,采集卡上设有若干圆形滤纸片,全血滴在滤纸片上制成滤纸片干血斑,采集好干血斑的采集卡需要集中干燥后再分别进行检测或保存,这一干燥过程将耗费人力和时间,并且在进行血斑检测样本分析前,需借助打孔器对渗透了血斑的滤纸进行打孔操作以形成血片,冲出的血片不易飞出;每处理完一个样品后还需要对打孔器进行清洁消毒,麻烦且费时,还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血斑采集卡及其采集装置,能使血斑快速干燥,无需打孔处理,使用方便,适合随身携带。
4.一种干血斑采集卡,所述采集卡内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从下到上依次放置有干燥剂、采血滤纸。
5.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置1-6排,每排设置1-6个。
6.进一步的,所述采血滤纸包括采血部、外延部,所述外延部位于采血滤纸边缘,包围采血部,外延部与采血部连接处有穿孔线,所述外延部凸起,厚度大于采血部。
7.进一步的,所述采血滤纸呈花瓣状。
8.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剂和采血滤纸间有带孔硬质塑料片。
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呈倒梯形,所述采血滤纸置于凹槽中,采血部悬空。
10.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卡为连盖盒装结构,卡盖与卡体一边铰接,另一边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采集卡背面粘贴标签。
11.优选的,所述采集卡为分体盒盖结构,卡盖与卡体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采集卡背面粘贴标签。
12.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卡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
13.进一步的,一种包括干血斑采集卡的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盒,所述采集盒内分区域放置有采集卡、采血针、碘伏棉签、毛细管。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采集卡可以将采样完毕后的采血滤纸密封,减少污染风险,采集卡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便于观察干燥剂颜色;采集卡内的采血滤纸设计为采血部和外延部,外延部与采血部连接处有穿孔线,可以隔断血液流向,使所采样品只能浸润采血部,外延部厚度大于采血部,且采血滤纸与干燥剂之间设有硬质塑料片,外延部与硬质塑料
片接触,使采血滤纸放置在采集卡中时采血部悬空,防止污染血斑;采血滤纸设计成花瓣状,方便用镊子夹取,无需再动用打孔器打孔,就无需清洁消毒,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16.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采集装置集合所有采血工具为一体,其中除采集卡以外其余工具皆为市面上可见的常用采血工具,使用方便,适合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17.图1为采集卡的剖面图;
18.图2为采血滤纸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采集装置内部示意图;
20.图4为毛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盒体,2-采集卡,3-采血针,4-碘伏棉签,5-毛细管,6-采血滤纸,7-干燥剂,8-采血部,9-外延部,10-凹槽,11-胶头,12-带孔硬质塑料片,13-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血斑采集卡,所述采集卡2内有若干凹槽10,凹槽10内从下到上依次放置有干燥剂7、采血滤纸6。
24.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卡2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便于观察干燥剂颜色。
25.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0设置1-6排,每排设置1-6个。
26.进一步的,所述采血滤纸6包括采血部8、外延部9,所述外延部9位于采血滤纸6边缘,包围采血部8,外延部9与采血部8连接处有穿孔线13,隔断血液流向,使所采样品只能浸润采血部8。
27.进一步的,所述外延部9厚度大于采血部8,可减少镊子的清洁消毒过程,节约样本处理时间,减少交叉污染;同时可作为滤纸与凹槽侧壁的支撑。
28.进一步的,所述采血滤纸6可以是圆片状,也可以是其他多边形。
29.优选的,采血滤纸6呈花瓣状。在进行血斑样本分析时,只需用镊子夹住采血滤纸6中心处或外延部9,将血片取出,这样就无需动用打孔器打孔,就无需清洁消毒,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30.优选的,所述干燥剂7和采血滤纸6之间有带孔硬质塑料片12,防止干燥剂7对血斑造成污染。
31.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0呈倒梯型,所述采血滤纸置于凹槽10中,采血滤纸6的外延部9可以与凹槽10侧壁或者带孔硬质塑料片12接触,使所述采血部8悬空,防止污染血斑样品。
32.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卡2为连盖盒装结构,卡盖与卡体一边铰接,另一边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采集卡2背面粘贴标签。所述采集卡2为分体盒盖结构,卡盖与卡体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采集卡2背面粘贴标签。所述采集卡2背面粘贴标签。
33.进一步的,一种包括干血斑采集卡的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盒,所述采集盒内分区域放置有采集卡2、采血针3、碘伏棉签4、毛细管5。所述采血针3包括针头、把手,也可以是市面
上常用的其他结构采血针3;如图4所示,所述毛细管5外部有一层保护壳,一端有胶头11,也可以是市面上常用其他结构毛细管5。
34.优选的,所述毛细管容积约32μl;采样时,大约有32μl末梢血被吸附到涂有抗凝剂的毛细管内;每个花瓣血斑约渗透5μl抗凝血。
35.实施例
36.采血时,打开采集卡2,用碘伏棉签4擦拭病人手指腹部,分步使用采血针3、毛细管5,取适量血滴滴在采血滤纸6的采血部8,采血完毕后,关闭采集卡2,干燥保存,需要取用样品时,用镊子夹取即可。
37.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卡(2)内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从下到上依次放置有干燥剂(7)、采血滤纸(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设置1-6排,每排设置1-6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滤纸(6)包括采血部(8)、外延部(9),所述外延部(9)位于采血滤纸(6)边缘,包围采血部(8),外延部(9)与采血部(8)连接处有穿孔线(13),所述外延部(9)厚度大于采血部(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滤纸(6)呈花瓣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剂(7)和采血滤纸(6)间有带孔硬质塑料片(1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呈倒梯形,所述采血滤纸置于凹槽(10)中,采血部(8)悬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卡(2)为连盖盒装结构,卡盖与卡体一边铰接,另一边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采集卡(2)背面粘贴标签。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卡(2)为分体盒盖结构,卡盖与卡体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采集卡(2)背面粘贴标签。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卡(2)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10.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干血斑采集卡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盒,所述采集盒内分区域设置有采集卡(2)、采血针(3)、碘伏棉签(4)、毛细管(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干血斑采集卡及其采集装置,所述采集卡内有若干凹槽,凹槽内从下到上依次放置有干燥剂、采血滤纸;所述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盒,所述采集盒内分区域放置有采集卡、采血针、碘伏棉签、毛细管。本实用新型集合所有采血工具为一体,使用方便,适合随身携带,将采血滤纸密封于采集卡中,减少污染风险。减少污染风险。减少污染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华 杨茗 张文庚 罗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华西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10/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