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引流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3364发布日期:2022-08-24 00:4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性引流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性引流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2.引流管一般是指在外科或介入操作后使用,可将患者体内组织器官间隙或体腔内聚积的组织液、血液或脓液等引流至体外,有效预防临床操作后因局部积液出现感染并影响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常采用软硅橡胶或聚氨酯等作为制备材料。临床操作后常通过局部切口通道放置引流管,放置后引流管需要充分牢靠的固定。目前最常用的引流管固定方式为通过丝线局部挂靠皮肤及皮下组织固定,操作便捷,但丝线易断,固定不牢靠,容易出现引流管脱落或移位,影响引流效果。同时,长时间持续局部丝线牵拉可能导致引流管口愈合不良,引发感染、局部渗出等,需要频繁换药甚至二次缝合固定,增加患者痛苦。
3.目前,针对引流管固定器的设计多基于丝线缝合结扣改良或单纯引流管黏附固定于局部皮肤,同样容易出现上述因丝线牵拉或粘连物导致的局部表皮愈合问题,另外,因病情需要对引流管进行退管或更换引流管时,丝线固定的方式或前期专利中引流管固定器的设计均不能实现快速松动引流管,并可能增加患者痛苦的情况出现。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并尽可能减少局部皮肤牵拉的引流管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性引流管固定器,以期能解决现有固定器中不能很好的固定和在引流管退管或更换时不能快速拆装的技术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磁性引流管固定器,包括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和两个引流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器支撑装置下侧面用于粘附在皮肤表面,上侧面设置半圆弧形的卡槽,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两端对称连接构成一个带有中心孔的结构,且两个卡槽构成一个环绕所述中心孔的环形结构;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为半圆弧形的磁体,设置于所述卡槽中,两个所述磁体在两端相吸形成一个环形闭合回路结构,引流管从所述中心孔穿过并被所述两个引流管固定装置施加磁力固定。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孔的内侧面贴附设置有引流管防松脱装置,所述引流管防松脱装置有两个,均为半圆弧形,对接构成环形结构。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防松脱装置为软橡胶材料,用于增加固定器支撑装置内环侧与引流管之间的摩擦力。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支撑装置的下侧面设置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支撑装置的下侧面环绕所述中心孔设置有抑菌材料。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支撑装置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卡扣,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两端对称并通过所述卡扣连接为一体。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端面为矩形或圆形,两端的闭合面为顺磁或抗磁材料,在空间上相互平行,通过两端永磁方式吸引形成环形闭合回路结构。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支撑装置为半圆弧形塑料基底,其端面为矩形,两端对称连接构成一个带有中心孔的结构,且两端的闭合面在空间上相互平行。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孔的孔径略小于引流管的直径。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使用两个半圆弧形磁体产生强磁吸引力对引流管起到固定作用,属于无创操作,避免了传统技术方案中使用丝线固定可能对病患带来的局部伤口愈合不良、二次缝合风险等,在保证充足的固定效果基础上,极大减少患者痛苦,且更加便捷。
18.2.本发明方案中使用的两个半圆弧形磁体在相互吸引时可形成完整闭合环路,从而保证提供足够的作用力用于引流管的牢靠固定,另外,在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上配置了机械卡扣,使其牢靠性进一步加强。
19.3.本发明方案中在固定器支撑装置中心孔内侧加载软橡胶材质类似物,增加局部摩擦力,进一步对引流管起到固定作用,充分降低引流管意外脱落风险。
20.4.本发明方案中系统地评估了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使用磁力作为引流管的主要固定力,使引流管固定、位置调整及更换引流管等操作更为便捷,极大减少患者痛苦,并减轻临床医生工作量。
21.5.本发明方案中固定器支撑装置下侧面以及中心孔内内侧覆盖强抑菌材料,和传统丝线缝合固定方式比较,可在充分固定的基础上,有效抑制固定器及引流管周围皮肤组织细菌生长,积极预防引流管周围感染风险,改善伤口预后。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23.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仰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左视图断面)。
25.图4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正视面断面)。
26.图5为本发明单个固定器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单个引流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工作原理正视面解剖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做出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述附图仅代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不能代表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中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他所有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1.针对传统丝线缝合固定方式造成的引流管位置调整困难以及局部伤口愈合不良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引流管固定器,利用磁力的无创、可反复闭合特性对引流管实现固定。参考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主要包括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1和两个引流管固定装置2。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1两端对称连接构成一个带有中心孔的结构,固定器支撑装置1下侧面用于粘附在皮肤表面,上侧面则设置半圆弧形的卡槽7,当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1连接时,两个卡槽7构成一个环绕上述中心孔的环形结构。相应地,引流管固定装置2为半圆弧形的磁体,设置于卡槽7中,两个磁体在两端相吸形成一个环形闭合回路结构。当引流管9从上述的中心孔穿过时,恰被两个引流管固定装置2施加的磁力所固定。
32.本发明可通过固定器支撑装置1将引流管9牢靠地固定于人体皮肤表面,并通过快速消除或重构磁性闭合环路调整或更换引流管9,方便临床医生,减少病患痛苦,既解决了现有发明中引流管位置调整或更换困难,又实现了无创地固定、调整及更换引流管9。
33.一个实施例中,在该中心孔的内侧面贴附设置引流管防松脱装置3。显然,引流管防松脱装置3也有两个,均为半圆弧形,同样对接构成环形结构。示例地,引流管防松脱装置3为软橡胶材料或者类似材料,以增加固定器支撑装置1内环侧与引流管9之间的摩擦力。
34.固定器支撑装置1通过凹槽7将引流管固定装置2卡在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内侧,对引流管固定装置2起到固定作用。引流管防松脱装置3则在中心孔置入引流管9后与引流管9外侧面紧密贴合。固定器支撑装置1在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卡扣6,两个固定器支撑装置1两端对称并通过卡扣6连接为一体,在闭合后的中心孔内侧置入引流管9后配合磁体对引流管9的固定作用加强。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下侧面设置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在保证磁体的环形闭合回路结构形成对引流管9的固定后,可致密地粘连于皮肤表层。因此,本发明采用两个半圆弧形的磁体组成环形结构的吻合磁体、带有固定磁体的含凹槽7的固定器支撑装置1以及中心孔内侧面的引流管防松脱装置3的设计方案。在临床外科或介入操作后需要放置引流管9、调整引流管9位置或更换引流管9时,可通过吻合或去吻合带磁体的固定器支撑装置1,实现快速构建或消除磁性闭合环路放置或调整引流管9。
35.具体地,本发明中各组成部件介绍如下:
36.1.引流管固定装置
37.参考图1和图6中,引流管固定装置2由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的两个半圆弧形的磁体组成,两个磁体的两端相互吸引可形成环形闭合回路结构,环路形成时可对闭合环内侧的引流管9产生压迫力使其牢靠固定,所以将磁体设计成半圆弧形。
38.磁体可由钕铁硼、铝钴镍、铁氧体等永磁材料加工构成,磁体表面需改性涂层处理;磁体端面可设计为矩形或圆形,通过两端永磁方式吸引形成环形闭合回路结构,其两端的闭合面分别为顺磁或抗磁材料;环形闭合回路结构的直径大小可依据引流管9的管径粗细进行调整,两端的闭合面在空间上相互平行,对引流管9进行固定。
39.2.固定器支撑装置
40.参考图1、图2和图5,依据引流管固定装置2的形状设计,可将固定器支撑装置1也设计成半圆弧形,其内带有可设置引流管固定装置2的凹槽7;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材质可为高分子树脂或硬硅胶等材料,为了能够平整地接触皮肤表面,其端面设计为矩形;其平整的底面外环侧可粘贴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用于固定在皮肤表面,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可为半圆弧形,直径大于引流管固定装置2;图5示出了上贴面4和下贴面5,分别用于贴在固定器
支撑装置1的下侧面和皮肤上。固定器支撑装置1通过端面可形成环形闭合回路,两端的闭合面在空间上相互平行,对引流管9进行固定,为确保固定效果,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内环直径(即中心孔直径)应略小于引流管9的直径。
41.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上侧面含半圆弧形的凹槽7,以作为卡槽固定引流管固定装置2,依据引流管固定装置2的端面形状,凹槽7的断面可为矩形或圆形。
42.3.引流管防松脱装置
43.参考图3和图7中,为增加固定器支撑装置1与引流管9之间的摩擦力,增强其对引流管9的固定作用,防止引流管9在固定后位置移动或脱落风险,设计引流管防松脱装置3固定于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内环侧(即中心孔侧壁),其可为软橡胶或软质硅胶等高分子材料,例如半圆弧形的垫片,其直径大小可依据引流管9的管径粗细进行调整,两端的闭合面在空间上相互平行,对引流管9进行固定,为确保固定效果,引流管防松脱装置3的内环直径应略小于引流管9的直径。
44.4.卡扣
45.参考图1和图4中,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上侧面两端设置卡扣6,卡扣6为机械卡扣。为进一步增强固定器对引流管9的固定效力,通过机械卡扣固定的方式配合磁力对引流管9进行加强固定;设计卡扣6为可反复拆装结构,方便调整引流管9的位置或更换引流管9时快速拆装使用。
46.5.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
47.参考图2中,设计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下侧面粘贴半圆弧形的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用于将引流管固定装置1粘连在皮肤表层;半圆弧形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直径均大于引流管固定装置2。
48.6.抑菌材料
49.参考图2、图3及图4中,覆盖抑菌材料8对固定器及引流管9的周围细菌发挥抑制作用;抑菌材料8可为半圆弧形,在固定器支撑装置1的下侧面环绕其中心孔设置,抑菌材料8的直径略小于半圆弧形的双面胶或背胶魔术贴的直径;抑菌材料8采用常用的纳米抗菌材料、银离子抑菌剂等。
50.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参考放置引流管9后进行固定的操作和调整引流管9位置或更换引流管9的操作,对本发明使用过程和原理阐述如下:
51.1.参考图7中,依据放置引流管9的管径粗细情况选择与之尺寸匹配的引流管固定装置2,取一个含引流管固定装置2的固定器支撑装置1,撕掉粘贴在其下侧面的魔术贴正面背面隔离纸或双面胶隔离纸,沿着引流管9贴合皮肤将其固定在引流管9一侧;
52.2.参考图8中,取出另外一个完全相同的含引流管固定装置2的固定器支撑装置1,撕掉粘贴在其下侧面的魔术贴背面隔离纸或双面胶隔离纸,沿着引流管9贴合皮肤将其固定在引流管9另一侧,和第一个固定器支撑装置1形成闭合的吻合环;
53.3.参考图1中,在确保两侧引流管固定装置2充分吻合形成闭合环路后,将位于固定器支撑装置1两端的卡扣6闭合,对引流管9再次加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