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型防外渗敷药粘袋

文档序号:31888837发布日期:2022-10-22 00:5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型防外渗敷药粘袋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敷药粘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防外渗敷药粘袋。


背景技术:

2.现今,市面上的敷药粘袋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吸水结构,从而导致其在进行使用时药液会发生渗漏的现象,不便于患者进行活动,衣物也容易被浸脏,同时在进行使用时无法快速进行粘连,从而降低了敷药粘袋的使用效率。
3.目前,专利号为cn200320109897.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喉嗓宁敷药袋,该喉嗓宁敷药袋具有一个可围束于患者喉颈部的固定带和一个通过尼龙粘接片粘接在固定带中部的布制敷药袋,在固定带两端对称设有固定连接件。使用时,首先将治疗药液喷润到敷药袋布面至饱和程度,继而将敷药袋粘贴在固定带中部,然后将带体环套系扎敷于患者颈部,使浸润了药液的敷药袋药正对患者喉部。这样患者在佩带过程中使袋内的药物有效成分通过颈喉部皮肤及相关穴位的渗透作用通达病根部位,达到有效治愈喉嗓类病症的目的。但是该敷药粘袋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吸水结构,从而导致其在进行使用时药液会发生渗漏的现象,不便于患者进行活动,衣物也容易被浸脏,同时在进行使用时无法快速的进行粘连。
4.因此,针对上述敷药粘袋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吸水结构,导致药液会发生渗漏的现象,同时在进行使用时无法快速的进行粘连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敷药粘袋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防外渗敷药粘袋,该敷药粘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敷药粘袋在进行使用时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吸水结构,导致药液会发生渗漏的现象,同时在进行使用时无法快速的进行粘连的技术问题。
7.(2)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简易型防外渗敷药粘袋,该敷药粘袋包括敷药粘袋本体、安装在所述敷药粘袋本体上的给药模块、连接于所述给药模块用于进行固定粘连的上部粘连模块;所述给药模块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渗保护的底部防渗模块,所述上部粘连模块内部设置有用于双重防渗保护的顶部防渗模块,所述上部粘连模块和给药模块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加固粘连的粘连夹层,所述给药模块内部设置有用于和皮肤进行连接防护的敷药保护层,所述上部粘连模块内部设置有可折叠和展开的侧面粘连组件。
9.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敷药粘袋时,通过底部防渗模块和顶部防渗模块可以起到双重吸水效果,从而确保敷药粘袋本体在进行使用时药液不会发生渗漏的现象,而通过侧面粘连组件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将敷药粘袋本体进行固定,大大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快捷性。
10.优选地,所述给药模块内部设置有给药下层,所述给药下层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的放药空腔。通过给药下层的设置,可以起到给药作用,而通过放药空腔的设置,便于将药物进行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给药下层内部设置有将放药空腔进行密封的给药密封口,所述给药下层内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层。通过给药密封口的设置,可以起到密封作用,而通过第一透气层的设置,可以起到一定透气效果。
12.优选地,所述底部防渗模块内部设置有防渗下层,所述防渗下层内部设置有下侧吸水棉条。通过防渗下层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漏作用,而通过下侧吸水棉条的设置,可以起到吸水作用。
13.优选地,所述敷药保护层内部设置有用于贴近皮肤的亲肤软层,所述粘连夹层内部设置有粘连隔膜。通过亲肤软层的设置,可以便于贴近皮肤使用,而通过粘连隔膜的设置,可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14.优选地,所述顶部防渗模块内部设置有防渗上层,所述防渗上层内部设置有上侧吸水棉条。通过防渗上层的设置,可以起到双重防漏作用,而通过上侧吸水棉条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防漏性。
15.优选地,所述上部粘连模块内部设置有第二透气层,所述侧面粘连组件内部设置有粘连带,所述粘连带内部设置有可撕连膜,所述可撕连膜内部设置有粘连内膜。通过第二透气层的设置,可以起到双重透气作用,而通过粘连带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将敷药粘袋本体进行固定。
16.(3)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敷药粘袋利用底部防渗模块和顶部防渗模块可以起到双重吸水效果,从而确保敷药粘袋本体在进行使用时药液不会发生渗漏的现象,方便患者活动,防止衣物被浸脏,而通过侧面粘连组件可以快速的将敷药粘袋本体进行固定,大大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快捷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敷药粘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敷药粘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敷药粘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的标记为:1、敷药粘袋本体;2、给药模块;3、上部粘连模块;4、底部防渗模块;5、顶部防渗模块;6、粘连夹层;7、敷药保护层;8、侧面粘连组件;9、给药下层;10、放药空腔;11、给药密封口;12、第一透气层;13、防渗下层;14、下侧吸水棉条;15、亲肤软层;16、粘连隔膜;17、防渗上层;18、上侧吸水棉条;19、第二透气层;20、粘连带;21、可撕连膜;22、粘连内膜。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简易型防外渗敷药粘袋,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剖视图如图2所示,该敷药粘袋包括敷药粘袋本体1、安装在敷药粘袋本体1上的给药模块2、连接于给药模块2用于进行固定粘连的上部粘连模块3;给药模块2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渗保护的
底部防渗模块4,上部粘连模块3内部设置有用于双重防渗保护的顶部防渗模块5,上部粘连模块3和给药模块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加固粘连的粘连夹层6,给药模块2内部设置有用于和皮肤进行连接防护的敷药保护层7,上部粘连模块3内部设置有可折叠和展开的侧面粘连组件8。
23.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敷药粘袋本体1可以由无纺布所制成。
24.其中,给药模块2内部设置有给药下层9,给药下层9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药的放药空腔10,给药下层9内部设置有将放药空腔10进行密封的给药密封口11,给药下层9内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层12,底部防渗模块4内部设置有防渗下层13,防渗下层13内部设置有下侧吸水棉条14。下侧吸水棉条1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5.另外,敷药保护层7内部设置有用于贴近皮肤的亲肤软层15,粘连夹层6内部设置有粘连隔膜16,顶部防渗模块5内部设置有防渗上层17,防渗上层17内部设置有上侧吸水棉条18,上部粘连模块3内部设置有第二透气层19,侧面粘连组件8内部设置有粘连带20,粘连带20内部设置有可撕连膜21,可撕连膜21内部设置有粘连内膜22。
26.该敷药粘袋图2中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27.在此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粘连带20的长度也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28.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敷药粘袋时,首先通过放药空腔10便于将药物进行放置,而通过给药密封口11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通过第一透气层12可以起到一定透气效果,然后通过防渗下层13可以起到防漏作用,而通过下侧吸水棉条14可以起到吸水作用,同时利用防渗上层17可以起到双重防漏作用,而通过上侧吸水棉条1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防漏性,从而确保敷药粘袋本体1在进行使用时药液不会发生渗漏的现象,方便患者活动,防止衣物被浸脏,通过亲肤软层15可以便于贴近皮肤使用,而通过粘连隔膜16可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第二透气层19可以起到双重透气作用,而通过粘连带20可以快速的将敷药粘袋本体1进行固定,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快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