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

文档序号:31363316发布日期:2022-08-31 15:0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


背景技术:

2.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使用最多的就是静脉点滴输液架,一般来说,在点滴过程中,点滴瓶要高于人一头才会有最好的点滴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输液架高度都比较一致,难以根据人的身高进行调节,同时有时候由于护士身高过矮,挂点滴瓶对他们也是一种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注射后过敏观察计时器,其具有智能调节输液架高度,使得点滴效果更好,点滴工作更加方便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包括底座和支杆,所述支杆两侧设置有爬行外壳,所述支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爬行外壳内部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卡接于滑轨内,所述滚轮分别于滑轨两侧壁相互过盈抵接,所述滚轮由微型电机驱动,所述爬行外壳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为下窄上宽的倒圆锥管,所述倒圆锥管外侧设置有点滴管缝,所述微型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
6.优选的,所述倒圆锥管下方设置有点滴快慢控制结构,所述点滴快慢控制结构包括u字形板,所述u字形板侧壁与爬行外壳之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爬行外壳内部设置有微型电缸,所述微型电缸输出端穿过连接管内于端处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位于u字形板内,所述微型电缸与控制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爬行外壳上设置有紧急呼叫器,所述紧急呼叫器与控制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爬行外壳包括2个分别沿着支杆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支杆上设置有身高刻度。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首先,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先将爬行外壳下降,然后将点滴瓶放进卡接座内,然后将管线从点滴管缝绕进,然后使得爬行外壳根据人的调节朝上爬行,从而调节了点滴的高度使得高度高于人一头左右高度,而不需要因为护士的身高不同而导致无法给过高的人进行点滴。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中爬行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15.图中标识分别为,1、底座;2、支杆;21、滑轨;3、爬行外壳;31、滚轮;32、微型电机;
33、卡接座;34、点滴管缝;4、控制器;5、移动终端;6、点滴快慢控制结构;61、u字形板;62、连接管;63、微型电缸;631、活动板;7、紧急呼叫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参见图1到图3,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包括底座1和支杆2,所述支杆2两侧设置有爬行外壳3,所述支杆2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21,所述爬行外壳3内部设置有若干滚轮31,所述滚轮31卡接于滑轨21内,所述滚轮31分别于滑轨21两侧壁相互过盈抵接,所述滚轮31由微型电机32驱动,所述爬行外壳3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座33,所述卡接座33为下窄上宽的倒圆锥管,所述倒圆锥管外侧设置有点滴管缝34,所述微型电机32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5。
19.工作原理:首先,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先将爬行外壳3下降,然后将点滴瓶放进卡接座33内,然后将管线从点滴管缝34绕进,然后使得爬行外壳3根据人的调节朝上爬行,从而调节了点滴的高度使得高度高于人一头左右高度,而不需要因为护士的身高不同而导致无法给过高的人进行点滴。
20.所述倒圆锥管下方设置有点滴快慢控制结构6,所述点滴快慢控制结构6包括u字形板61,所述u字形板61侧壁与爬行外壳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62,所述爬行外壳3内部设置有微型电缸63,所述微型电缸63输出端穿过连接管62内于端处设置有活动板631,所述活动板631位于u字形板61内,所述微型电缸63与控制器4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移动终端5调节点滴的快慢。
21.所述爬行外壳3上设置有紧急呼叫器7,所述紧急呼叫器7与控制器4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便于出现异常情况对护士进行呼叫。
22.所述爬行外壳3包括2个分别沿着支杆2对称设置。
23.所述支杆2上设置有身高刻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测量人坐着的高度,便于护士调节高度。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杆(2),所述支杆(2)两侧设置有爬行外壳(3),所述支杆(2)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21),所述爬行外壳(3)内部设置有若干滚轮(31),所述滚轮(31)卡接于滑轨(21)内,所述滚轮(31)分别于滑轨(21)两侧壁相互过盈抵接,所述滚轮(31)由微型电机(32)驱动,所述爬行外壳(3)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座(33),所述卡接座(33)为下窄上宽的倒圆锥管,所述倒圆锥管外侧设置有点滴管缝(34),所述微型电机(32)连接有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锥管下方设置有点滴快慢控制结构(6),所述点滴快慢控制结构(6)包括u字形板(61),所述u字形板(61)侧壁与爬行外壳(3)之间设置有连接管(62),所述爬行外壳(3)内部设置有微型电缸(63),所述微型电缸(63)输出端穿过连接管(62)内于端处设置有活动板(631),所述活动板(631)位于u字形板(61)内,所述微型电缸(63)与控制器(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外壳(3)上设置有紧急呼叫器(7),所述紧急呼叫器(7)与控制器(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外壳(3)包括2个分别沿着支杆(2)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上设置有身高刻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升降输液架,特别涉及输液架的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支杆,所述支杆两侧设置有爬行外壳,所述支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爬行外壳内部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卡接于滑轨内,所述滚轮分别于滑轨两侧壁相互过盈抵接,所述滚轮由微型电机驱动,所述爬行外壳外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为下窄上宽的倒圆锥管,所述倒圆锥管外侧设置有点滴管缝,所述微型电机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有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调节输液架高度,使得点滴效果更好,点滴工作更加方便的技术效果。点滴工作更加方便的技术效果。点滴工作更加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唐煜东 罗艾琳 李思佳 杨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25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