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美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5498发布日期:2023-01-13 21:1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美肤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肌肤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美肤设备。


背景技术:

2.美容仪指的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皮肤的机器,现有的美容仪由于结构的限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美容仪的功能单一,比如只有射频除皱功能、红光波照射、超声波导入、ems(electronic musclestimulation的缩写,即肌肉电刺激)按摩中的一种功能,难以满足人们的护肤需求,这种美容仪长期使用,人体容易对其产生适应性,从而不能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传统的美容仪体积较大,手持手感差。
3.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美肤设备,具有rf射频、ems微电流和光疗多个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功能美肤设备,包括壳体和美容头,所述美容头设置于壳体的前端,所述美容头上设置有rf射频电极组和ems微电流电极组,所述美容头中设置有第一控制板,所述rf射频电极组和ems微电流电极组与第一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彩灯组和第二彩灯组,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板的工作状态的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与第二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rf射频电极组、第一彩灯组同时工作和/或控制ems微电流电极组、第二彩灯组同时工作。
7.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rf射频电极组、ems微电流电极组与第一控制板上的相应电极焊盘之间设置有增加导电良率的弹簧。
8.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ems微电流电极组、rf射频电极组各为两组,所述ems微电流电极组围绕所述rf射频电极组设置,或者所述rf 射频电极组围绕所述ems微电流电极组设置。
9.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美容头包括顶壳、底盖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顶壳与第一控制板之间,所述顶壳与密封件上均具有供rf 电极组和ems微电流电极组穿出通孔,所述底盖与顶壳盖合,所述顶壳为半透顶壳。
10.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手电极,所述手电极与第二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美容头上设置有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与第一控制板电连接。
11.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美容头通过螺丝与壳体连接。
12.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与上壳盖合的下壳,所述上壳的顶端具有供美容头安装的斜面。
13.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位于外侧的电极呈弧形或圆角形、该电极的底面设置有弹簧定位柱,位于内侧的电极呈矩形。
14.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感应电极位于美容头的中部。
15.所述的多功能美肤设备中,所述第二控制板上设置有射频驱动模块、 ems驱动模块、第一彩灯驱动模块、第二彩灯驱动模块、触控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射频驱动模块、ems驱动模块、第一彩灯驱动模块、第二彩灯驱动模块和触控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在用户使用时,可单独开启rf射频功能,同时开启第一彩灯组,也可以单独开启ems功能时,同时开启第二彩灯,还可以同时开启射频、ems及光疗功能,从而实现淡化细纹、提拉紧致、淡斑等作用,使美肤设备具多个功能于一体,达到功能的多样性和使用的便捷性,防止皮肤产生适应性,而且降低了用户购买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美容头的第一视角的部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美容头的第二视角的部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第一彩灯驱动模块、第二彩灯驱动模块、触控模块、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射频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的ems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26.附图标注说明:
27.壳体1、第二控制板10、上壳11、斜面111、安装孔112、安装柱113、下壳12、防尘塞121、档位按键13、开关/功能切换按键14、ems微电流功能工作指示灯15、rf射频功能工作指示灯16、档位指示灯17、手电极15、弹针16、美容头2、第一控制板20、顶壳21、底盖22、密封件23、感应电极24、第一彩灯组25、第二彩灯组26、rf射频电极组3、弹簧30、弹簧定位柱31、ems微电流电极组4、充电电池5、尾盖6、铭牌7、射频驱动模块101、ems驱动模块102、第一彩灯驱动模块103、第二彩灯驱动模块104、触控模块105、控制模块106、开关单元1011、第一升压单元1012、电压平衡单元1013、第二升压单元1021、滤波单元1022、第一ems驱动单元1023、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电压平衡单元1013,主控芯片u1、共模电感lf1、第一mos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30.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31.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包括壳体1和美容头2,所述美容头2设置于壳体1的前端,所述壳体1为长条状、且中间较细,整体呈小蛮腰流线型的外观,且握感舒适。
32.所述美容头2上设置有rf射频电极组3和ems微电流电极组4,所述美容头2中设置有第一控制板20,所述rf射频电极组3和ems微电流电极组4与第一控制板20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20上还设置有第一彩灯组 25和第二彩灯组26(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板的工作状态的第二控制板10,所述第一控制板20与第二控制板10电连接。
33.所述第二控制板10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rf射频电极组3、第一彩灯组25同时工作和/或控制ems微电流电极组4、第二彩灯组26同时工作。在用户使用时,可单独开启rf射频功能,同时开启第一彩灯组,也可以单独开启ems功能时,同时开启第二彩灯,还可以同时开启射频、ems及光疗功能,从而实现淡化细纹、提拉紧致、淡斑等作用,使美肤设备具多个功能于一体,达到功能的多样性和使用的便捷性,防止皮肤产生适应性,而且降低了用户购买成本。并且,第一彩灯组25和/或第二彩灯组26开启时,还可以提升护理过程中的氛围感、科技感。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彩灯组25为红光发光二极管(如:波长为 630
±
5nm的红光发光二极管),第二彩灯组26可为黄光发光二极管(如:波长为415
±
5nm的黄光发光二极管),在美容护理疗效中,红光具有淡褪皱纹,黄光具有淡斑的作用,以实现光疗护肤作用,使所述多功能美肤设备集多个功能于一体,达到功能的多样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35.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rf射频电极组3、ems微电流电极组4与第一控制板20上的相应电极焊盘之间设置有增加导电良率的弹簧30,在安装时,通过使弹簧30呈稍压缩状置于rf射频电极组3、ems微电流电极组 4与相应电极焊盘之间,使弹簧30抵接于电极内壁和焊盘两者之间,而且不会产生位移,以对抗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或意外跌落。
36.本实施例中,所述ems微电流电极组4、rf射频电极组3各为两组,所述ems微电流电极组4围绕所述rf射频电极组3设置,或者所述rf射频电极组3围绕所述ems微电流电极组4设置,使ems微电流电极组4与 rf射频电极组3更美观,而且通过多组电极,以增大其与皮肤接触的面积,更利于使用。
37.具体地,位于外侧的电极呈弧形或圆角形、该电极的底面设置有弹簧定位柱31,以起到定位弹簧30的作用,避免电极过大而导致弹簧30易位移或压缩时变形而无法起到导电作用,位于内侧的电极呈矩形,使外侧的电极呈环状设置于内侧的电极外侧,使美容头2外观更美观。
38.如:ems微电流电极组4为外侧的电极,每个ems微电流电极呈四分之一圆形,四个电极围绕呈近似圆形,rf射频电极组3为内侧的电极,每个 rf射频电极为正方形,四个正方形电极围绕为一个较大的正方形,使电极尽可能大,且可皮肤可更好的接触,而且美容头外
形美观。
39.所述美容头2包括顶壳21、底盖22和密封件23,所述密封件23设置于顶壳21与第一控制板20之间,所述顶壳21与密封件23上均具有供rf 电极组和ems微电流电极组4穿出通孔(图中未标号),所述底盖22与顶壳21盖合,所述顶壳21为半透顶壳,使第一彩灯组25和第二彩灯组26 发出的光能透过顶壳21直达皮肤,以达到光疗效果,所述第一彩灯组25 和第二彩灯组26不发光时,起到遮挡作用,不会透出美容头2的内部结构,而且还通过所述密封件23起到密封效果,避免用户使用时,精华液进入第一控制板20处,导致多功能美肤设备损坏。
40.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6,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手电极15,所述手电极 15与第二控制板10通过弹针16电连接,所述美容头2上设置有感应电极 24,所述感应电极24与第一控制板20电连接,所述手电极15为电镀件,用于导电,当手握壳体1且感应电极24也与皮肤接触时,人体、手电极15、第二控制板10、第一控制板20、感应电极24构成闭合回路,此时ems微电流电极组4和/或rf射频电极组3工作,从而自动控制多功能美肤设备开启,当手松开手电极15时使多功能美肤设备关闭,操作极为简便。
41.其中,所述感应电极24位于美容头2的中部,使美容头2与皮肤接触时,所述感应电极24始终与皮肤接触导通。较佳地,所述手电极15大于壳体长度的一半,并位于壳体上的中下部,用户随手拿起壳体即可与感应电极24接触。
42.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所述美容头2通过螺丝与壳体1连接,使美容头2与壳体1连接稳固,较于现有的能过卡接的方式使美容头2与壳体1 连接,本实施例采用螺丝连接更牢固,避免使用中美容头2产生松动或脱落的现象。
43.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与上壳11盖合的下壳12,所述上壳11的顶端具有供美容头2安装的斜面111(如图6所示),使美容头2安装后与壳体1呈预设角度设置,在使用时使美容头朝向用户的面部,以便于用户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4.具体地,所述斜面111上设置有与底盖22固定连接的安装孔112,通过螺丝使底盖22与斜面111安装固定。所述斜面111的顶侧设置有与壳体 1的下壳12固定连接的安装柱113,所述底盖22上还设置有连接块(图中未示出),位于安装柱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下壳12、连接块和安装柱113,使美容头在不同维度与壳体固定,可更进一步保证美容头2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在按摩时美容头2不易松动。进一步地,所述下壳12位于安装柱 113处设置有防尘塞121,在防尘的同时遮挡螺丝,使壳体1的外观更美观。
45.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壳体1上相对手电极15的一侧设置有档位按键 13、开关/功能切换按键14,通过开关/功能切换按键14实现开/关ems/rf 功能的切换,通过档位按键13实现档位的调整,以及实现手动的切换功能和档位的操作。
4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ems微电流功能工作指示灯15、rf射频功能工作指示灯16和档位指示灯17,所述ems微电流功能工作指示灯 15、rf射频功能工作指示灯16和档位指示灯17均与第二控制板10电连接,用于通过亮灯提醒使用者当前处于什么功能、什么档位,直观显示给用户。
47.所述多功能美肤设备还包括充电电池5(如图1、图2所示),所述充电电池5设置于壳体1中,所述壳体1的末端设置有充电接口(图中未标号),所述充电电池5为锂电池,实现多次充电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48.所述壳体1的末端设置有尾盖6,所述尾盖6与上壳11和下壳12通过螺丝连接,使上壳11与下壳12连接更紧密。所述尾盖6具有供充电接口外露的缺口,而且所述尾盖6上还设置有铭牌7,所述铭牌7可注明产品型号、注意事项等。
49.请一并参阅图7、图8、图9,所述第二控制板10上设置有射频驱动模块101、ems驱动模块102、第一彩灯驱动模块103、第二彩灯驱动模块104、触控模块105和控制模块106,所述射频驱动模块101、ems驱动模块102、第一彩灯驱动模块103、第二彩灯驱动模块104和触控模块105与控制模块 106电连接。
50.所述控制模块106包括主控芯片u1,所述射频驱动模块101包括开关单元1011、第一升压单元1012、电压平衡单元1013,所述开关单元1011、第一升压单元1012、电压平衡单元1013依次连接,所述开关单元1011的控制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p12脚,所述电压平衡单元1013还连接主控芯片u1的p42脚,由主控芯片u1输出相应占空比的pwv信号,来控制射频驱动模块101的输出频率。
51.所述电压平衡单元1013包括共模电感lf1、第一mos管q1、第一电阻 r1、第二电阻r2、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主控芯片u1的p42脚、也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共模电感lf1的第2 脚,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共模电感lf1的第1脚连接二极管d1 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共模电感lf1的第3脚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rf射频电极的负极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共模电感lf1 的第4脚通过第一电容c1连接rf射频电极的正极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
52.第一升压单元将4.2v电压升高后,再经共模电感lf1滤波处理进行电压平衡,并由主控芯片u1的p12脚输出1mhzr rf_pwm信号来控制第一mos 管的导通程度,来控制射频输出能量。
53.所述ems驱动模块102包括:第二升压单元1021、滤波单元1022、第一ems驱动单元1023和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所述控制模块106 输出的ems_pwm信号依次经第二升压单元1021升压、滤波单元1022滤波后输出给第一ems驱动单元1023和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所述第一、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根据所述ems_pwm信号和控制模块106输出的 ems驱动信号,使相应地ems电极输出电刺激微电流。
54.所述第一ems驱动单元1023包括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3、第三三极管q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 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控制模块 106的ems2信号输出端,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也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ems微电流电极的正极,第二三极管q3 的发射极连接滤波单元1022和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也通过第五电阻 r5连接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三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控制模块106的ems1信号输出端和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第一三极管 q2的发射极和第三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
55.由于所述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与第一ems驱动单元1023相同,此处不作详述。所述功能切换按键14接收到ems按摩指令时,所述控制芯片u1输出ems1信号和ems2信号,同时输出ems_pwm信号控制ems 信号的占空比,经开关管放大后,经滤波单元1022滤波后输出给第一ems 驱动单元1023和第二ems驱动单元1024,经多个三极管放大输送至ems 微电流电
极,输出ems信号给用户皮肤来提拉皮肤。
56.所述触控模块105包括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四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 连接感应电极,第四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九电阻r9连接第五三极管 q6的基极,所述第五三极管q6的集电极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主控芯片 u1的p00脚。
57.当用户拿多功能美肤设备起,第一次按下时开关/功能切换按键14设备进行进入ems及红光波护肤待机模式,此时若使所述感应电极接触面部皮肤,所述第四三极管q5、第五三极管q6导通使主控芯片u1的p00脚产生中断,此时多功能美肤设备进入ems按摩状态,此时可调整ems按摩档位,也可以再次按下开关/功能切换按键14切换为rf射频按摩模块,还可再次按下开关/功能切换按键14切换为ems、rf功能同时开启模式。
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美肤设备包括壳体和美容头,所述美容头上设置有rf射频电极组和ems微电流电极组,在用户使用时,可单独开启rf射频功能,同时开启第一彩灯组,也可以单独开启ems功能时,同时开启第二彩灯,还可以同时开启射频、ems及光疗功能,在美容护理疗效中,还可通过第一彩灯和第二彩灯可达到、淡褪皱纹、淡斑等作用,以实现光疗护肤作用,使所述多功能美肤设备具多个功能于一体,达到功能的多样性和使用的便捷性。
59.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