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

文档序号:32068633发布日期:2022-11-05 01:3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


背景技术:

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人均寿命延长,一些手脚不便的老年人通常需要陪护者照顾,或者一些患有疾病导致手脚不便的患者需要陪护者照顾。照顾时,通常可以使用奶瓶进行喂食,即将水、奶或者一些流质食物放置于奶瓶内,然后将奶瓶的奶嘴置于患者或者老年人嘴里,患者或者老年人吸而将奶瓶内的水、奶或者流质食物吸至胃内进行喂食。
3.然而,由于患者或者老年人的手脚不便,难以拿起奶瓶,通常需要陪护者将奶瓶置于患者或者老年人的嘴里,直至患者或者老年人将奶瓶内的水、奶或者流质食物吸收完毕。将奶瓶置于患者或者老年人的嘴里直至患者或者老年人吸收完毕所花费陪护者的时间较多,需陪护者长时间手持奶瓶,造成陪护者的不便。同时,传统的奶瓶难以给一些意识模糊的患者或者老年人安全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其能方便将奶瓶本体固定于患者头部,使用方便,患者的安全感强,且患者半躺时,便于吸食奶瓶内的物质。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包括本体、第一侧臂、第二侧臂及固定机构;
6.本体内形成容纳食物的容纳空间,本体端部形成奶嘴;
7.第一侧臂设置在本体一侧,第一侧臂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
8.第二侧臂设置在本体另一侧,第二侧臂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
9.固定机构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侧臂和/或第二侧臂上,固定机构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
1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在患者手脚不便拿奶瓶时,可以将奶瓶的第一侧臂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然后,固定机构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以使第一侧臂紧紧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紧紧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从而将奶瓶本体固定于患者脸部,使得陪护者将奶嘴置于患者嘴部后,即可以脱离奶瓶本体,不需长时间手持奶瓶本体,使用方便,同时,奶瓶的第一侧臂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使得第一侧臂及第二侧臂紧贴患者脸部皮肤,使得患者具有安全感。在患者半躺时,固定机构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使得本体不会掉落,极大方便患者进行吸食。
11.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2.进一步,固定机构为固定钩,固定钩包括连接与患者耳部的钩部及与第一侧臂或
第二侧臂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
13.进一步,第一侧臂及第二侧臂为手形贴合臂。
14.进一步,第一侧臂的内侧壁及第二侧臂的内侧壁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
15.进一步,奶嘴包括竖直部及与竖直部连接的弯头部,弯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不平行。
16.进一步,弯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0度至70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于固定的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于固定的奶瓶的正视图。
19.标号说明
20.本体1、奶嘴11、竖直部111、弯头部112;
21.第一侧臂2;
22.第二侧臂3;
23.固定机构4、固定钩41、钩部411、转动连接部412。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包括本体1、第一侧臂2、第二侧臂3及固定机构4。
26.其中,本体1内形成容纳食物的容纳空间,本体1端部形成奶嘴11;第一侧臂2设置在本体1一侧,第一侧臂2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3设置在本体1另一侧,第二侧臂3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固定机构4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侧臂2和/或第二侧臂3上,固定机构4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
27.在患者手脚不便拿奶瓶时,可以将奶瓶的第一侧臂2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3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然后,固定机构4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以使第一侧臂2紧紧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3紧紧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从而将奶瓶本体1固定于患者脸部,使得陪护者将奶嘴11置于患者嘴部后,即可以脱离奶瓶本体1,不需长时间手持奶瓶本体1,使用方便,同时,奶瓶的第一侧臂2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3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使得第一侧臂2及第二侧臂3紧贴患者脸部皮肤,使得患者具有安全感。在患者半躺时,固定机构4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使得本体1不会掉落,极大方便患者进行吸食。
28.本示例中的本体1内形成的容纳空间容纳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水、奶及流质食物,将食物放置于容纳空间后,将奶嘴11置于患者嘴部,便于患者吸食。
29.可选地,固定机构4为固定钩41,固定钩41包括连接与患者耳部的钩部411及与第一侧臂2或第二侧臂3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412,本示例中,固定钩41设置为两个,其中一
固定钩41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侧臂2上,另一固定钩41可转动设置在第二侧臂3上。使用时,将其中一固定钩41的钩部411患者的左耳部连接,即该钩部411挂在患者左耳上,将另一固定钩41的钩部411患者的右耳部连接,即该钩部411挂在患者右耳上,从而使奶瓶的第一侧臂2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3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防止奶瓶掉落。
30.其中,第一侧臂2及第二侧臂3为手形贴合臂,第一侧臂2及第二侧臂3贴合于患者脸部后,使患者贴着脸部皮肤,像妈妈的手一样有安全感,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感。
31.本示例中,第一侧臂2的内侧壁及第二侧臂3的内侧壁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也就是说,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的第一侧臂2及第二侧臂3能够有效贴合于患者脸部,硅胶材料较为柔软,不会伤害患者的脸部皮肤。
32.在一些示例中,奶嘴11包括竖直部111及与竖直部111连接的弯头部112,弯头部112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部111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不平行。在患者半躺时,通过设置弯头部112,使得奶瓶外侧壁贴合于患者胸部,不易损坏奶嘴11,同时能够有效将本体1容纳空间内的食物吸出,其中,弯头部112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部111所在的轴向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0度至70度,本示例中弯头部112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部111所在的轴向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优选为50度,如此,在患者半躺50度左右时,奶瓶的侧壁能贴合于患者胸部,不易损坏奶嘴11,使得患者能够很方便进行吸食。
33.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第一侧臂、第二侧臂及固定机构;本体内形成容纳食物的容纳空间,本体端部形成奶嘴;第一侧臂设置在本体一侧,第一侧臂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设置在本体另一侧,第二侧臂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固定机构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侧臂和/或第二侧臂上,固定机构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奶瓶,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为固定钩,固定钩包括连接与患者耳部的钩部及与第一侧臂或第二侧臂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奶瓶,其特征在于:第一侧臂及第二侧臂为手形贴合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奶瓶,其特征在于:第一侧臂的内侧壁及第二侧臂的内侧壁由硅胶材料制作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奶瓶,其特征在于:奶嘴包括竖直部及与竖直部连接的弯头部,弯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不平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固定的奶瓶,其特征在于:弯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与竖直部所在的轴向中心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0度至70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固定的奶瓶,包括本体、第一侧臂、第二侧臂及固定机构;本体内形成容纳食物的容纳空间,本体端部形成奶嘴;第一侧臂设置在本体一侧,第一侧臂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设置在本体另一侧,第二侧臂用于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固定机构可转动设置在第一侧臂和/或第二侧臂上,固定机构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在患者手脚不便拿奶瓶时,可以将奶瓶的第一侧臂贴合于患者脸部一侧,第二侧臂贴合于患者脸部另一侧,然后,固定机构连接于患者耳部而固定,将奶瓶本体固定于患者脸部,使得陪护者只需将奶嘴置于患者嘴部后,即可以脱离奶瓶本体,不需长时间手持奶瓶本体,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