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2335发布日期:2022-09-02 22:5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按摩仪。


背景技术:

2.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最常见的肺栓子为静脉血栓,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也称肺血栓栓塞。患者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气促、呼吸困难者、胸痛、咳嗽等,并有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恶心、抽搐和昏迷,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按摩可以帮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可以有效降低静脉压力,坚持按摩就可以有效改善下肢静脉功能,帮助病情恢复,现有的用于预防血栓的按摩仪功能简单,不方便更具患者的腿型进行贴合按摩,按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按摩仪,设计合理,方便调节,按摩效果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活动板和齿轮箱,箱体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板,箱体顶部固定有齿轮箱;它还包含:
5.活动框,所述的活动框活动设置在齿轮箱内;
6.啮合齿,所述的啮合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活动框的内腔上下侧壁上;
7.电动转盘,所述的电动转盘固定在齿轮箱的右侧壁上,电动转盘外接电源;
8.转杆,所述的转杆的一端固定在电动转盘的输出端上,转杆的另一端穿过齿轮箱的右侧壁后,利用轴承插设在齿轮箱的左侧壁内;
9.半齿轮,所述的半齿轮套设固定在转杆位于齿轮箱内的部分上,半齿轮与啮合齿相互啮合;
10.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活动设置在箱体侧壁内的滑槽内,连接架的顶端穿过箱体的顶部后,与活动框固定,连接架的左右侧下端分别穿过箱体的内侧壁后,与活动板的左右侧固定;
11.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为两个,分别左右对应固定在活动板上;
12.托辊,所述的托辊利用转轴活动设置在左右对应的安装架之间;
13.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活动板上的左右侧;
14.侧辊,所述的侧辊为数个,分别两两左右对应设置在活动板上方,侧辊利用转轴活动穿设,相邻的侧辊对应的转轴利用转轴活动旋接;
15.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活动板上的左右侧,安装板与调节机构连接;
16.螺杆,所述的螺杆为八个,分别与上下侧的侧辊对应的转轴和安装板铰接;
17.螺纹套管,所述的螺纹套管为四个,且其两端分别螺纹旋接套设在左右对应的连
个螺杆上,同一螺纹套管的两个螺杆螺纹相反设置;
18.橡胶按摩套,所述的橡胶按摩套为数个,分别套设在托辊和侧辊上。
19.优选地,所述的调节机构包含:
20.滑块,所述的滑块为两个,分别活动设置在活动板上左右侧的滑槽内;
21.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电动伸缩杆为两个,分别嵌设固定在活动板上滑槽的内腔侧壁内,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滑块一一对应固定,电动伸缩杆外接电源;
22.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滑块上;
23.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固定在支撑板上,安装板固定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外接电源。
24.优选地,活动板底部活动嵌设有滚珠,且滚珠与箱体的内腔底部活动贴合设置。
25.优选地,箱体底部固定有橡胶防滑垫层。
26.优选地,箱体前侧壁上左右对应固定有固定板,箱体前侧位于固定板下方的位置活动设置有托板,螺栓螺纹旋接穿过固定板后,利用轴承插设在托板内。
27.优选地,托板上设置有海绵垫层。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肺栓塞的按摩仪,设计合理,方便调节,按摩效果好。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齿轮箱、活动框和半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箱体1、活动板2、齿轮箱3、活动框4、啮合齿5、电动转盘6、转杆7、半齿轮8、连接架9、安装架10、托辊11、调节机构12、侧辊13、滑块14、电动伸缩杆15、支撑板16、压力传感器17、安装板18、螺纹套管19、螺杆20、海绵垫层21、橡胶按摩套22、滚珠23、橡胶防滑垫层24、固定板25、托板26、螺栓27。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箱体1、活动板2和齿轮箱3,箱体1内活动设置有活动板2,箱体1顶部铆接固定有齿轮箱3;它还包含:
36.活动框4,所述的活动框4活动设置在齿轮箱3内;
37.啮合齿5,所述的啮合齿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活动框4的内腔上下侧壁上;
38.电动转盘6,所述的电动转盘6铆接固定在齿轮箱3的右侧壁上,电动转盘6外接电源;
39.转杆7,所述的转杆7的一端铆接固定在电动转盘6的输出端上,转杆7的另一端穿过齿轮箱3的右侧壁后,利用轴承插设在齿轮箱3的左侧壁内;
40.半齿轮8,所述的半齿轮8套设固定在转杆7位于齿轮箱3内的部分上,半齿轮8与啮合齿5相互啮合;
41.连接架9,所述的连接架9活动设置在箱体1侧壁内的滑槽内,连接架9的顶端穿过箱体1的顶部后,与活动框4铆接固定,连接架9的左右侧下端分别穿过箱体1的内侧壁后,与活动板2的左右侧铆接固定;
42.安装架10,所述的安装架10为两个,分别左右对应铆接固定在活动板2上;
43.托辊11,所述的托辊11利用转轴活动设置在左右对应的安装架10之间;
44.调节机构12,所述的调节机构1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活动板2上的左右侧;
45.侧辊13,所述的侧辊13为数个,分别两两左右对应设置在活动板2上方,侧辊13利用转轴活动穿设,相邻的侧辊13对应的转轴利用转轴活动旋接;
46.安装板18,所述的安装板18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活动板2上的左右侧,安装板18与调节机构12连接;
47.螺杆20,所述的螺杆20为八个,分别与上下侧的侧辊13对应的转轴和安装板18铰接;
48.螺纹套管19,所述的螺纹套管19为四个,且其两端分别螺纹旋接套设在左右对应的连个螺杆20上,同一螺纹套管19的两个螺杆20螺纹相反设置;
49.橡胶按摩套22,所述的橡胶按摩套22为数个,分别套设在托辊11和侧辊13上。
5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机构12包含:
51.滑块14,所述的滑块14为两个,分别活动设置在活动板2上左右侧的滑槽内;
52.电动伸缩杆15,所述的电动伸缩杆15为两个,分别嵌设固定在活动板2上滑槽的内腔侧壁内,电动伸缩杆15的输出端与滑块14一一对应铆接固定,电动伸缩杆15外接电源;
53.支撑板16,所述的支撑板16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铆接固定在滑块14上;
54.压力传感器17,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7为两个,分别一一对应铆接固定在支撑板16上,安装板18铆接固定在压力传感器17上;压力传感器17外接电源。
5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活动板2底部活动嵌设有滚珠23,且滚珠23与箱体1的内腔底部活动贴合设置。
5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箱体1底部粘接固定有橡胶防滑垫层24。
5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箱体1前侧壁上左右对应铆接固定有固定板25,箱体1前侧位于固定板25下方的位置活动设置有托板26,螺栓27螺纹旋接穿过固定板25后,利用轴承插设在托板26内。
5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托板26上设置有海绵垫层21。
5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者将腿穿入箱体1内,根据需要旋转螺栓27,调节托板26的上下位置,方便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托举,旋转螺纹套管19,调节螺杆20伸出螺纹套管19的长度,从而调节侧辊13的角度,启动电动转盘6带动半齿轮8旋转,半齿轮8啮合啮合齿5,带动活动框4前后往复移动,带动连接架9前后往复移动,带动活动板2前后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托辊11及侧辊13前后往复移动,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按摩,压力传感器17检测压力,控制电动伸缩杆15伸缩,带动滑块14移动,从而控制侧辊13在移动过程中始终贴合使用者腿部,且不会造成过大的压力,导致使用者疼痛。
6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61.1、活动框4、啮合齿5、电动转盘6、转杆7、半齿轮8、连接架9、安装架10、托辊11、调节机构12、侧辊13、螺纹套管19和螺杆20的配合,方便调节,按摩效果好;
62.2、滑块14、电动伸缩杆15、支撑板16、压力传感器17和安装板18的配合,方便控制侧辊13在移动过程中始终贴合使用者腿部,方便控制按摩力度;
63.3、橡胶防滑垫层24增加摩擦力;
64.4、滚珠23使活动板2移动更加顺滑;
65.5、海绵垫层21增加舒适度。
6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