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31255523发布日期:2022-08-24 09:2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透析辅助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血液透析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每次血液透析治疗,需要有透析导管,透析导管分为动静脉内瘘管和深静脉血液透析导管,当不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对透析导管进行包裹保护,现有的包裹保护方式一般是使用纱布包扎,纱布包扎容易让汗液、水、灰尘等渗入,污染透析导管,增加感染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血液透析辅助装置,包括:底盖,其顶侧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收纳腔体,所述底盖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纳腔体相互连通的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延伸至所述底盖的顶侧;顶盖,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盖的顶侧,所述顶盖的底侧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收纳腔体,所述第一收纳腔体与所述第二收纳腔体共同围拢形成收纳空间;定位件,其连接于所述底盖和/或所述顶盖上。
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需要收纳保护的外设留置透析导管放入到第一收纳腔体内,将顶盖与底盖相互连接,使得透析导管被包裹保护于收纳空间内,而留置导管连接至人体的管路部分则可在第一避让孔与第二避让孔围成的避让空间内,最后利用定位件相对固定在人体上,减少对留置导管的拉扯,如此可在病患者不进行透析期间对留置导管进行包裹保护,使用更加方便卫生,降低导管感染发生机率。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纳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模,所述第一限位模的底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收纳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模,所述第二限位模的底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顶盖底侧正对所述第一避让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限位凹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共同围拢形成限位空间。第一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凹槽可更贴合留置导管的形状,将留置导管收纳入第一限位凹槽与第二限位凹槽内,利用第一限位模与第二限位模进一步对留置导管的位置进行限定,减少其晃动,进一步提高留置导管放置时的稳定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模与所述底盖为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模可从底盖上拆出,方便对第一限位模与底盖进行清洗、更换。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模与所述顶盖为可拆卸连接。同样的,第二限位模可从底盖上拆出,方便对第二限位模与顶盖进行清洗、更换。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底盖的一侧,所述
顶盖的另一侧扣合连接于所述底盖的另一侧。顶盖可从底盖上翻转打开或盖合,从而实现对收纳空间的打开或关闭。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盖上沿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内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垫,所述顶盖上沿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内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垫。顶盖连接至底盖后,第一弹性密封垫与第二弹性密封垫可对留置导管进一步包裹夹紧,提高内部密封性,减少外来物质从避让空间进入收纳空间内。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底盖和/或顶盖上的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护膜。如需要固定时,将保护膜从粘贴层上分离出,然后直接将粘贴层贴在病患者的衣服或皮肤上即可。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模与所述第二限位模均为泡沫材质。泡沫材质的第一限位模与第二限位模既可对留置导管的位置进行限定,材质亦较轻便,使用成本较低,可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与底盖连接后立体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与底盖打开后俯视图。
17.附图中:100-底盖、110-第一限位模、111-第一限位凹槽、120-第一避让孔、130-第一弹性密封垫、200-顶盖、210-第二限位模、211-第二限位凹槽、220-第二避让孔、230-第二弹性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19.参照图1与图2,一种血液透析辅助装置,包括:底盖100,其顶侧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收纳腔体,所述底盖100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纳腔体相互连通的第一避让孔120,所述第一避让孔120延伸至所述底盖100的顶侧;顶盖200,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盖100的顶侧,所述顶盖200的底侧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收纳腔体,所述第一收纳腔体与所述第二收纳腔体共同围拢形成收纳空间;定位件,其连接于所述底盖100和/或所述顶盖200上。
20.由上述可知,将需要收纳保护的外设留置透析导管放入到第一收纳腔体内,将顶盖200与底盖100相互连接,使得透析导管被包裹保护于收纳空间内,而留置导管连接至人
体的管路部分则可在第一避让孔120与第二避让孔220围成的避让空间内,最后利用定位件相对固定在人体上,减少对留置导管的拉扯,如此可在病患者不进行透析期间对留置导管进行包裹保护,使用更加方便卫生,降低导管感染发生机率。
21.底盖100与顶盖200主要用于合拢出收纳空间,以供留置导管的放置,而在实际应用中,留置导管的类型较多,收纳空间的形状亦不会完全贴合于留置导管,使用时留置导管会在收纳空间内晃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模110,所述第一限位模110的底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111,所述第一避让孔120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111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收纳腔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模210,所述第二限位模210的底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凹槽211,所述顶盖200底侧正对所述第一避让孔12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避让孔220,所述第二避让孔220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211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限位凹槽111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211共同围拢形成限位空间。第一限位凹槽111与第二限位凹槽211可更贴合留置导管的形状,将留置导管收纳入第一限位凹槽111与第二限位凹槽211内,利用第一限位模110与第二限位模210进一步对留置导管的位置进行限定,减少其晃动,进一步提高留置导管放置时的稳定性。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模110与所述底盖100为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模110可从底盖100上拆出,方便对第一限位模110与底盖100进行清洗、更换。同样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模210与所述顶盖200为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模210可从底盖100上拆出,方便对第二限位模210与顶盖200进行清洗、更换。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限位模110与第二限位模210需要匹配不同的留置导管规格,并且在使用时经常需要清洗消毒、更换,因此,可拆卸的设计使用更加灵活,并且方便生产。
23.作为顶盖200可拆卸连接至底盖100上的进一步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00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底盖100的一侧,所述顶盖200的另一侧扣合连接于所述底盖100的另一侧。顶盖200可从底盖100上翻转打开或盖合,从而实现对收纳空间的打开或关闭。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盖100上沿所述第一避让孔120的内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垫130,所述顶盖200上沿所述第二避让孔220的内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垫230。顶盖200连接至底盖100后,第一弹性密封垫130与第二弹性密封垫230可对留置导管进一步包裹夹紧,提高内部密封性,减少外来物质从避让空间进入收纳空间内。
25.定位件主要用于将组装后的底盖100与顶盖200整个整体相对固定于人体上,以减少对留置导管的拉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底盖100和/或顶盖200上的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护膜。如需要固定时,将保护膜从粘贴层上分离出,然后直接将粘贴层贴在病患者的衣服或皮肤上即可。实际应用中,粘贴层可选用医用胶贴等粘贴材料。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模110与所述第二限位模210均为泡沫材质。泡沫材质的第一限位模110与第二限位模210既可对留置导管的位置进行限定,材质亦较轻便,使用成本较低,可方便更换。
2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