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面部皮肤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4413发布日期:2022-10-11 23:49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面部皮肤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注射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面部皮肤注射泵。


背景技术:

2.注射泵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螺母,因此也称为丝杆泵。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药液,实现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传输。
3.在皮肤注射的过程中,常需要使用皮肤注射泵,现有的皮肤注射泵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便于根据使用者注射需求调整注射泵的位置,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对患者的面部进行精准的注射,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调节注射量的功能,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面部皮肤注射泵,具备便于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注射的位置和能够根据注射量进行调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皮肤注射泵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便于根据使用者注射需求调整注射泵的位置,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对患者的面部进行精准的注射,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调节注射量的功能,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面部皮肤注射泵,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腔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注射泵本体,所述注射泵本体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后侧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注射泵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泵本体的底部通过连接块设置有注射盒,所述注射盒的前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注射泵本体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所述注射泵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
6.优选的,所述注射泵本体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把手,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
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安装板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底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导向轮,所述活动框的顶部焊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电机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
8.优选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的右侧均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位于注射泵本体的内腔。
9.优选的,所述注射泵本体顶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注射泵本体顶部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警示灯,所述报警器和警示灯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注射泵本体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底部与活动框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电机、螺纹杆、活动框、电动伸缩杆、第一推动板、红外传感器、安装块、连接板、第二推动板、注射盒和限位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皮肤注射泵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便于根据使用者注射需求调整注射泵的位置,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对患者的面部进行精准的注射,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调节注射量的功能,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后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注射盒立体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活动框立体图。
18.图中:1安装板、2电机、3螺纹杆、4活动框、5导向轮、6电动伸缩杆、7放置板、8螺杆、9安装框、10注射泵本体、11报警器、12警示灯、13第一推动板、14红外传感器、15安装块、16连接板、17第二推动板、18注射盒、19限位块、20控制开关、21注射机构、22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图4,一种高精度面部皮肤注射泵,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通过设置支撑板,能够对安装板1进行支撑,安装板1的内腔设置有传动机构22,传动机构22包括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贯穿至安装板1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套设有活动框4,活动框4底部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导向轮5,活动框4的顶部焊接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对电动伸缩杆6进行支撑,加强筋的底部与活动框4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与放置板7固定连接,电机2通过螺栓与安装板1连接,电机2和电动伸缩杆6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20电连接,传动机构22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注射泵本体10,注射泵本体10顶部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报警器11,通过设置报警器11和警示灯12,能够对使用者进行提醒,注射泵本体10顶部的左侧通过螺栓连接有警示灯12,报警器11和警示灯12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20电连接,注射泵本体10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把手,通过设置把手,便于注射泵本体10进行携带,注射泵本体10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框9,通过设置安装框9和螺杆8,便于注射泵本体10进行安装,安装框9的后侧贯穿设置有螺杆8,注射泵本体10的右侧设置有注射机构21,注射机构21包括第一推动板13,第一推动板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推动板17,第一推动板13和第二推动板17的右侧均焊接有安装块15,安装块15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连接板16,第一推动板13位于注射泵本体10的内腔,注射泵本体10的底部通过连接块设置有注射盒18,注射盒18的前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块19,注射泵本体10的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红外传感器14,注射泵本体10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20,控制开关
20的输出端与注射泵本体10电连接,控制开关20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14电连接。
20.红外线传感器14常用于无接触温度测量,气体成分分析和无损探伤,在医学、军事、空间技术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1.电机2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2.使用时,当需要调整注射泵本体10的位置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20启动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3进行转动,螺纹杆3通过螺纹带动活动框4进行移动,活动框4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20启动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通过放置板7带动注射泵本体10进行高度调整,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使用者将注射器放入注射泵本体10内,当需要增加注射量时,使用者将增加的注射器放入注射盒18内,然后通过限位块19对注射器进行夹持,随后使用者将连接板16插入安装块15内,以此对第二推动板17进行安装,在注射的同时,红外传感器14对第一推动板13推动的长度进行实时监测,防止注射量发生偏差。
23.综上所述:该高精度面部皮肤注射泵,通过安装板1、电机2、螺纹杆3、活动框4、电动伸缩杆6、第一推动板13、红外传感器14、安装块15、连接板16、第二推动板17、注射盒18和限位块19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皮肤注射泵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便于根据使用者注射需求调整注射泵的位置,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对患者的面部进行精准的注射,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不具有调节注射量的功能,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