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浸泡消毒盒

文档序号:30592855发布日期:2022-07-01 20:0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浸泡消毒盒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式浸泡消毒盒。


背景技术:

2.在临床治疗和检查时,通常需要使用体温计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检测,体温计在使用前需要使用如酒精等消毒液进行消毒。目前通常是使用大量的消毒液,将体温计浸泡入消毒液中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这就导致在取出体温计时,医务人员的手指需要浸入消毒液中,在此过程中消毒液会粘附在体温计和医务人员的手指上,并在移动体温计的过程中滴落在桌面、病历本和地面上,特别是当消毒液滴落在病历本上时会导致病历本上的字迹模糊。其次,若医务人员的手指上粘附的灰尘、细菌等容易对消毒液造成污染,导致消毒液无法再次使用。在临床治疗和检查过程中,由于患者数量较多,医务人员通常会储备若干体温计,并体检对体温计进行浸泡消毒,为了方便,医务人员通常在治疗和检查过程中将使用后的体温计先进行存放,等存放的体温计较多后,再统一再次进行消毒后使用,所以一次浸泡消毒的体温计的数量较多,需要的消毒液也较多,消毒液被污染无法再次使用无疑会导致大量消毒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无需医务人员将手指浸入消毒液中即可取出体温计的一体式浸泡消毒盒,以避免对消毒液造成污染导致消毒液浪费,同时避免消毒液大量滴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式浸泡消毒盒,包括主体和浸泡篮,主体内设有浸泡槽和放置槽,主体上设有用于封闭浸泡槽的盖体;浸泡篮上安装有提手并固定有限位块,浸泡篮上设有若干透水孔,限位块的底部高于浸泡篮的底部。
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6.1.本方案中的浸泡槽用于储存消毒液,体温计能够放置在浸泡篮上、并放入浸泡槽内进行浸泡,且可通过控制放入的消毒液的量,使得消毒液不会淹没提手。消毒完成后,通过提手即可将浸泡篮取出,而无需将手指浸入消毒液中,可避免医务人员的手指上粘附灰尘或者细菌等导致污染消毒液,避免消毒液造成浪费。
7.浸泡篮取出后放入放置槽内可对体温计进行沥干,故体温计在使用时,体温计上附着的消毒液较少甚至不再附着消毒液,所以在将体温计从浸泡篮中取出时不会造成消毒液的滴落,从而避免消毒液滴落在桌面或者病历本上难以清理或者导致病历本上的字迹模糊。
8.2.本方案中的盖体能够对浸泡槽进行密封,在未进行浸泡消毒时,避免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落入消毒液中污染消毒液;当消毒液为医用酒精时,避免医用酒精挥发导致失去消毒效果。
9.3.本方案中的限位块能够放置在主体上,从而避免浸泡篮完全落在浸泡槽和放置槽的底部,使得消毒液能够更好的从透水孔进入浸泡篮中,对体温计进行浸泡消毒;当浸泡
篮放入放置槽中后,同样方便浸泡篮中的消毒液从透水孔流出,使体温计保持干燥,进一步避免在取出体温计时导致消毒液滴落。
10.进一步,放置槽的侧壁设有台阶,限位块沿竖向的投影位于台阶上;台阶与放置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块底部与浸泡篮底部之间的距离。
1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限位块放置在台阶上,此时限位块仍位放置槽内,避免限位块上附着消毒液导致在将浸泡篮放入放置槽内时,限位块上的消毒液滴落在主体外。
12.进一步,放置槽的侧壁固定有压板,压板位于台阶上方并高于限位块,浸泡篮的宽度与压板的宽度之和小于等于放置槽的宽度。
1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压板和台阶之间存在供限位块横向滑入的空间,此时压板能够对限位块进行限位,避免限位块向上移动,从而避免浸泡篮从放置槽中脱出。
14.进一步,提手包括竖杆,竖杆沿竖向贯穿限位块并与限位块滑动连接,竖杆的下端固定有卡块,卡块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竖杆的横截面的面积。
1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提手能够相对于浸泡篮向下滑动,此时提手的高度降低,避免提手过高导致容易受到碰撞。
16.进一步,竖杆沿竖向的投影位于台阶上,台阶上设有与竖杆相对的限位槽,卡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并可从限位槽内滑出。
17.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卡块滑入限位槽内后能够对限位块进行定位,避免限位块发生横向的移动,从而在主体受到碰撞时,浸泡篮相对于主体发生横向的滑动,减小浸泡篮中的体温计的震动,从而避免相邻体温计之间发生过大的撞击导致体温计损坏。
18.进一步,限位块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卡块的容纳槽。
19.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卡块进入容纳槽后不会对限位块造成阻碍,使得限位块的底部能够与台阶相贴,台阶能更好的对限位块进行支撑。
20.进一步,浸泡篮朝向放置槽的侧壁固定有凸块。
21.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浸泡篮侧壁也设有透水孔后,浸泡篮放入浸泡槽内时,凸块能够对浸泡篮进行限位,避免浸泡篮的侧壁完全与浸泡槽的侧壁相贴,晃动主体即可使得消毒液能够从侧壁的透水孔进入浸泡篮,从侧面对体温计进行冲刷,提高对体温计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22.进一步,浸泡槽的侧壁也设有台阶和限位槽。
2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浸泡篮放入浸泡槽内后,竖杆也能够向下滑入限位槽内,从而降低提手的高度,此时提手不会对盖体造成阻碍,使得盖体能够盖合在主体上,对浸泡槽进行封闭,进一步避免消毒液挥发导致消毒效果降低。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25.图2为图1中浸泡篮的立体图;
26.图3为图1中主体的立体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浸泡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体1、放置槽11、浸泡槽12、台阶13、限位槽14、盖体15、压板2、浸泡篮3、透水孔31、限位块4、提手5、卡块51、凸块6。
30.实施例1
31.一体式浸泡消毒盒,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主体1和浸泡篮3,主体1内设有均开口朝上的浸泡槽12和放置槽11,主体1上通过合页安装有盖体15和盖体15,盖体15与浸泡槽12相对并用于封闭浸泡槽12的开口;盖体15与放置槽11相对,并用于封闭放置槽11的开口。浸泡槽12和放置槽1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台阶13,浸泡槽12和放置槽11的下部的长度均大于浸泡篮3的长度,保证浸泡篮3能够放入浸泡槽12和放置槽11内。
32.放置槽11的右端和浸泡槽12的左端均焊接有两个压板2,本实施例中的放置槽11和浸泡槽12的结构相同,以放置槽11中的压板2为例,两个压板2分别位于放置槽11中的两个台阶13的上方,且压板2与台阶13之间形成有限位空间。浸泡篮3的侧壁和底部均设有若干透水孔31,浸泡篮3的前后两端均一体成型有限位块4,限位块4位于台阶13的上方,且限位块4的厚度小于限位空间的高度;台阶13与放置槽1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块4底部与浸泡篮3底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浸泡篮3放入放置槽11内后,浸泡篮3的底部高于放置槽11的底部。限位块4的宽度与压板2的宽度之和小于放置槽11的宽度,使得浸泡篮3在放入放置槽11内后,限位块4落在台阶13上,且将浸泡篮3向右滑动即可使限位块4滑入限位空间,通过压板2对限位块4进行限位,避免浸泡篮3从放置槽11内脱出。
33.浸泡篮3上设有提手5,本实施例中的主体1、浸泡篮3、提手5和盖体15均为304不锈钢材质。提手5呈倒u形,提手5包括两个竖杆,两个竖杆分别与两个限位块4相对,且竖杆沿竖向贯穿限位块4,本实施例中的竖杆与限位块4滑动配合,竖杆的底部焊接有卡块51,本实施例中的卡块51为球状,且卡块51的直径大于竖杆的直径,避免提手5从限位块4上脱落。限位块4的底部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与竖杆同轴并用于容纳卡块51。台阶13上设有开口朝上的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直径稍大于卡块51的直径,使得卡块51与限位槽14滑动配合;并在限位块4右端滑入压板2下方后,限位槽14与卡块51对齐,使得卡块51能够滑入限位槽14内。
34.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5.使用时,人工将体温计横向放入浸泡篮3内,然后将浸泡篮3放入浸泡槽12内,此时限位块4放置在浸泡槽12内的台阶13上,此时浸泡篮3的底部高于浸泡槽12的底部,然后将浸泡篮3向左滑动,将限位块4的左端滑入限位空间内。此时卡块51与浸泡槽12中的限位槽14对齐,将提手5向下滑动即可将卡块51和竖杆滑入限位槽14内,直到提手5的顶部滑入浸泡槽12内,此时提手5的高度降低,向浸泡槽12内加入淹没体温计的消毒液,盖合盖体15即可对浸泡槽12进行封闭,在消毒液为医用酒精时,避免酒精在浸泡过程中挥发导致消毒效果减弱。
36.浸泡完成后,人工打开盖体15,将提手5向上拉动,此时压板2对限位块4进行限位使得限位块4无法随之向上移动,故可将竖杆和卡块51从限位槽14内滑出,通过提手5横向滑动浸泡篮3即可将限位块4从压板2下方滑出,且由于提手5的高度增大,故可避免医务人员的手指过于靠近消毒液,避免手指上粘附消毒液。
37.将浸泡篮3从浸泡槽12中取出,并盖合右侧的盖体15;将浸泡篮3放入放置槽11内,
并将限位块4的右端滑入放置槽11中的限位空间中,此时浸泡篮3的底部高于放置槽11的底部,浸泡篮3中的消毒液通过透水孔31落出,故在使用时,体温计上附着的消毒液较少甚至不再附着消毒液,在使用体温计时可避免消毒液滴落在桌面或者病历本上。
38.在实际实施时,将浸泡篮3放入浸泡槽12内后,盖合盖体15后即可晃动主体1,使消毒液形成水流,提高对体温计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39.实施例2
4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浸泡篮3的左壁一体成型有凸块6。本实施例中的浸泡篮3放入浸泡槽12内后,将浸泡篮3向左滑动时凸块6与浸泡槽12的左壁相抵,使得浸泡篮3的左壁与浸泡槽12的左壁之间仍留有缝隙,使得浸泡槽12中的消毒液能够从浸泡槽12左壁的透水孔31流入浸泡槽12内,进一步提高对体温计的清洁和消毒效果。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的其它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4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