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防烫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7260发布日期:2022-12-02 22:2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防烫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温针灸临床操作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针灸防烫底座。


背景技术:

2.温针灸,作为有殊于其他的医学种类,其通过对特定位置的身体穴位以及神经进行针灸治疗,以达到驱寒、消肿、活血等治疗手段。
3.根据专利号cn201621016969.9,公开了一种用于温针灸的防烫集灰器,包括防烫集灰器入口,与所述防烫集灰器入口相对设置的防烫集灰器底面,所述防烫集灰器底面的下部边缘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3mm-7mm;所述防烫集灰器底面的中心处设有穿针孔,所述穿针孔的直径为3mm-5mm。
4.在对患者进行温针灸时,其针灸针上的艾绒会因正常燃烧掉落于患者的身体,从而会使患者的身体部位造成烫伤等问题,同时燃烧的艾绒会掉落于患者的身体以及所躺卧的床被,会对其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温针灸时针灸针的温度过高对患者也会造成烫伤和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灸防烫底座,通过对温针灸进行固定的同时,又能够对其掉落的艾绒进行收集,防止烫伤患者,同时可调节针灸针的温度,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针灸。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包括针灸针本体,还包括接灰盒以及设置于接灰盒内的锥板,所述锥板配合接灰盒以形成集灰槽,所述接灰盒与锥板之间形成通风腔,所述接灰盒一侧的外壁开设的弧形通槽连通于通风腔,两个所述接灰盒卡接以使弧形通槽抱箍于针灸针本体,所述接灰盒位于通风腔一侧活动设置有挡板,且挡板拔插于接灰盒以控制通风腔开合。
7.作为优选,其中所述接灰盒上开设有卡槽,另一个所述接灰盒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卡槽内以使集灰槽和通风腔相连通。
8.作为优选,所述接灰盒位于通风腔腔口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挡板插接于插槽内以封闭通风腔,所述挡板相对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抓取凹槽。
9.作为优选,所述接灰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压疮敷垫。
10.作为优选,接灰盒为耐高温塑料板。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锥板配合接灰盒以形成集灰槽,使集灰槽将燃烧后的艾绒灰进行收集,接灰盒与锥板之间形成通风腔,且接灰盒一侧的外壁开设的弧形通槽连通于通风腔,将两个接灰盒卡接以使弧形通槽抱箍于针灸针本体,对针灸针本体进行固定,同时通风腔与弧形通槽连通,可对弧形通槽内的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利用挡板拔插于接灰盒来控制通风腔开合,以在需要
时通风腔对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防止针灸针本体过烫导致患者不适等问题。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灰盒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灰盒部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灰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灰盒拼接时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接灰盒;2、挡板;3、防压疮敷垫;11、锥板;12、弧形通槽;13、通风腔;14、集灰槽;15、卡块;16、卡槽;17、插槽;21、抓取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0.如图1-4所示,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包括针灸针本体,还包括接灰盒1以及设置于接灰盒1内的锥板11,锥板11配合接灰盒1以形成集灰槽14,接灰盒1与锥板11之间形成通风腔13,接灰盒1一侧的外壁开设的弧形通槽12连通于通风腔13,两个接灰盒1卡接以使弧形通槽12抱箍于针灸针本体,接灰盒1位于通风腔13一侧活动设置有挡板2,且挡板2拔插于接灰盒1以控制通风腔13开合。通过锥板11配合接灰盒1以形成集灰槽14,使集灰槽14将燃烧后的艾绒灰进行收集,接灰盒1与锥板11之间形成通风腔13,且接灰盒1一侧的外壁开设的弧形通槽12连通于通风腔13,将两个接灰盒1卡接以使弧形通槽12抱箍于针灸针本体,对针灸针本体进行固定,同时通风腔13与弧形通槽12连通,可对弧形通槽12内的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利用挡板2拔插于接灰盒1来控制通风腔13开合,以在需要时通风腔13对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防止针灸针本体过烫导致患者不适等问题。
21.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了使两个接灰盒1卡接以抱箍限制针灸针本体,并且使两个接灰盒1的集灰槽14和通风腔13相连通,其中接灰盒1上开设有卡槽16,另一个接灰盒1上设置有卡块15,卡块15卡接于卡槽16内以使集灰槽14和通风腔13相连通,两个集灰槽14相并能够更好的接取艾绒燃烧后的灰烬。
22.进一步如图2所示,为了控制通风腔13开合,在接灰盒1位于通风腔13腔口一端开设有插槽17,挡板2插接于插槽17内以封闭通风腔13,挡板2相对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抓取凹槽21,抓取凹槽21方便抓取挡板2。
23.更进一步的,接灰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压疮敷垫3,防压疮敷垫3可以防止接灰盒1长时间贴合于身体造成的压伤。同时,考虑到成本以及适配针灸针本体上燃烧艾绒的高温接灰盒1为耐高温塑料板。
24.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通过锥板11配合接灰盒1以形成集灰槽14,使集灰槽14将燃烧后的艾绒灰进行收集,接灰盒1与锥板11之间形成通风腔13,且接灰盒1一侧的外壁开设
的弧形通槽12连通于通风腔13,将两个接灰盒1卡接以使弧形通槽12抱箍于针灸针本体,对针灸患者后的针灸针本体进行固定,同时通风腔13与弧形通槽12连通,可对弧形通槽12内的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两个通风腔13和集灰槽14也分别连通,利用挡板2拔插于接灰盒1内开设的插槽17来控制通风腔13开合,以在需要时通风腔13对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防止针灸针本体过烫导致患者不适等问题,封闭通风腔13可尽可能的保留针灸针本体的温度。
2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包括针灸针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灰盒(1)以及设置于接灰盒(1)内的锥板(11),所述锥板(11)配合接灰盒(1)以形成集灰槽(14),所述接灰盒(1)与锥板(11)之间形成通风腔(13),所述接灰盒(1)一侧的外壁开设的弧形通槽(12)连通于通风腔(13),两个所述接灰盒(1)卡接以使弧形通槽(12)抱箍于针灸针本体,所述接灰盒(1)位于通风腔(13)一侧活动设置有挡板(2),且挡板(2)拔插于接灰盒(1)以控制通风腔(13)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接灰盒(1)上开设有卡槽(16),另一个所述接灰盒(1)上设置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卡接于卡槽(16)内以使集灰槽(14)和通风腔(1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灰盒(1)位于通风腔(13)腔口一端开设有插槽(17),所述挡板(2)插接于插槽(17)内以封闭通风腔(13),所述挡板(2)相对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抓取凹槽(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灰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压疮敷垫(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灰盒(1)为耐高温塑料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灸防烫底座,包括针灸针本体,还包括接灰盒以及设置于接灰盒内的锥板,锥板配合接灰盒以形成集灰槽,接灰盒与锥板之间形成通风腔,接灰盒一侧的外壁开设的弧形通槽连通于通风腔,两个接灰盒卡接以使弧形通槽抱箍于针灸针本体,接灰盒位于通风腔一侧活动设置有挡板,且挡板拔插于接灰盒以控制通风腔开合。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灸防烫底座,通过锥板配合接灰盒以形成集灰槽,将两个接灰盒卡接以使弧形通槽抱箍于针灸针本体,对针灸针本体进行固定,同时通风腔与弧形通槽连通,可对弧形通槽内的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利用挡板拔插于接灰盒来控制通风腔开合,以在需要时通风腔对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要时通风腔对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要时通风腔对针灸针本体进行降温。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志君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