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鲁尔接头的引流袋

文档序号:31487977发布日期:2022-09-10 07:5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鲁尔接头的引流袋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鲁尔接头的引流袋。


背景技术:

2.内外科各种疾病引起的多浆膜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有关资料显示,全国每年该类病患的患者在数千万人以上,引流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多浆膜腔积液最为常见的方法,无菌引流袋是多浆膜腔积液引流治疗的重要医疗器械。具体来说,利用引流导管和引流袋进行多浆膜腔闭式引流,通过在浆膜腔内置入一次性无菌引流导管,达到引流腔内病理性积液的目的。
3.引流袋是医院常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其主要用于体外引流和存储临床患者尿液或其他液体,由于引流袋大多采用的是锥形接头,而胸腹腔引流管通常采用的是标准鲁尔接头,所以在与胸腹腔引流管相配合使用时,一般需要使用转换接头,很容易由于接头连接不牢而造成引流管脱落,同时现有的引流袋大都通过扎带或者细绳固定在身体上,当引流袋内装满液体后,细绳在重力作用下会勒紧人体,长时间会造成人体的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鲁尔接头的引流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鲁尔接头的引流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鲁尔接头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所述引流袋本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插头,所述第一连接插头内插接有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远离第一连接插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管的一端,所述连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插头,所述第二连接插头内插接有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
6.所述引流袋本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带。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插头与第二连接插头的材质、直径一致。
8.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的材质、直径一致。
9.优选的,所述连管外套设有调节器,所述引流袋本体的一侧印制有刻度线。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包括主带,所述主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母扣的一侧转动连接固定块,所述主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母扣匹配的子卡扣,所述主带的两侧分别缝合有辅助带。
11.优选的,所述主带的一侧缝合有魔术贴条,一侧所述辅助带与主带魔术贴条相同的侧面缝合有绒线条,另一侧所述辅助带的两侧均缝合有魔术贴条,所述辅助带的长度小于主带的长度,所述辅助带的宽度等于主带宽度。
12.优选的,所述三通接头包括注射接头、鲁尔接头、控制阀、连接管,所述注射接头固
定连接在三通接头的一端,所述鲁尔接头固定连接在三通接头的一侧并且与注射接头垂直设置,所述控制阀转动安装在三通接头管身,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在三通接头的另一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展开的连接带,对引流袋进行固定,增大了固定时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引流袋内引入液体后,在重力作用下对固定位置造成勒紧的压迫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通过卡扣扣合的方式固定,方便对引流袋本体进行拆卸移动;通过三通接头设置的鲁尔接头,可以更好的适配引流工作中的鲁尔接头,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带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引流袋本体1、第一连接插头2、固定块3、连接带4、主带41、辅助带42、母扣43、子卡扣44、第一插接头5、连管6、调节器7、第二连接插头8、第二插接头9、三通接头10、注射接头101、鲁尔接头102、控制阀103、连接管104。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
19.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鲁尔接头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本体1,引流袋本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插头2,第一连接插头2内插接有第一插接头5,第一插接头5远离第一连接插头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管6的一端,连管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插头8,第二连接插头8内插接有第二插接头9,第二插接头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通接头10;引流袋本体1盖帽上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插头2内插接上第一插接头5,然后通过每个插接头和接头的配合,在端部连接上三通接头10,通过三通接头10上固定连接的鲁尔接头102,与胸腹腔引流管相配合,进而无需转接头即可进行连接,使用更加适配,增大了整体实用性,
20.引流袋本体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带4。通过连接带4对引流袋本体1进行捆扎,保证了引流袋本体1的固定,同时增大了捆扎在人体时的舒适度。
21.实施例2
22.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具体的,第一连接插头2与第二连接插头8的材质、直径一致,相同的材质和直径,进而使整体的适配性更强,更方便更换。
23.具体的,第一插接头5和第二插接头9的材质、直径一致,相同的材质和直径,进而使整体的适配性更强,更方便更换。
24.具体的,连管6外套设有调节器7,调节器7对连管6的流量进行调节,引流袋本体1
的一侧印制有刻度线,刻度线的设置方便对引流袋本体1内部进行观察。
25.具体的,连接带4包括主带41,主带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母扣43,母扣43的一侧转动连接固定块3,主带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母扣43匹配的子卡扣44,主带41的两侧分别缝合有辅助带42。主带41的一侧缝合有魔术贴条,一侧辅助带42与主带41魔术贴条相同的侧面缝合有绒线条,另一侧辅助带42的两侧均缝合有魔术贴条,辅助带42的长度小于主带41的长度,辅助带42的宽度等于主带41宽度。连接带4捆扎时,首先从母口43上解开子卡扣44,使主带41可以展开,然后撕开折叠在最外层的辅助带42,使辅助带42展开在主带41的一侧,然后再撕开折叠紧贴在主带41上的辅助带42,使使辅助带42展开在主带41的另一侧,此时增大了连接带4的整体面积,进而增大了捆扎时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度,主带41和辅助带42缠绕在人体后,通过母扣43和子卡扣44的扣合,使连接带4形成一个圈形,进而对引流袋本体1进行固定;连接带4进行回收时,主带41一侧的辅助带42弯折后通过魔术贴条粘连在主带41的魔术贴条上,然后对主带41另一侧的辅助带42弯折,弯折后通过缝合的绒线条粘连在辅助带42的魔术贴条上,进而减少了连接带4的占用面积,方便对连接带4进行收纳。
26.具体的,三通接头10包括注射接头101、鲁尔接头102、控制阀103、连接管104,注射接头101固定连接在三通接头10的一端,鲁尔接头102固定连接在三通接头10的一侧并且与注射接头101垂直设置,控制阀103转动安装在三通接头10管身,连接管104固定连接在三通接头10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10上固定连接的鲁尔接头102,与胸腹腔引流管相配合,进而无需转接头即可进行连接,使用更加适配,增大了整体实用性,通过注射接头101可以外接注射器,方便进行加药等操作,通过控制阀103控制三通接头10管路的通断,方便对不同场景的使用。
27.实施例3
28.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以上两个实施例,使用时,引流袋本体1盖帽上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插头2内插接上第一插接头5,然后通过每个插接头和接头的配合,在端部连接上三通接头10,通过三通接头10上固定连接的鲁尔接头102,与胸腹腔引流管相配合,进而无需转接头即可进行连接,使用更加适配,增大了整体实用性,通过注射接头101可以外接注射器,方便进行加药等操作,通过控制阀103控制三通接头10管路的通断,方便对不同场景的使用,管路连接完成后,引流袋本体1通过连接带4扎在人体腰部或者病床上,连接带4捆扎时,首先从母口43上解开子卡扣44,使主带41可以展开,然后撕开折叠在最外层的辅助带42,使辅助带42展开在主带41的一侧,然后再撕开折叠紧贴在主带41上的辅助带42,使使辅助带42展开在主带41的另一侧,此时增大了连接带4的整体面积,进而增大了捆扎时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与人体接触的舒适度,主带41和辅助带42缠绕在人体后,通过母扣43和子卡扣44的扣合,使连接带4形成一个圈形,进而对引流袋本体1进行固定。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