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5831发布日期:2022-08-17 08:3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引流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引流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外科手术引流是指将术区的出血、渗出液等液体导引至体外,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术后手术区出血情况,以及排出术区出血或感染伤口的脓液、分泌物等,以更好的观察病情、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3.在插入引流管时,为了保持引流管不脱落和伤口处不会感染,医护人员需要把缝线缝到病人背上。缝针固定的方式会引起患者很多的疼痛,而传统绑带束缚的方式,引流管又容易压迫皮肤,给患者患部带来伤害。对此,需要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引流管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引流管固定结构,包括引流管和管口固定件,引流管一端连接有集液袋,引流管与集液袋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管口固定件置于引流管远离单向阀的一端;
7.管口固定件包括敷料贴合层,敷料贴合层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放置引流管的卡槽,卡槽上方设有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一端与敷料贴合层上端固定,第一魔术贴另一端与设在敷料贴合层上端的第二魔术贴配合;
8.第一魔术贴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引流管相对应的穿孔,穿孔穿设有固定线。
9.优选的,多个穿孔置于引流管两侧且呈对称设置,固定线两端绕过引流管管身从穿孔中延伸出来。
10.优选的,所述敷料贴合层包括布料层,布料层下端面设有敷料层,敷料层与肤体相接。
11.优选的,所述布料层与敷料层的连接处设有透气夹层,透气夹层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
12.优选的,所述第二魔术贴置于布料层上端面并与布料层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上端面与第一魔术贴下端面相配合,第二魔术贴紧挨卡槽设置。
13.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一侧设有冲洗管,冲洗管一端穿过引流管并与引流管远离单向阀一端的端口连通,冲洗管另一端延伸至引流管外。
14.优选的,所述集液袋上端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与外部负压组件连接,集液袋下端设有引流口,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引流管与引流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引流管固定结构采用敷料与患者的肤体进行接触,能起到对患者伤口处愈合的作用,配合带有魔术贴和线体固定结构的透气布料,在不会对患者肤体进行压迫的同时,易于医护人员对引流管进行拆除,便捷实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引流管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引流管固定结构中敷料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引流管固定结构中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集液袋;2、引流管;21、冲洗管;22、单向阀;3、布料层;31、第一魔术贴;311、穿孔;32、第二魔术贴;33、卡槽;4、敷料层;5、固定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1.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流管固定结构,包括引流管2和管口固定件,引流管2一端连接有集液袋1,引流管2与集液袋1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22,管口固定件置于引流管2远离单向阀22的一端;引流管2一侧设有冲洗管21,冲洗管21一端穿过引流管2并与引流管2远离单向阀22一端的端口连通,冲洗管21另一端延伸至引流管2外。引流管2连接有清洗液,用于对患者体腔进行冲洗,引流管2内壁与冲洗管21外壁形成引流通道。冲洗管21管腔与引流通道不连通。
22.引流管2与集液袋1连接处设置的单向阀22用于防止血液与空气导流,另外集液袋1的上端还设有挂钩、扣环和密封接口,挂钩和扣环能方便医护人员将集液袋1悬挂在支架或墙面上,密封接口通过导管可以接在墙上的负压吸引器并进行连通。
23.管口固定件包括敷料贴合层,敷料贴合层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放置引流管2的卡槽33,卡槽33上方设有第一魔术贴31,第一魔术贴31一端与敷料贴合层上端固定,第一魔术贴31另一端与设在敷料贴合层上端的第二魔术贴32配合;
24.第一魔术贴31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引流管2相对应的穿孔311,穿孔311穿设有固定线5。多个穿孔311置于引流管2两侧且呈对称设置,固定线5两端绕过引流管2管身从穿孔311中延伸出来。引流管2穿设在第一魔术贴31与卡槽33之间,固定线5两端绕过引流管2管身从穿孔311中穿出,将固定线5位于第一魔术贴31外的两端系紧后,将第一魔术贴31与第二魔术贴32贴合,即可将引流管2固定在布料层3上的卡槽33中,避免引流管2脱落。
25.敷料贴合层包括布料层3,布料层3下端面设有敷料层4,敷料层4与肤体相接;敷料层4采用抗菌材料制成,能有效隔绝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同时起到对患者伤口的愈合与保护作用。
26.布料层3与敷料层4的连接处设有透气夹层,透气夹层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布料层3与敷料层4的连接处设置的透气夹层,起到透气吸湿的作用的同时,不会对患者肤体带来伤害,提高患者长时间佩戴时的舒适度。
27.第二魔术贴32置于布料层3上端面并与布料层3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32上端面与第一魔术贴31下端面相配合,第二魔术贴32紧挨卡槽33设置;第二魔术贴32的上端面为子面,带有挂钩,第一魔术贴31的下端面为母面带有与挂钩相配合的丝织物,第一魔术贴31的母面朝下并与引流管2管身相接,丝织物能减轻布料层3所受到的压力,提高对肤体的保护作用。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引流管2穿设在第一魔术贴31与卡槽33之间,固定线5两
端绕过引流管2管身从穿孔311中穿出,将固定线5位于第一魔术贴31外的两端系紧后,将第一魔术贴31与第二魔术贴32贴合,使引流管2固定在布料层3上的卡槽33中;魔术;通过魔术贴和线体固定结构对引流管2进行限位,在不会对患者肤体进行压迫的同时,易于医护人员对引流管进行拆除,便捷实用。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引流管固定结构,包括引流管(2)和管口固定件,所述引流管(2)一端连接有集液袋(1),所述引流管(2)与集液袋(1)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2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口固定件置于引流管(2)远离单向阀(22)的一端;所述管口固定件包括敷料贴合层,所述敷料贴合层上端面开设有用于放置引流管(2)的卡槽(33),所述卡槽(33)上方设有第一魔术贴(31),所述第一魔术贴(31)一端与敷料贴合层上端固定,所述第一魔术贴(31)另一端与设在敷料贴合层上端的第二魔术贴(32)配合;所述第一魔术贴(31)上端开设有多个与引流管(2)相对应的穿孔(311),所述穿孔(311)穿设有固定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穿孔(311)置于引流管(2)两侧且呈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线(5)两端绕过引流管(2)管身从穿孔(311)中延伸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贴合层包括布料层(3),所述布料层(3)下端面设有敷料层(4),所述敷料层(4)与肤体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层(3)与敷料层(4)的连接处设有透气夹层,所述透气夹层表面开设有若干气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魔术贴(32)置于布料层(3)上端面并与布料层(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魔术贴(32)上端面与第一魔术贴(31)下端面相配合,所述第二魔术贴(32)紧挨卡槽(33)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一侧设有冲洗管(21),所述冲洗管(21)一端穿过引流管(2)并与引流管(2)远离单向阀(22)一端的端口连通,所述冲洗管(21)另一端延伸至引流管(2)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袋(1)上端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外部负压组件连接,所述集液袋(1)下端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与引流管(2)连接,所述引流管(2)与引流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引流管固定结构,包括引流管和管口固定件,引流管一端连接有集液袋,引流管与集液袋的连接处设有单向阀,管口固定件置于引流管远离单向阀的一端,管口固定件包括敷料贴合层,敷料贴合层上端面开设有卡槽,卡槽上方设有第一魔术贴,第一魔术贴一端与设在敷料贴合层上端的第二魔术贴配合,第一魔术贴上端开设有多个穿孔,穿孔穿设有固定线;该引流管固定结构采用敷料与患者的肤体进行接触,能起到对患者伤口处愈合的作用,配合带有魔术贴和线体固定结构的透气布料,在不会对患者肤体进行压迫的同时,易于医护人员对引流管进行拆除,便捷实用。便捷实用。便捷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庚午 肖衡 赵晨阳 任鑫 何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