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光固化灯自动套膜机

文档序号:30924370发布日期:2022-07-29 23:3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光固化灯自动套膜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光固化灯自动套膜机。


背景技术:

2.口腔充填治疗术是目前临床各级医疗单位广泛开展的治疗方法之一。充填治疗能有效治疗因牙齿发育、龋损、折裂等导致的牙体组织的缺损,恢复牙齿的形态、美观和咀嚼功能。在树脂中添加樟脑醌(cq),临床上实现了通过特定波段的光照射后固化,提高临床充填操作治疗效率。
3.为避免或减少病人之间细菌感染,口腔光固化灯在使用时会在灯上套一个薄膜,但是,目前口腔光固化灯上的薄膜都是医护人员手动套上去的,不但工作效率低,且无法做到医护人员无接触套薄膜,医护人员在套薄膜过程中容易将细菌带到薄膜上,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套薄膜效果高、干净卫生且实用性好的口腔光固化灯自动套膜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光固化灯自动套膜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置物空腔,箱体的上端面上竖向设置有一个套膜插孔,所述置物空腔内设置有套膜定位座,所述套膜定位座的上端面上竖向设置有一个光固化灯定位凹槽,所述光固化灯定位凹槽的开口对准套膜插孔设置,且光固化灯定位凹槽内设置有弹性缓冲垫;所述套膜定位座的上端面位于光固化灯定位凹槽左端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辊,所述套膜定位座的上端面位于光固化灯定位凹槽右端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辊,所述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等高设置;所述套膜插孔正下方横向设置有薄膜条,所述薄膜条的上端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多个薄膜套,每个薄膜套与薄膜条之间均设置有一圈点断线,所述薄膜套的边缘位置固定设置有粘胶条。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薄膜条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镀铝加强条,且所述薄膜条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多个定位通孔。
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膜定位座左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置物空腔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主轴上固定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左上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与第一定位辊等高。
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定位辊右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与第二定位辊等高,所述第二传动辊左下方位置设置有放卷辊。
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膜插孔右端设置有定位螺管,所述定位螺管上端与箱体的上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螺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根螺杆,所述螺杆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感应开关,第一感应开关检测定位通孔位置,并通过第一感应开关控制电机的主轴停止转动。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螺管靠近套膜插孔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感应
开关,通过第二感应开关控制电机启动。
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薄膜条一端与放卷辊连接,薄膜条另一端依次经第二传动辊、第二定位辊、第一定位辊和第一传动辊后与收卷辊连接固定,所述电机的主轴驱动收卷辊转动。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首先安装好薄膜条,然后启动电机,收卷辊转动,当第一感应开关检测到定位通孔后,控制电机停止工作,然后将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探入套膜插孔,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对准薄膜条上的薄膜套向下按压至套膜定位座上,薄膜套从薄膜条上分离,使薄膜套贴附于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上,然后取出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第二感应开关检测到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离开后,控制电机开始工作,直至第一感应开关再次检测到下一个定位通孔时止,如此往复工作,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在套薄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无接触,有效避免或减少细菌污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套薄膜效果高、干净卫生且实用性好。
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薄膜条的局部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8.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口腔光固化灯自动套膜机,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置物空腔11,箱体1的上端面上竖向设置有一个套膜插孔12,所述置物空腔11内设置有套膜定位座2,所述套膜定位座2的上端面上竖向设置有一个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所述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的开口对准套膜插孔12设置,且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内设置有弹性缓冲垫3;所述套膜定位座2的上端面位于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左端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一定位辊4,所述套膜定位座2的上端面位于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右端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定位辊5,所述第一定位辊4和第二定位辊5等高设置;所述套膜插孔12正下方横向设置有薄膜条6,所述薄膜条6的上端面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多个薄膜套61,每个薄膜套61与薄膜条6之间均设置有一圈点断线62,所述薄膜套61的边缘位置固定设置有粘胶条63。
19.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垫3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弹性缓冲垫3与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的内底面通过玻璃胶或免钉胶粘接固定;所述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的内壁面靠近上端口位置固定粘接有一圈橡胶收口圈7,当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探入套膜插孔12,对准薄膜套61向下按压至套膜定位座2上,薄膜套61从薄膜条6上分离,使薄膜套61贴附于现有的口
腔光固化灯上,然后取出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在薄膜套61向下移动过程中插入光固化灯定位凹槽21内,橡胶收口圈7位于薄膜套61上端口处,使得薄膜套61上的粘胶条63与对准的现有口腔光固化灯的外表面粘接。粘胶条63为现有的不干胶胶条或无痕胶条。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薄膜条6的边缘位置设置有镀铝加强条64,且所述薄膜条6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多个定位通孔65。
21.作为优选的,所述薄膜套61均为圆形套,且薄膜套61的数量设置3个以上,所述定位通孔65为圆形通孔,定位通孔65的数量设置3个以上。
22.所述套膜定位座2左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与置物空腔1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主轴上固定设置有收卷辊9,所述收卷辊9左上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辊10,所述第一传动辊10与第一定位辊4等高。作为优选的,所述收卷辊9与电机8的主轴通过焊接固定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23.所述第二定位辊5右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辊13,所述第二传动辊13与第二定位辊5等高,所述第二传动辊13左下方位置设置有放卷辊14。
24.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辊4和第二定位辊5分别通过定位支架与套膜定位座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定位支架与套膜定位座2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箱体1对准第一传动辊10、第二传动辊13和放卷辊14两端位置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第一传动辊10、第二传动辊13和放卷辊14的端部均穿设在对准的连接通孔内。
25.所述套膜插孔11右端设置有定位螺管15,所述定位螺管15上端与箱体1的上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螺管15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根螺杆16,所述螺杆16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感应开关17,第一感应开关17检测定位通孔65位置,并通过第一感应开关17控制电机8的主轴停止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应开关17为现有的红外感应器,当第一感应开关17检测定位通孔65后发送停止信号至电机8,使得电机8的主轴停止转动。所述第一感应开关17安装在靠近薄膜条6的上端面正上方位置,且第一感应开关17与定位通孔65的位置相匹配。
26.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螺管15上端与箱体1的上内壁面焊接固定,螺杆16上端与定位螺管15螺纹连接,螺杆下端与第一感应开关17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或通过免钉胶粘接固定。
27.所述定位螺管15靠近套膜插孔12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感应开关18,通过第二感应开关18控制电机8启动。作为优选的,第二感应开关18为现有的激光感应器,第二感应开关18与定位螺管15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或通过免钉胶粘接固定。
28.当第二感应开关18检测到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离开后,发送启动信号至电机8,电机的主轴开始转动。
29.所述薄膜条6一端与放卷辊14连接,薄膜条6另一端依次经第二传动辊13、第二定位辊5、第一定位辊4和第一传动辊后10与收卷辊9连接固定,所述电机8的主轴驱动收卷辊9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8与置物空腔11的内底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薄膜条6一端缠绕在放卷辊14上,薄膜条6另一端通过现有的免钉胶或双面胶与收卷辊9粘接固定,当收卷辊9转动时,薄膜条6缠绕在收卷辊9上。
30.实际应用时,首先安装好薄膜条,然后启动电机,收卷辊转动,当第一感应开关检测到定位通孔后,控制电机停止工作,然后将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探入套膜插孔,现有的口
腔光固化灯对准薄膜条上的薄膜套向下按压至套膜定位座上,薄膜套从薄膜条上分离,使薄膜套贴附于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上,然后取出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第二感应开关检测到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离开后,控制电机开始工作,直至第一感应开关再次检测到下一个定位通孔时止,如此往复工作,现有的口腔光固化灯在套薄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无接触,有效避免或减少细菌污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套薄膜效果高、干净卫生且实用性好。
31.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