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7257发布日期:2022-08-12 22:29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式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输液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医院采用输液架或输液杆悬挂液体袋进行输液,输液架放置在地面上,输液杆悬挂在天花板上。输液时间通常较长,病人难免需要走动,例如上厕所,或者走动消磨时间并锻炼身体。输液架体积和重量较大,通常不便于推动,因此病人走动时常手持输液杆。手持输液杆走动,若是时间较长难免手酸,病人上厕所也很不方便;怀抱婴幼儿病人走动者,由于双手已被占用,更加难以手持输液杆。
3.基于上述情况,出现了可穿戴式输液架。可穿戴式输液架通常包括穿着结构和输液杆,输液杆竖向设置在穿着结构后方并与穿着结构连接,输液杆上设置有挂钩。穿着结构通常类似于背心,可穿着在身上,输液杆连接在穿着结构上。因此可穿戴式输液架无需手持,即可带着输液用品走动,可作为现有输液架和输液杆的补充,尤其适用于婴幼儿病人输液中。zl201420034152.9、zl202120536536.0、zl201520526978.1等专利即公开了可穿戴式输液架。
4.上述可穿戴式输液架有一些缺点。其一,穿戴式输液架使用时,液体袋和输液器的滴管位于穿戴者的后上方,不容易看到,因此观察液体剩余量和输液速度难度较大;若是液体已输完未能及时得知和停止,可能导致空气输入人体,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出现回血;若是输液速度变化未能注意到,则可能过慢浪费时间,也可能过快不利于病人接受。其二,缺少收纳输液管路的结构,输液管路较长,对人的走动有一定的妨碍。其三,不便于调节液体袋的高度,从而不便于调节输液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液体剩余量和输液速度的可穿戴式输液架。
6.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穿戴式输液架包括穿着结构和输液杆,输液杆竖向设置在穿着结构的后方并与穿着结构连接,输液杆上设置有挂钩,还包括观察结构,观察结构包括后视镜和连接杆,后视镜位于穿着结构的前方并朝向后上方,连接杆连接后视镜和输液杆。
7.进一步的是:连接杆由金属定型管制成。
8.进一步的是:穿着结构包括背部垫、两个躯干带和两个肩带,躯干带与背部垫连接,两个躯干带上下方向间隔,躯干带通过连接扣连接成环形,肩带的一端与背部垫连接,肩带的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躯干带的前部连接。
9.进一步的是:躯干带和肩带的长度均可调。
10.进一步的是:可穿戴式输液架包括输液管收纳结构,输液管收纳结构包括收纳轮和管卡,收纳轮位于输液杆的前方并与输液杆连接,收纳轮上具有收纳槽,管卡连接在收纳
轮的前侧上。
11.进一步的是:输液杆的长度可调。
12.进一步的是:可穿戴式输液架包括定位结构;输液杆包括套管和伸缩杆,套管上具有通过孔,伸缩杆插入套管并与套管配合,伸缩杆上沿伸缩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结构壳体、定位杆和弹簧,定位结构壳体与套管连接并与通过孔位置对应,定位杆的中部与定位结构壳体铰接,弹簧位于定位结构壳体内并支撑定位杆使定位杆的上端穿过通过孔并嵌入定位环槽,定位杆的下端露出定位结构壳体。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穿在人体上时,后视镜位于穿戴者的前方,后视镜朝向后上方,也就朝向了挂在挂钩上的液体袋以及液体袋下方的输液器滴管。穿戴者可从后视镜中看到液体袋而得知剩余液体量,在液体输完时及时关闭输液器和提醒护士,可避免空气输入人体或回血。穿戴者还可从后视镜中看到滴管,得知液体滴速,从而进行调节,避免滴速过慢或过快。
14.2、进一步设置输液管收纳结构,可收纳输液管,避免输液管影响走动。进一步设置定位结构和改进输液杆,可方便调节液体袋的高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可穿戴式输液架主视图;
16.图2是可穿戴式输液架左视图;
17.图3是定位结构放大图;
18.图中标记为:穿着结构1、背部垫11、躯干带12、肩带13、连接扣14、输液杆2、套管21、通过孔211、伸缩杆22、定位环槽221、挂钩23、观察结构3、后视镜31、连接杆32、输液管收纳结构4、收纳轮41、收纳槽411、管卡42、定位结构5、定位结构壳体51、定位杆52、弹簧53。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和图2所示,可穿戴式输液架包括穿着结构1和输液杆2,输液杆2竖向设置在穿着结构1的后方并与穿着结构1连接,输液杆2上设置有挂钩23,还包括观察结构3,观察结构3包括后视镜31和连接杆32,后视镜31位于穿着结构1的前方并朝向后上方,连接杆32连接后视镜31和输液杆2。
21.本实用新型穿在人体上时,后视镜31位于穿戴者的前方,后视镜31朝向后上方,也就朝向了挂在挂钩23上的液体袋以及液体袋下方的输液器滴管。穿戴者可从后视镜31中看到液体袋而得知剩余液体量,在液体输完时及时关闭输液器和提醒护士,可避免空气输入人体或回血。穿戴者还可从后视镜31中看到滴管,得知液体滴速,从而进行调节,避免滴速过慢或过快。
22.后视镜31可采用普通的镜子。连接杆32可以是硬干,但既不便于调整后视镜31的朝向,也不利于本实用新型收纳。本实用新型优选连接杆32由金属定型管制成。金属定型管又称为鹅颈管,是可弯曲且弯曲后定型的现有管子。连接杆32由金属定型管制成,则弯曲连接杆32可调节后视镜31的朝向,保证照到液体袋和输液器滴管。连接杆32也可弯曲至与输液杆2同向设置,从而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收纳。
23.穿着结构1用于穿在人体上,可参照现有设计。本实用新型优选穿着结构1包括背部垫11、两个躯干带12和两个肩带13,躯干带12与背部垫11连接,两个躯干带12上下方向间隔,躯干带12通过连接扣14连接成环形,肩带13的一端与背部垫11连接,肩带13的另一端与位于上方的躯干带12的前部连接。
24.连接扣14可以为现有插扣,解开连接扣14,将穿着结构1穿在人体上,再扣上连接扣14,本实用新型即穿戴好。肩带13用于避免输液杆2下移。躯干带12主要用于避免输液杆2摆动。位于上方的躯干带12最好位于穿戴者的腋下。
25.为了能够适应不同体型的穿戴者,优选躯干带12和肩带13的长度均可调。长度可调的带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躯干带12和肩带13长度的调节方式参照现有技术设计即可。
2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包括输液管收纳结构4,输液管收纳结构4包括收纳轮41和管卡42,收纳轮41位于输液杆2的前方并与输液杆2连接,收纳轮41上具有收纳槽411,管卡42连接在收纳轮41的前侧上。
27.如此可将输液管绕在收纳轮41上,并卡在管卡42上,实现输液管的收纳,以减少输液管对穿戴者走动的影响。输液管不得缠绕过紧,避免导致输液管被明显压扁。管卡42的作用是避免缠绕的输液管散开,管卡42采用现有管卡即可,同样需要避免管卡42将输液管明显夹扁。
28.调节输液速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调节液体袋高度,二是调节输液器上的调速器。为了方便调节输液速度。优选输液杆2的长度可调。如此即可调节液体袋高度,从而调节输液速度。
29.输液杆2的长度可调的具体方式优选如图3所示,可穿戴式输液架包括定位结构5;输液杆2包括套管21和伸缩杆22,套管21上具有通过孔211,伸缩杆22插入套管21并与套管21配合,伸缩杆22上沿伸缩杆2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环槽221;定位结构5包括定位结构壳体51、定位杆52和弹簧53,定位结构壳体51与套管21连接并与通过孔211位置对应,定位杆52的中部与定位结构壳体51铰接,弹簧53位于定位结构壳体51内并支撑定位杆52使定位杆52的上端穿过通过孔211并嵌入定位环槽221,定位杆52的下端露出定位结构壳体51。
30.定位杆52的上端嵌入定位环槽221,可避免伸缩杆22下移,也有避免伸缩杆22上移掉出套管21的作用。如图3所示,向左拨动定位杆52的下端,克服弹簧53的弹力,则定位杆52摆动,其上端退出定位环槽221,伸缩杆22即可上下移动实现调节。调节后,定位杆52上端嵌入另一个定位环槽2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