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积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63733发布日期:2022-11-22 19:4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肿瘤积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肿瘤内科护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肿瘤积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肿瘤患者在后期很容易产生腹腔等部位的积水,肿瘤内科在进行肿瘤止水引流操作时,通常是将引流穿刺针/引流头插入患者体内,然后将引流管一头接入穿刺针,一头接入外界负压吸引装置,以此让患者体内的积液排出体外。
3.在肿瘤内科进行止水引流操作时,不仅位于患者体外的引流管容易发生堵塞,有时插入患者体内的穿刺针/引流头有时会发生堵塞。这不仅浪费时间和效率,还会给病人带来不适,一旦引流管发生逆流,极易导致患者手术部位受到再次感染,给病人带来了更大的痛苦。现有技术中,对于位于患者体外的引流管的堵塞问题的解决存在很多的技术方案,但对于已插入患者体内的穿刺针/引流头的堵塞问题的解决方案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积液处理装置,能够在不拔出穿刺针/引流头的前提下解决其被堵塞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积液处理装置,包括:
6.引流头,其在使用时插入患者体内以用于对积液进行引流;
7.引流管,引流管与引流头连通;
8.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与引流管连通,用于对引流管内产生负压以使得积液经由引流头和引流管被引流出;
9.引流头包括外部件和内部件,外部件和内部件均为圆形内中空结构,内部件布置在外部件内,外部件的端部设置有端部主引流孔,端部引流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始终保持连通;
10.外部件的端部设置有端部副引流孔和/或外部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侧部引流孔,内部件能够被操作地相对外部件旋转,以使得内部件的内部空间选择性地与端部副引流孔和/或侧部引流孔形成连通。
11.进一步,内部件的端部对应外部件的端部主引流孔设置有端部主连通孔,端部主连通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连通;
12.内部件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在内部件被操作地旋转时与外部件的端部副引流孔相连通的端部副连通孔,端部副连通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连通;
13.和/或,内部件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在内部件被操作地旋转时与外部件的侧部引流孔相连通的侧部连通孔,侧部连通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连通。
14.进一步,内部件包括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第一部段靠近内部件端部,并且第一部段的外侧在周向上与外部件的内侧保持接触,第二部段的外侧在周向上与外部件的内侧间隙配合。
15.进一步,第一部段为内部件轴向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16.进一步,内部件的端部处自端部主连通孔向内部件的内部空间的过渡段,过渡段的径向内截面为自端部主连通孔向内部件的内部空间逐渐变窄的结构。
17.进一步,内部件包括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在第一旋转位置时,内部件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件的端部副引流孔或侧部引流孔相连通,在第二旋转位置时,内部件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件的端部副引流孔和侧部引流孔相连通。
18.进一步,外部件为穿刺针。
19.进一步,引流管的一端与内部件直接连接并且形成连通。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积液处理装置,引流头包括外部件和内部件,外部件的端部设置有端部副引流孔和/或外部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侧部引流孔,由于内部件能够被操作地相对外部件旋转,当外部件的端部主引流孔被堵塞时,从而使得内部件的内部空间能够选择性地与端部副引流孔和/或侧部引流孔形成连通,进而在无需拔出引流头的前提下即可解决引流头被堵塞的问题,不但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还不会对病患身体造成不适。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积液处理装置的引流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仅有外部件的端部主引流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积液处理装置的引流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部件的端部副引流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积液处理装置的引流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部件的侧部引流孔和端部副引流孔均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2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肿瘤积液处理装置。
28.参照图1-图3,图1-图3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积液处理装置的引流头的结构示意
图,其中在图1中仅有外部件的端部主引流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在图2中,外部件的端部副引流孔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在图3中,外部件的侧部引流孔和端部副引流孔均与内部件的内部空间形成连通,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肿瘤积液处理装置,包括引流头,引流管(图中未示出)和负压装置(图中未示出),其中引流头在使用时插入患者体内以用于对积液进行引流,引流管与引流头连通,负压装置与引流管连通,用于对引流管内产生负压以使得积液经由引流头和引流管被引流出;其中,负压装置包括负压产生装置和负压管,负压管直接与引流管形成连通,通过负压产生装置和负压管会对引流管内部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患者创口内的积液通过引流头流进引流管内,最后收集在一个容器内。负压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负压装置与引流管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9.在本实施例中,引流头包括外部件1和内部件2,外部件1和内部件2均为圆形内中空结构,内部件2布置在外部件1内,外部件1的端部设置有端部主引流孔3,端部引流孔与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始终保持连通;外部件1的端部设置有端部副引流孔4和外部件1的侧壁上设置有侧部引流孔5,当然,外部件1的端部副引流孔4和侧部引流孔5也可择一的设置。内部件2能够被操作地相对外部件1旋转,以使得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选择性地与端部副引流孔4和侧部引流孔5形成连通。内部件2的旋转能够通过医护人员的手部操作完成,具体地,内部件2的远离端部主引流孔3的一端位于患者体外,以适于被医护人员操作地旋转。引流管的一端与内部件2直接连接并且形成连通,引流管与内部件2的具体连接方式能够现有的机械连接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30.在本实施例中,内部件2的端部对应外部件1的端部主引流孔3设置有端部主连通孔6,端部主连通孔6与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连通;内部件2的端部还设置有用于在内部件2被操作地旋转时与外部件1的端部副引流孔4相连通的端部副连通孔7,端部副连通孔7与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连通;以及,内部件2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在内部件2被操作地旋转时与外部件1的侧部引流孔5相连通的侧部连通孔8,侧部连通孔8与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连通。
31.在本实施例中,内部件2包括第一旋转位置和第二旋转位置,在第一旋转位置时,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件1的端部副引流孔4或侧部引流孔5相连通,在第二旋转位置时,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与外部件1的端部副引流孔4和侧部引流孔5相连通。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部件1的端部主引流孔3与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保持常态化连通,即,始终保持连通。由于内部件2能够被操作地相对于外部件1旋转,这使得内部件2的端部副连通孔能够在内部件2被操作地旋转时与外部件1的端部副引流孔4连通,和/或内部件2的侧部连通孔能够在内部件2被操作地旋转时与外部件1的侧部引流孔5连通。从而使得,如果外部件1的端部主引流孔3被堵塞,可以通过旋转内部件2实现内部件2的端部副连通孔与外部件1的端部副引流孔4的连通,和/或内部件2的侧部连通孔与外部件1的侧部引流孔5的连通,进而有效地保证引流的继续发生。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外部件1的端部主引流孔3未被堵塞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旋转内部件2实现内部件2的端部副连通孔与外部件1的端部副引流孔4的连通,和/或内部件2的侧部连通孔与外部件1的侧部引流孔5的连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增大引流量。
33.在本实施例中,内部件2包括第一部段9和第二部段10,第一部段9靠近内部件2端部,并且第一部段9的外侧在周向上与外部件1的内侧保持接触,第二部段10的外侧在周向上与外部件1的内侧间隙配合。第一部段9为内部件2轴向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34.在本实施例中,内部件2的端部处自端部主连通孔6向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的过渡段11,过渡段11的径向内截面为自端部主连通孔6向内部件2的内部空间逐渐变窄的结构。
35.在本实施例中,外部件1为穿刺针。
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