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呼吸道治疗的简易吸蒸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5138发布日期:2022-08-17 10:0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呼吸道治疗的简易吸蒸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呼吸道治疗的简易吸蒸汽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道出问题的人群,会出现痰液粘稠、哮喘、咳嗽等症状,若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尤其是在空气变冷、干燥的秋天和冬天的环境。为了治疗疾病,患者通常要长期服药、温润喉咙,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3.目前在医学上会用到“支气管热成形术”进行治疗,其原理是:气道由于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变得非常狭窄,呼吸困难,哮喘导致哮喘。该技术通过专用仪器延伸到气道,将高频ac电磁波引入平滑肌组织,提高温度(治疗温度在55 ~ 65之间时为安全温度),然后萎缩退化,功能消失。如果平滑肌功能消失,哮喘也自然不能发作。另外,在安全温度范围内,“支气管热成形术”仅对气道平滑肌有影响,不会损害支气管的其他结构,因此对支气管是安全的。这项技术被临床实践证明可以降低哮喘患者的发作,甚至根治。
4.然而该技术成本较高,故国内临床医学中,通常会用到简单实用的方法。即在杯子里装着热水,水温降至温水的程度时,口对杯中吸入热蒸气,将潮湿的水蒸气吸入肺部。为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每日需进行2-4次、每次15~30分钟的吸蒸汽操作。可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手持杯子体力消耗过大,且手持过程容易发生烫伤手部、意外倾洒的意外;水温冷却过快,效率降低;姿势难以保持,增加治疗过程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道治疗的简易吸蒸汽装置。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呼吸道治疗的简易吸蒸汽装置,包括底座、吸盘、盖板和呼吸管,所述吸盘固接于底座的底面,所述底座两侧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盖板的中央设置有竖直贯通的通孔,盖板的两侧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底部设置有扣环,所述盖板通过扣环与定位块的扣接将杯体固定于底座与盖板之间,所述呼吸管的一端与通孔接通,另一端连接有呼吸罩。
8.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向上的延长部,所述呼吸管套接于延长部上与盖板衔接。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壁,所述弹性带对称设置于盖板的两侧壁。
10.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罩为一次性呼吸罩,呼吸罩上还配备有挂绳。
11.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管为波纹管,波纹管在拉伸状态下长度不小于1米。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吸盘和盖板的直径相等。
13.进一步的,所述杯体为柱状杯体,杯体的杯口直径小于盖板的直径。
14.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底面直径范围是6-12cm,高度范围是6-22cm。
1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在不受外力拉伸情况下垂直长度不超过6cm。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温暖的水蒸气,对气道平滑肌进行高温加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8.2、本实用新型可湿润咽喉,稀释痰液,有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19.3、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不同尺寸的杯体,使杯体稳定放置,避免倾倒烫伤等风险;
20.4、本实用新型无需手持操作,减轻医护人员或患者体力消耗;
21.5、本实用新型降低水温热量散失,减少换热水频次,成本低廉,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底座与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识:1-底座、2-定位块、3-吸盘、4-盖板、5-弹性带、6-通孔、7-呼吸管、8-呼吸罩、9-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实施例一
28.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呼吸道治疗的简易吸蒸汽装置,包括底座1、吸盘3、盖板4和呼吸管7,所述吸盘3固接于底座1的底面,所述底座1两侧设置有定位块2,所述盖板4的中央设置有竖直贯通的通孔6,盖板4的两侧连接有弹性带5,所述弹性带5底部设置有扣环,所述盖板4通过扣环与定位块2的扣接将杯体9固定于底座1与盖板4之间,所述呼吸管7的一端与通孔6接通,另一端连接有呼吸罩8。
29.所述通孔6上设置有向上的延长部,所述呼吸管7套接于延长部上与盖板4衔接。延长部环绕通孔6形成柱状凸起,呼吸管7的管径略大于延长部的直径,呼吸管7可通过套接于延长部上实现通孔6的贯通连接。
30.所述定位块2对称设置于底座1两侧壁,所述弹性带5对称设置于盖板4的两侧壁。定位块2向外伸出的末端形成向下的突出块,因此向下拉伸的弹性带5的扣环可套于定位块2上,并且不会滑出。定位块2与弹性带5对应摆放,当底座1与盖板4之间放置有杯体9时,弹性带5的拉扯可使杯体9被稳定夹持。
31.所述呼吸罩8为一次性呼吸罩,呼吸罩8上还配备有挂绳。呼吸罩8为口腔、呼吸道密切接触的医疗产品,使用一次便更换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健康以及使用安全。通过挂绳可将弧形罩8套于患者头部,无需手部扶持即可使患者吸杯体9内的蒸汽,减少患者或医护人员的操作步骤和体力消耗。
32.所述呼吸管7为波纹管,波纹管7在拉伸状态下长度不小于1米。根据底座1的放置
位置和患者坐卧的位置,对呼吸管7进行长度调节,一般而言,一米的长度足够患者在一定区域内小范围的活动。
33.所述底座1、吸盘3和盖板4的直径相等。吸盘3的直径与底座1的直径相等,可最大程度保证吸盘3吸于桌面上时,底座1放置的稳定性;盖板4与底座1的直径相等,确保弹性带5可竖直挂扣于底座1的定位块2上,实现对杯体9的夹持。
34.所述杯体9为柱状杯体,杯体9的杯口直径小于盖板4的直径。杯体9的杯口直径不大于盖板4的直径,方可实现盖板4扣于杯口上,且保证杯体9内的蒸汽仅能从通孔6处向外溢散。
35.所述杯体9的底面直径范围是6-12cm,高度范围是6-22cm。杯体9仅限于硬质材料制成的杯子,如陶瓷、玻璃、不锈钢、硬质塑料等,而纸杯、软质塑料杯则不适用。目前市面上常规使用的茶杯、握把杯、保温杯等的底面直径、高度均在上述范围内。因此底座1、吸盘3和盖板4的直径可采用大于12cm的长度。
36.所述弹性带5在不受外力拉伸情况下垂直长度不超过6cm。弹性带5的原始长度小于6cm,可保证对6cm高的杯体9进行夹持时,弹性带5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能对杯体9进行拉扯限定;而弹性带5的最大拉扯长度可达22cm,确保对22cm高的杯体9也可实现夹持功能。
37.实施例二
38.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呼吸道治疗的简易吸蒸汽装置的具体实施流程。
39.所述具体实施原理流程如下:
40.选取平整且光滑的桌面,清理干净桌面的异物及灰尘,将吸盘扣于桌面上,确保拉扯时不会松开。再将接有开水的杯体放于底座的中央,在杯体的杯口上放置盖板,并同时拉扯两根弹性带的底端,将其分别扣接于底座两端的定位块上。此时两根弹性带处于拉伸状态,杯体被稳定夹持于底座与盖板之间,通孔位于杯体的上方正中央。通过接通呼吸管和呼吸罩,完成吸蒸汽的准备工作。调整拉伸呼吸管的长度,使患者在小范围内转头、活动时,不会将呼吸管从延长部上扯出。杯体内的蒸汽通由通孔、呼吸管、呼吸罩传到患者的鼻腔或口腔,再进入患者的气道。在吸蒸汽前,先借助手部在呼吸罩处感知蒸汽的温度,若温度过高则静置一会,待温度下降,以免蒸汽损伤患者的气道。
41.患者吸入蒸汽后,通过温暖的水蒸气,对气道平滑肌进行高温加热,可湿润咽喉、稀释痰液,有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42.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