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

文档序号:31261696发布日期:2022-08-24 10:2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


背景技术:

2.经鼻无创正压通气是早产儿救治中最重要的辅助呼吸方式,是 nicu必备的医疗手段。早产儿由于其自身特点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时鼻部极易受损,使用鼻保护的产品是预防鼻损伤的一项重要的手段。
3.但是现阶段国内并无相关的产品,各nicu使用的鼻保护贴膜均是自行剪裁,随意性大,样式、尺寸五花八门,使用起来费力且质量无法控制,为了预防患儿鼻部损伤,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便利性,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解决了无创正压通气时鼻塞或鼻罩持续压迫患儿鼻部,极易引起损伤,无法对新生儿患儿鼻部起到保护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包括水胶体敷料保护贴,所述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顶部中间开设有位于新生儿鼻梁处的v型通孔,所述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底部设置有弧边,所述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内部且位于新生儿鼻孔及鼻中隔处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辐射线和第二辐射线,所述第一辐射线和第二辐射线均呈“太阳形”结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相对称的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提拉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拉环,所述拉环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卡合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合块卡合在卡合槽的内部,且两者均为“l”型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v型通孔的开口向上,且开口角度为60
°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辐射线和第二辐射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顶部两侧导有圆角。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该保护贴以水胶体敷料保护贴为基础,能立体全方位包裹患儿鼻中隔,鼻翼,鼻梁,双侧鼻孔内侧边缘皮肤,对患儿鼻部起到全方位的保护作用,应用范围广,使用鼻塞或鼻罩的患儿均适用,尤其适用于鼻塞鼻罩交替使用
的患儿。
14.2、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通过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顶部中间开设有位于新生儿鼻梁处的v型通孔,v型通孔的开口向上,且开口角度为60
°
,使用时能够完美贴合患儿鼻梁角度,在形成立体包裹效果的同时不会在鼻梁处堆积过多贴膜,防止鼻梁压伤。
15.3、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通过在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内部且位于新生儿鼻孔及鼻中隔处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辐射线和第二辐射线,第一辐射线和第二辐射线均呈“太阳形”结构,使用时对于鼻孔及鼻中隔大小稍有不同的患儿均能完美贴合,且能够对鼻孔内侧边缘皮肤起到保护作用。
16.4、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通过在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底部设置有弧边,使用时,可避免患儿口唇,避免干扰患儿口唇活动,且保护贴不易卷边,增加患儿舒适度及延长贴膜使用时间,同时该保护贴仅在鼻部使用,避免大面积使用胶贴,尽可能减少了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能够极大的方便护士工作,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非常具有临床实用性。
17.5、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通过在水胶体敷料保护贴的底部两端开设有相对称的卡合槽,卡合槽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提拉组件,在粘贴过程中,若是出现气泡或是粘贴位置不准确,通过向上拉动提拉组件,可将整个保护贴快速揭开,并进行重新贴合,解决了医护人员多次用手直接揭开,手指触碰新生儿皮肤力度不均所造成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图1为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去除提拉组件的结构前视图;
20.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21.图4为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提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裁剪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水胶体敷料保护贴;2、v型通孔;3、弧边;4、第一辐射线;5、第二辐射线;6、卡合槽;7、提拉组件;71、拉环;72、卡合块;8、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技术方案:多功能立体新生儿无创通气鼻保护贴,包括水胶体敷料保护贴1,水胶体敷料保护贴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位于新生儿鼻梁处的v型通孔2,v型通孔2的开口向上,且开口角度为60
°
,水胶体敷料保护贴1的底部设置有弧边3,水胶体敷料保护贴1的内部且位于新生儿鼻孔及鼻中隔处设置有相对称的第一辐射线4和第二辐射线5,第一辐射线4和第二辐射线5均呈“太阳形”结构,第一辐射线4和第二辐射线5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水胶体敷料保护贴1的底部两端
开设有相对称的卡合槽6,卡合槽6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提拉组件7,水胶体敷料保护贴1的顶部两侧导有圆角8。
26.请参阅图4,提拉组件7包括拉环71,拉环7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卡合块72,卡合块72卡合在卡合槽6的内部,且两者均为“l”型结构,拉环71和卡合块72均为塑料材质。
27.请参阅图5,本结构是在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剪裁,图5中实线部分为该保护贴形状,ac连线为正方形的边长,bi连线为该正方形的中线,将该图形分为左右两个对称形状,以f、g点为中心是辐射状线段,d、e、h三个点均在bi连线上,f、e、g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以h点为顶点的角度为60
°
,且以bi连线对称。
28.本结构的无创通气鼻保护贴,针对不同体重的新生儿患儿区分不同的型号(包括:xs、s、m和l型号),使其更加贴合患儿的鼻型和面型,其中体重<1000g,使用xs号,1000-2000g使用s号,2000-3000g 使用m号,>3000g使用l号。
29.根据型号不同,各点之间长度不同:
30.xs号:ac点之间为2.5cm,bd点之间为0.1cm,be点之间为0.6cm, eh点之间为0.8cm,fg点之间为0.9cm,以f、g为中心的辐射线为 0.2cm。
31.s号:ac点之间为3cm,bd点之间为0.15cm,be点之间为0.7cm, eh点之间为0.9cm,fg点之间为1cm,以f、g为中心的辐射线为0.25cm。
32.m号:ac点之间为3.5cm,bd点之间为0.2cm,be点之间为0.8cm, eh点之间为1cm,fg点之间为1.1cm,以f、g为中心的辐射线为0.3cm。
33.l号:ac点之间为4cm,bd点之间为0.25cm,be点之间为0.9cm, eh点之间为1.1cm,fg点之间为1.2cm,以f、g为中心的辐射线为 0.35cm。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根据患儿的体重区别,取出不同型号的保护贴,然后将v型通孔2对准患儿的鼻梁位置,在形成立体包裹效果的同时不会在鼻梁处堆积过多贴膜,防止鼻梁压伤,“太阳形”的第一辐射线4和第二辐射线5对准患儿鼻孔及鼻中隔处,能够对鼻孔内侧边缘皮肤起到保护作用,弧边3对准患儿人中位置,避免患儿口唇,使其不易卷边,增加患儿舒适度,随后,可将水胶体敷料保护贴1贴在患儿鼻部皮肤上,若是在贴的过程中产生气泡或是位置不准确,可通过向上拉动拉环71,即可将整个保护贴从患儿皮肤上脱离,进行重新贴合,避免了医护人员用手直接揭开,防止了手指触碰皮肤,力度不均对新生儿娇嫩的皮肤造成伤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