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

文档序号:33197971发布日期:2023-02-07 17:0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目前医疗领域的介入手术治疗中,经股动、静脉路径的穿刺最为常见;介入手术结束后需要对动、静脉血管上的穿刺口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静脉血管上的穿刺口处理较为简单;动脉血管上的穿刺口处理较为复杂,其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手术止血设备进行止血动作。
3.目前,公告号为cn202011138558.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手术用介入式血管止血装置,它包括止血部件和输送部件,所述止血部件包括介入板、移动板和压迫气囊;输送部件包括鞘管、装载管和推杆。
4.现有装置采用弹性杆和介入板等部件进行止血动作,该方式容易因弹性杆和介入板的延伸长度过大而对血管等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现象;同时现有装置在进行止血工作时,通常只采取外部表层压迫等单一方式的止血工作,从而容易因止血效果不佳造成血压不稳而出现病危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解决了现有装置采用弹性杆和介入板等部件进行止血动作,该方式容易因弹性杆和介入板的延伸长度过大而对血管等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现象;同时现有装置在进行止血工作时,通常只采取外部表层压迫等单一方式的止血工作,从而容易因止血效果不佳造成血压不稳而出现病危现象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包括软胶板、约束绑带、固定针筒、活塞杆、止血机构、穿刺针头、压迫机构和外接电缆,所述软胶板左右两侧均与约束绑带固定连接,所述软胶板中侧通槽与固定针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针筒内槽壁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针筒底部设有穿刺针头,所述软胶板后端设有外接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血机构和压迫机构,所述止血机构设于活塞杆左侧,所述止血机构包括限位卡槽、限位卡珠、限位滑槽、第一受压弹簧、拉伸滑杆、第二受压弹簧、微型活塞块、弧形气孔、微型滚珠、硬质气管和充气球囊,所述活塞杆左侧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内槽壁与限位卡珠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卡珠与限位滑槽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槽设于固定针筒顶部内侧,所述限位卡珠左端与第一受压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受压弹簧左端与限位滑槽内左壁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卡珠左端与拉伸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拉伸滑杆与固定针筒左侧通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活塞底部与第二受压弹簧
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受压弹簧底部与微型活塞块弹性连接,所述微型活塞块与穿刺针头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微型活塞块内部设有弧形气孔,所述弧形气孔内槽壁与微型滚珠滚动连接,所述微型活塞块底部与硬质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硬质气管底部出气口与充气球囊顶部管道连接,所述压迫机构设于软胶板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压迫机构包括调节气囊、止血片、微型气阀、伸缩充气管、三通管阀、单向阀和控制气囊,所述软胶板底部与调节气囊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囊底部与止血片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气囊顶部进气口与微型气阀管道连接,所述微型气阀顶部出气口与伸缩充气管管道连接,所述伸缩充气管与三通管阀左端管道连接,所述三通管阀前端气管与单向阀管道连接,所述单向阀前端与控制气囊出气口管道连接,所述微型气阀、三通管阀和单向阀均与外接电缆电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左侧共设有七组限位卡槽,且限位卡槽内槽直径和限位卡珠直径长度相同。
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气孔上下两侧气孔处均设有直径为1厘米的气孔,且弧形气孔内侧的微型滚珠外侧设有橡胶层。
12.进一步的,所述软胶板底部共设有两组调节气囊和微型气阀,且两组调节气囊均与止血片呈平行关系。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受压弹簧材质为高碳钢。
14.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活塞块材质为橡胶。
15.(三)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通过设置了止血机构在固定针筒内侧,通过限位卡珠在第一受压弹簧和拉伸滑杆的带动限位下与限位卡槽相配合,从而控制活塞杆带动第二受压弹簧和微型活塞块进行位移,从而使微型活塞块带动硬质气管位移和充气球囊充气动作,有利于提高对止血部件的精准性。
18.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通过设置了压迫机构在软胶板底部,通过控制气囊将气流通过三通管阀和单向阀送入微型气阀和调节气囊内部,从而使调节气囊充气带动止血片进行压迫动作,进而提高止血片的止血效果。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止血机构和固定针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迫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软胶板-1、约束绑带-2、固定针筒-3、活塞杆-4、止血机构-5、穿刺针头-6、压迫机构-7、外接电缆-8、限位卡槽-51、限位卡珠-52、限位滑槽-53、第一受压弹簧-54、拉伸滑杆-55、第二受压弹簧-56、微型活塞块-57、弧形气孔-58、微型滚珠-59、硬质气管-510、充
气球囊-511、调节气囊-71、止血片-72、微型气阀-73、伸缩充气管-74、三通管阀-75、单向阀-76、控制气囊-77。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包括软胶板1、约束绑带2、固定针筒3、活塞杆4、止血机构5、穿刺针头6、压迫机构7和外接电缆8,软胶板1左右两侧均与约束绑带2固定连接,软胶板1中侧通槽与固定针筒3滑动连接,固定针筒3内槽壁与活塞杆4滑动连接,固定针筒3底部设有穿刺针头6,软胶板1后端设有外接电缆8。
28.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止血机构5设于活塞杆4左侧,提高止血效果,止血机构5包括限位卡槽51、限位卡珠52、限位滑槽53、第一受压弹簧54、拉伸滑杆55、第二受压弹簧56、微型活塞块57、弧形气孔58、微型滚珠59、硬质气管510和充气球囊511,活塞杆4左侧设有限位卡槽51,提高限位卡槽51的限位效果,限位卡槽51内槽壁与限位卡珠52滑动连接,提高限位卡珠52的限位效果,限位卡珠52与限位滑槽53内槽壁滑动连接,提高限位卡珠52的限位效果,限位滑槽53设于固定针筒3顶部内侧,提高限位滑槽53的限位效果,限位卡珠52左端与第一受压弹簧54弹性连接,提高第一受压弹簧54的固定效果,第一受压弹簧54左端与限位滑槽53内左壁弹性连接,提高第一受压弹簧54的固定效果,限位卡珠52左端与拉伸滑杆55固定连接,提高拉伸滑杆55的带动效果,拉伸滑杆55与固定针筒3左侧通槽滑动连接,提高拉伸滑杆55固的滑动效果,活塞杆4的活塞底部与第二受压弹簧56弹性连接,提高第二受压弹簧56的带动效果,第二受压弹簧56底部与微型活塞块57弹性连接,提高第二受压弹簧56的带动效果,微型活塞块57与穿刺针头6内槽壁滑动连接,提高微型活塞块57的位移效果,微型活塞块57内部设有弧形气孔58,提高弧形气孔58的导流效果,弧形气孔58内槽壁与微型滚珠59滚动连接,提高微型滚珠59的限位效果,微型活塞块57底部与硬质气管510固定连接,提高硬质气管510的固定效果,硬质气管510底部出气口与充气球囊511顶部管道连接,提高充气球囊511的固定效果,压迫机构7设于软胶板1底部,提高压迫止血效果,活塞杆4左侧共设有七组限位卡槽51,且限位卡槽51内槽直径和限位卡珠52直径长度相同,提高限位卡槽51的限位效果,弧形气孔58上下两侧气孔处均设有直径为1厘米的气孔,且弧形气孔58内侧的微型滚珠59外侧设有橡胶层,提高弧形气孔58的导流效果。
29.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压迫机构7包括调节气囊71、止血片72、微型气阀73、伸缩充气管74、三通管阀75、单向阀76和控制气囊77,软胶板1底部与调节气囊71固定连接,提高调节气囊71的固定效果,调节气囊71底部与止血片72固定连接,提高止血片72的固定效果,调节气囊71顶部进气口与微型气阀73管道连接,提高微型气阀73的导流效果,微型气阀73顶部出气口与伸缩充气管74管道连接,提高伸缩充气管74的导流效果,伸缩充气管74与三通管阀75左端管道连接,提高伸缩充气管74的导流效果,三通管阀75前端气管与单向阀76管道连接,提高单向阀76的导流效果,单向阀76前端与控制气囊77出气口管道连接,提高单向阀76的导流效果,微型气阀73、三通管阀75和单
向阀76均与外接电缆8电连接,软胶板1底部共设有两组调节气囊71和微型气阀73,且两组调节气囊71均与止血片72呈平行关系,提高调节气囊71的调节效果。
30.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工作原理如下;
31.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既可为本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
32.第二,在进行止血动作时,工作人员约束绑带2将软胶板1固定在患者身体上,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挤压控制气囊77,使其将气流通过三通管阀75和单向阀76送入伸缩充气管74内部,并通过伸缩充气管74导流进入微型气阀73和调节气囊71内部,从而使调节气囊71充气带动止血片72对患者伤口处进行压迫动作,进而提高止血片72的止血效果;
33.第三,然后工作人员将固定针筒3带动穿刺针头6推入患者出血处,然后通过拉动拉伸滑杆55带动限位卡珠52在限位滑槽53内侧滑动并对第一受压弹簧54进行挤压,工作人员推动活塞杆4带动第二受压弹簧56挤压微型活塞块57,从而使微型活塞块57向下带动硬质气管510位移;
34.第四,然后通过活塞杆4和微型活塞块57之间的气压受带动通过弧形气孔58和微型滚珠59后进入充气球囊511内部,从而使充气球囊511膨胀而堵住出血口,由于设置的多组限位卡槽51较为紧密,且弧形气孔58呈弧形倒口并在微型滚珠59的限位下,从而使充气球囊511的膨胀力度较小,避免过度膨胀导致患者血管受挤压而出现二次伤害现象,有利于提高对止血部件的精准性,在出血量较小时,通过设置的限位卡槽51限制效果也能使充气球囊511缓慢缩小并且缓慢退出患者伤口处,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
35.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止血设备,通过限位卡珠52在第一受压弹簧54和拉伸滑杆55的带动限位下与限位卡槽51相配合,从而控制活塞杆4带动第二受压弹簧56和微型活塞块57进行位移,从而使微型活塞块57带动硬质气管510位移和充气球囊511充气动作,有利于提高对止血部件的精准性,通过控制气囊77将气流通过三通管阀75和单向阀76送入微型气阀73和调节气囊71内部,从而使调节气囊71充气带动止血片72进行压迫动作,进而提高止血片72的止血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