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血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36010发布日期:2022-11-11 16:3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血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血糖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血糖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起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是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的过程,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3.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需要在白天进行服药治疗,因此有时会导致患者夜间睡眠时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轻中度的低血糖会造成患者不适,但是严重的低血糖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有的血糖检测一般采用采血检测,患者检测时较为痛苦,不利于夜间睡眠。另外,由于患者睡眠时常常翻动身体,易造成针头的移动与脱落,影响测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现有的血糖检测一般采用采血检测,患者检测时较为痛苦,不利于夜间睡眠。另外,由于患者睡眠时常常翻动身体,易造成针头的移动与脱落,影响测量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血糖监测装置,保护机构固定性好,可对留置的针管机构进行有效的隔离保护,使血液通过测量机构进行准确的测量。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血糖监测装置,包括保护机构、针管机构、测量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指套和腕套,所述保护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所述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的侧面上分别缝固有魔术贴一和魔术贴二,所述腕套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带三和固定带四,所述固定带三和固定带四的侧面上分别缝固有魔术贴三和魔术贴四,所述针管机构包括留置针和导管,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固定安装在腕套的顶面,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血糖测量模块、推拉式电磁铁、固定块、蓝牙传感器、单片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推拉式电磁铁的推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压块,所述导管的一端贯通保护机构和外壳体且固定连接血糖测量模块。
6.其中,所述指套由四个管型结构组成;指套可套装在使用者的手指上,防止保护盖向后侧移动,并避免保护盖的前侧在外力作用下翻动。
7.其中,所述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为结构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面料结构;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可分别由使用者的虎口处和尺侧相向缠绕使用者的掌部,并通过魔术贴一和魔术贴二进行连接,使保护盖稳固有效的保护隔离留置针及穿刺部位。
8.其中,所述固定带三和固定带四为结构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面料结构;固定带三和固定带四可缠绕使用者的腕部,并通过魔术贴三和魔术贴四进行连接,使腕套套装在使用
者的腕部,防止保护盖向前侧移动,并避免保护盖的后侧在外力作用下翻动。
9.其中,所述推拉式电磁铁和固定块相对安装在导管的左右两侧,所述推拉式电磁铁的活塞杆朝向固定块,所述单片机模块电性连接推拉式电磁铁;通过控制推拉式电磁铁的伸缩,进而使导管的侧面受到压块和固定块的挤压,避免多余的血液进入血糖测量模块内。
10.其中,所述固定块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块的腹板部分垂直开设有适配贴合压块侧面的槽体;u型结构的固定块可限制导管的上下位置,避免导管脱出固定块。
11.其中,所述蓝牙传感器电性连接单片机模块;使用人员可通过蓝牙传感器蓝牙连接本装置与手机,通过手机进行数据的监测与记录。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指套可套装在使用者的手指上,防止保护盖向后侧移动,并避免保护盖的前侧在外力作用下翻动;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可分别由使用者的虎口处和尺侧相向缠绕使用者的掌部,并通过魔术贴一和魔术贴二进行连接,使保护盖稳固有效的保护隔离留置针及穿刺部位;固定带三和固定带四可缠绕使用者的腕部,并通过魔术贴三和魔术贴四进行连接,使腕套套装在使用者的腕部,防止保护盖向前侧移动,并避免保护盖的后侧在外力作用下翻动。
14.2、通过控制推拉式电磁铁的伸缩,进而使导管的侧面受到压块和固定块的挤压,避免多余的血液进入血糖测量模块内;u型结构的固定块可限制导管的上下位置,避免导管脱出固定块;使用人员可通过蓝牙传感器蓝牙连接本装置与手机,通过手机进行数据的监测与记录。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测量机构的剖视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保护机构;101、保护盖;102、指套;103、腕套;104、固定带一;105、固定带二;106、魔术贴一;107、魔术贴二;108、固定带三;109、固定带四;110、魔术贴三;111、魔术贴四;2、针管机构;201、留置针;202、导管;3、测量机构;301、外壳体;303、血糖测量模块;304、推拉式电磁铁;305、压块;306、固定块;307、蓝牙传感器;308、单片机模块;309、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血糖监测装置,包括保护机构1、针管机构2、测量机构3,所述保护机构1包括保护盖101,所述保护盖10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指套102和腕套103,所述保护盖10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带一104和固定带二105,所述固定带一104和固定带二105的侧面上分别缝固有魔术贴一106和魔术贴二107,所述腕套103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固定带三
108和固定带四109,所述固定带三108和固定带四109的侧面上分别缝固有魔术贴三110和魔术贴四111,所述针管机构2包括留置针201和导管202,所述测量机构3包括外壳体301,所述外壳体301固定安装在腕套103的顶面,所述外壳体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血糖测量模块303、推拉式电磁铁304、固定块306、蓝牙传感器307、单片机模块308和电源模块309,所述推拉式电磁铁304的推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压块305,所述导管202的一端贯通保护机构1和外壳体301且固定连接血糖测量模块303。
22.所述指套102由四个管型结构组成;指套102可套装在使用者的手指上,防止保护盖101向后侧移动,并避免保护盖101的前侧在外力作用下翻动。
23.所述固定带一104和固定带二105为结构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面料结构;固定带一104和固定带二105可分别由使用者的虎口处和尺侧相向缠绕使用者的掌部,并通过魔术贴一106和魔术贴二107进行连接,使保护盖101稳固有效的保护隔离留置针201及穿刺部位。
24.所述固定带三108和固定带四109为结构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面料结构;固定带三108和固定带四109可缠绕使用者的腕部,并通过魔术贴三110和魔术贴四111进行连接,使腕套103套装在使用者的腕部,防止保护盖101向前侧移动,并避免保护盖101的后侧在外力作用下翻动。
25.所述推拉式电磁铁304和固定块306相对安装在导管202的左右两侧,所述推拉式电磁铁304的活塞杆朝向固定块306,所述单片机模块308电性连接推拉式电磁铁304;通过控制推拉式电磁铁304的伸缩,进而使导管202的侧面受到压块305和固定块306的挤压,避免多余的血液进入血糖测量模块303内。
26.所述固定块306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块306的腹板部分垂直开设有适配贴合压块305侧面的槽体;u型结构的固定块306可限制导管202的上下位置,避免导管202脱出固定块306。
27.所述蓝牙传感器307电性连接单片机模块308;使用人员可通过蓝牙传感器307蓝牙连接本装置与手机,通过手机进行数据的监测与记录。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穿戴本装置时,首先将指套102套装在使用者的手指上,然后将保护盖101、腕套103向前上方翻动,再使用留置针201进行穿刺留置,穿刺结束并使用医用胶带对留置针201进行适当固定后,将保护盖101、腕套103向后下方翻动,使保护盖101覆盖在留置针201的上方,随后操作人员使固定带一104和固定带二105分别向虎口处和尺侧相向缠绕使用者的掌部,并通过魔术贴一106和魔术贴二107进行连接,使保护盖101稳固有效的保护隔离留置针201的穿刺部位,然后再通过固定带三108和固定带四109缠绕使用者的腕部,并通过魔术贴三110和魔术贴四111进行连接,使腕套103套装在使用者的腕部上;完成保护机构1的穿戴后,操作人员使用手机蓝牙连接蓝牙传感器307;初始状态下,推拉式电磁铁304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使导管202受到压块305和固定块306的挤压,避免血液在不需要进行测量时进入血糖测量模块303内;夜间时,单片机模块308接收到手机上的时间信号,控制推拉式电磁铁304的活塞杆收缩,导管202的两端贯通,血液通过导管202进入血糖测量模块303内,血糖测量模块303对血液进行检测,单片机模块308将血糖测量模块303的检测数据发送至手机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