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伤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30974发布日期:2022-08-31 07:0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刺伤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讲的是一种防刺伤注射器。


背景技术:

2.注射器由空筒、活塞以及针头三部分结构组成,其中针头包括针栓和针梗,针梗固定于针栓上,通过针梗与空筒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针梗的针尖部分刺入患者体内后即可进行注射,注射完成将针头拔出后,针梗的空腔中往往残留有患者的血液,因此患者体内的细菌、病毒会直接通过血液被带出体外,由于针头的细长结构,注射完毕后若直接暴露于外部,容易造成疏忽,而误刺到周围人员,针头上附带有患者体内细菌或病毒的血液可能通过伤口进入被划伤的伤者体内,造成伤者感染,虽然注射器在使用前,针头的针梗部分上设有针帽进行保护,但我国医护操作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在注射器使用完毕后回套针帽,这是由于传统针帽的开口端内径狭小,导致回套难度大,在回套时针帽的角度的微小变化,也会使针头刺破针帽,故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国家有严格的规定,注射器在完成注射后必须及时的褪去针头进行回收,目前注射器针头的回收主要通过利器盒完成的,但在移动注射器的过程中由于针头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故也存在划伤医护人员的隐患,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3.为了保障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公开号为cn215083502u,专利名称为“一种注射器针头的防刺护套及注射器”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注射器,其具体包括呈圆锥状的针帽本体,针帽本体直径大的一端具有开口,针帽本体直径小的一端封闭,针帽本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导向部,导向部的小开口端与针帽本体的开口端相连;其中,导向部的大开口端呈正多边形,上述结构的针帽在回套时,由于其导向部呈喇叭状,使得针头在插入针帽本体时,更准确快速,能够减少针头插偏导致扎伤手指的几率,同时,导向部的大开口端为正多边形,当防刺护套取下放置时,导向部的大开口端的直边增加了防刺护套水平放置的稳定性,防刺护套水平放置时,护套本体的开口呈斜向上的角度,便于单手操作针头插入护套内。
4.然而上述结构的针帽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针帽和针筒间分体设置,因此需要反复的拆装,且针帽本身体积较小同时质量较轻,故在注射脱帽后,针帽很容易因受到碰撞等外因而在无意中自摆放面上掉落造成遗失,不仅寻找针帽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服单,若未能准确确定针帽丢失的位置,还仍会使针头无法得到有效的封闭,进而仍存在划伤医护人员的隐患,故急需发明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注射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针帽虽能解决传统针帽不易回帽的问题,但其因与针筒间仍分体设置,且本身体积较小同时质量较轻,故容易在受到碰撞后造成遗失,且拆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帽与空筒间不易分离,进而不会因体积小和质量轻而在触碰后造成遗失的,且无需拆装,同时回帽方便的注射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7.一种防刺伤注射器,它包括空筒、针头、活塞和针帽,针头包括相连的针栓和针梗,针梗通过针栓与空筒的连接头固定,空筒上设有导向管,连接头形成于导向管上,针帽为管状结构其套装于导向管上,针帽可在不脱离与导向管的对接位沿该导向管的长度方向滑动,且在其向针梗的针尖方向滑动至最大行程时,将针尖收纳于其内部,针帽上设有限位构件,且限位构件可拆卸的固定于导向管上,并在其拆卸时,使针帽可沿导向管的长度方向滑动。
8.作为优选的是,限位构件包括两对置的施压板和弹簧,针帽上设有与施压板一一对应的转接板,施压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对应的转接板上,弹簧连接于两施压板的一端上,使施压板的另一端夹紧固定于导向管上。
9.作为优选的是,导向管的外壁上形成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板,限位板延伸至空筒上,两施压板背离各自设有弹簧的一端夹紧于导向管的限位板上。
10.作为优选的是,限位板靠近空筒和靠近针栓一端两相对外壁上均形成有两相间隔的限位凸缘,限位凸缘同两施压板夹设于限位板上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1.作为优选的是,限位凸缘和两施压板夹设于限位板上的一端外壁均为弧面。
12.作为优选的是,两施压板的夹设于导向管上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帽。
13.作为优选的是,针帽上形成有保护盖,保护盖罩设于限位构件上,转接板形成于保护盖上,保护盖上形成有与两施压板相对的通口,通口中设有压块,施压板设有弹簧的一端上形成有与压块抵接的承压板。
14.作为优选的是,通口的内壁上开设有与两压块对应的,相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压块滑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导向槽中,且压块沿第一导向槽滑动时,其始终与承压板保持在对接位上。
15.作为优选的是,导向管的外壁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针帽上形成有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槽中的滑块。
16.作为优选的是,针帽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1)针帽可在不脱离与导向管的对接位的情况下,沿导向管的长度方向滑动,故能够始终同与导向管一体成型的空筒保持连接,避免遗失,解决了现有注射器针帽与空筒间分体设置,在注射时需要将其取下,导致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针帽容易因触碰而遗失的问题。
19.(2)针帽向针梗的针尖方向滑动至最大行程时,针帽的开口端超过针梗的针尖部分,进而即使针帽的开口端与皮肤接触,也能够避免针尖划伤皮肤,降低了感染风险,
20.(3)通过针帽的往复滑动即可实现脱帽和回帽,且在移动过程中,导向管能够限制针帽的移动方向,使其始终沿导向管的长度方向保持直线的往复移动,从而使针尖始终与针帽内壁间留有间隔,避免针帽移动过程中发生偏转、倾斜,进而解决了针尖与针帽内壁直接接触后将针帽刺破,而划伤医护人员的问题,
21.(4)通过简单的滑动动作即可完成脱帽和回帽,故整个脱帽和回帽过程简单方便,且省力,同时无需拆装,进而能够显著的提高注射和后续针头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回帽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回帽时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脱帽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去除针帽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回帽时,将针帽保护盖分离,但保留其第一导向槽和转接板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帽将其保护盖分离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帽的保护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如图所示:
32.1、空筒;101、刻度线;2、针头;201、针栓;202、针梗;3、活塞;4、针帽;401、保护盖;401a、转接板;401b、通口;401c、第一导向槽;402、滑块;5、导向管;501、限位板;501a、限位凸缘;502、第二导向槽;6、施压板;601、承压板;7、弹簧;8、转轴;9、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刺伤注射器,与常规注射器一致的是,它包括空筒1、针头2、活塞3和针帽4,空筒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计量筒内药品量的刻度线101,空筒包括开口端和封闭端,其中封闭端上形成有一连接头,连接头为管状结构,空筒1的封闭端上形成有与连接头内管段相对的出液孔,活塞3滑动连接于空筒1的开口端中,针头2包括相连的针栓201和针梗202,针梗202通过针栓201与空筒1的封闭端上的连接头固定;
36.其中,空筒1出液孔的外周设有一导向管5,连接头形成于导向管5上,使得出液孔、导向管5内管段和连接头内管段保持连通,注射时,空筒1内的药品能够依次通过出液孔、导向管5和连接头进入针头2的针栓201中;
37.此外,针帽4亦被配置为管状结构,针帽4通过其开口端套装于导向管5上,且针帽4可在不脱离与导向管5的对接位的情况下,沿导向管5的长度方向滑动,故能够始终同与导向管5一体成型的空筒1保持连接,避免遗失,解决了现有注射器针帽4与空筒1间分体设置,在注射时需要将其取下,导致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针帽4容易因触碰而遗失的问题,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针帽4向针梗202的针尖方向滑动至最大行程时,能够通过其内壁将针尖收纳于其内管段中,需要提及的是,将针尖收纳于针帽4的内管段中存在两种情况,即针帽4开口端与针尖平齐,或针帽4开口端超过针尖,而当针帽4开口端与针尖平齐时,若真帽开口端与皮肤直接接触,则仍有被收纳于其内管段中针梗202的针尖划伤,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针帽4向针梗202的针尖方向滑动至最大行程时,针帽4的开口端
超过针梗202的针尖部分,进而即使针帽4的开口端与皮肤接触,也能够避免针尖划伤皮肤,降低了感染风险,针帽4上设有限位构件,且限位构件可拆卸的固定于导向管5上,当限位构件自导向管5上被拆卸时,针帽4可正常的沿导向管5的长度方向滑动,当其与导向管5间保持在固定状态时,则能够阻止针帽4滑动,需要提及的是,针帽4的内管段内径与空筒1外径一致,且其使用透明材料制成,故在脱帽时,能够通过滑动套装至空筒1上,使针头2完全暴露,同时不会影响医护人员观察空筒1上的刻度线101,本实用新型在针帽4与导向管5始终保持连接的状态下,通过针帽4的往复滑动即可实现脱帽和回帽,且在移动过程中,导向管5能够限制针帽4的移动方向,使其始终沿导向管5的长度方向保持直线的往复移动,从而使针尖始终与针帽4内壁间留有间隔,避免针帽4移动过程中发生偏转、倾斜,进而解决了针尖与针帽4内壁直接接触后将针帽4刺破,而划伤医护人员的问题,当注射完后,以及在将注射器转运至利器盒处时,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滑动动作即可完成脱帽和回帽,故整个脱帽和回帽过程简单方便,且省力,同时无需拆装,进而能够显著的提高注射和后续针头2回收的效率。
38.如图6和图7所示,限位构件包括两对置的施压板6和弹簧7,针帽4上设有与施压板6一一对应的转接板401a,施压板6通过转轴8转动连接于对应的转接板401a上,连接两施压板6的两转轴8间相隔一定距离,使得留有空间使两施压板6能够相向转动和相背转动,弹簧7连接于两施压板6的一端上,从而通过弹簧7弹力将两施压板6端部撑开,而两施压板6的另一端则相应的收拢,从而能够通过该侧端紧密的夹紧固定于导向管5上,实现同导向管5间的可拆卸固定,此时在施压板6夹紧力的作用,针帽4难以沿导向管5移动,进而在回帽完毕,能够使针帽4稳固的保持在将针梗202针尖进行收纳的位置上,当要控制针帽4沿导向管5移动时,只需动过手部动作挤压两施压板6设有弹簧7的一端,使弹簧7压缩,此时两施压板6的另一端则能够张开,与导向管5分离,此时即可实现针帽4的移动。
39.进一步的,导向管5的外壁上形成有轴向延伸的限位板501,在限位板501的分隔作用下,两施压板6分列于限位板501的两侧,故两施压板6背离各自设有弹簧7的一端能够直接夹紧于限位板501上,实现与导向管5间的可拆卸固定,由于限位板501为扁平状结构,而导向管5外壁为弧面,故施压板6直接夹设至限位板501上时与限位板501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于直接夹设于导向管5上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施压板6夹紧后的稳定性,以及针帽4固定后的稳定性,需要提及的是,限位板501延伸至空筒1上,使得针帽4脱帽时,针头2能够完全暴露。
40.如图1以及图4至图6所示,限位板501靠近空筒1和靠近针栓201一端两相对外壁上均形成有两相间隔的限位凸缘501a,限位凸缘501a同两施压板6夹设于限位板501上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基于限位凸缘501a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脱帽和回帽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判断脱帽和回帽动作是否到位,具体的,在脱帽或回帽时,随着针帽4的移动,当施压板6与限位凸缘501a接触相抵时,医护人员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由移动方向限位凸缘501a造成的阻力,此时需要医护人员增大所施加的力,方能使施压板6继续移动通过限位凸缘501a,到达两相邻限位凸缘501a之间的间隔位上,此过程中带动针帽4同步移动,在两相邻限位凸缘501a之间的间隔位上时,医护人员向任意方向移动针帽4均会感受到由两侧限位凸缘501a造成的阻力,这表明针帽4已完呈脱帽和回帽的动作,进而避免了因难以判断针帽4移动距离导致容易出现移动过程的问题,同时,限位凸缘501a的设置能够使针帽4在脱帽
和回帽后稳固的保持在该位置上。
41.进一步的,限位凸缘501a和两施压板6夹设于限位板501上的一端外壁均为弧面,弧面的设置,便于针帽4移动过程中,与限位凸缘501a抵接时,能够更省力的通过限位凸缘501a。
42.进一步的,两施压板6的夹设于导向管5上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帽,橡胶帽的设置能够增加施压板6夹设至限位板501上后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使针帽4在脱帽和回帽后的稳固性。
43.如图1至图4,以及图6、图7和图9所示,针帽4上形成有保护盖401,保护盖401的一端开口,保护盖401通过其开口罩设于限位构件上,转接板401a形成与保护盖401上,保护盖401上形成有与两施压板6相对的通口401b,通口401b中设有压块9,压块9可在通口401b中移动,施压板6设有弹簧7的一端上形成有与压块9抵接的承压板601,压块9在移动时,能够顺势推动与施压板6一体的承压板601,使得施压板6转动,并压缩弹簧7,当弹簧7恢复形变带动施压板6转动时,则由承压板601带动压块9回位,保护盖401的设置能够避免外部液体、灰尘等进入内部,造成弹簧7生锈,影响针帽4的正常移动。
44.如图6、图7和图9所示,通口401b的内壁上开设有与两压块9对应的,相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401c,压块9滑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导向槽401c中,第一导向槽401c的设置,使得压块9在受力时能够沿直线方向移动,进而当其沿第一导向槽401c滑动时,使得其始终与承压板601保持在对接位上。
45.如图2和图8所示,导向管5的外壁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502,针帽4上形成有滑动连接于第二导向槽502中的滑块402,通过第二导向块和滑块40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限制针帽4的偏转和倾斜,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持直线移动。
46.进一步的,针帽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
47.结合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在脱帽和回帽时,只需医护人员通过手部动作按压保护盖401通孔中的压块9,压块9受力后能够沿第一导向槽401c滑动,并推动承压板601,使与承压板601一体的施压板6转动,转动时,弹簧7被压缩,两施压板6夹设于限位板501上的一端张开,使限位构件解除固定状态,此时针帽4可通过其滑块402沿导向管5上的第二导向槽502移动,当施压板6移动到限位凸缘501a处时,医护人员手部能够明显感受到限位凸缘501a施加于施压板6上的压力,医护人员需要施加更大的力至压块9上,使针帽4移动,直至施压板6移动至相邻的两限位凸缘501a之间,此时,表示脱帽和回帽完毕。
48.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