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文档序号:31144912发布日期:2022-08-16 23:1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护理床不具备辅助上下床的功能,对于下肢不便的病人来说,上下床比较困难,需要人来辅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床,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护理床不具备辅助上下床的功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辅助上下床组件、起背组件、侧翻身组件、屈腿组件和辅助康复锻炼组件,所述起背组件、所述侧翻身组件、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所述屈腿组件依次设置至在所述床体的床板中,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与所述床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床体靠近所述屈腿组件的一端的下方;
5.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变速器、第一连杆、第一传动连杆、转台轴承和圆形床板,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床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床板的下方,且输出端朝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变速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台轴承与所述床板转动连接,并嵌入所述床板,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上方,所述床板具有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位于所述转台轴承的下方,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台轴承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槽中,所述圆形床板与所述转台轴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台轴承的顶部。
6.所述多功能护理床通过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所述起背组件、所述侧翻身组件、所述屈腿组件、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实现护理床的多功能。病人坐在所述圆形床板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圆形床板旋转,从而辅助病人上下床。
7.其中,所述床板还具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贯穿所述床体,并位于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的右侧,所述起背组件包括所述起背组件包括第一电动推杆、第二传动连杆、第一支撑轴承、第一支撑连杆和背部支撑床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所述床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槽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可拆卸连接,所述背部支撑床板靠近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床板转动连接,所述背部支撑床板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杆位于所述背部支撑床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连杆的另一端的两侧均具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背部支撑床板抵持。
8.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背部支撑床板上翻,从而辅助病人起
身。
9.其中,所述背部支撑床板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顶部,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床板转动连接,所述侧翻身组件包括第二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连杆、第二支撑连杆和第二支撑轴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所述床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床板还具有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轴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内部,所述第三传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轴承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连杆的两端均具有第二滚轮。
10.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一支撑板翻转,从而辅助病人侧身。
11.其中,所述多功能护理床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位于所述起背组件和所述屈腿组件之间,且位于所述圆形床板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圆形床板的一端与所述床板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滚轮抵持。
12.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增加所述侧翻身组件与病人的接触面积。
13.其中,所述屈腿组件包括第三电动推杆、第四传动连杆、第三支撑轴承、第三支撑连杆、大腿支撑床板和小腿支撑床板,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与所述床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轴承与所述床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动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轴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床板的下方,所述床板还具有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位于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和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之间,所述大腿支撑床板与所述第三容纳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床板与所述大腿支撑床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轴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腿支撑床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14.所述第三电动推杆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大腿支撑板和所述小腿支撑板的转动,从而让病人能够将腿从床上放下。
15.其中,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变速器、曲柄、第二连杆、滑块、滑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脚蹬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与所述床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变速器与所述曲柄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轨垂直设置与所述床板的底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滑轨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轨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容纳槽远离所述大腿支撑床板的接。
16.病人通过所述脚蹬器进行锻炼。
17.其中,所述床板的两侧均具有护栏,所述床板的两端均具有挡板,所述床体的底部还具有洁便器支架,所述洁便器支架位于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的下方。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病人侧坐在所述圆形床板上,此时双脚与地面接触,当双脚微微离地,启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变速器将动力传动给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连杆,所述第一传动连杆穿过所述弧形
限位槽连接所述转台轴承的底部,从而推动所述转台轴承进行转动,进而所述圆形床板随之转动,此时坐在所述圆形床板上的病人会被带动,将侧坐的身体转为正躺在床上,从而完成辅助上床功能,反之则是辅助下床,整个过程以病人的臀部为支点进行小角度的转动,降低了病人上下床的难度。此外,起背组件起到辅助病人起身的功能;所述侧翻身组件起到辅助病人翻身的功能;所述屈腿组件能够辅助病人进行上屈腿或下屈腿运动;在使用所述屈腿组件的同时,病人还可以使用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进行下肢的锻炼。上述功能,在没有陪护人员辅助的境况下,病人能够自主完成,使得所述多功能护理床能满足病人的多种需求。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正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仰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护理床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上下床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1-床体、2-辅助上下床组件、3-起背组件、4-侧翻身组件、5-屈腿组件、6-辅助康复锻炼组件、7-床板、8-第二支撑板、9-护栏、10-挡板、11-洁便器支架、21-第一电机、22-第一变速器、23-第一连杆、24-第一传动连杆、25-转台轴承、26-圆形床板、31-第一电动推杆、32-第二传动连杆、33-第一支撑轴承、34-第一支撑连杆、35-背部支撑床板、41-第二电动推杆、42-第三传动连杆、43-第二支撑连杆、44-第二支撑轴承、51-第三电动推杆、52-第四传动连杆、53-第三支撑轴承、54-第三支撑连杆、55-大腿支撑床板、56-小腿支撑床板、61-第二电机、62-第二变速器、63-曲柄、64-第二连杆、65-滑块、66-滑轨、67-第一支撑杆、68-第二支撑杆、69-脚蹬器、71-弧形限位槽、72-第一容纳槽、73-第二容纳槽、74-第三容纳槽、341-第一滚轮、351-第一支撑板、431-第二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
具体的限定。
28.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包括床体1、辅助上下床组件2、起背组件3、侧翻身组件4、屈腿组件5和辅助康复锻炼组件6,所述起背组件3、所述侧翻身组件4、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所述屈腿组件5依次设置至在所述床体1的床板7中,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6与所述床体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床体1靠近所述屈腿组件5的一端的下方;
29.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变速器22、第一连杆23、第一传动连杆24、转台轴承25和圆形床板26,所述第一电机21与所述床板7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床板7的下方,且输出端朝上,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变速器22与所述第一连杆2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2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台轴承25与所述床板7转动连接,并嵌入所述床板7,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24的上方,所述床板7具有弧形限位槽71,所述弧形限位槽71位于所述转台轴承25的下方,所述第一传动连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台轴承25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槽71中,所述圆形床板26与所述转台轴承25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台轴承25的顶部。
3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时,病人侧坐在所述圆形床板26上,此时双脚与地面接触,当双脚微微离地,启动所述第一电机21,所述第一电机21通过所述第一变速器22将动力传动给所述第一连杆23,所述第一连杆23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连杆24,所述第一传动连杆24穿过所述弧形限位槽71连接所述转台轴承25的底部,从而推动所述转台轴承25进行转动,进而所述圆形床板26随之转动,此时坐在所述圆形床板26上的病人会被带动,将侧坐的身体转为正躺在床上,从而完成辅助上床功能,反之则是辅助下床,整个过程以病人的臀部为支点进行小角度的转动,降低了病人上下床的难度。此外,所述起背组件3起到辅助病人起身的功能;所述侧翻身组件4起到辅助病人翻身的功能;所述屈腿组件5能够辅助病人进行上屈腿或下屈腿运动;在使用所述屈腿组件5的同时,病人还可以使用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6,进行下肢的锻炼。上述功能,在没有陪护人员辅助的境况下,病人能够自主完成,使得所述多功能护理床能满足病人的多种需求。
31.进一步地,所述床板7还具有第一容纳槽72,所述第一容纳槽72贯穿所述床体1,并位于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的右侧,所述起背组件3包括所述起背组件3包括第一电动推杆31、第二传动连杆32、第一支撑轴承33、第一支撑连杆34和背部支撑床板3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1与所述床板7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承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槽7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72的内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连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33可拆卸连接,所述背部支撑床板35靠近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床板7转动连接,所述背部支撑床板35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72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连杆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轴承3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连杆34位于所述背部支撑床板35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连杆34的另一端的两侧均具有第一滚轮341,所述第一滚轮341与所述背部支撑床板35抵持。
32.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1,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1进行收缩运动,所述第二传动连杆32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1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一支撑轴承33的旋转,所述第一支撑轴承33使得所述第一支撑连杆34跟随所述第一支撑轴承33旋转,所述背部支撑床板35在所述第一支撑连杆34上的所述第一滚轮341的抵持下,向上翻转,病人背部在所
述支撑床板7的推动下起身。
33.进一步地,所述背部支撑床板35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351,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5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51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72的顶部,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51靠近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床板7转动连接,所述侧翻身组件4包括第二电动推杆41、第三传动连杆42、第二支撑连杆43和第二支撑轴承4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1与所述床板7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床板7还具有第二容纳槽73,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72和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轴承4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槽7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73的内部,所述第三传动连杆42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连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轴承4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连杆43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轴承44的外表面,且所述第二支撑连杆43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板351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连杆43的两端均具有第二滚轮431。
34.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1,所述第三传动连杆42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1的推动下,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轴承44旋转,所述第二支撑轴承44带动所述第二支撑连杆43旋转,在所述第二支撑连杆43的一端的所述第二滚轮431抵持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51翻转,从而辅助病人侧身。当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1收缩时,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51翻转,从而辅助病人朝另一方向侧身。
35.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护理床还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8,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8均位于所述起背组件3和所述屈腿组件5之间,且位于所述圆形床板26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8靠近所述圆形床板26的一端与所述床板7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板8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351的一端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滚轮431抵持。
36.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8是为了增大所述侧翻身组件4在工作时,与病人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体验。
37.进一步地,所述屈腿组件5包括第三电动推杆51、第四传动连杆52、第三支撑轴承53、第三支撑连杆54、大腿支撑床板55和小腿支撑床板56,所述第三电动推杆51与所述床板7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轴承53与所述床板7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连杆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动推杆51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连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轴承53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床板7的下方,所述床板7还具有第三容纳槽74,所述第三容纳槽74位于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和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6之间,所述大腿支撑床板55与所述第三容纳槽7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床板56与所述大腿支撑床板55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连杆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轴承5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连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小腿支撑床板56的底部转动连接。
3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电动推杆51收缩,所述第四传动连杆52向上旋转,所述第三支撑轴承53在所述第四传动连杆52的带动下,带动所述第三支撑连杆54旋转,所述第三支撑连杆54将所述小腿支撑床板56向下拉动,此时,病人可以将腿从所述第三容纳槽74中放下,反之,则辅助病人将腿向上抬起,从而辅助病人进行屈腿运动。
39.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6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变速器62、曲柄63、第二连杆64、滑块65、滑轨66、第一支撑杆67、第二支撑杆68和脚蹬器69,所述第二电机61设置与所述床板7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61通过所述第二变速器62与所述曲柄6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曲柄6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4的另一端与
所述滑块65转动连接,所述滑轨66垂直设置与所述床板7的底部,所述滑块65与所述滑轨66滑动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滑轨66的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67的一端与所述滑轨66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6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6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容纳槽74远离所述大腿支撑床板55的侧面转动连接。
40.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启动所述屈腿组件5,病人将腿放下,然后启动所述第二电机61,所述第二电机61通过变速器带动所述曲柄63转动,所述第二连杆64在所述曲柄63的带动下带动所述滑块65在所述滑轨66移动,当所述滑块65向上移动时,所述第一支撑杆67被推起,此时,所述第一支撑杆67、所述第二支撑杆68、所述滑轨66三者呈三角形,所述脚蹬器69远离所述滑轨66,并靠近病人的腿部,病人便能使用所述脚蹬器69进行锻炼。当所述滑块65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支撑杆68和所述第一支撑杆67的连接处向所述滑轨66靠拢,从而完成所述辅助康复锻炼组件6的复位,便于所述小腿支撑床板56和所述大腿支撑床板55的复位。
41.进一步地,所述床板7的两侧均具有护栏9,所述床板7的两端均具有挡板10,所述床体1的底部还具有洁便器支架11,所述洁便器支架11位于所述辅助上下床组件2的下方。
4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护栏9和所述挡板10对睡在所述多功能护理床上的病人起到防护作用,所述洁便器支架11用于收纳洁便器。
4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