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佩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724发布日期:2022-11-25 16:5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颈佩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按摩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佩按摩仪。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当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由于脖子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长期得不到放松,久而久之便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颈肩疾病。因此,市面上涌现出许多能够对肩、颈部进行按摩放松的按摩仪。相关技术中,按摩仪大多都只是物理揉捏或振动按摩,按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佩按摩仪,可以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颈佩按摩仪,包括佩戴支架、按摩件及驱动组件,所述佩戴支架限定出具有佩戴口的绕颈空间,所述佩戴支架具有用于朝向人体颈部和/或肩部的内侧面;所述按摩件柔性连接于所述佩戴支架,所述按摩件包括凸出于所述佩戴支架的内侧面的多个按摩凸部;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佩戴支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输出轴,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按摩件的一侧,所述驱动件具有转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按摩件可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用于通过转动来带动所述按摩件摆动,以使多个所述按摩凸部依次对人体部位进行按压按摩。
5.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输出轴安装于所述传动件,以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6.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上设有第一传动孔,所述转轴固定插装在所述第一传动孔内;和/或,所述传动件上设有第二传动孔,所述第二传动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输出轴固定插装在所述第二传动孔内,以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转轴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和/或,所述传动件包括在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小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直径或等效直径,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传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部固定连接。
7.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件朝向所述驱动件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凹槽内,以使与所述按摩件可转动连接。
8.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颈佩按摩仪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凹槽内;和/或,所述颈佩按摩仪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输出轴伸入所述凹槽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
9.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颈佩按摩仪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外圈
及设置在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的滚动体,所述外圈与所述凹槽的槽壁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内圈连接;且,所述输出轴伸入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限位于所述内圈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和/或,所述凹槽包括第一槽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槽底壁的第二槽,所述颈佩按摩仪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内,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二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之间。
10.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按摩凸部安装于同一平面,所述输出轴的轴线与该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和/或,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和/或,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大于或等于15转每分钟。
11.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件还包括按摩板,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按摩板的朝向所述驱动件的侧面,多个所述按摩凸部凸设于所述按摩板背离所述驱动件的侧面。
12.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按摩件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按摩板朝向所述驱动件的侧面,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凸台;和/或,所述按摩板呈三角形或类三角形设置,所述按摩凸部设有三个,三个按摩凸部分别设于所述按摩板的角部;或者,所述按摩板呈圆形或类圆形设置,多个按摩凸部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按摩板的侧面;和/或,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按摩板的可转动连接位置靠近多个所述按摩凸部的几何中心设置;和/或,所述按摩凸部包括朝背离所述按摩板的方向凸设的按摩凸弧面。
13.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支架包括呈扁平状设置的后颈部、以及分布设于所述后颈部的两端的手柄部,所述后颈部用于佩戴于颈部后侧,且所述后颈部至少部分用于搭设于斜方肌;所述后颈部具有用于朝向颈部的绕颈内侧面、以及用于朝向肩部的绕颈底侧面,所述按摩件设于所述绕颈底侧面,并对应所述斜方肌的位置。
14.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支架包括:弹性外壳,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弹性外壳;柔性内壳,所述柔性内壳连接于所述弹性外壳内侧,以形成安装空间,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按摩件安装在所述柔性内壳上,以使所述按摩件柔性连接于所述佩戴支架。
15.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内壳包括弹性部,所述按摩件安装于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用于在所述按摩件摆动时发生弹性形变;和/或,所述柔性内壳包括褶皱部,所述按摩件安装于所述褶皱部,所述褶皱部用于在所述按摩件摆动时展开或回缩;和/或,所述柔性内壳包括向背离所述弹性外壳的方向凸设的安装凸部,所述按摩件连接于所述安装凸部的背离所述弹性外壳的一侧,所述安装凸部凸出于所述柔性内壳的高度大于所述按摩件的摆动幅度;和/ 或,所述弹性外壳局部向靠近所述柔性内壳的方向凹设,以在所述弹性外壳的外侧面形成安装槽,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驱动件凸出于所述弹性外壳的外侧面,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伸入所述安装空间内;和/ 或,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大于或等于50转每分钟,且小于或等于3000转每分钟。
16.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颈佩按摩仪中,驱动组件的转轴可以带动输出轴进行转动,由于输出轴与转轴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且输出轴可以相对按摩件转动,故输出轴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按摩件摆动,从而使按摩件拍打人体,对人体进行按压按摩。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颈佩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颈佩按摩仪的分解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转轴与按摩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中的转轴与按摩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驱动组件与按摩件的放大示意图;
24.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25.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按摩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中的按摩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技术又一种实施例中的颈佩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00、颈佩按摩仪;110、佩戴支架;110a、绕颈空间;110b、安装空间;111、弹性外壳;111a、安装槽;112、柔性内壳;1121、安装凸部; 1122、褶皱部;120、按摩件;120a、凹槽;120b、第一槽;120c、第二槽;121、按摩凸部;121a、按摩凸弧面;122、按摩板;123、凸台;130、驱动组件;131、驱动件;1311、转轴;132、输出轴;1321、限位部;133、传动件;133a、第一传动孔、133b、第二传动孔;1331、第一传动部;1332、第二传动部;140、轴承;150、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0.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颈佩按摩仪100,包括佩戴支架 110、按摩件120及驱动组件130。
31.佩戴支架110用于佩戴于人体的颈部,佩戴支架110可以限定出具有佩戴口的绕颈空间110a,绕颈空间110a用于容纳人体的颈部,使得人体在佩戴颈佩按摩仪100时,佩戴支架110与人体颈部和/或肩部贴合,所述佩戴支架110具有用于朝向人体颈部和/或肩部的内侧面。
32.按摩件120柔性连接于佩戴支架110,按摩件120包括凸出于佩戴支架110 的内侧面的多个按摩凸部121。按摩凸部121用于与人体的颈部和/或肩部接触,并相对人体的颈部运动,以对颈部和/或肩部进行拍打。
33.可以理解,在佩戴支架110佩戴于人体时,佩戴支架110的内侧面朝向人体颈部和/或肩部,以使按摩凸部121与人体的颈部和/或肩部接触,以用于对颈部和/或肩部按摩。
34.具体的,按摩件120可以对斜方肌进行按摩。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佩戴支架110包括呈扁平状设置的后颈部、以及分布设于所述后颈部的两端的手柄部,所述后颈部用于佩戴于颈部后侧,且所述后颈部至少部分用于搭设于斜方肌;所述后颈部具有用于朝向颈部的
绕颈内侧面、以及用于朝向肩部的绕颈底侧面,所述按摩件120设于所述绕颈底侧面,并对应所述斜方肌的位置。
35.柔性连接是指按摩件120与佩戴支架110固定连接,且按摩件120可以相对于佩戴支架110运动,例如按摩件120连接佩戴支架110的部分为柔性材料、可形变材料等,或者是佩戴支架110连接按摩件120的部分为柔性材料、可形变材料等。
36.驱动组件130安装于佩戴支架110,驱动组件130包括驱动件131和输出轴 132,驱动件131可以安装于按摩件120的一侧。驱动件131具有转轴1311,输出轴132与转轴1311传动连接,输出轴132的轴线与转轴131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如图3及图4所示,转轴1311可以带动输出轴132进行转动,输出轴132 转动时输出轴132的轴线的位置持续变化,其绕转轴1311的轴线旋转,如,可使得输出轴132轴线的运动轨迹呈(类)圆台形或者锥形。输出轴132与按摩件120可转动连接,输出轴132通过转动来带动按摩件120摆动。
37.具体的,按摩件120与佩戴支架110连接,输出轴132可相对按摩件120 转动,输出轴132旋转时,按摩件120被佩戴支架110限制而不跟随输出轴132 旋转,但是由于输出轴132绕转轴1311的轴线旋转,使得按摩件120会在输出轴132的带动下发生摆动,以使多个按摩凸部121依次对人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按压按摩(即拍打)。
38.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颈佩按摩仪100中,驱动组件130的转轴1311 可以带动输出轴132绕转轴1311的轴线进行转动,且由于输出轴132可以相对按摩件120转动,故输出轴132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按摩件120摆动,从而使按摩件120拍打人体,对人体进行按压按摩。
39.且通过对驱动组件130进行控制,可使输出轴132具有较大的转速,从而可使按摩件120具有较大的拍打频率,从而在一定程度可以消除按摩件120在按摩时与人体肩颈之间产生的反作用力。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轴132的转速大于或等于15转每分钟,以使按摩件 120具有良好的拍打按摩效果。
41.可选的,输出轴132的转速大于或等于30转每分钟,且小于或等于3000 转每分钟,如可取50、100、150、200、250、300、305、310、315、320、325、 330、335、340、345、350、355、360、365、370、375、380、385、390、395、 400、4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450、455、460、465、 470、475、480、485、490、495、500、505、510、515、520、525、530、535、 540、545、550、555、560、565、570、575、580、585、590、595、600、605、 610、615、620、625、630、635、640、645、650、655、660、665、670、675、 680、685、690、695、700、705、710、715、720、725、730、735、740、745、 750、755、760、765、770、775、780、785、790、795、800、805、810、815、 820、825、830、835、840、845、850、855、860、865、870、875、880、885、 890、895、900、905、910、915、920、925、930、935、940、945、950、955、 960、965、970、975、980、985、990、995、1000、1050、1100、1150、1200、 1250、1300、135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750、1800、 1850、1900、1950、2000、2200、2400、2600、2800、或3000转每分钟,使按摩件120的拍打频率既能满足按摩需求,又能够防止频率过快损失肩颈部肌肉,还可兼顾平衡反作用力。
42.如图5-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30还包括传动件133,传动件133固定连接于转轴1311,输出轴132安装于传动件133,以使输出轴132 的轴线与转轴131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转轴1311可以通过传动件133与输出轴132传动连接,降低了组装难度,方便产
品生产。需要说明的是,传动件133 除了为图中所示的杆状结构,还可以为圆盘结构、或支架结构等。
43.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133上设有第一传动孔133a,转轴 1311固定插装在第一传动孔133a内。
44.具体的,可以使转轴1311与传动件133过盈配合;和/或,第一传动孔133a 内设置有胶剂,转轴1311与传动件133胶接;和/或,传动件133上设置有螺钉,螺钉的一端贯穿传动件133的外壁至第一传动孔133a内,转轴1311与传动件133通过螺钉连接。
45.当使转轴1311与传动件133过盈配合,和/或,转轴1311与传动件133胶接时,为了避免转轴1311与传动件133产生相对运动,第一传动孔133a的形状可以方孔或者半圆孔,转轴1311插入第一传动孔133a的部分为与第一传动孔133a相同的形状。
46.转轴1311的轴线与第一传动孔133a的轴线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优选传动件133的质心位于第一传动孔133a的轴线上,即第一传动孔133a开设于传动件133的中心位置,传动件133在转动时各个方向的离心力较为平衡,从而可以减少对人体的震动感,提高佩戴舒适性。
47.继续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133上设有第二传动孔133b,第二传动孔133b的中心线与转轴131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输出轴132固定插装在第二传动孔133b内,以使输出轴132的轴线与转轴131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输出轴132与传动件133的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文中转轴1311与传动件133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48.继续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133包括在转轴1311的轴向方向相互连接的第一传动部1331和第二传动部1332,第一传动部1331的直径或等效直径小于第二传动部1332的直径或等效直径,转轴1311与第一传动部1331 固定连接,输出轴132与第二传动部1332固定连接。
49.传动件133的形状可以为阶梯轴状,第一传动部1331半径较小,可以减轻传动件133的重量,提升传送效率。
50.第二传动部1332半径较大,如此可以便于使得输出轴132的轴线与转轴 13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设置。
51.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120朝向驱动件131的侧面开设有凹槽120a,输出轴132可转动地安装于凹槽120a内,以使输出轴132与按摩件120可转动连接。凹槽120a可以对输出轴132进行限位,使得输出轴132 在转动时可以施力于凹槽120a的槽底或槽壁,使得按摩件120摆动。
52.如图6及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颈佩按摩仪100还包括轴承140,轴承140设置于凹槽120a内,输出轴132通过轴承140可转动地安装于凹槽120a 内,即输出轴132通过轴承140施力于凹槽120a的槽底或槽壁,使得按摩件120 摆动。轴承140可以与凹槽120a的槽壁过盈配合,或者与凹槽120a的槽壁间隙配合。
53.继续参考图6及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颈佩按摩仪100还包括缓冲件150,缓冲件150设置于凹槽120a内,缓冲件150位于输出轴132伸入凹槽120a的一端与凹槽120a的底壁之间,使得输出轴132伸入凹槽120a的一端不直接与凹槽 120a的底壁接触,减轻输出轴132与凹槽120a的底壁碰撞产生噪音和振动,缓冲件150可以为硅胶垫片。
54.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承140包括内圈(图中未示出)、外圈 (图中未示
出)及设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滚动体(图中未示出),外圈与凹槽120a的槽壁连接,输出轴132与内圈连接。输出轴132通过内圈施力于轴承 140,轴承140通过外圈施力于凹槽120a的槽壁,使得具有凹槽120a的按摩件 120跟随输出轴132摆动。输出轴132伸入凹槽120a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1321,限位部1321限位于内圈与凹槽120a的底壁之间,限位部1321可以防止输出轴 132从凹槽120a内脱落。例如限位部1321可以为输出轴132沿径向延伸形成的凸缘,凸缘的尺寸大于内圈的直径。
55.继续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20a包括第一槽120b及开设于第一槽120b底壁的第二槽120c,即第二槽120c的尺寸小于第一槽120b的尺寸。轴承140可以设置于第一槽120b内,轴承140的外圈与第一槽120b的侧壁及底壁抵接。缓冲件150设置于第二槽120c内,缓冲件150位于输出轴132伸入第二槽120c的一端与第二槽120c的底壁之间。第一槽120b的底壁可以对轴承140 的外圈进行支撑,便于轴承140安装到位。同时轴承140安装到位后,第二槽 120c能够容纳缓冲件150以及限位部1321。
56.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按摩凸部121安装于同一平面,从而使得每一按摩凸部121拍打的幅度较为一致,作用于人体的按摩力度相同。输出轴132的轴线与该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输出轴132的轴线与该平面的夹角越小,按摩件120拍打的幅度越大。
5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131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可以通过控制器调节所需的转速,从而调节按摩件120的拍打频率。
58.如图6-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120还包括按摩板122,输出轴132可转动地连接于按摩板122的朝向驱动件131的侧面,多个按摩凸部121凸设于按摩板122背离驱动件131的侧面。
59.需要说明的是,按摩板122也可以替换为支架状结构等,可以带动按摩凸部121运动即可。
60.如图7-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件120还包括凸台123,凸台123 凸设于按摩板122朝向驱动件131的侧面,输出轴132可转动地连接于凸台123。例如,凹槽120a可以设置于凸台123,从而可以在保证凹槽120a深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避免按摩板122整体的厚度变厚,减轻按摩件120的重量,使按摩件120易于驱动。
61.如图8及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按摩板122呈三角形或类三角形设置,按摩凸部121设有三个,三个按摩凸部121分别设于按摩部的角部。
62.或者,按摩板122呈圆形或类圆形设置,多个按摩凸部121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按摩板122的侧面。
63.三个按摩凸部121均匀分布于按摩板122上,可以使得按摩件120的各个方向的重量较为平衡。
64.当然,按摩凸部121也可以为其他数量,如2个、4个、5个、6个或7个等。
65.输出轴132与按摩板122的可转动连接位置靠近多个按摩凸部121的几何中心设置,从而使得各个按摩凸部121的拍打幅度尽量一致,各个按摩凸部121 的拍打力度能大致相同。
66.当按摩凸部121未均匀分布于按摩板122上时,不同按摩凸部121距离按摩板122的几何中心位置不同,拍打幅度不一致,按摩凸部121越靠近按摩板 122的几何中心,拍打幅度越小。
67.按摩凸部121包括朝背离按摩板122的方向凸设的按摩凸弧面121a,例如按摩凸弧面121a可以为球面,按摩凸部121与人体接触的表面为弧面,可以提升按摩凸部121与人体的接触时的舒适度。
68.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佩戴支架110包括弹性外壳111及柔性内壳112,弹性外壳111使得佩戴支架110可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人们在佩戴或者取下颈佩按摩仪100时,通常会将佩戴支架110拉开,以使佩戴支架110的两端相互远离,佩戴支架110的佩戴口变大,从而方便佩戴或者取下。当松开佩戴支架110时,佩戴支架110的佩戴口可恢复至原来的大小。
69.弹性外壳111的材质可以为耐形变的塑料、金属等,也可以是多种材质的组合。例如弹性外壳111可以是以合金为骨架,以塑料为壳体,使得弹性外壳 111既能满足多次的形变的需求,又具有较轻的重量。柔性内壳112可以为硅胶等柔性材料。
70.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内壳112可以部分为柔性材料,也可以全部为柔性材料。
71.柔性内壳112用于与按摩件120连接,且在按摩件120摆动时,柔性内壳 112可以发生形变以配合按摩件120的摆动。
72.另外,柔性内壳112与人体颈部和/或肩部接触,可以使得佩戴感受更加舒适。如图6及图7所示,柔性内壳112连接于弹性外壳111内侧,以形成安装空间110b。即佩戴支架110为空心结构,这样设置有利于减轻重量,而且安装空间110b可以用于容纳其他部件,以使颈佩按摩仪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例如驱动件131可以安装于弹性外壳111,输出轴132位于安装空间110b内,按摩件120安装在柔性内壳112上,以使按摩件120柔性连接于佩戴支架110。
73.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内壳112包括弹性部,按摩件120安装于弹性部,弹性部用于在按摩件120摆动时发生形变,以配合按摩件120的摆动。
74.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内壳112包括向背离弹性外壳111的方向凸设的安装凸部1121,按摩件120连接于安装凸部1121的背离弹性外壳 111的一侧,安装凸部1121凸出于柔性内壳112的高度大于按摩件120的摆动幅度;以避免按摩件120摆动时碰撞到柔性内壳112。
75.如图2、图6及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外壳111局部向靠近柔性内壳112的方向凹设,以在弹性外壳111的外侧面形成安装槽111a,驱动件131 安装在安装槽111a内,驱动件131凸出于弹性外壳111的外侧面,转轴1311 穿过安装槽111a的内部伸入安装空间110b内,使得驱动件131易于散热和维修,且驱动件131局部凸出弹性外壳111设置,可以降低佩戴支架110整体的厚度,使颈佩按摩仪100更加轻便。
76.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内壳112包括褶皱部1122,按摩件 120安装于褶皱部1122,褶皱部1122用于在按摩件120摆动时展开或回缩,以进一步的减缓振动,减轻柔性内壳112的形变压力,提升柔性内壳112的使用寿命。
77.按摩件120安装于褶皱部1122可以作为按摩件120与柔性内壳112柔性连接的一种实施例。
78.如图6及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凸部1121连接于褶皱部1122,按摩件120固定连接于安装凸部1121,安装凸部1121和褶皱部1122均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按摩件120在摆动时,安装凸部1121和褶皱部1122同时发生形变,以减缓按摩件120传递到佩戴支架110上的振动,进一步提升减振效果。
79.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8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