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6069发布日期:2022-11-29 19:2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头部牵引装置可用于处理多种颈椎疾患,目的是复位脊柱序列,预防或恢复神经损伤。头部牵引可采用坐位、立位或仰卧位进行牵引,以仰卧位为首选。目前的头部牵引装置不利于适配调节头部与颈部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配调节头部与颈部之间距离的头部固定装置。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头部固定器所述头部固定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分别通过扭簧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固定。
5.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圆筒和分别套设在第二圆筒两端的第一圆筒和第三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限位块插入的卡槽,所述第一圆筒朝外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盖。
6.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板呈
“┓”
形,所述限位块设置在连接板竖直部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与支撑板相贴合,所述连接板竖直部上的限位块插入到所述卡槽内,且沿着所述卡槽移动。
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支撑组件嵌入的第一凹槽,所述支撑板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壁呈波浪形,所述第三凹槽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筒上设置有颈部固定器。
9.优选的:所述第三圆筒上设置有胸部固定带,所述胸部固定带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胸部固定带与所述支撑板贴合处设置有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分别与胸部固定带左右两边的卡扣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与所述支撑组件高度齐平。
1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头部固定器的夹板表面为软性材料,夹板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可以固定头部,并且适用于不同头围,不易对皮肤造成损伤。
13.2、颈部固定器侧边开口设置有魔术贴或者调节扣,便于根据不同的脖颈调节大小。
14.3、胸部固定带通过双重绑带固定患者的胸部位置
15.4、支撑架的第一圆筒和第三圆筒套接在第二圆筒,并且通过支撑板侧边的滑杆调
节第二圆筒与第一圆筒之间的位置,从而调节颈部固定器与头部固定器之间的距离。
16.5、将支撑板的板面与支撑组件高度设置为齐平,可以让患者平躺时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侧面的滑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胸部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标记:夹板(101)、扭簧(102)、限位块(103)、颈部固定器(2)、胸部固定带(3)、第一绑带(301)、第二绑带(302)、支撑板(4)、第一圆筒(501),第二圆筒(502)、第三圆筒(503)、固定盖(6)、滑杆(8)、连接板(9)、缺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头部固定器所述头部固定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101,所述夹板101分别通过扭簧102与连接板9连接,所述连接板9上设置有限位块103,所述限位块103与所述支撑组件可拆卸固定。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支撑板4上,所述连接板9呈
“┓”
形,所述限位块103设置在连接板9竖直部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9的板面与支撑板相贴合。具体的:所述头部固定器的夹板表面为软性材料,不易对皮肤造成损伤。其中,夹板101整体的长度与连接板9横直部长度一致,但其宽度比连接板9横直部的宽度略宽,夹板101由两块方形板拼接而成的,整体呈“v”型,其夹角在90
°‑
180
°
之间。在夹板101两侧尖角处边缘向下方向设置有插片,连接板9横直部与之对应的两侧边缘处向上方向也都设置有相匹配的插片,插片上都设置有相应的螺孔。夹板101通过扭簧102与连接板9横直部连接时,夹板的插片刚好与连接板的插片贴合,夹板101通过螺丝对穿插片上的螺孔,与连接板9横直部两侧固定。同时为了贴合患者头部两侧的弧度,靠近头部的方形板中间部分设置为空心圆槽,患者长时间佩戴时就不会产生压迫感和不适感。
3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圆筒502和分别套设在第二圆筒502两端的第一圆筒501和第三圆筒503,所述第一圆筒501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限位块103插入的卡槽,所述第一圆筒501朝外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盖6。具体的:为了减轻装置重量,三个圆筒都设置为空心管。然后根据患者的身材情况调整,第二圆筒502长度为60cm-80cm,内径为≤5cm,第一圆筒501的长度与夹板宽度一致,长度为20cm-30cm,内径正好为第二圆筒502的外直径,第三圆筒503,长度大小与第一圆筒501相同,三个圆筒壁厚≤1mm。通过以上设置,第一圆筒501和第三圆筒503刚好能够套设在第二圆筒502的两端上,可以相互调节圆筒之间的距离。
3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盖6与所述第一圆筒501端口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圆筒5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和卡槽,第二凹槽内部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盖6连接的内螺纹,第二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固定盖6,所述固定盖6的大小与所述第一圆筒501内径相适配。为了将头部固定器固定在所述第一圆筒501上,将头部固定器上的连接板9竖直部上的限位块103插入到所述卡槽内,且沿着所述卡槽移动至不动,通过旋拧固定盖6固定限位块103的位置,这样头部固定器就固定在支撑组件上了。
3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筒502上设置有颈部固定器2。所述支撑板4上设置有供支撑组件嵌入的第一凹槽,所述支撑板4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壁呈波浪形,所述第三凹槽设置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筒502固定连接。具体的:一方面,所述颈部固定器2可以为橡胶颈托,其侧边开口设置有魔术贴或调节扣,可以根据舒适度调节颈托的松紧度;另一方面,第一圆筒501套接在第二圆筒502上,通过前后拨动滑杆8可调节所述颈部固定器2与所述头部固定器之间的距离,调节完后,滑杆8限位在波浪形状的凹槽内,从而避免移动病人时,导致滑杆8移位,让病人产生不适感。
33.如图7所示,为了使胸部固定带3能够更好的将病人固定在支撑板4上,且不易松落。所述第三圆筒503上设置有胸部固定带3,所述胸部固定带3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绑带301,所述胸部固定带3与所述支撑板4贴合处设置有第二绑带302,所述第二绑带302分别与胸部固定带3左右两边的卡扣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绑带301是平行设置的,双重绑带可以起到更为固定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胸部固定带3上的绑带的数量,从而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3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4的板面与所述支撑组件高度齐平。具体的:将支撑板4的板面与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同一高度,为了让患者平躺时更为舒适,可以将支撑板4的板面上设置有软性材质的垫子,垫子与支撑板4的板面的总高度高于支撑组件,从而使得患者平躺时不与支撑组件接触,增强了患者的舒适感。
35.实施例二
36.如图8所示,考虑到本实用新型是放置在脊柱板上的,脊柱板上设置有固定带,可以将整个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在脊柱板上。脊柱板上的固定带穿过支撑板4两侧的缺口10,交叉固定在胸部固定带3两侧,从而将患者整个躯干固定在脊柱板上。具体的:该缺口10位于颈部固定器2与胸部固定带3之间的肩部位置,设置缺口10后,支撑板4则被分为了多块板,可通过拼接的方式将其与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进行组合并将其固定在脊柱板上。其中,为了方便脊柱板上的固定带更好穿过缺口10,与胸部固定带3固定,根据人体肩部形态,将胸部固定带下方的支撑板板块的上两侧位置设置为倒圆角(图中没有体现),从而使得脊柱板
固定带的扣子露出,方便工作人员拿取扣子,进而便于安装拆卸固定带。
3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变型、修改、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