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儿童患者护理的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3648发布日期:2023-02-17 19:5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儿童患者护理的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儿童患者护理的输液架。


背景技术:

2.输液又名打点滴或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输液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而输液架则为专门用于吊挂输液瓶或输液袋的医疗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3.目前,由于现有输液架结构简单,且功能单一,儿童患者在输液治疗时,并不能对儿童患者进行监护,提高儿童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儿童患者护理的输液架,通过本实用新型移动便利、且功能多样,可便于既能够方便患儿进行位置移动与确保输液过程的稳定性,又具有增强输液舒适度与提高输液安全性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儿童患者护理的输液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设有万向轮、固定杆与盖板,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固定杆内部设立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固定安设有支撑杆一、支撑杆二与支撑座,且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皆固定安设在调节杆的侧端,而支撑座则固定安设在调节杆的顶端,所述支撑杆一上固定安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杆一与连接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设有加温垫、粘层与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固定安设有魔术贴,所述支撑杆二上固定安设有卡块与电源线,所述卡块与卡座为卡合连接,所述卡座与输液报警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设有伸缩杆与支撑杆三,且伸缩杆固定安设在支撑座的侧端,而支撑杆三则固定安设在支撑座的顶端,所述伸缩杆上固定安设有挂钩,所述支撑杆三上转动安设有摄像头。
5.其中,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分别安设在底座底端的前后与左右两侧,且四个万向轮上皆设立有刹块;通过万向轮的设立,可便于能够增加架体移动的便利性,通过万向轮上刹块的设立,可便于只需向下按动刹块,即可限定万向轮的移动能力,当向上抬起刹块时,则可立即恢复万向轮的移动能力。
6.其中,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为若干,若干调节孔分别呈等距竖向开设在固定杆的正端中部位置,且调节孔与调节杆正端下部所安设的伸缩按钮为卡合连接;通过固定杆上调节孔的开设,可便于当将调节杆上所安设的伸缩按钮向内按动时,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握持调节杆上下移动对架体的使用高度进行高低调节,高度调节完毕后,伸缩按钮向外回弹卡合在当前高度的调节孔内后,可对调节杆的当前使用高度进行位置固定。
7.其中,所述加温垫固定安设在远离调节杆的固定板一侧、粘层固定安设在近调节杆的固定板一侧,而固定带则固定安设在固定板的后端,且固定带活动端上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与粘层为粘合连接;通过固定板上加温垫、粘层与固定带的设立,且固定带活动端上
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与粘层为粘合连接,可便于当拉动固定带对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环绕,将输液瓶或输液袋与加温垫紧密贴合,然后使其上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粘合在粘层上,即可完成对输液瓶或输液袋的位置固定操作,令输液瓶或输液袋在输液过程中,不易伴随架体的移动或摇晃而产生晃动的同时,加温垫在启动后,还能够产生热度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内部的药液进行加温,使药液在流入患儿体内时,不会因药液较凉,而给患儿造成不适,引发患儿的抵触心理,通过固定带为具有弹力的松紧带,可便于既能够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环绕固定,又能够在输液袋伴随液体减少而逐渐收缩时,可于输液袋同步收缩。
8.其中,所述电源线通过其上所设立的电源接头与输液报警器侧端所设立的电源接口为插合连接;通过电源线经由其上所设立的电源接头与输液报警器侧端所设立的电源接口为插合连接,可便于当输液报警器经卡座与卡块的卡合连接同支撑杆二连接时,只需将电源线的电源接头插入输液报警器侧端的电源接口内部,即可为输液报警器充入电能。
9.其中,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支撑杆一的底端中部为固定连接,而连接杆的底端则与支撑杆二的顶端中部为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的设立,且连接杆一端与支撑杆一为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则与支撑杆二为固定连接,可便于能够对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进行加固。
10.其中,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杆分别固定安设在支撑座前后端与左右端的中部位置,且四个伸缩杆的伸缩端处皆固定安设有挂钩;通过伸缩杆的设立,可便于伸缩杆的长短伸缩,能够对挂钩的使用位置进行长短距离调节,通过挂钩的设立,可便于能够方便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悬挂。
11.其中,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摄像头分别安设在支撑杆三左右两端的底部;通过摄像头的设立,可便于摄像头能够对患儿的输液过程进行摄录。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座具有一定的重量,可便于防止架体因重心不稳而出现倾倒现象,通过本实用新型既具有输液报警功能,又能够对患儿的输液画面进行实时监控,可便于当药液滴尽或患儿遇到突发状况时,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前往进行处理,由此提高患儿输液治疗过程的安全性,通过本实用新型具有高低调节与长短调节功能,可便于能够适应不同高度、不同大小的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悬挂,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位置固定,可便于避免架体在移动或摇晃时,会携带输液瓶与输液袋一同晃动,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内部的药液进行加温,可便于提高药液进入患儿体内的舒适度,避免若药液较凉,直接流入患儿体内,易会给患儿造成不适,引发患儿的抵触心理,通过输液报警器能够对输液管进行位置固定,可便于防止输液管易伴随牵拉而出现脱管现象。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端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部分放大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b部分放大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报警器拆卸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万向轮;3、固定杆;4、盖板;5、调节孔;6、调节杆;7、支撑杆一;8、支撑杆二;9、支撑座;10、固定板;11、连接杆;12、加温垫;13、粘层;14、固定带;15、魔术贴;16、卡块;17、电源线;18、卡座;19、输液报警器;20、伸缩杆;21、支撑杆三;22、挂钩;23、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儿童患者护理的输液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设有万向轮2、固定杆3与盖板4,所述固定杆3上开设有调节孔5,所述固定杆3内部设立有调节杆6,所述调节杆6上固定安设有支撑杆一7、支撑杆二8与支撑座9,且支撑杆一7与支撑杆二8皆固定安设在调节杆6的侧端,而支撑座9则固定安设在调节杆6的顶端,所述支撑杆一7上固定安设有固定板10,所述支撑杆一7与连接杆11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上固定安设有加温垫12、粘层13与固定带14,所述固定带14上固定安设有魔术贴15,所述支撑杆二8上固定安设有卡块16与电源线17,所述卡块16与卡座18为卡合连接,所述卡座18与输液报警器19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9上固定安设有伸缩杆20与支撑杆三21,且伸缩杆20固定安设在支撑座9的侧端,而支撑杆三21则固定安设在支撑座9的顶端,所述伸缩杆20上固定安设有挂钩22,所述支撑杆三21上转动安设有摄像头23。
21.所述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2分别安设在底座1底端的前后与左右两侧,且四个万向轮2上皆设立有刹块;通过万向轮2的设立,可便于能够增加架体移动的便利性,通过万向轮2上刹块的设立,可便于只需向下按动刹块,即可限定万向轮2的移动能力,当向上抬起刹块时,则可立即恢复万向轮2的移动能力。
22.所述调节孔5的数量为若干,若干调节孔5分别呈等距竖向开设在固定杆3的正端中部位置,且调节孔5与调节杆6正端下部所安设的伸缩按钮为卡合连接;通过固定杆3上调节孔5的开设,可便于当将调节杆6上所安设的伸缩按钮向内按动时,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握持调节杆6上下移动对架体的使用高度进行高低调节,高度调节完毕后,伸缩按钮向外回弹卡合在当前高度的调节孔5内后,可对调节杆6的当前使用高度进行位置固定。
23.所述加温垫12固定安设在远离调节杆6的固定板10一侧、粘层13固定安设在近调节杆6的固定板10一侧,而固定带14则固定安设在固定板10的后端,且固定带14活动端上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15与粘层13为粘合连接;通过固定板10上加温垫12、粘层13与固定带14的设立,且固定带14活动端上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15与粘层13为粘合连接,可便于当拉动固定带14对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环绕,将输液瓶或输液袋与加温垫12紧密贴合,然后使其上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15粘合在粘层13上,即可完成对输液瓶或输液袋的位置固定操作,令输液瓶或输液袋在输液过程中,不易伴随架体的移动或摇晃而产生晃动的同时,加温垫12在启动后,还能够产生热度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内部的药液进行加温,使药液在流入患儿体内时,不会因药液较凉,而给患儿造成不适,引发患儿的抵触心理,通过固定带14为具有弹力的松紧带,可便于既能够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环绕固定,又能够在输液袋伴随液体减少而逐渐收缩时,可于输液袋同步收缩。
24.所述电源线17通过其上所设立的电源接头与输液报警器19侧端所设立的电源接口为插合连接;通过电源线17经由其上所设立的电源接头与输液报警器19侧端所设立的电源接口为插合连接,可便于当输液报警器19经卡座18与卡块16的卡合连接同支撑杆二8连
接时,只需将电源线17的电源接头插入输液报警器19侧端的电源接口内部,即可为输液报警器19充入电能。
25.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与支撑杆一7的底端中部为固定连接,而连接杆11的底端则与支撑杆二8的顶端中部为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11的设立,且连接杆11一端与支撑杆一7为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则与支撑杆二8为固定连接,可便于能够对支撑杆一7与支撑杆二8进行加固。
26.所述伸缩杆2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伸缩杆20分别固定安设在支撑座9前后端与左右端的中部位置,且四个伸缩杆20的伸缩端处皆固定安设有挂钩22;通过伸缩杆20的设立,可便于伸缩杆20的长短伸缩,能够对挂钩22的使用位置进行长短距离调节,通过挂钩22的设立,可便于能够方便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悬挂。
27.所述摄像头2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摄像头23分别安设在支撑杆三21左右两端的底部;通过摄像头23的设立,可便于摄像头23能够对患儿的输液过程进行摄录。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万向轮2的设立,可便于能够增加架体移动的便利性,通过万向轮2上刹块的设立,可便于只需向下按动刹块,即可限定万向轮2的移动能力,当向上抬起刹块时,则可立即恢复万向轮2的移动能力,通过固定杆3上调节孔5的开设,可便于当将调节杆6上所安设的伸缩按钮向内按动时,能够方便医护人员握持调节杆6上下移动对架体的使用高度进行高低调节,高度调节完毕后,伸缩按钮向外回弹卡合在当前高度的调节孔5内后,可对调节杆6的当前使用高度进行位置固定,通过先将输液瓶或输液袋悬挂在挂钩22上后,再拉动固定板10上的固定带14对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环绕,将输液瓶或输液袋与加温垫12紧密贴合,然后使其上所固定安设的魔术贴15粘合在粘层13上,即可完成对输液瓶或输液袋的位置固定操作,令输液瓶或输液袋在输液过程中,不易伴随架体的移动或摇晃而产生晃动,通过加温垫12的设立,可便于只需按动加温按钮启动加温功能,加温垫12内部所设立的电热丝能够对输液瓶或输液袋内部的药液进行加温操作,使药液在流入患儿体内时,不会因药液较凉,而给患儿造成不适,引发患儿的抵触心理,通过固定带14为具有弹力的松紧带,可便于既能够对不同大小的输液瓶或输液袋进行环绕固定,又能够在输液袋伴随液体减少而逐渐收缩时,可于输液袋同步收缩,通过电源线17经由其上所设立的电源接头与输液报警器19侧端所设立的电源接口为插合连接,可便于当输液报警器19经卡座18与卡块16的卡合连接同支撑杆二8连接时,只需将电源线17的电源接头插入输液报警器19侧端的电源接口内部,即可为输液报警器19充入电能,通过输液报警器19的设立,可便于当输液管卡合在输液报警器19的侧端内时,输液报警器19既能够对输液管内流动的药液进行实时监测,在药液无流动时,立即响起蜂鸣音对医护人员进行警示,又能够对输液管进行位置固定,令输液管不易在受到牵拉后,存在脱管现象,通过连接杆11的设立,且连接杆11一端与支撑杆一7为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则与支撑杆二8为固定连接,可便于能够对支撑杆一7与支撑杆二8进行加固,通过伸缩杆20的设立,可便于伸缩杆20的长短伸缩,能够对挂钩22的使用位置进行长短距离调节,通过摄像头23的设立,可便于摄像头23能够对患儿的输液过程进行摄录,通过支撑座9内部单片机与无线发射模块的设立,且单片机与无线发射模块、摄像头23皆为电性连接,可便于单片机能够将摄像头23所摄录的画面经由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到护士站的终端系统上,以便护士站内的医护人员能够远程对患儿的输液情况进行观看,通过底座1内部蓄电池的设立,且蓄电池与充电孔、加温按钮、电源线
17、单片机、无线发射模块、摄像头23均为电性连接,可便于能够为各电力组件提供电能,通过充电孔与加温按钮的设立位置位于盖板4底端的底座1上,可便于当打开盖板4令充电孔与加温按钮裸露出来后,即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将外界电源插入充电孔中为蓄电池充入电能,以及按动加温按钮开启或关闭加温功能,当盖合盖板4时,则能够对充电孔与加温按钮进行保护,避免其易受到污染的同时,还能够防止患儿存在误碰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