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仪的柔性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0820发布日期:2022-08-24 12:1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理疗仪的柔性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大体涉及一种柔性膜,具体涉及一种理疗仪的柔性膜。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重视对身体组织的护理。其中按摩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手段,通过抽吸运动或垂直拉动皮肤改变皮肤各个组织的界面膜的形状可以让不同的组织层钝性分离,以对皮肤进行机械按摩。
3.目前,机械理疗仪是一种可以对皮肤进行机械按摩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真空泵、连接管道、治疗头等几个部分。其中,治疗头包括具有腔室的壳体和柔性膜,腔室通过连接管道和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可以在腔室内部形成变化的负压,并带动柔性膜移动。当柔性膜与身体皮肤气密贴合时,柔性膜可以将带动部分皮肤向腔室内部移动,以对皮肤进行按摩。
4.但目前的机械理疗仪存在柔性膜与患者皮肤气密贴合的难度大、柔性膜与患者皮肤表面气密贴合的程度低、柔性膜产生的吸附力较低难以吸附皮肤并对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按摩效果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装配于理疗仪的易于和患者皮肤表面气密贴合且能够产生较大吸附力的柔性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装配于理疗仪的易于和患者皮肤表面气密贴合且能够产生较大吸附力的柔性膜。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理疗仪的柔性膜,是装配于机械理疗仪的治疗头的柔性膜,所述治疗头上形成有柔性膜接口,所述柔性膜包括位于中央的形变部、以及位于所述形变部外周的固定部,所述柔性膜以所述形变部覆盖所述柔性膜接口的方式装配于所述治疗头,在所述形变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气孔,所述形变部包括贴合区和过渡区,且所述贴合区自中心向边缘以预设坡度逐渐凸起形成吸附面,所述过渡区连接所述贴合区的边缘和所述固定部。
7.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装配于治疗头的柔性膜以吸附面与受试者的皮肤表面接触时,若治疗头的内部气压降低,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皮肤可以被吸附于气孔,随着气压继续降低,吸附于气孔的皮肤在负压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被拉伸,由此能够对皮肤形成按摩的效果。另外,当贴合区在治疗头内部气压降低时,贴合区变形,吸附面挤压皮肤并能够增大柔性膜对皮肤施加的吸附力。
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柔性膜还包括位于所述贴合区的挤压凸起,所述挤压凸起的厚度大于所述柔性膜的平均厚度。在这种情况下,柔性膜在变形的时候能够通过挤压凸起挤压皮肤,由此能够提高按摩效果。
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挤压凸起具有多个,且分布于所述气孔的两侧。由此,能够通过多个挤压凸起对皮肤进行充分的挤压提高按摩效果。
1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卡合于所述柔性膜接口。由此,能够使柔性膜易于安装、拆卸、更换。
1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贴合区包括腰部和位于所述腰部两侧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这种情况下,贴合区的中央截面较小,贴合在弯曲时受到的阻力越小,由此柔性膜更容易弯曲变形。
1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贴合区的厚度大于所述过渡区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在柔性膜的贴合区受力变形并拉扯过渡区的时候,过渡区较薄,贴合区受到的过渡区的阻力较小,由此柔性膜更容易弯曲变形。
1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贴合区的边缘自所述过渡区所在的平面向远离所述治疗头的方向凸起,所述贴合区的中央比其边缘更靠近所述过渡区所在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在治疗的过程中,贴合区比过渡区更靠近皮肤,由此能够减少过渡区与皮肤接触从而导致皮肤与贴合区贴合时气密性降低的可能性。
1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边缘的凸起程度与所述边缘至所述贴合区的中央的距离呈正相关关系。由此,能够使皮肤易于贴合在贴合区。
1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气孔包括位于所述形变部中央的中央气孔和位于所述形变部周围的辅助气孔。在这种情况下,当治疗头的气压降低时,皮肤能够更可靠地被吸附于中央气孔和辅助气孔。
1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中,可选地,所述柔性膜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小于1且不大于2.5。由此,柔性膜变形时的力能够均匀地作用于皮肤。
17.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装配于理疗仪的具有易于和患者皮肤表面气密贴合且能够产生较大吸附力的柔性膜。
附图说明
18.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
19.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的整体图。
20.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21.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22.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的示意图。
23.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贴合区的示意图。
24.图6和图7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过具有柔性膜的治疗头对皮肤进行按摩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例如所包括或所具有的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或具有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
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下面描述中涉及的小标题等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或范围,其仅仅是作为阅读的提示作用。这样的小标题既不能理解为用于分割文章的内容,也不应将小标题下的内容仅仅限制在小标题的范围内。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膜,具体涉及一种机械理疗仪的柔性膜。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可以装配于机械理疗仪,并用于对人体皮肤进行按摩。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柔性膜可以装配于机械理疗仪的治疗头,治疗头可以具有柔性膜接口和与柔性膜接口连通的腔室。当柔性膜以覆盖柔性膜接口的方式装配于治疗头,通过控制机械理疗仪的治疗头腔室内部的气压变化,可以对贴合于柔性膜的皮肤组织进行按摩。在一些示例中,按摩可以指通过抽吸运动或垂直拉动皮肤改变皮肤各个组织的界面膜的形状可以让不同的组织层钝性分离。
29.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10的整体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10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10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30.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可以是装配于机械理疗仪的柔性膜10。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可以装配于机械理疗仪的治疗头20(稍后结合图6和图7进行描述)。在一些示例中,治疗头20上可以具有柔性膜接口。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可以以覆盖柔性膜接口的方式装配于治疗头20。
31.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可以包括形变部100和固定部110。在一些示例中,形变部100可以位于柔性膜10的中央。在一些示例中,固定部110可以位于形变部100的外周。在一些示例中,固定部110可以直接与形变部100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固定部110和形变部100之间可以包括连接部(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形变部100可以位于柔性膜10的中央应当理解为形变部100可以位于柔性膜10中靠近中央的区域,而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形变部100仅仅位于柔性膜10的正中央。
32.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可以以形变部100覆盖柔性膜接口的方式装配于治疗头20。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可以以固定部110装配于柔性膜接口的方式装配于治疗头20。在一些示例中,固定部110上可以开设有固定槽111(参见图2)。在一些示例中,固定槽111可以卡合于柔性膜接口。由此,柔性膜10容易安装、拆卸、更换。
33.在一些示例中,形变部100可以包括贴合区101。在一些示例中,贴合区101可以包括朝向皮肤50的吸附面102(稍后描述)。在一些示例中,贴合区101可以自中心向边缘以预设坡度逐渐凸起形成吸附面102。在一些示例中,形变部100还可以包括过渡区103。在一些示例中,过渡区103可以连接贴合区101的边缘和固定部110。
34.在一些示例中,在形变部100上可以开设有气孔104。在一些示例中,气孔104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例如在一些示例中,气孔10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一些示例中,气孔104可以包括中央气孔104a。在一些示例中,气孔104还可以包括第一辅助气孔104b。在一些示例中,气孔104还可以包括第二辅助气孔104c。在一些示例中,气孔104还可以包括第三辅助气孔、第四辅助气孔、第五辅助气孔。
35.在一些示例中,中央气孔104a可以位于形变部100的中央。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辅助气孔104b和/或第二辅助气孔104c可以位于形变部100的周围。在这种情况下,当治疗头
20中气压降低时,皮肤50能够更可靠地被吸附于中央气孔104a和辅助气孔(包括第一辅助气孔104b和第二辅助气孔104c)。
36.可以理解的是,形变部100在变形时越靠近中央的区域越不容易变形,当中央气孔104a位于形变部100的中央时,可以在治疗过程中降低皮肤50与柔性膜10分离的可能性。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辅助气孔104b、第二辅助气孔104c也可以位于形变部100中不容易变形的区域,例如形变部100的中央或形变部100在折叠过程中折痕所形成的区域。
37.需要说明的是,中央气孔104a位于形变部100的中央应当理解为中央气孔104a可以位于形变部100中靠近中央的区域,而不应当仅仅理解为中央气孔104a位于形变部100的正中央。第一辅助气孔104b和/或第二辅助气孔104c可以位于形变部100的周围应当理解为,第一辅助气孔104b和/或第二辅助气孔104c可以位于形变部100中靠近边缘的区域。
38.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装配于治疗头20的柔性膜10以吸附面102与受试者的皮肤50表面接触时,当治疗头20的内部气压降低时,皮肤50可以被吸附于气孔104,随着气压继续降低,吸附于气孔104的皮肤50在负压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被拉伸,由此能够起到按摩效果。另外,当贴合区101在治疗头20内部气压降低时,贴合区101变形,吸附面102挤压皮肤50。
39.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柔性膜10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贴合区101的示意图。
40.在一些示例中,贴合区101可以包括腰部101a和位于腰部101a两侧的第一端部101b和第二端部101c。腰部101a的平均宽度可以小于第一端部101b或第二端部101c的平均宽度。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较宽的第一端部101b或第二端部101c,腰部101a的宽度较小,则相对于较宽的第一端部101b或第二端部101c,贴合区101在腰部101a处越容易变形弯折。在这种情况下,贴合区101的中央截面较小,贴合区101在弯曲时受到的阻力越小,由此柔性膜10更容易弯曲变形。如此可实现对于同一区域皮肤的不同程度抓起。
41.另外,在贴合区101变形的过程中,腰部101a会由于压力的作用朝向治疗头20的腔室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带动与贴合区101接触的皮肤50朝向治疗头20的腔室移动,也即能够垂直拉动皮肤50。另外,贴合区101在垂直拉动皮肤50的过程中,腰部101a的移动距离大于第一端部101b或第二端部101c的移动距离。由此,皮肤50中与贴合区101的不同区域(包括腰部101a、第一端部101b和第二端部101c)相对应的区域被垂直拉动的程度不同。
42.在一些示例中,贴合区101的厚度可以大于过渡区103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在柔性膜10的贴合区101受力变形并拉扯过渡区103的时候,过渡区103较薄,贴合区101受到的过渡区103的阻力较小,由此柔性膜10更容易弯曲变形。
43.在一些示例中,贴合区101的边缘可以自过渡区103所在的平面向远离治疗头20的方向凸起。在一些示例中,贴合区101的中央可以比其边缘更靠近过渡区103所在的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在治疗的过程中,贴合区101可以比过渡区103更靠近皮肤50,由此能够减少过渡区103与皮肤50接触从而导致皮肤50与贴合区101贴合时气密性降低的可能性。
44.在一些示例中,边缘的凸起程度与边缘至贴合区101的中央的距离可以呈正相关关系。也即,贴合区101的边缘到贴合区101的中央越远,则边缘的凸起程度越大。由此,能够使皮肤50易于贴合于贴合区101。
45.图6和图7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过具有柔性膜10的治疗头20
对皮肤50进行按摩的原理图。
46.在一些示例中,贴合区101的吸附面102可以朝向皮肤50。也即,通过治疗头20对皮肤50进行按摩时,皮肤50主要与吸附面102相接触。
47.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还可以包括挤压凸起120。在一些示例中,挤压凸起120可以位于贴合区101。在一些示例中,挤压凸起120的厚度可以大于柔性膜10的平均厚度。在这种情况下,柔性膜10在变形的时候能够通过挤压凸起120挤压皮肤50,由此能够提高按摩的效果。
48.在一些示例中,挤压凸起120可以具有多个。在一些示例中,挤压凸起120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

、29个或30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挤压凸起120可以包括第一凸起121、第二凸起122、第三凸起123和第四凸起124。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挤压凸起120可以分布于气孔104的两侧。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挤压凸起120可以对称分布。由此,能够通过多个挤压凸起120对皮肤50进行充分的挤压以提高按摩效果。
49.在一些示例中,柔性膜10的长度与宽度的比值可以不小于1且不大于2.5。由此,柔性膜10变形时的作用力能够均匀地作用于皮肤50。
50.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装配于理疗仪的具有易于和患者皮肤50表面气密贴合且能够产生较大吸附力的柔性膜10。
51.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