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功能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0322发布日期:2022-11-22 23:0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视功能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功能矫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功能训练仪。


背景技术:

2.由于现代社会的学习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导致近视人群日益庞大,特别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逐年攀升,居高不下。近视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具有多样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在假性近视的发生时不进行干预和改善就会逐渐演变成为真性近视,目前,近视的控制手段通常有角膜塑形镜、光学眼镜、按摩、仪器,但眼镜本身控制效果有限,近视的重点人群也就是青少年又课业繁重时间少,再加上此类仪器设计原理针对性不强,使用时间长或使用不便,导致控制效果和持久性有限,于是逐渐出现了可调节瞳距的视功能训练仪。
3.在申请号为202021100119.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视觉训练仪的瞳距调节结构,该装置包括装设于顶板上的目镜座及目镜,所述目镜座上开有定位卡口,在所述目镜座的背面、定位卡口上下两侧对称设有铁片;所述顶板上设有与定位卡口对应连接的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上下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铁片对应连接的磁铁,同时所述顶板上开有与所述目镜安装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对称开设于顶板中间位置,在所述定位卡槽远离通孔的外部一侧设有瞳距标尺,所述顶板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目镜座通过该定位卡槽嵌入顶板,并通过该定位卡槽在顶板上左右滑动。该装置没有设置底座等支支撑防护结构,从而不便于使用,便捷性较差,防护效果差,功能单一;
4.在申请号为202122532451.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瞳距的视觉训练仪,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内腔水平插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正中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腔纵向插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视觉训练仪本体,所述支撑柱的左右侧壁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底箱上端的正面和背面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所述底箱相对的正面和背面壁体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该视觉训练仪可以方便对使用或不使用时的视觉训练仪本体进行固定,操作方便快捷,但是其使用弹簧等结构实现调节,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出现弹簧弹性力削弱,致使调节不到位或者无法实现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功能训练仪,其通过正反牙螺杆实现瞳距的调节,结构稳固,且调节便利。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视功能训练仪,其包括壳体和目镜,还包括安装于壳体中的瞳距调节机构,所述瞳距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透镜组件以及正反牙螺杆,所述正反牙螺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分别与正反牙螺杆的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转动连接,所述正反牙螺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与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均与所述目镜相对应。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均包括滑块和轮盘,所述正反牙螺杆沿目镜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轮盘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安装透镜的轮盘安装槽,所述轮盘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的滑块分别与正反牙螺杆的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转动连接,以在转动所述旋钮时,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且沿正反牙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还均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滑块上,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对应轮盘的中心轴上。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沿正反牙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分布,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瞳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刻度显示机构;
11.所述刻度显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其中任意一个滑块上的中间件、安装于壳体外的刻度尺以及与所述中间件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刻度尺上的指示部,所述滑块滑动时,所述指示部在所述刻度尺处滑动;
12.或者,
13.所述刻度显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其中任意一个滑块上的中间件、安装于壳体外的指示部以及与所述中间件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指示部的刻度尺,所述滑块滑动时,所述刻度尺在所述指示部处上滑动。
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后盖以及左壳和右壳,所述前盖和后盖分别与所述左壳和右壳扣接形成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中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15.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视功能训练仪还包括眼罩面板和眼罩,所述眼罩面板安装于所述前盖的外侧,所述眼罩安装于所述眼罩面板上,所述目镜位于所述眼罩中。
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盖上设置有通槽,所述眼罩面板上还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鼻部容置槽,所述目镜或/和鼻部容置槽位于所述通槽中或经由所述通槽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17.或/和,所述左壳和后壳的内侧安装有一条或多条筋条,当所述筋条为多条时,所述筋条均横向或纵向分布于对应的左壳或右壳上,或者纵横交错地分布于对应的左壳或右壳上;
18.或/和,所述视功能训练仪整体呈小鸟外形。
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显示机构,所述显示机构形成一个箱体结构,在箱体的前侧对应于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设置有窗口,所述显示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以及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上端,在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显示器件相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窗口相对应,以通过第一反射镜将显示器
件的显示内容经由第二反射镜通过所述窗口反射到透镜组件处。
2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中还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输入端与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件电性连接。
2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正反牙螺杆和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的配合,使得正反牙螺杆转动时,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瞳距的目的,结构稳固且方便调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功能训练仪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视功能训练仪去除后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壳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瞳距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盘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1、前盖;111、眼罩面板安装槽;112、通槽;113、度数显示第一槽位;114、瞳距显示槽位;115、第一卡扣;12、左壳;121、左壳卡槽;122、左壳筋条;13、右壳;131、右壳卡槽;14、后盖;141、第二卡扣;142、开关连接槽;15、底板;20、眼罩面板;21、眼罩;22、目镜;23、鼻部容置槽; 24、度数显示第二槽位;31、旋钮;321、第一安装座;322、第二安装座;33、正反牙螺杆;34、滑块;35、导轨;36、轮盘;361、轮盘安装槽;37、动力机构;371、转轴;38、中间件;381、刻度尺;39、传感器;40、显示机构;41、第一支撑臂;42、第二支撑臂;43、窗口;44、支撑板;45、第一反射镜;46、第二反射镜;47、连接板;50、电路板;51、开关按钮;52、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对本技术的限制。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
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9.实施例
40.请参照图1-6所示,一种视功能训练仪,其包括壳体,该壳体由前盖11、后盖14以及左壳12和右壳13围成,所述前盖11和后盖14分别与所述左壳12和右壳13扣接形成所述壳体。例如图2中,在前盖11的内侧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 115,图4中在后盖14的内侧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141,图5中,在左壳12和右壳13的后端外周缘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卡扣141相适配的左壳卡槽121和右壳卡槽131,第二卡扣141与左壳卡槽121和右壳卡槽131分别扣接,完成后盖14与左壳12以及右壳13之间的安装。同样地,在左壳12和右壳13的前端外周缘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卡扣141相适配的卡槽,以完成前盖11与左壳12以及右壳13之间的安装。
41.在左壳12和右壳13中设置有筋条,例如图6示出了左壳12内设置的左壳筋条 122的结构。筋条一方面用于加强壳体的强度,另一方面也适宜壳体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例如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将视功能训练仪的外形设置为小鸟形状。筋条可以是一条或多条,采用多条时,可以是横向或纵向分布于相应的左壳12或右壳13中,也可以是纵横交错地分布于相应的左壳12或右壳13 中。
42.请参照图3所示,视功能训练仪还包括眼罩面板20和眼罩21,在前盖11的外侧开设有眼罩面板安装槽111,眼罩面板20扣接于该眼罩面板安装槽111上,所述眼罩21通过扣接或卡接等方式安装于所述眼罩面板20上,用于观测显示内容的目镜22位于所述眼罩21中。眼罩21用于防止外接光线对使用视功能训练仪时造成干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眼罩21向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使得使用者眼部可以完全伸入到眼罩21中。
43.另外,在使用者眼部伸入眼罩21时,其鼻部可能会触及到眼罩面板20或壳体,造成不好的用户体验,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眼罩面板20 上设置有鼻部容置槽23,使得使用者鼻部可以伸入该鼻部容置槽23中。
44.为了适配鼻部容置槽23,请参照图2所示,在前盖11上设置有通槽112,所述眼罩面板20上还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鼻部容置槽23,所述目镜22或/和鼻部容置槽23位于所述通槽112中或经由所述通槽112延伸至所述壳体内。
45.所述壳体中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5,底板15固定于壳体中以及放置于壳体中由前盖11、后盖14以及左壳12和右壳13中的部分或全部卡紧皆可,底板15用于安装瞳距调节机构以及显示机构。
46.为了适配不同的人群,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壳体内设置有瞳距调节
机构。请参照图7和8所示,瞳距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座、透镜组件以及正反牙螺杆33,其中,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底板15上,安装座有两个,分别记为第一安装座321和第二安装座322,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分别与正反牙螺杆33的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转动连接,正反牙螺杆33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或两个安装座上,所述正反牙螺杆33 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安装座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并与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旋钮31固定连接,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均与所述目镜22相对应。
47.具体地,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均包括滑块34和轮盘36,所述正反牙螺杆33沿目镜2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轮盘36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安装透镜的轮盘36安装槽,所述轮盘36与所述滑块34转动连接,所述左目镜组件和右目镜组件的滑块34分别与正反牙螺杆33的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转动连接。
48.转动所述旋钮31时,由于两个滑块34与正反牙螺杆33的配合结构,可以使得两个轮盘36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且沿正反牙螺杆33的长度方向移动。
49.之所以采用轮盘36,可以在轮盘36上设置多个安装透镜的轮盘安装槽361,从而转动该轮盘36,可以选择不同度数的透镜,适用于不同人群(例如不同的远视人群、近视人群,以及弱视人群)的视觉训练。轮盘36的转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将轮盘36的部分延伸至壳体外,通过手动转动轮盘36的方式实现度数选择,也可以参照图8所示,通过动力机构37例如伺服电机带动轮盘36 转动。每个透镜组件均配置相应的动力机构37,可以适用于使用者两眼度数不同的情形,动力机构37固定连接于对应的滑块34上,所述动力机构37的输出轴 371固定连接于对应轮盘36的中心轴上。从而在转动旋钮31时,滑块34带动动力机构37沿正反牙螺杆33的长度方向移动,动力机构37的输出轴371和正反牙螺杆 33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中的投影成一定的夹角,从而使得动力机构37带动相应的轮盘36沿正反牙螺杆33的长度方向移动,动力机构37工作时,使得轮盘36 转动,动力机构37和旋钮31的动作不冲突,二者可以同时或者不同时动作。
50.可以理解的是,当轮盘36转动到一定的位置时,对应于轮盘36上的某个透镜与目镜22的位置相适配,从而人眼可以经由目镜22以及相应的透镜看到显示机构的显示内容。
51.为了保证滑块34滑动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可以在两个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一个或多个导轨35,导轨35与正反牙螺杆33平行,滑块 34调节与该导轨35上,从而使得导轨35可以辅助滑块34滑动的方向以及对滑块 34起到一定的支撑,保证滑块34滑动的稳定性。
52.为了助于直观了解瞳间距,即轮盘36对应于目镜22的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刻度显示机构,用于显示瞳距,具体地,请参照图2和7所示,在前盖11上设置有瞳距显示槽位114,刻度显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其中任意一个滑块34上的中间件38、安装于瞳距显示槽位114的刻度尺381以及与所述中间件38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刻度尺381上的指示部,所述滑块34滑动时,所述指示部在所述刻度尺381处滑动,从而实现刻度指示。
53.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刻度显示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其中任意一个滑块34上的中间件38、安装于瞳距显示槽位114中的指示部以及与所述中间件38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所述指示部的刻度尺381,该刻度尺381可以在瞳距显示槽位114中滑动,当滑块34滑动时,所述刻度尺381在所述瞳距显示槽位114中滑动,从而与指示部相配合实现刻度显示。
54.同样地,还可以设置度数显示装置,度数显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在轮盘36对应于前盖11的面上设置多个度数值,请参照图2、3和7所示,在前盖 11和眼罩面板20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度数显示第一槽位113和度数显示第二槽位 24,透过该度数显示第一槽位113和度数显示第二槽位24可以观察到轮盘36上的度数值。
55.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轮盘36上设置的传感器39,该传感器 39可以感知轮盘36的转动角度,从而确定与目镜22对应的透镜的度数,传感器 39将采集信息经由电路板50处理后,可以在位于度数显示第一槽位113或/和度数显示第二槽位24上设置的led屏或lcd屏中显示。当然,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于动力机构37上,例如角度传感器。轮盘36上设置的传感器39可以有多种,其还可以保证轮盘36的转动后,目镜22和相应的透镜位置相适配。
56.为了摒弃现有技术使用图片插入方式来查看显示内容造成的携带不便或者更换图片不便等问题,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电子方式的显示机构40。
57.请参照图9-11所示,显示机构40位于壳体中,且整体形成一个箱体结构,在箱体的前侧对应于所述透镜组件的位置设置有窗口43,所述显示机构40由第一支撑臂41、第二支撑臂42、支撑板44、前侧板、后侧板、上侧板以及连接板47 围成箱体结构,窗口43位于上侧板上,所述第一支撑臂41和第二支撑臂4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5上,所述支撑板4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41和第二支撑臂42的上端,在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第一反射镜45和第二反射镜46,第一反射镜45和第二反射镜46分别安装于前侧板和后侧板上,所述第一反射镜45与放置于所述支撑板44的显示器件相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镜46与所述第一反射镜45和所述窗口43相对应。
58.当位于支撑板44上的显示器件显示时,其显示内容(图11中的a点)经由第一反射镜45(图11中的b点)反射到第二反射镜46(图11中的c点),然后再由第二反射镜46将显示内容经由窗口43(图11中的d点)传递到与目镜22适配的透镜上,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眼罩21处查看显示内容,实现视觉训练。到以通过第一反射镜45将显示器件的显示内容经由第二反射镜46通过所述窗口43反射到透镜组件处。
59.显示器件为电子显示方式,可以是平板电脑或手机等,也可以是独立的lcd 或led显示屏,通过安装于壳体内的电路板50驱动其显示,为了变换显示内容,电路板50的输入端与壳体外部的接口52连接,电路板50的输出端与显示器件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接口52连接鼠标或遥感等,对显示器件进行操作,进而达到变换显示内容的目的,该技术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此技术不再进行赘述。
60.另外,接口52还可以设置多种,例如可以包括充电接口以及数据传输接口等,其中数据传输接口主要用于将存储介质例如u盘等的数据传送到显示器件上。还可以在后盖14的外侧设置开关按钮51,该开关按钮51经由后盖14上设置的开关连接槽142连接到电路板50的电源上,从而便于启动或关闭显示器件。
61.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