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双光子显微镜的动物麻醉装置

文档序号:32358890发布日期:2022-11-29 20:1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双光子显微镜的动物麻醉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实验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双光子显微镜的动物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气体麻醉装置由底板、圆柱形管子、医用胶布、滚动轴组成,用于进行大小鼠脊髓鞘内注射的等手术操作。现有大小鼠鞘内注射装置主要为底板以及气体注射装置组成,可用于大小鼠进行气体麻醉后进行鞘内注射的操作。具体是将气体麻醉的管子装入气体麻醉装置,用医用胶布等固定住气体麻醉装置,再进行小鼠鞘内注射时,将滚动轴活动性置于大小鼠身下脊柱凸起的位置进行操作。但由于小鼠实验动物的个体身形的差异,使小鼠实验动物在进行麻醉时难以调整小鼠头部伸进麻醉管内的深度;且在进行小鼠的鞘内注射操作时精细操作时,由于小鼠实验动物身下的滚轮不能固定,所以难以便捷调整或长期固定,在与双光子显微镜平台等精密检测仪器对接时,造成失焦、跑焦、难以对焦的现象会出现注射时固定困难的情况;且在麻醉前若周围环境温度过低,小鼠实验动物则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况在麻醉前焦虑不安,在麻醉中生理生化状态发生应激性改变,并且会使麻醉时间延长,使得以时间轴为变量的长时间检测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双光子显微镜的动物麻醉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适用于双光子显微镜的动物麻醉装置,其包括方盒、圆柱形管子、电热毯和滚动轴,所述方盒由底板和四个侧壁围成一方形箱体,所述圆柱形管子采用医用胶布固定设于方盒内底板的一边,所述圆柱形管子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位于方盒内部;所述滚动轴可活动性设于靠近方盒内的底部;所述底板设为两层,包括底层板和上层板,在底层板和上层板的之间相对位置设有底层侧边条,将底层板和上层板隔开,所述电热毯设于底层板和上层板的中间。
6.如上所述的动物麻醉装置,优选地,所述滚动轴可活动性卡接于方盒相对的两侧侧壁上,所述滚动轴靠近方盒的底部设置;所述滚动轴的一侧或两侧的外端处设有凸起,相对应的,在与滚动轴相接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凸起卡接的开槽。
7.如上所述的动物麻醉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板和四个侧壁采用积木拼接而成,积木上均设有凸起和与凸起相互匹配用于插接的凹槽。
8.如上所述的动物麻醉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板的规格设为长边为 20cm-25cm,宽度为15cm-20cm的方形,侧壁的积木是与底板长度相互匹配的积木拼接而成。
9.如上所述的动物麻醉装置,优选地,在所述上层板上靠近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上层侧边条,上层侧边条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间隔的凸起,其下表面设有凹槽,在上层板上对
应上层侧边条下表面凹槽的地方设有用于卡接固定的凸起;所述滚动轴的两端可分别卡接在两上层侧边条的两相邻凸起之间,将滚动轴固定。
10.如上所述的动物麻醉装置,优选地,所述底层侧边条与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采用设置为凸起和凹槽进行卡接固定。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物麻醉装置,可采用积木拼接而成,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装置的大小,设计的滚动轴能灵活调整实验动物脊髓凸起部分体位,维持指定脊髓位置稳定的角度及高度,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滚动轴设计,不仅能准确定位小鼠鞘内注射的位置,并且能更好灵活、稳定地固定小鼠注射的位置脊髓,使之在某特定高度角度下维持长时间稳定,与双光子显微镜更为相配,便于精准焦距的调教及长时间维持;相较于现有的麻醉装置,该实用新型还加入电热毯,缓解小鼠实验动物在麻醉前的紧张不安,稳定实验动物麻醉中的生理生化指标;本实用新型用50ml的圆柱形管子代替气体麻醉机对小鼠进行麻醉,极大方便了实验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光子显微镜的动物麻醉装置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中部分结构的拆分示意简图。
15.【附图标记说明】
16.1:方盒;
17.2:圆柱形管子;
18.3:滚动轴;
19.4:侧壁;
20.5:圆形孔;
21.6:医用胶布;
22.7:凸起;
23.8:上层板;
24.9:上层侧边条;
25.10:底层板;
26.11:底层侧边条;
27.12:电热毯。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修饰或者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29.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除另有规定,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或以上规格。
30.实施例1
31.一种适用于双光子显微镜的动物麻醉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方盒1、圆柱形管子
2、电热毯和滚动轴3,方盒1由底板和四个侧壁4围成一方形箱体,圆柱形管子2设于方盒内底板的一边,圆柱形管子2的中下部用医用胶布5固定在底板上,圆柱形管子2的侧面设有圆形孔6,圆形孔6位于方盒1 的内部,用于插入有装有异氟烷液体,可对置于方盒1内的动物进行麻醉,圆柱形管子的容积可设为50ml。方盒1的底板设为两层,分为底层板和上层板,底层板和上层板之间采用底层侧边条进行间隔,底层侧边条设有两条,相对设置;底层板和上层板的中间设有电热毯,电热毯用于在动物(如小鼠或大鼠)进行鞘内注射的同时,维持动物体温。滚动轴3可活动性卡设于方盒内的底部,滚动轴3可活动性卡接于方盒相对的两侧侧壁4上,滚动轴靠近方盒的底部设置,滚动轴的作用为凸起动物如大小鼠的脊柱部分,方便对大小鼠的脊髓进行操作。具体地,滚动轴3的一侧或两侧的外端处设有凸起 7,相对应的,在与滚动轴相接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接凸起的开槽。滚动轴4 的一端或两端的凸起卡入侧壁的开槽便于手动调整滚动轴的位置。
32.底板和四个侧壁4是采用积木拼接而成,底板和侧壁的积木上均设有凸起和与凸起相互匹配用于插接的凹槽,底板的规格可设为长边为20cm-25cm,宽度为15cm-20cm的方形,侧壁的积木是与底板长度相互匹配的。两层底板即底层板和上层板均为积木设置,用于与侧壁拼接。侧壁积木以及底层板和上层板积木的构造均为上面有凸起,下面有与凸起匹配用于插接的凹槽。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在于滚动轴3的设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滚动轴3是通过在上层板8上相对的两侧边卡接设有上层侧边条9,上层侧边条9的上面均设有多个间隔的凸起,上层侧边条9的下面设有凹槽,相应在上层板上设有与凹槽卡接的凸起,凹槽与凸起将上层板和上层侧边条固定在一起。上层侧边条9上相邻凸起的间隔位置用于卡接滚动轴3,两个上层侧边条相对设置,可将滚动轴4在使用时固定,又可根据需要更换卡接的位置。底层板10和上层板8之间采用相对设置的底层侧边条11进行间隔,底层板10和上层板8之间设置有电热毯12。底层侧边条11 同上层侧边条9一样,上表面设有多个凸起,下部表明设有多个与凸起对应的凹槽,在底层板10上设有与底层侧边条11下表面卡接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通过凸起与凹槽卡接设置,安装方便。
35.本实用新型的麻醉装置整体体积较小,在使用时,将电热毯的电源打开,在圆柱形管子2内放入麻醉剂,将大小鼠置于方盒内,进行麻醉。根据需要可调滚动轴3的位置,将整个装置可放于双光子显微镜物镜之间,大小鼠脊髓指定节段与物镜之间呈垂直角度可清晰观察到大小鼠脊髓指定节段的结构,使视野更清晰。本实用新型中,1)上下层的底板中间设置有加热垫使得大小鼠状态更稳定,便于长时间观察大小鼠动态变化;2)将简易麻醉装置固定于底板上,省去大型麻醉机对空间的挤占。3)滚动轴与侧壁上的凹槽的联合使用,使得大小鼠脊髓指定节段(调节滚动轴前后)可长时间与显微镜目镜之间呈垂直角度,且在显微镜焦距调控范围之内,使得长时期精密监测脊髓特定节段钙离子流或荧光共定位信号成为可能。
36.方盒的四壁由可拆卸的积木插接而成,可根据动物的大小,方便设置方盒的大小。
37.本实验新型的优点在于,底板以及侧壁的固定的均由积木构成,这一特性让底板以及用于滚动轴凸起部分可以随意调节位置,可将滚动轴固定在长轴任意位置,更好适应小鼠实验动物的个体差异;其次在两层底板之间加入电热毯,让小鼠实验动物在进行鞘内
注射时可以维持小鼠体温,缓解小鼠实验动物麻醉前期的焦虑不安,缩短小鼠的麻醉时间维持检测环境的稳定及实验动物体位、状态的一致性,排除外界环境干扰,提高其与检测设备的适配性,提高检测的可信性、可重复性及灵敏性;再者本麻醉装置用10ml注射器代替了气体麻醉机,极大方便了实验人员操作,简化了气体麻醉流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