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2453474发布日期:2022-12-07 02:2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实验辅助组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实验小鼠是最常见的实验动物,在许多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对实验鼠进行尾静脉注射,由于小鼠体型较小,对外界刺激敏感,胆小易惊出现咬人行为,加之其尾部静脉血管较细,所以在尾静脉注射过程中,小鼠的固定至关重要。最原始的小鼠固定方式一般采用人工固定,即一个实验人员固定住小鼠的身体,另一名实验人员抓住小鼠的尾巴进行尾静脉注射,每次实验都需要两名实验人员合作完成,操作不太方便,同时固定小鼠的实验人员很容易被咬伤,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风险。
3.因此,实验人员逐渐开始采用外物对小鼠进行固定,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带端盖的圆筒状物体来限制小鼠的活动,端盖上设有供小鼠尾巴伸出的孔,在进行固定时,实验人员一只手拿着圆筒,一只手提着小鼠的尾巴慢慢将小鼠塞进圆筒,再将鼠尾从端盖上的孔拉出,并通过端盖封住圆筒开口,最后将圆筒固定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但是在实际地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以下几个缺点:一、由于小鼠与圆筒的大小相近,且小鼠过于活泼,在将小鼠塞入圆筒时比较困难,只能依靠人力一点点地推以及小鼠自身的挪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小鼠的挣扎,只要实验人员稍微不注意或者操作失误小鼠还是很容易咬到拿圆筒的这只手或者扭身咬到拿小鼠的这只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在取鼠时亦是如此。
4.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小鼠尾静脉进行多次注射,则需要在鼠尾上安放留置针,而在注射间隔中还需要将小鼠取出圆筒以进行其他实验操作,但是脱离圆筒的小鼠会第一时间去咬留置针,而由于还套设在鼠尾上的端盖的隔挡面积有限,小鼠很容易就能咬掉留置针,不便于后续的注射操作。
5.三、在将小鼠塞入圆筒后,实验人员一般会通过镊子等夹持工具将圆筒夹住固定在泡沫板上再进行注射,这种固定圆筒的方式优点在于简单快捷,但是问题在于圆筒的可调性较差,实验人员在找寻小鼠尾部的静脉时,只能够通过转动小鼠来达到目的,不仅不太好操作,还容易弄疼小鼠使其加剧挣扎,不便于后续的注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实验人员在装鼠与取鼠时被咬伤,还能在取出小鼠时能够有效防止小鼠咬掉尾部的留置针,提高安全性能。
7.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包括套鼠管,套鼠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端盖,套鼠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端盖上设有用于伸出小鼠尾巴的鼠尾孔,所述套鼠管及端盖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用于隔挡小鼠的挡板。
9.进一步的,所述套鼠管外侧壁上的挡板设置在靠近端盖的一端。
10.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以及端盖上的挡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开口槽与鼠尾孔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的宽度略小于鼠尾孔的直径。
12.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套鼠管的固定架。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与套鼠管相适配的半圆套筒,半圆套筒通过支撑杆与固定设置的底座相连接,套鼠管靠近封闭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抵环,套鼠管通过抵环抵接半圆套筒的端面进行限位。
14.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套筒与支撑杆通过铰链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套鼠管上还设有投食口,投食口设于套鼠管的封闭端端面或者靠近封闭端的外侧壁上。
17.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上的挡板为可拆卸安装。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19.一、本实用新型在套鼠管与端盖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用于隔挡小鼠的挡板,实验人员在拿取小鼠时,先将鼠尾从端盖上的鼠尾孔穿出,再一只手拿着套鼠管,一只手提着小鼠的尾巴把老鼠慢慢塞进套鼠管中,最后安上端盖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挡板能够分别保护两只手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被小鼠咬伤,同样,在取鼠时也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性,避免病菌传染;同时,在鼠尾安放留置针时,取出小鼠后,套在鼠尾上的端盖以及端盖上的挡板能有效阻挡小鼠回身咬坏留置针,实用性更强。
20.二、在套鼠管外侧壁上的挡板设置在靠近端盖的一端,使得在套鼠管上有足够的空间供实验人员拿取,方便实验人员将小鼠塞入套鼠管,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21.三、在端盖以及端盖上的挡板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开口槽与鼠尾孔连通,在使用时将小鼠尾巴从开口槽放入鼠尾孔中,能够防止直接从鼠尾孔中拉出鼠尾时由于较长的拉拽距离划伤小鼠尾部,保证后续注射操作的正常进行。
22.四、开口槽的宽度略小于鼠尾孔的直径,实验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鼠尾段从开口槽放入,在鼠尾进入鼠尾孔后,再稍微拉动小鼠尾部,使鼠尾卡在鼠尾孔内,可防止小鼠尾巴乱动,提高穿刺成功率。
23.五、还包括用于固定套鼠管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与套鼠管相适配的半圆套筒,半圆套筒通过支撑杆与固定设置的底座相连接,套鼠管靠近封闭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抵环,在将小鼠塞入套鼠管之后,将套鼠管放置在半圆套筒内,并通过抵环抵接半圆套筒的端面进行限位,防止实验人员在拉住小鼠尾部进行注射时套鼠管在半圆套筒内移动甚至滑落,同时在寻找小鼠尾部合适的静脉血管或者调整套鼠管的正对位置时,直接转动套鼠管就能达到调整目的,方便快捷。
24.六、半圆套筒与支撑杆通过铰链连接,使得半圆套筒的倾斜角度得以调节,支撑杆采用可伸缩结构,使得半圆套筒的高度得以调节,进而能够满足不同实验人员的注射习惯,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25.七、在套鼠管上还设有投食口,投食口设于套鼠管的封闭端端面或者靠近封闭端的外侧壁上,在需要对小鼠进行多次间隔注射时,为节省固定安装小鼠的时间,可以直接将
小鼠留在套鼠管内,并通过投食口投喂食物或者插装饮水瓶以补充小鼠体力,保持小鼠活力,同时在不需要投喂的时候,该投食口还能起到通气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套鼠管内的空气流通。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射环节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1-套鼠管,2-端盖,3-通气孔,4-鼠尾孔,5、6-挡板, 7-开口槽,8-固定架,81-半圆套筒,82-支撑杆,83-底座,9-抵环, 10-投食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小鼠尾静脉注射的固定装置,包括包括套鼠管1,套鼠管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端盖2,端盖2与套鼠管1为螺纹配合,套鼠管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3,为使套鼠管1内的透气散热效果更好,若干通气孔3均匀地设置在套鼠管1 的外侧壁上,端盖2上设有用于伸出小鼠尾巴的鼠尾孔4,鼠尾孔4 设置在端盖2的中心位置,套鼠管1及端盖2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用于隔挡小鼠的挡板5,基于小鼠的活动特性,套鼠管1上的挡板5采用平面板状,端盖2上的挡板5采用锥形套状。
32.实验人员在拿取小鼠时,先将鼠尾从鼠尾孔4穿出,再一只手拿着套鼠管1,一只手提着小鼠的尾巴把小鼠慢慢塞进套鼠管1中,最后安上端盖2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挡板5能够分别保护两只手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被小鼠咬伤,同样,在取鼠时也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性,避免病菌传染;同时,在鼠尾安放留置针时,取出小鼠后,套在鼠尾上的端盖2以及端盖2上的挡板5能有效阻挡小鼠回身咬坏留置针,实用性更强。
33.在端盖2以及端盖2上的挡板5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口槽7,开口槽7与鼠尾孔4连通,在使用时将小鼠尾巴从开口槽7放入鼠尾孔4 中,能够防止直接从鼠尾孔4中拉出鼠尾时由于较长的拉拽距离划伤小鼠尾部,保证后续注射操作的正常进行。
34.开口槽7的宽度略小于鼠尾孔4的直径,实验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鼠尾段从开口槽7放入,在鼠尾进入鼠尾孔4后,再稍微拉动小鼠尾部,使鼠尾卡在鼠尾孔4内,可防止小鼠尾巴乱动,提高穿刺成功率。
35.还包括用于固定套鼠管1的固定架8,固定架8包括与套鼠管1 相适配的半圆套筒81,半圆套筒81通过支撑杆82与固定设置的底座83相连接,套鼠管1靠近封闭端的外侧壁上设有抵环9,在将小鼠塞入套鼠管1之后,将套鼠管1放置在半圆套筒81内,并通过抵环9抵接半圆套筒81的端面进行限位,防止实验人员在拉住小鼠尾部进行注射时套鼠管1在半圆套筒81内移动甚至滑落,同时在寻找小鼠尾部合适的静脉血管或者调整套鼠管1的正对位置时,直接转动套鼠管1就能达到调整目的,方便快捷。
36.为保证半圆套筒81不会堵住离心管上过多的通气孔3,半圆套筒81采用镂空式;为方便固定架8的拿取,底座83采用吸盘式。
37.半圆套筒81与支撑杆82通过铰链连接,铰链轴采用一螺栓,螺栓穿过半圆套筒81与支撑杆82的连接部,并通过锁定螺母锁紧,拧松锁定螺母,就可对半圆套筒81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支撑杆82采用可伸缩结构,支撑杆82包括相互套设的两段竖直杆,位于外层的竖直杆端部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抵住内层的竖直杆,拧松锁紧螺栓,就可对半圆套筒81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满足不同实验人员的注射,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38.在套鼠管1上还设有投食口10,投食口10设于套鼠管1的封闭端端面,在需要对小鼠进行多次间隔注射时,为节省固定安装小鼠的时间,可以直接将小鼠留在套鼠管1内,并通过投食口10投喂食物或者插装饮水瓶以补充小鼠体力,保持小鼠活力,同时在不需要投喂的时候,该投食口10还能起到通气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套鼠管1内的空气流通。
39.如图3所示,为方便实验人员的注射操作,端盖2上的挡板5为可拆卸安装,具体表现为过盈配合,在将小鼠塞入套鼠管之后,可以将挡板5从端盖2上拧下来,以便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给实验人员;同时,在小鼠尾部安放留置针后,在将小鼠拿出套鼠管1之前,可以再把挡板5拧在端盖2上,并且还能基于不同的留置针固定方式来选择锥形的挡板5的正对方向,例如需要短间隔进行注射时一般实验人员会手捏住留置针,这时可以将挡板5的开口朝后安装,以便罩住实验人员的手起到保护作用,当注射间隔较长时,一般会采用固定式留置针,这时可以将挡板5的开口朝前安装,以防止小鼠意外咬掉留置针。
40.使用该实施例中的小鼠固定装置的操作流程为:首先,实验人员从鼠笼中抓住小鼠的尾巴将其提出,再通过端盖2以及端盖2上的挡板5上的开口槽7将鼠尾放进鼠尾孔4中,然后一只手提着鼠尾,另一只手拿取套鼠管1上远离管口的挡板5一侧,慢慢将小鼠塞进套鼠管1中,最后拧紧端盖2;然后将套鼠管1套在半圆套筒81内,实验人员调整好合适的半圆套筒81的倾斜角度以及高度,拉住小鼠尾巴,通过转动套鼠管1找到小鼠尾巴上合适的静脉所在,利用抵环9 抵住半圆套筒81的端面限制套鼠管1的移动,进行注射操作。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