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

文档序号:33567659发布日期:2023-03-24 14:4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术后康复锻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2.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3.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经常会遇到术肢伸直功能障碍的问题,术肢伸直障碍会影响正常行走和整体生活质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为术后缺乏及时、足量和有效的膝关节伸直锻炼,因此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要求对术肢膝关节进行伸直康复锻炼,常规的锻炼方法为:患者仰卧或坐卧,完全放松腿部肌肉,靠腿部的重量自然伸直,然后在膝盖位置施加重物(比如标准重量的沙袋或盐袋)进行加压使腿部伸直,但盐袋或沙袋容易滑落,而沙袋或盐袋一旦滑落,难以达到使腿部伸直的目的,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只能利用多层胶布或绷带缠紧固定盐袋或沙袋,胶布或绷带与患者腿部皮肤紧密接触,舒适性差,严重的还会出现并发症甚至局部皮肤坏死;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还需要对膝关节进行冰敷,冰敷可以止痛止血,那么在冰敷前就需要将胶布或绷带解开并拿掉沙袋或盐袋后才能进行冰敷,操作麻烦,还可能对患者的膝关节造成伤害;同时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进行腿部的功能康复锻炼将加速恢复关节稳定性和关节活动度,同时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才能达到患者满意的功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术肢膝关节进行伸直锻炼和/或功能康复锻炼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底板与充气气囊;所述支撑底板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在其左右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第一固定带、充放气连接管与冰敷袋容纳袋,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充气气囊的左右两端,带有开关的所述充放气连接管设置于充气气囊的顶面,至少一个所述冰敷袋容纳袋固设于充气气囊底面;所述充气气囊通过第一固定带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
6.优选的,所述冰敷袋容纳袋与患者膝关节接触的底面内侧设置有防冻隔层。
7.进一步的,所述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还包括功能锻炼组件,功能锻炼组件包括连接杆、竖杆、横杆与脚踏板;两根所述竖杆分别垂直连接于两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横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连接安装在所述横杆上;在所述支撑底板前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两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孔内。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上还设有定位螺栓与定位螺孔,两个所述定位螺孔分别水平开设于支撑底板前端的左右侧面上,所述定位螺孔与连接孔连通,所述定位螺栓螺纹旋接在所述定位螺孔内。
9.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足后跟托、弹力约束带与轴孔;所述足后跟托设置于脚踏板后端面底部,所述弹力约束带两端分别连接于脚踏板中部左右两侧,所述轴孔水平贯穿于所述脚踏板并处于脚踏板中部或下部;所述脚踏板通过轴孔连接安装在所述横杆上。
10.进一步的,所述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还包括牵引绳;两根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杆上,在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抓环。
11.进一步的,所述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还包括负重袋;在所述负重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所述负重袋通过第二固定带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负重袋内填充有细沙。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均为弹力扁带;在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子魔术贴,在充气气囊与负重袋的顶面设置有可与子魔术贴相互粘合的母魔术贴。
13.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与患者腿部的接触面、足后跟托与患者足部的接触面、脚踏板与患者足部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柔性垫层。
14.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可通过支撑底板支撑患者术肢,在充气气囊对膝盖加压的作用下使腿部伸直,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通过充气气囊调整加压力度大小;在充气气囊与患者膝关节接触面上设置有可放置冰敷袋的冰敷袋容纳袋,可便于对患者膝关节进行冰敷,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设有的脚踏板可便于患者进行踝泵屈伸运动,设有的牵引绳可辅助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同时设有的负重袋可在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时加大训练强度,加速恢复关节稳定性和关节活动度,达到患者满意的功能效果。
附图说明
1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板1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充气气囊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功能锻炼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脚踏板34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21.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1
24.参照说明书附图1、2、3,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与充气气囊2;所述支撑底板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能对患者腿部形成一个底部支撑,在其左右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两端与支撑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气囊2上设有第一固定带21、充放气连接管22与冰敷袋容纳袋2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带2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充气气囊2的左右两端,带有开关的所述充放气连接管22设置于充气气囊2的顶面,带有开关的所述充放气连接管22便于连接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可以为充气球囊或充气泵)向充气气囊2内充气及将充气气囊2内的气体放出,三个所述冰敷袋容纳袋23固设于充气气囊2底面;所述充气气囊2通过第一固定带21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杆11之间,通过调整第一固定带21固定连接在固定杆11的位置可便于调整充气气囊2的位置使该装置在使用时充气气囊2 能够完全处于膝关节的顶部。
25.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气囊2整体呈弧形的,使充气气囊2更好的包裹贴合住患者膝关节进行加压,同时也可增加冰敷袋容纳袋23与膝关节的接触面积。
26.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冰敷袋容纳袋23与患者膝关节接触的底面内侧设置有防冻隔层;所述防冻隔层可为棉布层或海绵层,防冻隔层能够吸收放置于冰敷袋容纳袋23内的冰敷袋上的冷凝水同时保护患者不会被冻伤;在所述冰敷袋容纳袋23的袋口设置有可将袋口封闭的魔术贴或暗扣,将冰敷袋容纳袋23 的袋口封闭可防止冰敷袋掉出。
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2、4,所述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还包括功能锻炼组件3,功能锻炼组件3包括连接杆31、竖杆32、横杆33与脚踏板34;两根所述竖杆32分别垂直连接于两根所述连接杆31的一端,所述横杆33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杆
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34连接安装在所述横杆33上;在所述支撑底板1前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12,两根所述连接杆31的另一端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孔12内;所述支撑底板1上还设有定位螺栓13与定位螺孔,两个所述定位螺孔分别水平开设于支撑底板1前端的左右侧面上,所述定位螺孔与连接孔12连通,所述定位螺栓13螺纹旋接在所述定位螺孔内,在定位螺栓13的外端固设有旋钮。
2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功能锻炼组件3可拆卸式连接在支撑底板1前端,在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时再将功能锻炼组件3安装,具体安装方法为:先将定位螺栓 13通过旋钮向外旋松,将两根所述连接杆31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连接孔12内,调整好连接杆31插入的深度(使患者的足部接触脚踏板34)后,通过旋钮向内旋转定位螺栓13,直至定位螺栓13的前端与连接杆31紧密接触就固定了连接杆31的位置。
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5,所述脚踏板34上设置有足后跟托341、弹力约束带342与轴孔343;所述足后跟托341设置于脚踏板34后端面底部,足后跟托341用于支撑患者足后跟,所述弹力约束带342两端分别连接于脚踏板 34中部左右两侧,弹力约束带342用于约束在患者足背处,通过足后跟托341 与弹力约束带342可将患者足部与脚踏板34稳定连接;所述轴孔343水平贯穿于所述脚踏板34并处于脚踏板34中部或下部;所述脚踏板34通过轴孔343连接安装在所述横杆33上,所述脚踏板34可以所述横杆33为转轴转动;患者足部与脚踏板34稳定连接后可通过交替下绷脚尖及上勾脚尖进行踝泵屈伸运动,同时脚踏板34还可约束足部不能左右偏转,保持足部的中立位。
30.同时还可以在脚踏板34侧边与横杆3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此时脚踏板34保持竖直状态,当下绷脚尖或上勾脚尖时,弹簧被拉伸,此时便增加了踝泵屈伸运动的锻炼强度,可加速恢复;同时可选用多个不同弹力系数的弹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不同弹力系数的弹簧,脚踏板34侧边与横杆33上弹簧的连接部可设置有挂环,在弹簧两端设置有挂钩,这样可便于更换不同弹力系数的弹簧。
3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所述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还包括牵引绳4;两根所述牵引绳4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杆33上,在所述牵引绳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抓环;患者双手分别握持一个抓环,在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时,双手同时用力拉扯牵引绳4辅助足部抬高,抬高后使腿部与床面的夹角约为30度,同时在腿部回落时,慢慢放牵引绳4,使腿部在手部力量控制下慢慢恢复与床面平行的状态,牵引绳4可辅助腿部的直腿抬高与直腿回落,同时可防止在直腿抬高锻炼过程中对腿部造成的伤害。
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所述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还包括负重袋5;在所述负重袋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51,所述负重袋5通过第二固定带51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杆11之间;所述负重袋5 内填充有细沙;可在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时将负重袋5通过第二固定带51固定在支撑底板1前端,以加大直腿抬高训练强度,加速恢复关节稳定性和关节活动度。
3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51均为弹力扁带;在第一固定带21与第二固定带51的另一端设置有子魔术贴,在充气气囊2与负重袋5的顶面设置有可与子魔术贴相互粘合的母魔术贴;通过将第一固定带21另一端环绕所述固定杆11后将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相互粘合实现充气气囊2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杆11之间;通过将第二固定带51另一端环绕所述固定杆 11后将子魔术贴与母魔术贴相互粘合实现负重袋5固定
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杆 11之间。
3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底板1与患者腿部的接触面、足后跟托341 与患者足部的接触面、脚踏板34与患者足部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柔性垫层;所述柔性垫层可以为海绵垫层或棉垫;柔性垫层可避免患者腿部或足部与支撑底板 1、足后跟托341及脚踏板34硬性接触,可防止在佩戴该伸直康复锻炼装置及佩戴该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进行功能锻炼时患者腿部皮肤压疮的形成。
35.本专利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将患者术肢放置于支撑底板1上,并将充气气囊2覆盖在术肢的膝关节顶部,通过第一固定带21将充气气囊2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杆11之间,后使用充气装置连接好充放气连接管22对充气气囊2进行充气将术肢加压伸直,以患者疼痛忍耐程度为标准控制充气气囊2内充气量的多少,后关闭充放气连接管22上的开关,撤除充气装置;当需要进行冰敷时,打开充放气连接管22上的开关放掉充气气囊 2内的空气,解开一侧的第一固定带21,将冰敷袋置入冰敷袋容纳袋23内,并将冰敷袋容纳袋23的袋口封闭,重复上述方法在将术肢加压伸直的同时对膝关节进行冰敷(在冰敷时也可不对充气气囊2充气,只要通过第一固定带21固定好冰敷袋处于膝关节位置进行冰敷即可),但要控制冰敷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防止冻伤;
36.在需要进行腿部功能锻炼时,一种情况是:患者可以在术肢加压伸直状态下自主下绷脚尖或上勾脚尖进行踝泵屈伸运动或自主抬高足部进行直腿抬高锻炼;另一种情况是:将连接杆31插接在连接孔12内,患者足部通过足后跟托341 与弹力约束带342约束在脚踏板34上,并使用定位螺栓13定位连接杆31的位置,患者可以自主下绷脚尖或上勾脚尖使脚踏板34绕横杆33转动进行踝泵屈伸运动,通过患者双手分别握持牵引绳4的一个抓环,在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时,双手同时用力拉扯牵引绳4辅助足部抬高,抬高后使腿部与床面的夹角约为30度,同时在腿部回落时,慢慢放牵引绳4,使腿部在手部力量控制下慢慢恢复与床面平行的状态。
37.很显然,能够对上述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部件的修改和/或增加,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和范围。
38.同样清楚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对该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定能够获得许多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的其它等效形式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和相应的方法,该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肢伸直康复锻炼装置和相应的方法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因此都位于由此限定的保护领域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