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手术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3924发布日期:2022-09-03 01:0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底手术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缝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盆底手术缝合器。


背景技术:

2.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盆底结缔组织损伤而造成的盆底结构缺陷,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如子宫、膀胱及直肠膨出,并通常伴有排尿困难、尿失禁、出口梗阻性便秘、便失禁和脱出物溃疡等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疾病,其中盆腔脏器脱垂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和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和生活质量,在对盆底功能进行修复时要用到手术缝合器。
3.手术缝合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使用不同型号的针线,而现有的手术缝合器的钩针都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就需要更换手术缝合器,从而增加了手术成本;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盆底手术缝合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盆底手术缝合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盆底手术缝合器,包括上钳臂、下钳臂和钩针,所述上钳臂和下钳臂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钩针的内部开设有穿针孔,所述钩针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矩形板,所述钩针的一端与矩形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穿针孔还包括安装在上钳臂外表面的第一矩形块,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板位于矩形槽的内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矩形块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插接在第一矩形块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矩形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孔。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拉板,所述拉板靠近第一矩形块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矩形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直角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远离拉板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直角板并插接在两个第二限位孔的内部。
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直角板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两个直角板的一端均与拉板靠近第一矩形块的一面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盆底手术缝合器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之间的配合,在手术缝合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到不同型号的针线时,可便于对钩针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钩针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使钩针适应不同型号的针线,相比较更换手术缝合器,可极大节约手术成本。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板、第二限位杆和第二限位孔之间的配合,当未对钩针进行安装时,第二限位杆可插接在第二限位孔的内部来对第二矩形块和第一限位杆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当解除对第二矩形块的限位后,第一限位杆会自动插接到第一限位孔的内部来对矩形板和钩针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钩针、穿针孔、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机构隐藏矩形板、第一限位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钩针、穿针孔、矩形板和第一限位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1、上钳臂;2、下钳臂;3、钩针;4、穿针孔;5、第一限位机构;501、第一矩形块;502、矩形槽;503、矩形板;504、第一限位孔;505、第一弹簧;506、第二矩形块;507、第一限位杆;508、第二限位孔;6、第二限位机构;601、直角板;602、第二弹簧;603、拉板;604、第二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盆底手术缝合器,该装置用于对盆底功能进行修复,通过设置的第一限位机构5和第二限位机构6,在手术缝合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到不同型号的针线时,可便于对钩针3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钩针3进行更换,从而能够使钩针3适应不同型号的针线,相比较更换手术缝合器,可极大节约手术成本。
23.参见图1~图6,一种盆底手术缝合器,包括上钳臂1、下钳臂2和钩针3,上钳臂1和下钳臂2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钩针3的内部开设有穿针孔4,钩针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5,第一限位机构5包括矩形板503,钩针3的一端与矩形板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矩形板503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504,矩形板50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6,两个第一限位孔504关于矩形板503的中心点对称,在手术缝合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使用到不同型号的针线时,可更换不同型号的钩针3来与其相对应。
24.穿针孔4还包括安装在上钳臂1外表面的第一矩形块501,第一矩形块501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502,矩形板503位于矩形槽502的内部,矩形板503的形状与矩形槽502的形状相适配。
25.第一矩形块5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505,两个第一弹簧505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506,两个第二矩形块506关于第一矩形块501对称,当未对钩针3进行安装时,第一弹簧505为拉伸状态。
26.两个第二矩形块506相互靠近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507,两个第一限位杆50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插接在第一矩形块501的内部,两个第二矩形块506的内部均开设
有第二限位孔508,第一矩形块50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杆507相适配的第一圆孔。
27.第二限位机构6包括拉板603,拉板603靠近第一矩形块50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604,第一矩形块5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直角板601,两个第二限位杆604远离拉板603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直角板601并插接在两个第二限位孔508的内部,直角板60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杆604相适配的第二圆孔,通过拉板603、第二限位杆604和第二限位孔508之间的配合,当未对钩针3进行安装时,第二限位杆604可插接在第二限位孔508的内部来对第二矩形块506和第一限位杆507进行限位。
28.两个直角板601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2,两个第二弹簧602远离两个直角板601的一端均与拉板603靠近第一矩形块501的一面固定连接,向远离第二矩形块506的方向拉动拉板603,拉板603可带动第二限位杆604向远离第二矩形块506的方向移动并拉长第二弹簧602,当第二限位杆604完全从第二限位孔508的内部移出时,在第一弹簧505的作用下,第一限位杆507可插接在第一限位孔504的内部来对矩形板503和钩针3进行限位。
29.工作原理:当手术缝合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不同型号的针线时,首先向远离第二矩形块506的方向拉动拉板603,拉板603可带动第二限位杆604向远离第二矩形块506的方向移动并拉长第二弹簧602,当第二限位杆604完全从第二限位孔508的内部移出时,向远离钩针3的方向拉动第二矩形块506,第二矩形块506可带动第一限位杆507向远离钩针3的方向移动并拉长第一弹簧505,当第二矩形块506向远离第一矩形块501的方向移动至最大距离时,第一限位杆507会刚好从第一限位孔504的内部移出,此时即可解除对矩形板503和钩针3的限位,然后松开拉板603,在第二弹簧602的作用下,第二限位杆604远离拉板603的一端会插接在第二限位孔508的内部来对第二矩形块506和第一限位杆507进行限位,之后就可将矩形板503和钩针3从第一矩形块501上取下,当找到与针线相适配的钩针3时,将矩形板503重新插接在矩形槽502的内部并向远离第二矩形块506的方向拉动拉板603,当第二限位杆604完全从第二限位孔508的内部移出时,在第一弹簧505的作用下,第一限位杆507可插接在第一限位孔504的内部来对矩形板503和钩针3进行限位,此时就完成了对钩针3的更换,通过对钩针3进行更换,能够使钩针3适应不同型号的针线,相比较更换手术缝合器,可极大节约手术成本。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