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6918发布日期:2022-09-17 10:2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新型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是新型内窥镜。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内窥镜(授权公告号cn202693905u),该专利技术有自带光源,具有轻便,易携带,易组装,操作简单,成像清晰,色彩还原度高,可以进入更加狭小的空间操作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便捷的调节摄像头的角度,不能够精确地照出位置,其次,在使用时不能够接线磨损口腔或其他孔道,造成使用时不适,从而较为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新型内窥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内窥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内窥镜,包括内窥镜主体,所述内窥镜主体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内窥镜主体的外部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手握把手,所述手握把手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内窥镜主体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的外部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外部套设有充气气囊,所述连接线的外端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前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调节座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套,所述调节座与摄像头之间通过调节结构相连。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调节座前部中间处的第一调节套,所述第一调节套的前部转动连接梯形调节套,且调节座通过第一调节套与梯形调节套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梯形调节套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套,且第一调节套与第二调节套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调节套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且摄像头安装在连接套的内部中间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套、梯形调节套与第二调节套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条,所述调节座、第一调节套与梯形调节套的外部靠近传动齿条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且微型马达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对应传动齿条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传动齿条之间相互啮合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外部等距安装有照明灯,且照明灯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气囊的内部中间处嵌合安装有连接皮套,且连接皮套设置在连接线的外部,所述充气气囊的进气端安装有单向充气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在使用时,通过将连接线插在内窥镜主体的连接插座上,将另一端连接线插入口腔等位置处,通过外接电源对微型马达进行通电,使用人员则可以通过手握把手处的控制器操控微型马达进行运作,通过驱动齿轮与传动齿条的配合,带动调节座处的第一调节套进行转动调节角度,同原理,通过第一调节套、梯形调节套、第二调节套与连接套的配合,实现多角度调节摄像头,提高了摄像头拍摄时的精密度,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14.2、为了能够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则可以将充气气囊放置在口腔等孔道位置处,通过单向充气嘴往充气气囊中吹气,通过充气气囊撑住孔道,有效的防止连接线移动时对孔道处的磨损,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新型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新型内窥镜中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中:1、内窥镜主体;2、显示屏;3、手握把手;4、控制器;5、连接插座;6、连接线;7、充气气囊;8、调节座;9、摄像头;10、密封套;11、第一调节套;12、梯形调节套;13、第二调节套;14、连接套;15、照明灯;16、传动齿条;17、微型马达;18、驱动齿轮;19、连接皮套;20、单向充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内窥镜,包括内窥镜主体1,内窥镜主体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内窥镜主体1的外部中间处固定安装有手握把手3,手握把手3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内窥镜主体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连接插座5,连接插座5的外部连接有连接线6,连接线6的外部套设有充气气囊7,连接线6的外端安装有调节座8,调节座8的前部安装有摄像头9,调节座8的外部套设有密封套10,调节座8与摄像头9之间通过调节结构相连。
20.在图1-2中:调节结构包括转动安装于调节座8前部中间处的第一调节套11,第一调节套11的前部转动连接梯形调节套12,且调节座8通过第一调节套11与梯形调节套12连接,通过第一调节套11带动梯形调节套12进行角度调节。
21.在图1-2中:梯形调节套12的外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套13,且第一调节套11与第二调节套13的结构相同,第二调节套1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套14,且摄像头9安装在连接套14的内部中间处,通过第一调节套11、梯形调节套12、第二调节套13与连接套14的配合,实现多角度调节摄像头9,提高了摄像头9拍摄时的精密度。
22.在图1-2中:第一调节套11、梯形调节套12与第二调节套13的外部均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条16,调节座8、第一调节套11与梯形调节套12的外部靠近传动齿条16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微型马达17(该型号为:gb06-700-md16001-2-m),且微型马达17的输入端与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驱动齿轮18与传动齿条16的配合,带动调节座8处的第一调节套11
进行转动调节角度。
23.在图1-2中:微型马达17的输出轴对应传动齿条16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18,且驱动齿轮18与传动齿条16之间相互啮合连接,连接套14的外部等距安装有照明灯15,且照明灯15的输入端与控制器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照明灯15提高摄像头9拍摄的效果。
24.在图1中:摄像头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4的输出端与显示屏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摄像头9进行拍摄,摄像头9将拍摄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通过控制器4将信号转化后,配合显示屏2进行图形显示。
25.在图1与3中:充气气囊7的内部中间处嵌合安装有连接皮套19,且连接皮套19设置在连接线6的外部,充气气囊7的进气端安装有单向充气嘴20,通过单向充气嘴20往充气气囊7中吹气,通过充气气囊7撑住孔道,有效的防止连接线6移动时对孔道处的磨损,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将连接线6插在内窥镜主体1的连接插座5上,将另一端连接线6插入口腔等位置处,通过外接电源对微型马达17进行通电,使用人员则可以通过手握把手3处的控制器4操控微型马达17进行运作,通过驱动齿轮18与传动齿条16的配合,带动调节座8处的第一调节套11进行转动调节角度,同原理,通过第一调节套11、梯形调节套12、第二调节套13与连接套14的配合,实现多角度调节摄像头9,提高了摄像头9拍摄时的精密度,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为了能够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则可以将充气气囊7放置在口腔等孔道位置处,通过单向充气嘴20往充气气囊7中吹气,通过充气气囊7撑住孔道,有效的防止连接线6移动时对孔道处的磨损,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较为实用。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