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8304发布日期:2022-12-03 00:2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领域,具体是一种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


背景技术:

2.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胰岛素治疗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主要手段,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
3.目前,胰岛素注射通常一天2-4次,要求不能在短时间内同一注射点重复注射,且每次注射点距上次注射点间隔不少于2cm。这是因为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有促合成作用,短时间内多次在同一区域注射,会导致皮下硬结及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有效的避免方法是注射部位的轮换。然而临床上给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人员通常不固定,交接班也很困难,不同班次的人就很容易搞混上一次的注射位置,导致同一个注射点或者相近位置多次注射引起并发症,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血糖波动,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利用和血糖控制效果。
4.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能避免出现因护士搞混上一次的注射位置而造成同一部位重复注射的情况,提高胰岛素的注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能避免出现因护士搞混上一次的注射位置而造成同一部位重复注射的情况,提高胰岛素的注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包括圆盘体、标识带和转动座,圆盘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通圆盘体两表面的定位孔,圆盘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七条由定位孔沿圆盘体径向均布的划分线,划分线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由一到七用于代表一周七天的日期数字;转动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定位孔内且两端面均凸出于圆盘体的两表面,标识带与转动座连接且位于圆盘体设有划分线的一面,标识带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排定位标识孔,每排定位标识孔的个数为四个,同一排相邻定位标识孔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cm,两排定位标识孔前后、左右方向均错开形成前后、左右间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所述转动座的外壁环绕有一圈向外凸出的连接块,定位孔的内壁设置环形槽,连接块可适配地插入环形槽内并沿环形槽转动。
10.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座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转动座的侧壁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口,其内部还设置有自动回缩装置,标识带的一端与自动回缩装置连接,另一端可从开口中伸出。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回缩装置包括转轮、卷簧和安装轴,安装轴设置在转动座内并与转动座固定连接,转轮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轴上,卷簧设置在转轮和安装轴之间,卷簧卷绕在安装轴上且一端与安装轴连接,另一端与转轮连接,标识带卷绕在转轮上,其一端与转轮的外表面固定,另一端可从开口中伸出。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标识带背对圆盘体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标识,其朝向圆盘体的一面设置有刻度线。
13.更进一步地,所述标识带从开口伸出一端的端面设置有卡块。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包括圆盘体、标识带和转动座,圆盘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条由定位孔沿圆盘体径向均布的划分线,划分线的末端均设置有由一到七用于代表一周七天的日期数字;标识带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排定位标识孔,每排的定位标识孔的个数为4个,且同一排相邻定位标识孔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cm。标识带可通过转动座转动到代表当天在一周中的具体天数的划分线处,再根据早、中、晚、睡前的时间通过同一排上的对应的定位标识孔做标识,避免出现因护士搞混上一次的注射位置而造成同一部位重复注射的情况,有效地保证了注射部位的轮换及准确性,提高胰岛素的注射效果。同时,医护人员还能根据具体天数的单双来变换使用不同排的定位标识孔,从而错开使用不同一天但同一个注射时间的注射直径范围,有效避免皮下硬结及脂肪萎缩。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小巧,携带方便,利于统筹工作安排。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座的剖视图。
19.图中标号为:1、圆盘体;101、环形槽;2、标识带;3、转动座;31、开口;4、定位标识孔;5、连接块;6、转轮;7、卷簧;8、安装轴;9、卡块;10、限位标识;11、刻度线;12、划分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包括圆盘体1、标识带2和转动座3,圆盘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通圆盘体1两表面的定位孔,转动座3可转动地设置在定位孔内且两端面均凸出于圆盘体1的两表面,转动座3凸出的端面能够准确对准患者的肚脐位置。
22.圆盘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七条由定位孔沿圆盘体1径向均布的划分线12,划分线12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由一到七用于代表一周七天的日期数字,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六、七,从周一到周日依次间隔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注射部位过于靠近。
23.标识带2与转动座3连接且位于圆盘体1设有划分线12的一面,标识带2的长度方向
上设置有两排定位标识孔4,标识带2上设置有“单日”和“双日”提示语,“单日”和“双日”提示语分别对应不同排的定位标识孔4,以便医护人员能根据单双日来决定使用哪一排的定位标识孔4,从而错开使用不同一天但同一个注射时间的注射直径范围,有效避免皮下硬结及脂肪萎缩,每排定位标识孔4的个数为四个,其靠近转动座3的定位标识孔4为第一个定位标识孔4,第一个定位标识孔4到圆盘体1中心的距离大于5cm,以便符合胰岛素注射的要求。每个定位标识孔4的前面也均设置有提示语,且提示语分别为早、中、晚、睡前,并按照“早、中、晚、睡前”的顺序从第一个标识孔依次向后排列,提示语能够明确的提醒医护人员对应时间应该注射的位置,避免出现同一个注射点多次注射的情况。同一排相邻定位标识孔4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cm,两排定位标识孔4前后、左右方向均错开形成前后、左右间隔。
24.具体地,转动座3的外壁环绕有一圈向外凸出的连接块5,定位孔的内壁设置环形槽101,连接块5可适配地插入环形槽101内并沿环形槽101转动,既能避免转动座3从圆盘体1中脱出,也方便转动座3带动标识带2转动,使标识带2转动到相应的一周内的具体天数。
25.更具体地,转动座3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转动座3的侧壁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开口31,其内部还设置有自动回缩装置,标识带2的一端与自动回缩装置连接,另一端可从开口31中伸出,标识带2使用结束后可通过自动回缩装置收回到转动座3内,避免标识带长期暴露在外面变得破损,也更方便收纳和携带。自动回缩装置包括转轮6、卷簧7和安装轴8,安装轴8设置在转动座3内并与转动座3固定连接,转轮6可转动地套设于安装轴8上,卷簧7设置在转轮6和安装轴8之间,卷簧7卷绕在安装轴8上且一端与安装轴8连接,另一端与转轮6连接,标识带2卷绕在转轮6上,其一端与转轮6的外表面固定,另一端可从开口31中伸出,标识带2从开口31伸出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卡块9,卡块9位于标识带2背对圆盘体1的一面,卡块9可防止标识带2全部收回到转动座3内,方便下次将标识带2拉长。标识带2背对圆盘体1的一面设置有限位标识10,限位标识10为有颜色的条纹,方便识别,当标识带2上的限位标识10出现在开口31外时,即表明被拉出转动座3外的标识带2的长度刚好为合适的胰岛素注射定位长度,避免标识带2被拉出的长度过短或过长而导致同一个注射点附近多次注射引起并发症,标识带2朝向圆盘体1的一面设置有刻度线11,使得标识带2可通过刻度线11来测量患者的臂围或腰围,无需提前准备其它的测量工具,扩大了标识带2的使用范围,方便使用。
26.使用该胰岛素注射轮换装置做注射标识时,医护人员先将转动座3凸出的端面对准患者的肚脐,圆盘体1上标有“一”的日期数字朝向腹部下方,再根据当天在一周内的具体天数,转动转动座3,使标识带2转动到对应的划分线12处,就能将标识带2拉长直到限位标识10刚好出现在开口31外,便可根据时间以及日期数字的单双日,确定可使用的定位标识孔4,医护人员便可通过定位标识孔4做标识,以便能通过标识处在正确的位置给患者注射胰岛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