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血管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98197发布日期:2023-02-07 17:2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颅内血管支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内血管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2.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目前大多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3.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分叉处及其主要分支。颅内动脉瘤的大小悬殊很大,通常在 0.5~2cm。动脉瘤的破裂与其大小有一定关系,一般认为破裂的动脉瘤较大,未破裂的动脉瘤较小。动脉瘤破裂的临界大小为直径在0.5~0.6cm。直径超过 0.5cm的动脉瘤出血机会逐渐增多,其直径超过3.0cm后,则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取代了出血症状。
4.通常情况下,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来说,可以通过采用开颅手术,动脉瘤夹闭或者是采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来进行治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目前多数对于颅内动脉瘤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介入手术方式,将弹簧圈栓塞填塞入动脉瘤,从而使得动脉瘤内部成为死腔,瘤壁逐渐缺血坏死,从而有效地消除动脉瘤的存在。
5.支架辅助治疗技术是将导引导管头端放置于椎动脉颅外段,沿着导引管在微导丝引导下送进微导管,尖端送入颅内动脉瘤体内,再沿微导丝将微导管送入瘤体内,同时将支架小心准送入确定位好的部位,然后释放支架以充全覆盖动脉瘤瘤颈,最后小心沿微导管先后送入数枚弹簧圈,以填塞完整个动脉瘤体为宜。
6.然而颅内血管与外周血管完全不同,它的厚度只有心脏或肢体小血管的十分之一;颅内血管缺乏外弹力层和中间的肌层,较外周的血管脆;颅内血管大多具有不同程度弯曲;另外预内的血管很细小,通常在2.5~3.5mm左右。为此,颅内血管介入器材需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特别是柔顺性和扩张力。同时,由于颅内血管支路复杂,介入器材需具有准确导向、精确定位、以及微小调节的功能。
7.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颅内血管支架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颅内血管支架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颅内血管支架系统包括微导管,设于微导管内的微导丝,套设于微导丝外的支架,以及设于微导管端部用于固定微导管和安装微导丝的固定机构;支架采用铂钨合金制成并为网状结构,其中部为闭环、两端为开环;微导丝为具有形状记忆的镍钛合金丝制成,微导丝头端为用于进入血管分支的导向段、前中段为用于固定支架的套装段、中段为增强微导丝支撑性的增强段、尾端为便于操作的定位段。
11.进一步地,支架中部至少分布有三段荧光涂层,荧光涂层为x光显影剂涂层。
12.进一步地,支架两端均环向设有六个倒v型端头,每隔一个v型端头上设有一个限位块,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13.进一步地,套装段上设有束缚段,束缚段与增强段之间形成束缚凹槽,支架远端的限位块环向安装于束缚凹槽内。
14.进一步地,束缚段直径为套装段直径1.2-1.5倍,束缚凹槽高度为限位块高度1.5-2倍。
15.进一步地,定位段上均布有若干个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直径为定位段直径 1.2-1.5倍。
16.进一步地,增强段直径为套装段直径1.2-1.8倍,定位段直径为套装段直径 1.5-2倍。
17.进一步地,导向段上设有内弯弯头,内弯弯头上设有球体,球体直径为导向段直径1.2-1.5倍。
18.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于微导管上的接头、设于接头上的手柄、以及螺纹设于接头上的固定件。
19.进一步地,接头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固定腔、限位腔、极扩腔、渐扩腔和连通腔,固定件内设有与固定腔相连通的连接腔,限位腔内径与微导管外径相同,固定腔和连接腔内径相同并均为微导管外径1.2-1.5倍,极扩腔小近端内径与限位腔内径相同、大径端内径与渐扩腔小径端内径相同,连通腔内径与渐扩腔大径端内径相同。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颅内血管支架无法有效导入病灶并精准操作的技术问题,通过优化微导管、微导丝、固定机构与支架的结构与连接,大大提高了支架导入的速率与准确性。
22.本实用新型包括微导管、微导丝、支架和固定机构。其中支架设于微导丝外并与微导丝一同套装于微导管内,微导管和微导丝的共同作用,可保证支架导入过程中的固定,避免支架移位、甚至脱落。微导管上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便于微导管端部的固定以及微导丝和支架安装于微导管内。支架采用铂钨合金制成并为网状结构,其中部为闭环、两端为开环,具有更加良好的柔顺性,使其能极大适应微导管内的压缩、以及微导管外释放,以此实现病灶处血管的有效扩张。微导丝为镍钛合金丝制成,具有优越的形状记忆,使其头部在微导管内处于延展状态、在微导管外处于弯头状态,避免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微导丝头端为导向段、前中段为套装段、中段为增强段、尾端为定位段,其中头端便于在颅内血管支路的导入,前中段便于支架的安装、固定与调节,中段增强了微导丝整体的支撑性,尾端则便于体外操作。本实用新型保证支架的有效固定、支架的准确导入、以及支架的精准释放,提高了颅内血管支架在手术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导丝放大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放大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侧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放大图。
28.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29.1-微导管,2-微导丝,3-支架,4-固定机构,21-导向段,22-套装段,23-增强段,24-定位段,25-束缚段,26-束缚凹槽,31-倒v型端头,32-限位块,41
‑ꢀ
接头,42-手柄,43-固定件,44-固定腔,45-限位腔,46-极扩腔,47-渐扩腔,48-连通腔,49-连接腔,211-内弯弯头,212-球体,241-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颅内血管支架系统,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颅内血管支架无法有效导入病灶并精准操作的技术问题,通过优化微导管、微导丝、固定机构与支架的结构与连接,大大提高了支架导入的速率与准确性。
34.本实用新型包括微导管1,设于微导管1内的微导丝2,套设于微导丝2外的支架3,以及设于微导管1端部用于固定微导管1和安装微导丝2的固定机构 4;支架3采用铂钨合金制成并为网状结构,其中部为闭环、两端为开环;微导丝2为具有形状记忆的镍钛合金丝制成,微导丝2头端为用于进入血管分支的导向段21、前中段为用于固定支架3的套装段22、中段为增强微导丝2支撑性的增强段23、尾端为便于操作的定位段24。
35.本实用新型支架3设于微导丝2外并与微导丝2一同套装于微导管1内,微导管1和微导丝2的共同作用,可保证支架3导入过程中的固定,避免支架3 移位、甚至脱落。微导管1上设有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便于微导管1端部的固定以及微导丝2和支架3安装于微导管1内。
36.本实用新型支架3采用铂钨合金制成并为网状结构,其中部为闭环、两端为开环,具有更加良好的柔顺性,使其能极大适应微导管1内的压缩、以及微导管1外的释放,以此实现病灶处血管的有效扩张。微导丝2为镍钛合金丝制成,具有优越的形状记忆,使其头部在微导管1内处于延展状态、在微导管1 外处于弯头状态,避免对血管内壁的损伤。微导丝2头
端为导向段21、前中段为套装段22、中段为增强段23、尾端为定位段24,其中头端便于在颅内血管支路的导入,前中段便于支架3的安装、固定与调节,中段增强了微导丝整体的支撑性,尾端则便于体外操作。本实用新型保证支架3的有效固定、支架3的准确导入、以及支架3的精准释放,提高了颅内血管支架在手术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37.本实用新型支架3中部至少分布有三段荧光涂层,荧光涂层为x光显影剂涂层。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为栓塞术,利用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囊内或瘤颈部位,再经过微导管将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囊内并将其充满,使得动脉瘤囊内血流消失,从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在此过程中通常需要支架辅助,而为保证支架准确导入动脉瘤病灶血管处,支架可以钛合金弹簧圈为定位参照,当支架3上的荧光涂层与同样涂有荧光涂层的钛合金弹簧圈对齐时,则准确导入至病灶处。
38.本实用新型支架3两端均环向设有六个倒v型端头31,每隔一个v型端头 31上设有一个限位块32,相邻两个限位块3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套装段22 上设有束缚段25,束缚段25与增强段23之间形成束缚凹槽26,支架3远端的限位块32环向安装于束缚凹槽26内。由于微导管1内壁的束缚,支架3远端的限位块32靠拢并聚集,直至与束缚凹槽26内壁相贴合,而近端的限位块32 同样靠拢并聚集至套装段22上。束缚段25直径为套装段22直径1.2-1.5倍,束缚凹槽26高度为限位块32高度1.5-2倍。由于束缚凹槽26高度大于限位块32 高度,操纵微导丝2时,支架3可在微导丝2上移动,但由于微导管1、增强段 23、以及束缚段25的束缚,支架3近端的限位块32仅可在束缚凹槽26内来回移动而不脱离束缚凹槽26,为此可实现支架3的调节:当支架3导入至病灶前,向外拉动微导丝2,即可调节支架3退回至病灶处。
39.本实用新型定位段24上均布有若干个定位凸起241,定位凸起241直径为定位段24直径1.2-1.5倍。由于微导丝2一般从股动脉导入至颅内血管,导入距离长,导入时间久,为导入准确性和安全性,当微导丝2上的支架3即将达到病灶时,此时操作人员的手部可通过定位凸起241感知即将到达病灶。可根据不同手术的导丝导入长度,合理设置定位凸起241的定位段24的长度和定位凸起241起始位置。定位段24直径为套装段22直径1.5-2倍,增强段23直径为套装段22直径1.2-1.8倍,
40.本实用新型导向段21上设有内弯弯头211,内弯弯头211上设有球体212,球体212直径为导向段21直径1.2-1.5倍。当微导丝2束缚于微导管1内时,内弯弯头211处于直线,而微导丝2脱离微导管1束缚伸入血管时,内弯弯头211 恢复内弯形状,内弯弯头211和球体212可避免导向段21头部对血管内壁的刮伤,起到保护作用。内弯弯头211和球体212均采用具有形状记忆的镍钛合金丝制成,内弯弯头211和球体212与导向段21为热处理一体成型。
41.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4包括套设于微导管1上的接头41、设于接头41上的手柄42、以及螺纹设于接头41上的固定件43。接头41和固定件43可用于微导管1的固定,便于微导丝2的支架3安装于微导管1内,而手柄42便于接头与固定件43的螺纹转动连接。接头41内设有依次相连通的固定腔44、限位腔 45、极扩腔46、渐扩腔47和连通腔48,固定件43内设有与固定腔44相连通的连接腔49,限位腔45内径与微导管1外径相同,固定腔44和连接腔49内径相同并均为微导管1外径1.2-1.5倍,极扩腔46小近端内径与限位腔45内径相同、大径端内径与渐扩腔47小径端内径相同,连通腔48内径与渐扩腔47大径端内径相同。限位腔45内径与微导管1外径相同,如此,可保证微导丝2穿入微导管1内部时,微导管1固定不发生移位。
4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微导管1的一端固定于接头41和固定件43内、并将接头
41与固定件43螺纹固定,避免微导管1移位;然后将支架3套装于微导丝2的束缚段25上,使支架3远端的限位块32放置于束缚凹槽26上;然后将支架3和微导丝2共同由接头41导入至微导管1内,支架3在微导管1内壁的挤压作用下压缩,支架3近端的限位块32集中并聚集至套装段22外壁、远端的限位块32集中并聚集至束缚凹槽26槽壁,此时在微导丝2和微导管1 的内外作用下,支架3处于压缩状态;而后将微导管1、支架3和微导丝2共同由肱动脉送入患者颅内病灶,当即将到达病灶处时,操作微导丝2使微导丝2 与支架3由微导管1导出,此时支架3脱离了微导管1的束缚而快速恢复网状结构并与病灶处的血管内壁贴合,实现血管扩张。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