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出水医用光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3238发布日期:2022-10-28 23:5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出水医用光纤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光纤组件,具体涉及一种侧出水医用光纤组件。


背景技术:

2.医用光纤组件可用于传递激光,常应用于各领域的实践中,例如眼科、皮肤科、泌尿外科、消化科、口腔科等,通过控制光纤出光端进行手术,激光传输波长小于500nm且功率大于100w时,在汽化生物组织过程中产生的组织碎末极容易吸附在传能光纤出光端,同时集中吸收激光能量,导致光纤出光端局部高温,从而造成光纤熔融烧毁,导致出光异常,使手术无法正常进行,而现有一体化设置的光纤组件中的水流不能直接冲刷到光纤出光端面,导致出光端吸附的组织碎末不能被及时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流不能直接冲刷到光纤出光端面致使光纤出光端面吸附组织碎末不能被及时清理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出水医用光纤组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5.一种侧出水医用光纤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
6.包括光纤、光纤套管、进水管以及反射镜;所述光纤的出光端设置保护管,光纤的出光端固定在保护管内,所述光纤套管与保护管连接并套设在光纤上;所述光纤套管远离光纤出光端的位置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反射镜固定在保护管内,反射镜的镜面与光纤的出光端相对设置,通过反射镜反射改变光纤出光端的光路方向,所述保护管上对应反射光路位置设置通孔。
7.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的出光端通过连接组件固定在保护管内。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的径向截面为半圆环形,连接组件的外径与所述保护管内径相配合并内嵌设置于保护管中,所述连接组件的内径与所述光纤的外径相配合设置,光纤通过嵌在连接组件上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为空心的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的小端设置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套设固定在光纤上,连接套管的内径与光纤的外径相匹配;
10.所述圆台结构的大端与保护管靠近光纤套管的一端相连;
11.所述圆台结构的侧壁开设过流孔。
12.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为平面镜,固定于保护管中,其轴线与所述光纤的轴线夹角为30
°‑
60
°
;反射镜与保护管内侧面密封连接。
13.进一步地,还包括接合组件;所述接合组件设置在光纤套管远离光纤出光端的一端,接合组件远离光纤套管的一端设置光纤通孔及进水口,接合组件设置空腔以及位于空腔上的光纤通孔、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进水管,所述光纤穿过光纤通孔。
14.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套设在光纤上且位于接合组件外侧,方便手持。
15.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和光纤通孔的连接处采用点胶密封;
16.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口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17.所述光纤套管和接合组件通过热缩密封连接;
18.所述光纤套管和保护管通过热缩密封连接;
19.反射镜与保护管内侧面通过点胶密封,且在所述保护管远离光纤套管的一端通过点胶密封后形成弧形端面。
20.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光纤套管、保护管、接合组件、连接组件的材质,以及密封使用的胶均具有生物相容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的出光位置与水的流出位置重合,均通过保护管侧壁的通孔,水流在出光端前端改变流向,可直接冲刷过光纤出光端和反射镜,且微压的水流可减少光纤出光端粘附组织碎末,并对出光端的降温以及粘附的组织碎末清洁更加彻底。
23.2.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组件,将光纤的出光端固定在保护管内,保证出光端相对反射镜的位置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偏移,保证光路稳定;同时连接组件使局部流道截面积减小,可增加出水压力。
24.3.本实用新型的反射镜轴线与所述光纤的轴线夹角为30
°‑
60
°
,当反射镜夹角取不同角度时,出射光路可到达不同目标位置,可适用于更多不同的使用环境。
25.4.本实用新型中保护管远离光纤套管的一侧端面密封后形成弧形端面,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触碰部位造成划伤;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所用材质均具有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害,适用于各种手术环境。
26.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反射镜改变光路,将直射光纤的出光改成侧设,完成对直出光无法到达的病变部位的治疗,且使用反射镜无需对直出光纤头部进行特殊处理,工艺简单。
27.6.本实用新型设置接合组件将进水管与光纤汇合,使水流和光纤同时通过光纤套管,无需独立设置流道,采用一体化的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组件的径向剖视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保护管,11-连接组件、111-连接套管、112-过流孔,12-通孔;2-光纤套管;3-光纤;4-接合组件;5-反射镜;6-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35.实施例一
36.如图1所示的一种侧出水医用光纤组件,包括光纤3、光纤套管2、进水管6以及反射镜5;所述光纤3的出光端设置保护管1,光纤3的出光端通过连接组件11固定在保护管1内,
所述光纤套管2与保护管1之间通过热缩管密封连接并套设在光纤3上。
37.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组件11的径向截面为半圆环形,连接组件11的外径与所述保护管1内径相配合并内嵌设置于保护管1中,所述连接组件11的内径与所述光纤3的外径相配合设置,光纤3通过嵌在连接组件11上固定。
38.所述反射镜5为平面镜,固定在保护管1内,反射镜5与保护管1内侧面通过点胶密封连接,并在保护管1远离光纤套管2的一端通过点胶密封形成弧形端面;反射镜5的镜面与光纤3的出光端相对设置,反射镜5的轴线与所述光纤3的轴线夹角优选为45
°
,反射镜5反射可改变光纤3出光端的光路方向,所述保护管1侧壁上对应反射光路的位置设置通孔12。
39.所述光纤套管2远离光纤3出光端的一端连接围绕光纤3的接合组件4,接合组件4设置空腔以及位于空腔上的光纤通孔、进水口,光纤套管2与接合组件4通过热缩管密封连接;所述进水管6采用过盈配合连接进水口;所述光纤3穿过光纤通孔,光纤3与接合组件4外侧的光纤通孔连接处采用点胶密封;所述接合组件4设置空腔。
40.为方便手持操作,所述光纤3上设置手柄7,所述手柄7套设在光纤3上且位于接合组件4外侧。在使用过程中,将进水管6的远端连接上冲洗水源,光纤3的远端连接在激光发生器上,接合组件4将进水管与光纤3汇合,冲洗水的流道在接合组件4和光纤套管2内侧及光纤3的外侧,通过一体化设置光纤3和冲洗水,无需独立设置冲洗水流道;冲洗水的出口与改变方向的光路出口均为通孔12,冲洗水在光纤3的出光端前端改变水流方向,冲刷过光纤3出光端平面后经通孔12流出。
41.所述光纤3、光纤套管2、保护管1、接合组件4、连接组件11的材质,以及密封使用的胶均具有生物相容性。
42.实施例二
43.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侧出水医用光纤组件的连接组件11为空心的圆台结构,光纤3穿过圆台结构的空心,所述圆台结构的小端设置连接套管111,连接套管111的内径与光纤3的外径相匹配并固定在光纤3上;所述圆台结构的大端与保护管1靠近光纤套管2的一端相连;所述圆台结构的侧壁开设过流孔112供冲洗水流过。
44.其他结构及使用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4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求反射镜5的轴线与所述光纤3的轴线夹角也可选择为30
°‑
60
°
中的其它角度。当夹角选择30
°
时,光纤3的出射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为120
°
,适用于目标位置前端空间有限的情况,可相对减小医用光纤组件的伸入长度;当夹角选择60
°
时,光纤3的出射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为60
°
,反射光路可到达内侧较为隐蔽的目标位置。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