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心外科开胸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9819发布日期:2022-11-15 21:3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心外科开胸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心外科开胸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2.胸心外科在进行手术时,需要打开患者胸腔进行手术,医生多用撑开装置来进行撑开和固定,扩大手术操作和视野范围,方便医务人员顺利进行手术操作,现有的撑开装置具有自由掌控撑开尺寸的优点,但是没有调整转动的功能。
3.现有的撑开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1、现有的撑开装置的限位装置不完善,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发生松动,在手术的过程中影响手术安全;
5.2、现有的撑开装置结构简单,固定装置不能根据病人伤口进行转动,不能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心外科开胸撑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心外科开胸撑开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块和第一撑开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顶部安装有调节螺丝,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件,且调节螺丝贯穿第一固定件延伸至第二固定件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底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一撑开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环绕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位于第二支撑杆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安装有卡齿,且卡齿贯穿固定块的内部,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孔。
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把手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贯穿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轴贯穿安装有齿轮,固定块的正面贯穿安装有第四支撑杆,且转动轴贯穿第四支撑杆的内部,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固定钉,且固定钉贯穿固定块的内部与固定孔固定。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开器的内壁通过支撑柱安装有针孔摄像头,第一撑开器的内壁安装有电池,且电池位于针孔摄像头的上方,第一撑开器的底部安装有镜片,且镜片贯穿第一撑开器底部。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撑开器。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开器的外壁设置有凹槽,第一撑开器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的内壁安装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杆,且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位于第一撑开器的一侧凹槽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块上安装固定钉,拧动把手,把手带动转动轴进行旋转,转动轴的转动带动齿轮的旋转,齿轮与卡齿的转动,使固定块进行左右移动,固定块的移动带动了第四支撑杆的移动,使胸口进行扩张,同时利用固定钉与固定孔的固定,防止装置发生移动,在装置打开病人胸口时,将第一固定杆旋转固定在第一撑开器的一侧,拉动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伸长带动了第二固定杆的运动,使第二固定杆进入另一个第一撑开器的凹槽,给予两个第一撑开器一个支撑的作用,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安装调节螺丝,根据病人胸部开口大小,拉动第三支撑杆调整长度,第三支撑杆的运动带动第一伸缩杆伸出,使第三支撑杆进行延伸,第三支撑杆的延伸带动第一固定件的运动,第一固定件通过调节螺丝带动第二固定件的运动,第二固定件的移动带动了第一撑开器的运动,使第一撑开器根据开口大小进行调整,通过拧动调节螺丝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离,调整第一撑开器的方向,使病人与第一撑开器接触的面积增大,减少了挤压的面积,减少损伤。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第一支撑杆;101、卡齿;102、固定孔;2、第二支撑杆;201、第三支撑杆;202、第一伸缩杆;203、第一固定杆;204、二伸缩杆;205、第二固定杆;206、第四支撑杆;3、固定块;301、齿轮;302、把手;303、固定钉;304、转动轴;4、针孔摄像头;401、电池;402、镜片;5、第一撑开器;501、第二撑开器;502、第一固定件;503、第二固定件;504、调节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胸心外科开胸撑开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固定块3和第一撑开器5,第一支撑杆1的底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1对第二支撑杆2、固定孔102和固定块3进行固定支撑,第二支撑杆2对第二撑开器501和第一伸缩杆202进行固定支撑,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第二支撑杆2的内壁安装有第一伸缩杆202,第一伸缩杆202伸出带动第三支撑杆201的运动,使第三支撑杆201进行延伸,第一伸缩杆2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杆201,第三支撑杆201的延伸带动了第一固定件502的运动,使第一固定件502进行移动,第三支撑杆201顶部外壁安装有第一固定件502,第一固定件502对第二固定件503有支撑作用,第一固定件502的运动带动第二固定件503进行移动,第一固定件502的顶部安装有调节螺丝504,拧动调节螺丝504使第一固定件502和第二固定件503分离,调整第一撑开器5的方向,增加第一撑开器5与开口的接
触面积,减少第一撑开器5对伤口部位的伤害,增加了装置的安全,第二支撑杆2底部安装有第二固定件503,第二固定件503支撑固定第一撑开器5,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且调节螺丝504贯穿第一固定件502延伸至第二固定件503的内部,第二固定件503的底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一撑开器5,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环绕安装有固定块3,固定块3对转动轴304、齿轮301和第四支撑杆206进行固定,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且固定块3位于第二支撑杆2的一侧。
23.进一步,第一支撑杆1的外壁安装有卡齿101,且卡齿101贯穿固定块3的内部,第一支撑杆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孔102,齿轮301与卡齿101的转动,使固定块3进行左右移动,利用固定钉303与固定孔102的固定,防止装置发生移动。
24.进一步,固定块3的顶部安装有把手302,把手302的底部安装有转动轴304,且转动轴贯穿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轴304贯穿安装有齿轮301,固定块3的正面贯穿安装有第四支撑杆206,且转动轴304贯穿第四支撑杆206的内部,固定块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钉303,且固定钉303贯穿固定块3的内部与固定孔102固定,拧动把手302,把手302带动转动轴304进行旋转,转动轴304的转动带动了齿轮301的旋转,齿轮301的旋转带动了固定块3的移动,固定块3的移动带动了第四支撑杆206的移动,使胸口进行扩张,方便手术进行。
25.进一步,第一撑开器5的内壁通过支撑柱安装有针孔摄像头4,第一撑开器5的内壁安装有电池401,且电池401位于针孔摄像头4的上方,第一撑开器5的底部安装有镜片402,且镜片402贯穿第一撑开器5底部,电池401可以向针孔摄像头4提供电能,使针孔摄像头4对手术过程进行的录制,同时镜片402在针孔摄像头4对病人进行录制使提供了一个窗口,而且防止针孔摄像头4上病菌进入病人体内,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
26.进一步,第二支撑杆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撑开器501,第二撑开器501与第一撑开器5的共同搭配,使装置从两个部分成为一个整体,在操作的过程中节约时间。
27.进一步,第一撑开器5的外壁设置有凹槽,第一撑开器5通过螺纹固定有第一固定杆203,第一固定杆203的内壁安装有第二伸缩杆204,第二伸缩杆20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固定杆205,且第二固定杆205的一端位于第一撑开器5的一侧凹槽内,在装置打开病人胸口时,将第一固定杆203旋转固定在第一撑开器5的一侧,拉动第二伸缩杆204,第二伸缩杆204的伸长带动了第二固定杆205的运动,使第二固定杆205进入另一个第一撑开器5的凹槽,给予两个第一撑开器5一个支撑的作用,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28.工作原理:根据病人胸部开口大小,拉动第三支撑杆201调整长度,第三支撑杆201的运动带动第一伸缩杆202伸出,使第三支撑杆201进行延伸,第三支撑杆201的延伸带动了第一固定件502的运动,第一固定件502通过调节螺丝504带动第二固定件503的运动,第二固定件503的移动带动第一撑开器5的运动,使第一撑开器5根据开口大小进行调整,通过拧动调节螺丝504使第一固定件502和第二固定件503分离,调整第一撑开器5的方向,拧动把手302,把手302带动转动轴304进行旋转,转动轴304的转动带动了齿轮301的旋转,齿轮301与卡齿101的转动,使固定块3进行左右移动,固定块3的移动带动了第四支撑杆206的移动,使胸口进行扩张,同时利用固定钉303与固定孔102的固定,防止装置发生移动,在装置打开病人胸口时,将第一固定杆203旋转固定在第一撑开器5的一侧,拉动第二伸缩杆204,第二伸缩杆204的伸长带动了第二固定杆205的运动,使第二固定杆205进入另一个第一撑开器5的凹槽,给予两个第一撑开器5一个支撑的作用,加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