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调节结构及假肢

文档序号:32590223发布日期:2022-12-17 12:2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假肢调节结构及假肢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肢调节结构及假肢。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假肢的应用愈加广泛,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
3.假肢接受腔是假肢跟人体残肢直接接触的部件,接受腔的适配程度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假肢的使用体验。上臂假肢接受腔的产品形式以个人定制为主,与用户的适配问题主要发生在用户第一次穿戴时肢体与接受腔的磨合适应过程,以及假肢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用户肌肉变化引起的假肢接受腔体的松紧变化,现有技术中提出依靠多条尼龙扣带对接受腔进行紧固,但仍存在操作较为繁琐、结构复杂、不适合用户单手操作和调节效率低的问题。
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假肢调节结构及假肢,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假肢调节结构及假肢,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繁琐、结构复杂、不适合用户单手操作以及调节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肢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调节件;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有接受腔,所述调节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调节件的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抵接,以通过所述调节件调整所述接受腔容积的大小。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部、调节帽和与所述调节帽连接的调节杆,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部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杆包括远离所述调节帽一端的所述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调节孔。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调节孔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所述调节帽驱动所述输出端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壳体。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调节孔滑动连接,以通过按压所述调节帽驱动所述输出端靠近所述第二壳体。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为两组,两组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两侧。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假肢调节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调节件外壳,所述调节件外壳盖设于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外壳和所述第一壳体平滑过渡连接。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一体成型。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假肢,所述假肢包括上述的假肢调节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手部。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假肢还包括传感器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控制模块,所述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且用于与用户皮肤抵接,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手部通讯连接。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假肢还包括控制模块外壳和传感器外壳,所述控制模块外壳盖设于所述控制模块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平滑过渡连接,所述传感器外壳盖设于所述传感器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平滑过渡连接。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假肢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调节件;第一壳体形成有容纳腔,第二壳体设置于容纳腔内,第二壳体形成有接受腔,调节件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一壳体,调节件的输出端用于与第二壳体的外壁抵接,以通过调节件调整接受腔容积的大小。接受腔用于放置用户的残肢,以通过接受腔与残肢的配合及紧固完成假肢的穿戴,第二壳体为弹性件,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改变接受腔的容积,从而实现假肢与残肢的松紧调节;用户穿戴假肢时,可以单手驱动调节件,使调节件的输出端靠近、挤压第二壳体的外壁,从而减小接受腔的容积,使接受腔与用户的残肢更贴合,用户调节到舒适且不易脱落的位置后,即完成假肢的穿戴;当需要拆下假肢时,用户可以反方向驱动调节件远离第二壳体,去除对第二壳体外壁的挤压,使得接受腔的容积增大从而便于用户将假肢与残肢分离。该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简便、结构简单、适合用户单手操作和调节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调节件外壳、控制模块外壳和传感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假肢调节结构、传感器、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外壳和传感器外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壳体、调节件外壳、控制模块外壳和传感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壳体和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0025][0026]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组,例如两组,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组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组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
请参照图1~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肢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调节件3;第一壳体1形成有容纳腔11,第二壳体2设置于容纳腔11内,第二壳体2形成有接受腔21,调节件3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一壳体1,调节件3的输出
端331用于与第二壳体2的外壁抵接,以通过调节件3调整接受腔21容积的大小。
[0033]
上述实施例中,接受腔21用于放置用户的残肢,以通过接受腔21与残肢的配合及紧固完成假肢的穿戴,第二壳体2为弹性件,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改变接受腔21的容积,从而实现假肢与残肢的松紧调节;用户穿戴假肢时,可以单手驱动调节件3,使调节件3的输出端331靠近、挤压第二壳体2的外壁,从而减小接受腔21的容积,使接受腔21与用户的残肢更贴合,用户调节到舒适且不易脱落的位置后,即完成假肢的穿戴;当需要拆下假肢时,用户可以反方向驱动调节件3远离第二壳体2,去除对第二壳体2外壁的挤压,使得接受腔21容积增大从而便于用户将假肢与残肢分离。该实施例具有使用简便、结构简单、适合用户单手操作和调节效率高的优点。
[0034]
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5,调节件3包括固定部31、调节帽32和与调节帽32连接的调节杆33,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固定部31安装于安装孔,固定部31开设有调节孔311,调节杆33包括远离调节帽32一端的输出端331,输出端331可活动地穿过调节孔311。用户通过驱动调节帽32以使得输出端331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壳体2,该实施例具有操作省力且方便的优点;具体地,固定部31与安装孔通过胶水粘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壳体2的外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凸块22,凸块22用于与输出端331抵接,可以减小调调节杆33的行程,更便于调节接受腔21的松紧且不易损坏。
[0035]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输出端331的调节和固定,调节杆33和调节孔311可以是螺纹连接,以通过转动调节帽32驱动输出端331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壳体2,通过转动调节帽32,输出端331挤压或者远离接受腔21,调节接受腔21的大小,实现单手的快速调节。
[0036]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杆33和调节孔311还可以是滑动连接,以通过按压调节帽32驱动输出端331靠近第二壳体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调节杆33和调节孔31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输出端331的结构,可以是阶梯状的卡扣连接,也可以是凸缘与凹槽的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0037]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调节件3为两组,两组调节件3设置在第二壳体2相对的两侧。两组调节件3的输出端331分别从第二壳体2的两侧调节接受腔21的容积,以减少第二壳体2单侧的弹性变形,提高使用寿命且具有与用户残肢的贴合效果更好的优点。
[0038]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为了避免调节件3外露易受损,假肢调节结构还包括安装于第一壳体1的调节件外壳4,调节件外壳4盖设于调节件3,调节件外壳4和第一壳体1平滑过渡连接,使用调节件外壳4保护调节件3,提高调节件3的使用寿命;且调节件外壳4的外壁面与第一壳体1的外壁面平滑过渡的连接方式保证该结构的稳定、不易磕碰且美观。具体地,调节件外壳4与第一壳体1卡扣连接以便于拆卸。
[0039]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一体成型,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3d打印一体连接,该实施例具有制作简便、无需组装和成本低的优点。
[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假肢,假肢包括上述的假肢调节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壳体1连接的手部。由于假肢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假肢调节结构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41]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假肢还包括传感器110和安装于第一壳体1的控制模块120,传感器110安装于第二壳体2且用于与用户皮肤抵接,传感器110与控制模块120通
讯连接,控制模块120与手部通讯连接。传感器110可将用户皮肤肌肉的感应数据传至控制模块120,控制模块120接受感应数据后进行处理再传输至手部,实现用户对假肢手部手指部分区域的控制。具体地,控制模块120包括电池121、开关122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电池121为手部活动提供电能,开关122用于控制电池121电源,pcb连接传感器110和开关122等电子元件及手部。
[0042]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假肢还包括控制模块外壳130和传感器外壳140,控制模块外壳130盖设于控制模块120且与第一壳体1平滑过渡连接,传感器外壳140盖设于传感器110且与第一壳体1平滑过渡连接。控制模块外壳130和传感器外壳140用于保护相应地零部件不外漏,防止用户误触,且平滑过渡的连接方式具有简洁、美观的优点。具体地,控制模块外壳130与第一壳体1通过螺丝连接,传感器外壳140与第一壳体1通过卡扣连接。
[004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