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仓及口腔护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1118发布日期:2022-09-28 00:5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胶囊仓及口腔护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胶囊仓及口腔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2.口腔护理装置大多是利用水泵产生高压和脉冲水流来冲刷口腔,以达到清除牙齿或牙龈上粘附的细小食物残渣和有害细菌的目的。以冲牙器为例,现有的冲牙器只能实现单一的清水冲洗功能,用途过于单一,无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同时对牙齿或牙龈实现更多的护理功能。
3.相关技术中有部分冲牙器产品配备添加漱口水装置,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刺破结构实现。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刺破结构在刺破胶囊等容器后,刺破后的漱口水无法快速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胶囊仓,实现了在刺破胶囊的同时,在胶囊刺破口和连接部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使得溶液可以通过导流通道快速流出。
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口腔护理设备。
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胶囊仓及口腔护理设备,包括:
7.主体,内部设置有仓体;
8.刺破结构,设置于所述仓体内,所述刺破结构包括刺破部和连接部,所述刺破部适于刺破胶囊,使得胶囊具有刺破口;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刺破部和所述仓体,所述连接部适于在位于所述刺破口处时和所述刺破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胶囊仓及口腔护理设备,通过刺破部刺破胶囊,并使得胶囊具有刺破口,然后通过在连接部和刺破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使得胶囊内的溶液可以快速流出。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刺破部的最大横截面的边缘所包围的面积大于所述连接部的边缘所包围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刺破部的最大横截面与所述连接部的最大横截面之间的距离为a,a≥2mm。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仓体的侧壁面和所述刺破部,所述刺破部与所述仓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刺破部的上端设置有尖部,所述尖部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刺破部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刺破部的上端设置有多个所述尖部,相邻两个所述尖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尖部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仓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仓体的底部向所
述出液口倾斜。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仓体的底部与所述仓体的侧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1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口腔护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上述的所述胶囊仓;
19.所述设备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胶囊仓相匹配的安装腔,所述胶囊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20.或,
21.所述胶囊仓与所述设备主体一体成型。
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口腔护理设备,其包括上述胶囊仓,因此具有上述胶囊仓的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囊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囊仓的剖视图之一;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囊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胶囊仓的剖视图之二;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口腔护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1、主体;2、仓体;3、刺破结构;4、设备主体;21、出液口;
32.31、刺破部;32、连接部;311、尖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3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
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8.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技术的胶囊仓及口腔护理设备。
3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胶囊仓包括:
40.主体1,内部设置有仓体2;
41.刺破结构3,设置于仓体2内,刺破结构3包括刺破部31和连接部32,刺破部31适于刺破胶囊,使得胶囊具有刺破口;连接部32,连接刺破部31和仓体2,连接部32适于在位于刺破口处时和刺破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42.在使用时,将装有溶液的胶囊放入仓体2内,使得胶囊和刺破部31接触,通过刺破部31刺破胶囊,使得胶囊上形成刺破口。然后胶囊继续往仓体2底部移动,使得刺破部31位于胶囊内,此时连接部32位于刺破口出,且连接部32和刺破口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胶囊内的溶液可以通过导流通道直接快速流出。进而实现了在刺破胶囊的同时,在胶囊刺破口和连接部3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使得溶液可以通过导流通道快速流出。
43.本技术实施例的胶囊仓,通过刺破部31刺破胶囊,并使得胶囊具有刺破口,然后通过在连接部32和刺破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使得胶囊内的溶液可以快速流出。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刺破结构3在刺破胶囊后,刺破结构3堵住了刺破口,而导致胶囊内的溶液流出速度慢的问题。
4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的边缘所包围的面积大于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的边缘所包围的面积。在使用时,将装有溶液的胶囊放入仓体2内,使得胶囊和刺破部31接触,通过刺破部31刺破胶囊,使得胶囊上形成刺破口。由于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的边缘所包围的面积要大于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的边缘所包围的面积,则刺破口的面积要大于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即连接部32和刺破口之间形成了导流通道,使得胶囊内的溶液可以快速流出。
4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与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之间的距离为a,a≥2mm。在使用时,使得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和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之间间距超过2mm,则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和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积
会小于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积,进而可以使得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刺破胶囊后,位于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以下的部分和刺破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使得胶囊内的溶液可以从导流通道快速流出。
4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32连接仓体2的侧壁面和刺破部31,刺破部31与仓体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在使用时,连接部32的一端与仓体2的侧壁面连接,连接部32的另一端与刺破部31连接,并同时在刺破部31和仓体2底部之间设置第一间隙,确保刺破部31和仓体2底部之间设置有间距。当胶囊放入仓体2内与刺破部31接触,刺破部31刺破胶囊,使得胶囊形成刺破口,此时连接部32和刺破口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刺破口和仓体2底部之间也设置有导流空间。进而使得胶囊内的溶液可以沿着导流通道和导流空间快速流出。
4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连接部32例如连接刺破部31和仓体2底部。但是应当了解,连接部32还可以连接刺破部31和仓体2内任意一个合适的位置。
4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胶囊仓包括至少两个并排的刺破结构3,刺破结构3的上部均设置有刺破面,相邻两个刺破结构3的高度不同,相邻两个刺破结构3的刺破面的倾斜方向相同。在使用时,将胶囊放入仓体2内,胶囊先接触到较高的刺破结构3,较高的刺破结构3的刺破面先刺破胶囊形成刺破口,然后胶囊继续往下移动,胶囊与较低的刺破结构3接触,较低的刺破结构3的刺破面接着刺破口继续对胶囊进行刺破,使得较高的刺破结构3和较低的刺破结构3对胶囊产生的刺破口连通,进而加大的胶囊的刺破口的面积,使得胶囊内的溶液可以快速流出。
4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刺破部31的上端设置有尖部311,尖部311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在使用时,使得尖部311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即尖部311比刺破部31更尖锐,使得尖部311可以更加容易将胶囊刺破。
5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尖部311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例如小于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但是应当了解,在尖部311和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均小于刺破部31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的前提下,尖部311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还可以大于连接部32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
5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刺破部3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尖部311,相邻两个尖部311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在使用时,使得相邻两个尖部311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当尖部311刺破胶囊,胶囊内的溶液沿着尖部311以及相邻两个尖部311之间流出。由于相邻两个尖部311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使得溶液不易残留在相邻两个尖部311之间,有效的减少了溶液残留。
5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尖部311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在使用时,通过在相邻两个尖部311之间设置第二间隙,使得尖部311在刺破胶囊时,胶囊内的溶液可以沿着第二间隙快速流出,第二间隙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进而提高了胶囊内溶液的流出速度。
5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仓体2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21,仓体2的底部向出液口21倾斜。在使用时,使得仓体2的底部平面向出液口21方向倾斜,将装有溶液的胶囊放入仓体2内,使得胶囊和刺破部31接触,通过刺破部31刺破胶囊,使得胶囊上形成刺破口。
胶囊内的溶液沿着连接部32和刺破口之间的导流通道流出到仓体2底部,然后沿着仓体2底部流向出液口21,而仓体2的底部向出液口21倾斜,则使得流到仓体2内的溶液不会残留在仓体2底部,提高了胶囊内溶液的利用率。
5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仓体2的底部与仓体2的侧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在使用时,使得仓体2底部与仓体2的侧壁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进而使得胶囊内的溶液通过连接部32和刺破口之间的导流通道流出到仓体2底部时,仓体2底部和仓体2的侧壁面之间不易残留溶液,溶液会沿着仓体2底部流向出液口21,进而有效的减少了溶液残留,提高了胶囊内溶液的利用率。
5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口腔护理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设备主体4以及胶囊仓。
5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设备主体4上设置有与胶囊仓相匹配的安装腔,胶囊仓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在使用时,在设备主体4内设置胶囊仓,通过刺破部31刺破胶囊,并使得胶囊具有刺破口,然后通过在连接部32和刺破口之间形成导流通道,使得胶囊内的溶液可以快速流出。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刺破结构3在刺破胶囊后,刺破结构3堵住了刺破口,而导致胶囊内的溶液流出速度慢的问题。
5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胶囊仓例如和设备主体4一体成型。但是应当了解,胶囊仓和设备主体4之间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合适的连接方式。
5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