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自动转运板

文档序号:33509150发布日期:2023-03-21 20:0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自动转运板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式自动转运板。


背景技术:

2.转运板是一种搬运伤者或者不能行走的病人的一种急救医疗器材,特别是在手术后将病人从手术台转移到病床上的一种硬质板。目前医院手术室内,患者从手术台转运到病床上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多人协力完成。病人在翻动身体和转运的过程中,会挤压躯体,对体内伤口处造成挤压,给病人带来痛苦。另外当120救护人员,转运急诊患者,特别是碰到有脊柱损伤患者,则搬运十分困难,搬运不当,容易造成患者二次损伤。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转运板,使其无需翻动患者的身体,就能实现患者从转运床上转运到病床上,避免压迫患者的伤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式自动转运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转运患者过程中需要翻动患者身体而导致的挤压患者躯体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升降式自动转运板,包括转运板本体、固定装置、滑槽、滑轨和充气气囊,所述转运板本体放置于转运床上,所述转运板本体的上端面上设有所述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均沿所述转运板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转运板本体的下端面上设有所述充气气囊,所述转运板本体的下端面上还开设有所述滑槽,且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充气气囊的两侧,所述滑槽沿所述转运板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滑槽贯穿设有所述转运板本体的下端面,当所述充气气囊充气时所述滑槽内滑设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横跨所述转运床和病床,所述滑轨的高度大于所述滑槽的深度。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固定环,所述固定带的一侧设于所述转运板本体的一侧,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转运板本体的另一侧,所述固定带的另一侧缠绕固定设于所述固定环内。
8.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结构至少包括两种使用状态,所述充气气囊在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充气气囊瘪平,所述转运板本体的下端面抵在所述转运床上。
9.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在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充气气囊膨胀,所述转运板本体的下端面向上远离所述转运床,所述滑轨插入并滑设进所述滑槽内。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滚珠,所述滑轨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滚珠,所述滑轨通过所述滚珠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11.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滑层,所述滑轨的下端面上设有所述防滑层。
12.进一步地,还包括防压疮层,所述转运板本体上设有防压疮层。
13.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上盖设有密封塞。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本技术在转运床上放置有转运板本体,患者躺在转运板本体上。当患者躺在转运床上时,转运板本体的下端面的充气气囊处于瘪平的状态,转运板本体的下端面内的滑槽内无滑轨;当患者需要从转运床转运到病床上时,向充气气囊充气使充气气囊膨胀,充气气囊膨胀后,向上顶起转运板本体,使转运板本体向上远离转运床。将滑轨从转运板本体和转运床之间的间隙插入滑槽内,且滑轨放置在转运床和病床上,此时,推动转运板本体,转运板本体沿滑轨滑动到病床上。本技术通过充气气囊实现转运板本体的自由升降,从而使滑轨插设进滑槽内,实现转运板本体在转运床和病床上的滑动,进而在不翻动患者身体的情况下实现患者的转运,避免挤压患者的伤口,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气囊处于第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气囊处于第二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运板本体从转运床转运到病床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转运板本体;2固定装置;201固定带;202固定环;3滑槽;4滑轨;5充气气囊;6滚珠;7防滑层;8防压疮层;9充气口;10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自动转运板,旨在解决现有患者的伤口在转运过程中被挤压等问题,实现保护患者免受伤害的效果,如图1-5所示的,具体包括转运板本体1、固定装置2、滑槽3、滑轨4和充气气囊5,转运板本体1放置于转运床上,患者躺在转运板本体1上。转运板本体1上设有防压疮层8,避免患者躺在转运板本体1上时被转运板本体1硌伤。当患者躺在转运板本体1上时,为了避免患者
在转运时从转运板本体1上掉落,在转运板本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设有两个,两个固定装置2均沿转运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固定装置2将患者的身体固定在转运板本体1上。
27.如图1和4所示的,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带201和固定环202,固定带201的一侧设于转运板本体1的一侧,固定环202设于转运板本体1的另一侧,固定带201的另一侧缠绕固定设于固定环202内,通过调节固定带201缠绕在固定环202内的长度调节固定带201的长度。患者躺在转运板本体1上,将转运板本体1一侧的固定带201覆盖在患者的身体上,使固定带201的活动端缠绕进入固定环202内,根据患者的身体调节固定带201的长度,通过固定带201使患者的身体固定在转运板本体1上。
28.如图1和4所示的,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面上设有充气气囊5,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面上还开设有滑槽3,且滑槽3设于充气气囊5的两侧,滑槽3沿转运板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滑槽3贯穿设有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面。如图5所示的,当充气气囊5充气时滑槽3内滑设有滑轨4,滑轨4的长度横跨转运床和病床,滑轨4的高度大于滑槽3的深度。
29.充气气囊5结构至少包括两种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的,充气气囊5在第一使用状态时,充气气囊5瘪平,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面抵在转运床上。当患者躺在转运床上时,无需对患者进行转运,此时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面的充气气囊5处于瘪平的状态,滑槽3的下端面也抵在转运床上,因为滑轨4的高度大于滑槽3的深度,此时滑轨4无法插入滑槽3内,滑槽3内无滑轨4。
30.如图4所示的,充气气囊5在第二使用状态时,充气气囊5膨胀,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面向上远离转运床,滑轨4插入并滑设进滑槽3内。当患者需要从转运床转运到病床上时,如图2所示的,打开充气口9的密封塞10,向充气气囊5的充气口9充气,充气气囊5膨胀后,重新盖合密封塞10。充气气囊5膨胀后,向上顶起转运板本体1,使转运板本体1向上远离转运床。如图5所示的,将滑轨4从转运板本体1和转运床之间的间隙插入滑槽3内,且滑轨4放置在转运床和病床上,此时,推动转运板本体1,转运板本体1沿滑轨4滑动到病床上。
31.转运完毕后,将滑轨4从滑槽3内退出,打开密封塞10,释放充气气囊5内的气体,使充气气囊5恢复瘪平的状态,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抵在病床上,患者躺在转运板本体1及病床上,完成患者的转运。
32.本技术通过充气气囊5实现转运板本体1的自由升降,从而使滑轨4插设进滑槽3内,实现转运板本体1在转运床和病床上的滑动,进而在不翻动患者身体的情况下实现患者的转运,避免挤压患者的伤口,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3.如图3所示的,滑轨4的上端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滚珠6,滑轨4通过滚珠6在滑槽3内滑动。滚珠6的表面光滑,减少了滑轨4和滑槽3之间的摩擦力。当将转运板本体1从转运床上推动到病床上时,转运板本体1下端通过滑槽3在滑轨4上滑动,因为滚珠6的作用,转运板本体1滑动的更流畅,避免转运板本体1移动过程卡顿。
34.当转运板本体1在滑轨4上滑动时,为了避免滑轨4的位置移动造成转运板本体1偏离病床,本实用新型在滑轨4的下端面上设有防滑层7,防滑层7与转运床和病床接触,使滑轨4不易从转运床和病床上滑动。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36.患者躺在转运床上的转运板本体1上,打开充气口9的密封塞10,向充气气囊5的充
气口9充气,充气气囊5膨胀后,重新盖合密封塞10。充气气囊5膨胀后,向上顶起转运板本体1,使转运板本体1向上远离转运床。将滑轨4从转运板本体1和转运床之间的间隙插入滑槽3内,且滑轨4放置在转运床和病床上,此时,推动转运板本体1,转运板本体1沿滑轨4滑动到病床上。转运完毕后,将滑轨4从滑槽3内退出,打开密封塞10,释放充气气囊5内的气体,使充气气囊5恢复瘪平的状态,转运板本体1的下端抵在病床上,患者躺在转运板本体1及病床上,完成患者的转运。
37.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