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童矫治中咬合重建的可调节咬合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7928发布日期:2023-03-14 18:0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儿童矫治中咬合重建的可调节咬合定位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童矫治中咬合重建的可调节咬合定位板。


背景技术:

2.功能矫治器治疗中的咬合重建指在三维方向改变下颌位置,使下颌前伸或后退,使咬合对齐解除反合或打开牙合间隙,引发神经肌肉的反射,使下颌重新定位,建立起新的协调的牙合颌面关系。咬合重建是功能矫治器制作的必要关键步骤。矫治器在新的三维空间内对颞下颌关节、颅面骨缝、萌出的牙齿和牙槽骨进行颅牙合面的重新改建是功能矫治器作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每个患者错合畸形的分类、严重程度、生长潜能和矫治器类型等的不同,牙合重建的位置高度个性化,需要医生来确定。上下中线多数情况下需要对齐,下颌矢状向需要不同程度的前伸或后退至浅覆盖、对齐或者过度1-2mm的反覆盖,上下前牙垂直向的高度可能不超过息止牙合间隙或大大超过息止牙合间隙5mm,但临床中前牙垂直咬合打开2-6cm较为常用。
3.中国专利cn202122372920.4,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口腔上下颌位置关系的装置,通过三向滑槽和前牙定位沟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口腔矫治器制作的咬合重建,能相对准确的进行该类前移矫治器三维咬合关系的重建。儿童功能矫治根据病患类型的不同可能需要下颌前移或后退。同时,该专利上下切牙刚性v形固位槽沟并不适用于需要矫治的儿童(需要矫治的错颌畸形多伴有牙齿的扭转不齐及错位),且该产品结构复杂,组合模块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儿童,且易引起儿童恐惧。同时,复杂滑块组合装置不利于临床的消毒灭菌需求。
4.上述问题在儿童咬合重建的三维方向上下颌位置记录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
5.在现有技术中,医生确定个性化的理想颌位后嘱患者练习,医生用1mm厚蜡片加热折叠后现场制作类似患者牙弓形态且厚度适宜的蜡颌,再次加热至合适厚度后通过让患者咬蜡颌的方法进行咬合重建。具体方法:通过给患者讲解理想颌位后令患者放松对着镜子做下颌前伸或后退练习,维持2-3分钟,如此反复2-3次使患者能准确定位,现场制作类似牙弓形态厚度适宜的马蹄形蜡堤,嘱患者主动咬合或术者辅以手法诱导至蜡堤在三维方向上无误后嘱患者停止咬合,取出蜡堤后立即用冷水灌冲直至完全冷却。
6.然后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
7.1.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3-10岁,并不一定能理解医生的理想颌位指示,且在术者手法引导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低龄、不舒适等原因不能配合,导致无法进行咬合重建。
8.2.患儿需要反复练习,医生需要现场用蜡片加热软化后制作蜡颌,整个过程比较耗时间,且咬合位置引导需要医患的高度配合。
9.3.蜡堤加热软化后可操作时间有限,且蜡颌在冷却硬化前较易变形。患儿通常不能控制好咬合力,会将蜡堤咬歪。或因牙合力过大过度咬合致垂直高度过小,或又因不敢咬
合牙合力过小致垂直高度过大,导致咬合重建失败。
10.4.蜡片不能耐高温高压或化学浸泡等,消毒灭菌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儿童矫治中咬合重建的可调节咬合定位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3.一种用于儿童矫治中咬合重建的可调节咬合定位板,包括上咬合板、下咬合板、安装架和定位旋钮,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均安装于安装架上,且下咬合板位于上咬合板的下端;所述上咬合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挡板,下咬合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垂直挡板,第一垂直挡板和第二垂直挡板均位于安装架的同一侧,上咬合板与下咬合板可相对滑动以调整第一垂直挡板和第二垂直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距离;所述定位旋钮螺纹连接于安装架上且可锁紧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垂直挡板垂直连接于上咬合板上。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垂直挡板的边缘为圆弧形倒角结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垂直挡板垂直连接于下咬合板上。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垂直挡板的边缘为圆弧形倒角结构。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倒u型结构,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均安装于安装架内;所述下咬合板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垫板,上咬合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长条槽口,下咬合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长条槽口,定位旋钮的下端设置有螺杆,安装架的上端设置有与螺杆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一长条槽口和第二长条槽口后与固定垫板相连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杆贯穿固定垫板,固定垫板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螺杆与限位板相连接;所述固定垫板的两端与安装架的两个内壁相接触。
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长条槽口从上咬合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外部,第二长条槽口从下咬合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外部;所述上咬合板的下咬合板的厚度均为0.25-4cm。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咬合板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正中线,上咬合板靠近第一垂直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正中线上的上引导凹,下咬合板靠近第二垂直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下引导凹。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咬合板上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的o刻度位置与安装架的侧边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2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均安装于安装架上,保证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的相对稳定,且下咬合板位于上咬合板的下端,上咬合板用于与上颌牙齿配合,下咬合板用于与下颌牙齿配合,上咬合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挡板,下咬合
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垂直挡板,在使用时,上咬合板与下咬合板可相对滑动以调整第一垂直挡板和第二垂直挡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距离,通过调整上下咬合板的相对水平位置以改变上下前牙的覆盖关系,确定下颌的前后移动量,进而确定矢状向上下颌位置关系,然后通过后牙区硅橡胶印模或结合数字化扫描获得精确的咬合关系记录,使颌位记录更加简单、快捷、精确,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24.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临床时根据需要来调整上咬合板与下咬合板的厚度,进而进行垂直高度调节,也就是调节垂直方向上的上下颌位置关系,配合矢状向上下颌位置关系的确定,使得咬合重建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下的三维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下的三维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下的三维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29.图中:上咬合板1;第一垂直挡板101;第一长条槽口102;正中线103;引导凹104;刻度线105;下咬合板2;第二垂直挡板201;第二长条槽口202;安装架3;定位旋钮4;螺杆401;固定垫板5;限位板6。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1.实施例:
32.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儿童矫治中咬合重建的可调节咬合定位板,包括上咬合板1、下咬合板2、安装架3和定位旋钮4,上咬合板 1和下咬合板2均安装于安装架3上,保证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的相对稳定,且下咬合板2位于上咬合板1的下端,上咬合板1用于与上颌牙齿配合,下咬合板2用于与下颌牙齿配合。
33.具体的,所述上咬合板1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挡板101,可引导固定上颌牙齿的位置,下咬合板2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垂直挡板 201,第一垂直挡板101和第二垂直挡板201均位于安装架3的同一侧,上咬合板1与下咬合板2可相对滑动以调整第一垂直挡板101和第二垂直挡板201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距离,即上咬合板1与下咬合板2两者可以同时在安装架3 上滑动,或者上咬合板1与下咬合板2中的一者可以在安装架3上滑动,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滑动,然后通过这种滑动关系来调整第一垂直挡板101和第二垂直挡板201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距离,而调整第一垂直挡板101和第二垂直挡板201之间相对距离的目的是因为,人们在平时会习惯性的将上颌牙齿与下颌牙齿,所以这种距离调整可以使得病人在咬合本可调节咬合定位板时更加的自然,进而通过调整上下咬合板的相对水平位置以改变上下前牙的覆盖关系,确定下颌的前后移动量;所述定位旋钮4螺纹
连接于安装架3上且可锁紧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在相对滑动稳定后进行定位。
34.需要说明的是,本可调节咬合定位板的所有部件均可以采用钢性可高压灭菌材质,比如不锈钢,可以耐高温高压或化学浸泡擦拭消毒,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同时,咬合板部件可以制成一次性塑料制品,更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上下咬合板为通用构件,只需一次开模,生产成本低。
35.本实用新型将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均安装于安装架3上,保证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的相对稳定,且下咬合板2位于上咬合板1的下端,上咬合板1用于与上颌牙齿配合,下咬合板2用于与下颌牙齿配合,上咬合板1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垂直挡板101,下咬合板2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垂直挡板201,在使用时,上咬合板1与下咬合板2可相对滑动以调整第一垂直挡板101和第二垂直挡板201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距离,通过调整上下咬合板的相对水平位置以改变上下前牙的覆盖关系,确定下颌的前后移动量,进而确定矢状向上下颌位置关系,然后通过后牙区硅橡胶印模或结合数字化扫描获得精确的咬合关系记录,使颌位记录更加简单、快捷、精确,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6.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垂直挡板101垂直连接于上咬合板1上,使得上咬合板1整体呈现l形结构,制作简单。
37.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垂直挡板101的边缘为圆弧形倒角结构,可以增加咬合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38.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垂直挡板201垂直连接于下咬合板2上,使得下咬合板2整体呈现l形结构,制作简单。
39.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垂直挡板201的边缘为圆弧形倒角结构,可以增加咬合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40.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架 3的倒u型结构,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均安装于安装架3内;所述下咬合板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垫板5,上咬合板1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长条槽口102,下咬合板2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长条槽口202,定位旋钮4的下端设置有螺杆401,安装架3的上端设置有与螺杆401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螺杆401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一长条槽口102和第二长条槽口202后与固定垫板5相连接,第一长条槽口102和第二长条槽口202的长度即为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的可滑动范围,当使用时,固定垫板5没有夹紧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先调节好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旋转定位旋钮4,带动固定垫板5向上移动,以锁紧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保证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的稳定性。
41.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螺杆 401贯穿固定垫板5,固定垫板5的下端设置有限位板6,螺杆401与限位板6 相连接;所述固定垫板5的两端与安装架3的两个内壁相接触。
42.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长条槽口102从上咬合板1的另一端延伸至外部,第二长条槽口202从下咬合板 2的另一端延伸至外部,使得上咬合板1和下咬合板2均方便临时装卸;所述上咬合板1的下咬合板2的厚度均为0.25-4cm,具体可以为0.25cm、0.5cm、 0.75cm、1cm、2cm、3cm或4cm等,不做具体的限制,临床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垂直咬合高度进行自由组合叠加,两个咬合板组合能基本满足1-6cm临床常用高度,对于特殊情况可以考虑生产时增加厚度调节垫片。
43.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上咬合板1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正中线103,咬合板正中指示线可以辅助判断中线位置,进而方便对齐咬合点,上咬合板1靠近第一垂直挡板101的一端设置有位于正中线103上的上引导凹104,下咬合板2靠近第二垂直挡板201 的一端设置有下引导凹,优选的,也可以在下咬合板2上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正中线,下引导凹也位于对应的正中线上,这样通过上引导凹103和下引导凹可以引导上下前牙感知中线对齐咬合点,儿童通过咬合导板能准确到达理想颌位,避免儿童主动不能理解理想颌位及被动诱导不合作的负面影响,提高咬合重建效率。
44.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上咬合板1上设置有刻度线105,刻度线105的o刻度位置与安装架3的侧边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可以直观的明确上下前牙覆盖值。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