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4274发布日期:2022-11-29 21:4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


背景技术:

2.气管切开术即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3.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要在颈部佩戴气切面罩,用于保护患者的切口处,并且对患者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加热,但是传统的气切面罩在进行佩戴时,无法紧紧贴合患者的颈部,如气切面罩佩戴的过紧,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降低患者的舒适感,如气切面罩佩戴的过松的话,会导致气切面罩与患者的颈部之间存在空隙,进而极易导致空气中的灰尘,甚至蚊虫等异物通过气切面罩与颈部之间的空隙吸入患者的肺部,最终极易造成患者的肺部出现感染,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提供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所述气切面罩的前侧中部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气孔,所述气管的后端可拆卸的插接于气孔的内腔前侧,所述气管的前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气切面罩的左侧设置有魔术贴公贴,所述气切面罩的右侧设置有魔术贴母贴,所述魔术贴母贴和魔术贴公贴相匹配,所述气切面罩的内腔前侧中部粘接有医用纱布,所述医用纱布的位置与气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气切面罩的后侧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的前端可拆卸的插接有注射器。
7.作为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气囊、第一进气管、外壳、滑槽和第二进气管;所述气囊设置于气切面罩的后侧四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底端设置于气囊的顶端,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外壳的后侧左端设置于第一进气管的前端,所述外壳的内腔与第一进气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外壳的内腔上下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后端设置于外壳的前侧左端,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内腔与外壳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位置与第一进气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注射器的后端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二进气管的内腔前侧。
8.作为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机构还包括:滑块、堵块和螺杆;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块分别相适配插接于两个滑槽的内腔左侧,所述堵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块的内侧,所述堵块的位置与第一进气管的位置均相对应,所述螺杆的左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堵块的右侧中部,所述螺杆的外壁螺接于外壳的右侧,所述螺杆延伸出外壳的右侧。
9.作为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堵块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橡胶垫,
所述密封橡胶垫与外壳的内壁相接触。
10.作为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到滑槽内腔右侧的距离和堵块到外壳内腔右侧的距离均大于堵块的左右长度。
11.作为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槽的内腔呈燕尾形,且滑块相适配插接于滑槽的内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利用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之间的配合可以将气切面罩固定在患者的颈部,利用气切面罩和气管对患者的切口处进行保护,利用过滤网对空气中漂浮的大颗粒和蚊虫进行遮挡,利用医用纱布可以对空气中漂浮的小颗粒杂质进行遮挡,并且利用医用纱布可以吸收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中携带的热量和湿度,进而可以对患者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加热,利用注射器可以通过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外壳的内腔向气囊的内腔中注射空气,促使气囊充气膨胀,进而可以利用气囊充气膨胀与患者的颈部紧紧贴合,从而遮挡灰尘,并且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利用堵块可以对第一进气管的内腔进行遮挡,进而防止气囊中的空气泄露,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以促使患者的颈部和气切面罩牢牢贴合,进而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或者蚊虫等杂质吸入患者的肺部,进而防止患者的肺部感染,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18.图4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气切面罩,2、气孔,3、气管,4、过滤网,5、魔术贴公贴,6、魔术贴母贴,7、医用纱布,8、密封机构,81、气囊,82、第一进气管,83、外壳,84、滑槽,85、滑块,86、堵块,87、螺杆,88、第二进气管,9、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1.参照图1至4所示的气管切开术中保护罩,包括:气切面罩1、气孔2、气管3、过滤网4、魔术贴公贴5、魔术贴母贴6、医用纱布7、密封机构8和注射器9,气切面罩1的前侧中部开设有前后贯穿的气孔2,气切面罩1为现有技术,气切面罩1用于对患者的颈部切口处进行保护,气管3的后端可拆卸的插接于气孔2的内腔前侧,气管3的前端设置有过滤网4,利用过滤网4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气切面罩1的左侧设置有魔术贴公贴5,气切面罩1的右侧设置有魔术贴母贴6,魔术贴母贴6和魔术贴公贴5相匹配,利用魔术贴公贴5和魔术贴母贴6之间的配合可以将气切面罩1固定在患者的颈部,气切面罩1的内腔前侧中部粘接有医用纱布7,医用纱布7的位置与气孔2的位置相对应,利用医用纱布7不仅可以过滤掉空气
中的小颗粒杂质,并且利用医用纱布7还可以吸收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中的热量和湿度,进而对患者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气切面罩1的后侧设置有密封机构8,利用密封机构8可以促使气切面罩1和患者的颈部牢牢贴合,密封机构8的前端可拆卸的插接有注射器9,利用注射器9可以向气囊81的内腔中添加空气。
2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密封机构8包括:气囊81、第一进气管82、外壳83、滑槽84、滑块85、堵块86、螺杆87和第二进气管88,气囊81设置于气切面罩1的后侧四周,第一进气管82的底端设置于气囊81的顶端,第一进气管82的内腔与气囊81的内腔相连通,外壳83的后侧左端设置于第一进气管82的前端,外壳83的内腔与第一进气管82的内腔相连通,外壳83的内腔上下两侧均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滑槽84,滑块8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85分别相适配插接于两个滑槽84的内腔左侧,利用滑块85和滑槽84之间的配合可以对堵块86进行限位,滑槽84的内腔呈燕尾形,且滑块85相适配插接于滑槽84的内腔,保证滑块86可以在滑槽84的内腔中滑动的更加稳定,堵块8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于两个滑块85的内侧,堵块86的位置与第一进气管82的位置均相对应,利用堵块86可以对第一进气管82的内腔进行遮挡,堵块86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橡胶垫,密封橡胶垫与外壳83的内壁相接触,利用密封橡胶垫可以增加堵块86和外壳83之间的密封性,滑块85到滑槽84内腔右侧的距离和堵块86到外壳83内腔右侧的距离均大于堵块86的左右长度,保证当堵块86向右侧移动可以促使第一进气管82和第二进气管88的内腔相连通,螺杆87的左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设置于堵块86的右侧中部,螺杆87的外壁螺接于外壳83的右侧,螺杆87延伸出外壳83的右侧,螺杆87旋转所产生的旋转力可以带动堵块86左右移动,第二进气管88的后端设置于外壳83的前侧左端,第二进气管88的内腔与外壳83的内腔相连通,第二进气管88的位置与第一进气管82的位置相对应,注射器9的后端可拆卸的插接于第二进气管88的内腔前侧。
23.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魔术贴公贴5和魔术贴母贴6之间的配合将气切面罩1固定在患者的颈部,并且促使气切面罩1的位置与患者的切口处相对应,旋转螺杆87,螺杆87旋转所产生的旋转力可以促使螺杆87带动堵块86向右侧移动,直至第一进气管82和第二进气管88的内腔相连通,拔下注射器9,并将注射器9的后端重新插入至第二进气管88的内腔中,将注射器9内腔中的空气通过第二进气管8的内腔、外壳83的内腔和第一进气管82的内腔注射进气囊81的内腔中,促使气囊81充气膨胀,直至气囊81和患者的颈部牢牢贴合,进而增加气切面罩1和患者颈部之间的密封性,并且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反方向旋转螺杆87,进而利用螺杆87带动堵块86向左侧移动,直至堵块86恢复至初始位置,进而利用堵块86可以对第一进气管82的内腔进行遮挡,从而可以防止气切面罩1内腔中的空气泄露,拔下注射器9即可,并且可以利用注射器9向气囊81的内腔中注射进适宜温度的热空气,进而可以对患者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过滤网4可以防止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漂浮进气切面罩1的内腔中,利用医用纱布7可以防止空气中的小颗粒灰尘漂浮进气切面罩1的内腔中,并且利用医用纱布7可以吸收患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中的热量和湿度,进而可以对患者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本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可以促使患者的颈部和气切面罩1牢牢贴合,进而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或者蚊虫等杂质吸入患者的肺部,进而防止患者的肺部感染,便于使用。
24.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
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