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微电极刺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4586发布日期:2022-11-23 00:0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神经微电极刺激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神经微电极刺激器。


背景技术:

2.微电极作为揭示神经系统工作机理、治疗神经疾病等方面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已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利用微电极将神经活动转换为电信号记录下来加以研究。
3.公开号cn205252321 u的一种神经刺激器,微电极直接与刺激芯片倒装焊接,避免使用导线,减少布线宽度,极大减少了刺激器植入过程中造成的组织损伤,在高密度、有序排列的可植入三维微电极阵列方面,实现高密度的选择性刺激与记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使用刺激器对皮肤表面刺激时,由于只是粘附在皮肤表面,很容易造成刺激器从皮肤表面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神经微电极刺激器。
5.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神经微电极刺激器,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主机,所述电极片的表面设有用于绑扎腓骨皮肤的绑扎机构,主机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周围设置有连接插耳,所述连接插耳的外壁设置有卡块,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所述下壳体上还设置有插槽,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插槽对应的插块。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绑扎机构包括绑扎绳一和绑扎绳二,所述绑扎绳一的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子贴,所述绑扎绳二的表面设置有与魔术贴子贴粘接的魔术贴母贴。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极片的表面设有两个孔槽,绑扎绳一和绑扎绳二分别与两个孔槽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极片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公扣和第二电极公扣,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极母扣和第二电极母扣,所述第一电极公扣与第一电极母扣对应;所述第二电极公扣与第二电极母扣对应。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极片内设置有两个电极,一个为正电电极,一个为负电电极,所述正电电极与第一电极公扣电连接,所述负电电极与第二电极公扣电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肌肉刺激器的主控模块、显示屏、控制按键和电池仓,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显示屏、控制按键以及电池仓电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观察窗和控制按键设置孔,所述显示屏与显示屏观察窗对应,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孔与控制按键对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神经微电极刺激器的主机由上下壳体组成,并且上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卡槽和卡块、插槽和插块进行固定连接,使得打开神经肌肉刺激器的主机非常的方便;神经肌肉刺激器的主机与电极片通过公扣、母扣进行连接,拆卸和组装都非常的方便,为携带提供了便利;将绑扎绳一和绑扎绳二打开,电极片表面的凝胶与腓骨皮肤表面贴合,之后将绑扎绳一和绑扎绳二相互靠近,并拉动绑扎绳二和绑扎绳一,增加神经微电极刺激器与腓骨皮肤表面的贴合能力,将魔术贴子贴粘接在魔术贴母贴上,实现神经微电极刺激器与腓骨皮肤表面的贴合,进一步固定神经微电极刺激器,提高腓骨神经的刺激感,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电极片;2、第一电极公扣;3、第二电极公扣;4、下壳体;5、上壳体;6、显示屏观察窗;7、控制按键设置孔;8、显示屏;9、控制按键;10、主控模块;11、插槽;12、连接插耳;13、卡块;14、插块;15、卡槽;16、第一电极母扣;17、第二电极母扣;18、控制按键上壳;19、电池仓;20、孔槽;21、绑扎绳二;22、魔术贴母贴;23、绑扎绳一;24、魔术贴子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0.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微电极刺激器,包括电极片1,电极片1上设置有神经微电极刺激器的主机,电极片1的表面设有用于绑扎腓骨皮肤的绑扎机构,肌肉刺激器的主机包括下壳体4、上壳体5,下壳体4周围设置有连接插耳12,连接插耳12的外壁设置有卡块13,设置于上壳体5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卡块13对应的卡槽15;具体的说,连接插耳12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插耳12分布于下壳体4周围,并且卡块13为上窄下宽的长条形,沿长度方向连接插耳12的外围,卡块13能够卡入卡槽15,将上壳体5与下壳体4进行卡接;下壳体4上还设置有插槽11,上壳体5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插槽11对应的插块14,具体的说,插槽11设置有两个,一个位于第四个连接插耳12与第一个连接插耳12之间,一个位于第二个连接插耳12与第三个连接插耳12之间,插槽11与插块14可以限制上壳体5与下壳体4的安装方向,可以确保上壳体5与下壳体4的正确安装,确保显示屏8和控制按键9能够准确安装。
21.进一步的,绑扎机构包括绑扎绳一23和绑扎绳二21,绑扎绳一23的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子贴24,绑扎绳二21的表面设置有与魔术贴子贴24粘接的魔术贴母贴22,电极片1的表面设有两个孔槽20,绑扎绳一23和绑扎绳二21分别与两个孔槽20连接。
22.腓骨是小腿外侧的一条细长骨,而腓骨头一个位于其上端,其位于小腿外侧,略低于膝盖,是可用手感到的一个圆形突起,使用状态下,在电极片1的底部涂抹有一层凝胶,将
绑扎绳一23和绑扎绳二21打开,凝胶与腓骨皮肤表面贴合,之后将绑扎绳一23和绑扎绳二21相互靠近,首先拉动绑扎绳二21,之后拉动绑扎绳一23,并拉紧电极片1、绑扎绳一23和绑扎绳二21,增加电极刺激器与腓骨皮肤表面的贴合能力,之后将魔术贴子贴24粘接在魔术贴母贴22上,实现电极刺激器与腓骨皮肤表面的贴合,进一步固定电极刺激器,提高腓骨神经的刺激感,使用效果更好。
23.进一步的,下壳体4内设置有肌肉刺激器的主控模块10、显示屏8、控制按键9、电池仓19,主控模块10分别与显示屏8、控制按键9、电池仓19电连接,主机的工作为领域的成熟技术。
24.进一步的,上壳体5上设置有显示屏观察窗6、控制按键设置孔7,显示屏8与显示屏观察窗6对应,控制按键设置孔7与控制按键9对应,安装时,将控制按键上壳18置于控制按键9上方,然后将控制按键上壳18对应置于控制按键设置孔7内,显示屏8与显示屏观察窗6对应,可以使得显示屏8卡入显示屏观察窗6内。
25.进一步的,电极片1内设置有两个电极,一个为正电电极,一个为与负电电极,正电电极与第一电极公扣2电连接,负电电极与第二电极公扣3电连接。
26.进一步的,电极片1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公扣2、第二电极公扣3,下壳体4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电极母扣16、第二电极母扣17,第一电极公扣2与第一电极母扣16对应;第二电极公扣3与第二电极母扣17对应,可以确保电极片1内设置的两个电极通电,并且受到主控模块10的控制。
27.通过脉冲电流刺激腓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和治疗下肢水肿,减少术后肿胀;改善和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及局部血液瘀滞;由腓总神经支配的小腿节律性收缩,实现泵血功能增加血液流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预防和治疗下肢水肿,减少术后肿胀;改善和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及局部血液瘀滞。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