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3704发布日期:2022-12-03 02:2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


背景技术:

2.主动脉是人体的主要供血通道,作为心脏射血的主管道,承受了很高的血压冲刷力,特别是主动脉弓处。在主动脉弓处有人体上半身供血的三分支血管(供应大脑及上肢血液),更是承受沉重的压力,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主动脉血管很容易因高压血流冲击导致血管壁破损,进而引发主动脉夹层或因动脉中层弹力纤维的破坏形成主动脉瘤。众所周知,无论是主动脉瘤还是主动夹层都是非常凶险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极大的威胁了人民的身心健康。
3.既往治疗这类疾病要在全麻下,给病人做胸腹联合切口,并在体外循环协助下,进行深低温、停循环、脑灌注下做病变部位血管的置换。显然这是一个创伤大、并发症高、病人恢复慢、有一定死亡率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疾病的治疗得到极大的进步和改进。现在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腿部动脉将专为主动脉设计制作的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病变部位,从而替代传统的开刀置换大血管手术且疗效相同。目前的动脉支架分为覆膜支架以及裸支架两种,裸支架只有一层金属,也就是支架上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覆膜支架指的是在支架上涂覆特殊膜性材料(聚四氟乙烯、涤纶、聚酯、聚氨基甲酸乙酯等)的支架,既保留了裸支架的功能,又具有膜性材料的特性,当前应用于主动脉的支架主要是覆膜支架。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病变涉及到主动脉弓部时,覆膜支架的应用会封堵由弓部发出的供应大脑和上肢血液的重要分支血管,影响分支动脉的血液流动,特别是对病人的脑部,从而影响患者的血液供应及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覆膜支架的应用封堵由弓部发出的供应大脑和上肢血液的重要分支血管,保证分支动脉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病人的脑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健康状态,本技术提供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包括内部连通的覆膜支架段、裸部支架段以及延长支架段,所述覆膜支架段的内侧覆盖有膜性材料,所述裸部支架段设置为裸支架,所述延长支架段设置于所述覆膜支架段的一端,所述裸部支架段上可设置用于重建主动脉病变所涉及的重要血管的分支,所述分支贯穿所述裸部支架段的侧壁并与所述裸部支架段的内部相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覆膜支架段与裸部支架段混合支架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伸
入至患者升、弓部、降主动脉中,带有膜性材料的覆膜支架段可以有效地对主动脉中的动脉血管瘤病变部位或夹层破口处进行有效覆盖和封堵,同时裸部支架段可以放置在主动脉弓位置中,便于完成弓部三分支重建,设计简化了原来手术程序和复杂性,避免了经颈部血管入路重建血管分枝过程,减少了脑部并发症发生,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疗效,可以在累及重要血管分枝的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病变的微创治疗中应用,从而避免了借助体外循环的传统大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打击,降低死亡率,避免覆膜支架的应用封堵由弓部发出的供应大脑和上肢血液的重要分支血管,保证分支动脉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病人的脑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健康状态。
9.可选的,所述分支的直径小于所述裸部支架段的直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支的直径小于裸部支架段的直径,可以使分支更加便于通过导丝穿过裸部支架段的缝隙,同时也更加符合分支血管的解剖特性。
11.可选的,所述裸部支架段位于所述覆膜支架段的中部,所述裸部支架段的直径小于所述覆膜支架段的直径,所述分支的数量设置为三个。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裸部支架段的缝隙部位可以通过导丝选择将分支分别送入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中,并在此基础上植入各个分支支架进行上述血管的重建。
13.可选的,所述裸部支架段位于所述覆膜支架段的一端,所述分支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裸部支架段的缝隙部位可以通过导丝选择分别进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中,并在此基础上植入各个分支支架,从而使两个分支分别对左颈总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进行重建,保证了血管分支的血液供应,提高治疗效果。
15.可选的,所述裸部支架段位于所述覆膜支架段的一端,所述分支的数量设置为一个。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裸支架缝隙部位可以将导丝选择分别进左锁骨下动脉中,并在此基础上植入分支支架,从而使分支对左锁骨下动脉进行重建,保证了血管分支的血液供应,提高治疗效果。
17.可选的,所述延长支架段设置为裸支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延长支架段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腹主动脉进行支撑,利用延长支架段可以更加有效地对降主动脉至腹主动脉中的血管中因夹层导致的假腔进行支撑,在提高支撑效果同时,因延长枝设置为裸支架,避免了延长枝对发自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内脏分支供血血管的封堵。
19.可选的,所述延长支架段的直径沿背离所述覆膜支架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径逐渐减小的延长支架段提高了延长支与腹主动脉之间的适配性,从而提高延长支架段的支撑效果。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22.1.覆膜支架段与裸部支架段混合支架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伸入至患者升、弓部、降主动脉中,带有膜性材料的覆膜支架段可以有效地对主动脉中的动脉血管瘤病变部位或夹层破口处进行有效覆盖和封堵,同时裸部支架段可以放置在主动脉弓位置中,便于完成弓部三分支重建,设计简化了原来手术程序和复杂性,避免了经颈部血管入路重建血管分枝
过程,减少了脑部并发症发生,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疗效,可以在累及重要血管分枝的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病变的微创治疗中应用,从而避免了借助体外循环的传统大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打击,降低死亡率,避免覆膜支架的应用封堵由弓部发出的供应大脑和上肢血液的重要分支血管,保证分支动脉的血液供应,特别是对病人的脑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健康状态;
23.2.从裸部支架段的缝隙部位可以通过导丝选择将分支分别送入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中,并在此基础上植入各个分支支架进行上述血管的重建;
24.3.利用延长支架段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腹主动脉进行支撑,利用延长支架段可以更加有效地对降主动脉至腹主动脉中的血管中因夹层导致的假腔进行支撑,在提高支撑效果同时,因延长枝设置为裸支架,避免了延长枝对发自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内脏分支供血血管的封堵。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体内释放的常态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三分枝重建支架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覆膜支架段与裸部支架段常态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裸支架部在覆膜支架段近端的使用状态图。
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二个分支血管重建常态示意图。
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裸支架部在覆膜支架段近端的使用状态图。
3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覆膜支架段与裸部支架段常态图。
3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分支与裸部支架段使用状态图。
34.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延长支架段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覆膜支架段;11、膜性材料;2、裸部支架段;3、延长支架段;4、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
38.参考图1、图2,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用覆膜与裸部混合支架包括端部连接在一起的覆膜支架段1、裸部支架段2以及延长支架段3。覆膜支架段1与裸部支架段2固定相连且内部连通。裸部支架段2可随同覆膜支架段1插入至主动脉中,覆膜支架段1的一端还延续有可伸入腹主动脉中的延长支架段3。
39.参考图3,覆膜支架段1的内侧覆盖有膜性材料11,即覆膜支架段1设置为覆膜支架,从而利用膜性材料11提高对升主动脉病变部位的覆盖,达到治疗效果。裸部支架段2可伸入主动脉弓部,且裸部支架段2的网孔中可拆卸连接有最多三个分支4。每个分支4的直径均小于裸部支架段2的直径,从而适应主动脉分支4动脉的直径。分支4可经由裸部支架段2的缝隙通过导丝分别进入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以及左锁骨下动脉。
40.参考图3,当分支4的数量设置为三个时,裸部支架段2位于覆膜支架段1的中部,在裸部支架段2在主动脉中移动至与头臂干动脉相对时,通过导丝引导分支4可以伸入头臂干动脉中并对头臂干动脉进行支撑;与左颈总动脉相对时,分支4可以伸入左颈总动脉中并对左颈总动脉进行支撑;分支4移动至与左锁骨下动脉相对时,分支4可以伸入左锁骨下动脉中并对左锁骨下动脉进行支撑。
41.参考图4、图5和图6,当分支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时,裸部支架段2位于覆膜支架段1的一端,当分支4随裸部支架段2在主动脉中移动至分别与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相对时,通过导丝引导两个分支4可以分别伸入左颈总动脉中和左锁骨下动脉,并对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进行支撑。
42.裸部支架段2与覆膜支架段1连接在一起的一端的直径与覆膜支架段1的直径相同,且大于裸部支架段2背离覆膜支架段1的一端的直径,从而便于适应主动脉的解剖形态特点。
43.参考图7、图8和图9,当分支4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时,裸部支架段2位于覆膜支架段1的一端,当分支4随裸部支架段2移动至分别与左锁骨下动脉相对时,通过导丝引导分支4伸入左锁骨下动脉中,从而对左锁骨下动脉进行支撑。
44.参考图1、图10,延长支架段3位于覆膜支架段1远离心脏的一段,且延长支架段3设置为裸支架。延长支架段3的一端与覆膜支架段1固定相连,且延长支架段3的内部与覆膜支架段1的内部相连通。覆膜支架段1移动至降主动脉中时,延长支架段3背离覆膜支架段1的一端自降主动脉向腹主动脉中延伸。延长支架段3沿背离覆膜支架段1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从而适应主动脉的解剖形态。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手术用覆膜与裸部混合的支架结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手术过程中,首先将覆膜支架段1送入至主动脉中覆盖主动脉病变部位,使得裸部支架段2伸入至主动脉弓部,然后借助裸部支架段2的缝隙,将导丝选择进入主动脉弓部的分支4头臂干动脉、或左颈总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内,在导丝导引下将相对口径的支架植入,完成弓部三分支的重建,在治疗主动脉病变的同时,保证了病人脑部和上肢的血液供应,同时延长支架段3背离覆膜支架段1的一段伸入腹主动脉,有助主动脉夹层治疗后动脉壁的塑造,延长支架段3的裸支架设计,避免了腹主动脉发出内脏分支的被封堵,保证内脏脏器的供血。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