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7504发布日期:2022-11-29 22: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道支架脱落至胃内后的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2.食道支架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食道狭窄的治疗中,可有效的解除食道的狭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由于疾病本身或者支架的原因,偶尔有部分患者的食道支架会脱落致胃内,脱落至胃内的支架,部分可经消化道排出体内,但部分支架无法排出会长期存留至胃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3.针对上述情况,当前的支架取出方法是在成像或内窥技术的指引下,利用器械钳夹住支架后,经过贲门、食道后取出,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诸多的问题,成功率不稳定,主要是因为部分支架钳夹拉出时,或因角度不合适,支架无法通过贲门,无法取出;或支架取出过程中通过贲门、食道时,支架直接暴露在人体管腔内,会引起黏膜的损伤,对于部分恶性肿瘤患者黏膜的损伤甚至会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4.dsa数字减影技术,是一种新型医学影像技术,可以进行准确的医疗定位;超滑导丝是一种特殊的介入诊疗导丝,表面经过专门处理,可以顺滑的人体管腔内进行引导和传送工作,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解决食道支架脱落至胃内后取出困难及取出时发生易损伤食道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包括外套管、伞置装置、钳夹装置,
7.所述外套筒,为一个中空的柔性管,
8.所述伞置装置,贯穿设置在外套筒内,伞置装置主体为柔性管,前端为喇叭口,后端一体设置限位挡圈,限位挡圈位于外套筒外侧,限位挡圈的直径与外套筒外径一致,喇叭口的大口端直径与外套筒内径匹配,
9.所述钳夹装置,贯穿设置在伞置装置内,包括中空的柔性导丝,钳丝,所述柔性导丝套装在钳丝外部,所述钳丝的前端为钩头,钳丝前部成角度一体设置有可发生弹性形变压丝。
10.所述柔性导丝、钳丝的操作端设置有手持部,所述钳夹装置、伞置装置的长度大于外套筒的长度。
11.所述钩头为圆钩或者直角钩。
12.所述压丝设置在钳丝钩头开口侧,所述钳丝的钩头处于柔性导丝内时,压丝与钩头构成一个封闭结构。
13.所述外套筒直径20fr,长度100cm;伞置装置的长度105cm。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钩住支架回收时,可以将支架先拉入伞置装置内,伞置装置可以有效引导支架进入外套筒,之后回收外套筒即可取出装置,从而减少取出过程中支架对贲门、食道黏膜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2所示,一种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包括外套管1、伞置装置、钳夹装置,
18.外套筒1,为一个直径20fr、长度100cm中空的柔性管,
19.伞置装置,贯穿设置在外套筒1内,伞置装置长度105cm,主体为柔性管21,前端为喇叭口22,后端一体设置限位挡圈23,限位挡圈23位于外套筒1外侧,限位挡圈23的直径与外套筒1外径一致,喇叭口22的大口端直径与外套筒1内径匹配。伞置装置长于外套筒,所以伞置装置的喇叭口端可以被推出或拉入外套筒,喇叭口的设置用于当钳丝钩拽住支架时,引导掉落的支架随伞置装置顺利进入外套筒,从而避免了支架通过贲门和食道时,对身体造成的损伤,
20.钳夹装置,贯穿设置在伞置装置内,包括中空的柔性导丝31,钳丝32,柔性导丝31套装在钳丝32外部,钳丝32的前端为钩头321,钩头可以为圆钩头或者直角钩头,钳丝32前部成角度一体设置有可发生弹性形变压丝322,压丝322设置在钳丝钩头321开口侧,当钳丝未伸出柔性导丝时,压丝变形挤压在柔性导丝内部,压丝与钳丝钩头接触形成一个封闭结构,当钳丝推出柔性导丝前端后,压丝恢复原状。为了便于操作,在柔性导丝和钳丝使用者操作部设置有手持部。
21.使用时,患者取平卧位于dsa床或者胃镜检查床,利用dsa数字减影技术在胃袋内找到支架掉落位置,由口送入超滑导丝至胃内后,通过超滑导丝引入外套筒,然后使用者继续操作钳夹装置的柔性导丝到达掉落支架位置附近,操作钳丝使其伸出柔性导丝,利用dsa数字减影技术准确引导钳丝钩住掉落在胃中的支架,然后拉拽钳丝回收,压丝被柔性导丝压迫变形,压丝与钳丝钩头贴合形成一个封闭环,进一步锁定支架,然后前推伞置装置,使其喇叭口从外套筒中伸出,继续拉拽钳夹装置,支架顺着喇叭口向伞置装置内运动,通过喇叭口的引导支架顺利进入伞置装置,然后回拉伞置装置进入外套筒,即可安全顺利的将掉落于胃中的支架取出。使用时全程在dsa数字减影的定位指导下,并利用实用新型装置将支架快速收入外套筒中,并且钳丝部件尽量靠近支架后才从柔性导丝中伸处,从而最大程度减少钳丝和支架对身体的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伞置装置、钳夹装置,所述外套筒,为一个中空的柔性管,所述伞置装置,贯穿设置在外套筒内,伞置装置主体为柔性管,前端为喇叭口,后端一体设置限位挡圈,限位挡圈位于外套筒外侧,限位挡圈的直径与外套筒外径一致,喇叭口的大口端直径与外套筒内径匹配,所述钳夹装置,贯穿设置在伞置装置内,包括中空的柔性导丝,钳丝,所述柔性导丝套装在钳丝外部,所述钳丝的前端为钩头,钳丝前部成角度一体设置有可发生弹性形变压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丝、钳丝的操作端设置有手持部,所述钳夹装置、伞置装置的长度大于外套筒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为圆钩或者直角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丝设置在钳丝钩头开口侧,所述钳丝的钩头处于柔性导丝内时,压丝与钩头构成一个封闭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直径20fr,长度100cm;伞置装置的长度10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道支架脱落取出装置,包括外套管、伞置装置、钳夹装置,其中钳夹装置,包括中空的柔性导丝,钳丝,柔性导丝套装在钳丝外部,钳丝的前端为钩头,钳丝前部成角度一体设置有可发生弹性形变压丝,伞置装置,为一个柔性管,套装在钳夹装置的外部,伞置装置一端为喇叭口,另一端设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圈,外套筒为一个柔性管,套装在伞置装置的外部,外套筒的内径小于限位挡圈外径,伞置装置的喇叭口端可以推出或收入外套筒内。本实用新型解决食道支架脱落至胃内后取出困难及取出时发生易损伤食道的问题。时发生易损伤食道的问题。时发生易损伤食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永 申东峰 王宝山 郝国君 李鹏 张晓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