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6888发布日期:2022-12-17 11:57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部份内窥镜同时具备治疗的功能,如膀胱镜、胃镜、大肠镜、支气管镜、腹腔镜等。
3.由于内窥镜需要伸入患者体内无论在使用前还是使用后,为了减少感染后更加清晰地观察,都需要对内窥镜镜头进行清洗,由于内窥镜镜头尺寸较小,传统的医疗清理设备无法快速进行清洗,而采用手工利用酒精棉进行清理时效率低下。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清洗消毒烘干一体化,清理高效迅速的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表面一侧开设有通孔,且位于通孔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均安装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上安装有进液管;
7.摆动气缸,嵌装于支撑框的上表面,且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底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框转动连接,且支撑柱的底端安装于废液盒,所述废液盒底端侧壁嵌装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内嵌装有控制阀;
8.动力组件,设有三组,且三组所述动力组件均匀安装于连接盘和支撑柱上,且动力组件包括液压杆、直线导轨、升降板和驱动电机,所述液压杆固定安装于连接盘底端,所述直线导轨固定安装于支撑柱的侧壁上,所述升降板滑动安装于直线导轨上,且升降板与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9.其中,三组所述动力组件的升降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冲洗套筒、消毒套筒和烘干套筒,且三组动力组件的升降板上安装有驱动冲洗套筒、消毒套筒和烘干套筒的驱动电机,所述冲洗套筒内安装有清除组件,所述消毒套筒内安装清洗组件,所述烘干套筒内安装有烘干组件。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上位于通孔的下方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支撑框上,且壳体将连接盘和支撑柱与支撑框开设的通孔隔绝,壳体上均匀开设有三个用于冲洗套筒、消毒套筒和烘干套筒穿过的贯穿孔,且壳体内位于三个所述贯穿孔之间嵌装有隔断架。
11.优选的,所述清除组件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固定安装于冲洗套筒的底端,且连接套内侧壁嵌装有螺旋翼。
12.优选的,所述螺旋翼的内侧壁粘贴有海绵条。
13.优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消毒套筒的底端,且安装座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向柱,两个所述导向柱上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毛刷,u型架的底端上安装有防护球座,所述防护球座内嵌装海绵套,滑动板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背离滑动板的一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中空套筒,所述中空套筒固定安装于烘干套筒的底端,且中空套筒内嵌装有风叶片,所述风叶片的风向朝向烘干套筒的上方,且中空套筒内位于风叶片的上方嵌装有电加热网。
15.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开设有通孔,且端盖螺纹安装于中空套筒底端,且端盖和中空套筒之间填充有蜂窝状的活性炭柱。
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在电动推杆配合夹持块将内窥镜镜头夹持后,再通过在支撑框上设置的三组动力组件,三组动力组件分别设有冲洗套筒、消毒套筒和烘干套筒,在摆动气缸的切换下,配合液压杆、直线导轨、升降板和驱动电机依次将内窥镜镜头包裹住,然后配合进液管外接喷淋装置进行喷液,从而对内窥镜镜头完成自动化清理,镜头清理十分高效干净;
18.2、设置防护罩,在冲洗套筒和消毒套筒依次穿过内窥镜镜头下方的贯穿孔将内窥镜镜头包裹时,进液管接入喷淋装置对内窥镜镜头喷淋时,利用壳体和隔断架对喷淋处进行隔绝,减少液体的飞溅,在清理时,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无废液溅出;
19.3、烘干组件在风叶片转动时,从外接吸入空气进行吹热风时,通过活性炭柱对空气进行过滤,可以减少灰尘和细菌贴附在内窥镜镜头上,在烘干时,有利于保持内窥镜镜头的洁净。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所示的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2所示的清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2所示的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2所示的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1、支撑框;11、电动推杆;12、夹持块;13、进液管;2、摆动气缸;3、连接盘;4、支撑柱;41、废液盒;42、排液管;5、动力组件;51、液压杆;52、直线导轨;53、升降板;54、驱动电机;5a、冲洗套筒;5b、消毒套筒;5c、烘干套筒;6、防护罩;61、壳体;62、隔断架;601、贯穿孔;7、清除组件;71、连接套;72、螺旋翼;8、清洗组件;81、安装座;82、导向柱;83、滑动板;84、u型架;85、毛刷;86、防护球座;87、海绵套;88、弹簧;9、烘干组件;91、中空套筒;92、风叶片;93、电加热网;94、端盖;95、活性炭柱。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9.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包括:支撑框1、摆动气缸2和动力组件5。
30.支撑框1上表面一侧开设有通孔,且位于通孔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电动推杆11,两个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均安装有夹持块12,夹持块12上安装有进液管13,摆动气缸2嵌装于支撑框1的上表面,且摆动气缸2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盘3,连接盘3底端安装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与支撑框1转动连接,且支撑柱4的底端安装于废液盒41,废液盒41底端侧壁嵌装有排液管42,排液管42内嵌装有控制阀;
31.动力组件5设有三组,且三组动力组件5均匀安装于连接盘3和支撑柱4上,且动力组件5包括液压杆51、直线导轨52、升降板53和驱动电机54,液压杆51固定安装于连接盘3底端,直线导轨52固定安装于支撑柱4的侧壁上,升降板53滑动安装于直线导轨52上,且升降板53与液压杆5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32.其中,三组动力组件5的升降板53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冲洗套筒5a、消毒套筒5b和烘干套筒5c,且三组动力组件5的升降板53上安装有驱动冲洗套筒5a、消毒套筒5b和烘干套筒5c的驱动电机54,冲洗套筒5a内安装有清除组件7,消毒套筒5b内安装清洗组件8,烘干套筒5c内安装有烘干组件9。
33.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将内窥镜镜头放置在支撑框1开设的通孔内,并位于两个夹持块12之间,然后控制电动推杆11伸出,从而推动两个夹持块12靠近,从而将内窥镜镜头夹持住,然后通过摆动气缸2驱动三组动力组件5的冲洗套筒5a、消毒套筒5b和烘干套筒5c在液压杆51的驱动下,依次将内窥镜镜头包裹住,配合进液管13接入喷淋装置对内窥镜镜头进行喷洒消毒液,然后通过清除组件7、清洗组件8和烘干组件9依次对内窥镜镜头进行表面杂物清除,消毒清洗和烘干,从而完成内窥镜镜头的自动化快速清理,清理十分干净高效,喷淋后的废液流入废液盒41内,然后通过排液管42开启控制阀进行废液处理和排放。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支撑框1上位于通孔的下方安装有防护罩6,防护罩6包括壳体61,壳体61固定安装于支撑框1上,且壳体61将连接盘3和支撑柱4与支撑框1开设的通孔隔绝,壳体61上均匀开设有三个用于冲洗套筒5a、消毒套筒5b和烘干套筒5c穿过的贯穿孔601,且壳体61内位于三个贯穿孔601之间嵌装有隔断架62。
35.需要说明的是:这样,在冲洗套筒5a和消毒套筒5b依次穿过内窥镜镜头下方的贯穿孔601将内窥镜镜头包裹时,进液管13接入喷淋装置对内窥镜镜头喷淋时,利用壳体61和隔断架62对喷淋处进行隔绝,减少液体的飞溅,在清理时,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无废液溅出。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清除组件7包括连接套71,连接套71固定安装于冲洗套筒5a的底端,且连接套71内侧壁嵌装有螺旋翼72。
37.需要说明的是:清除组件7使用时,当冲洗套筒5a在液压杆51的驱动下,拉动升降板53沿着直线导轨52向上滑动,从而将螺旋翼72靠近内窥镜镜头,直至将内窥镜镜头包裹
在内,在通过该处的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冲洗套筒5a进行转动,冲洗套筒5a驱动连接套71和螺旋翼72进行同步转动,螺旋翼72转动时通过内侧壁粘贴的海绵条对内窥镜镜头表面辅助杂物进行旋转清除,在螺旋翼72旋转时,将附着的杂物螺旋向下输送,从而完成内窥镜镜头附着物进行清除,清除时,进液管13接入外置的喷淋装置同步对内窥镜镜头冲洗,便于附着物进行脱离和初步清洗。
38.而在本实施例中:螺旋翼72的内侧壁粘贴有海绵条。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5,清洗组件8包括包括安装座81,安装座81固定安装于消毒套筒5b的底端,且安装座81上表面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向柱82,两个导向柱82上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板83,滑动板8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u型架84,u型架84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毛刷85,u型架84的底端上安装有防护球座86,防护球座86内嵌装海绵套87,滑动板83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88,弹簧88背离滑动板83的一端与安装座81固定连接。
40.需要说明的是:清洗组件8使用时,在清除组件7使用后,清除组件7在退出内窥镜镜头后,通过摆动气缸2将消毒套筒5b转动至内窥镜镜头正下方,然后通过该处的液压杆51驱动消毒套筒5b靠近内窥镜镜头,直至将内窥镜镜头包裹在内,并在弹簧88的作用下,将防护球座86卡套的内窥镜镜头上,再通过该处的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消毒套筒5b进行转动,消毒套筒5b驱动安装座81带动进行导向柱82、滑动板83、u型架84、毛刷85和防护球座86同步转动,再配合进液管13接入外置的喷淋装置,喷射消毒液,从而对内窥镜镜头进行消毒清洗。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烘干组件9包括中空套筒91,中空套筒91固定安装于烘干套筒5c的底端,且中空套筒91内嵌装有风叶片92,风叶片92的风向朝向烘干套筒5c的上方,且中空套筒91内位于风叶片92的上方嵌装有电加热网93。
42.需要说明的是:烘干组件9使用时,在清洗组件8使用后,清洗组件8在退出内窥镜镜头后,通过摆动气缸2将烘干套筒5c转动至内窥镜镜头正下方,然后通过该处的液压杆51驱动烘干套筒5c靠近内窥镜镜头,直至将内窥镜镜头包裹在内,然后通过驱动电机5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烘干套筒5c进行转动,烘干套筒5c驱动风叶片92进行转动,再同步开启电加热网93对内窥镜镜头进行加热烘干,这里电加热网93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内窥镜镜头的极限温度,避免内窥镜镜头损坏。
43.而在本实施例中:烘干组件9还包括端盖94,端盖94开设有通孔,且端盖94螺纹安装于中空套筒91底端,且端盖94和中空套筒91之间填充有蜂窝状的活性炭柱95,这样在风叶片92转动时,在吸入外接空气进行吹热风时,通过活性炭柱95对空气进行过滤,可以减少灰尘和细菌贴附在内窥镜镜头上,在烘干时,有利于保持内窥镜镜头的洁净。
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镜头清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5.使用时,将内窥镜镜头放置在支撑框1开设的通孔内,并位于两个夹持块12之间,然后控制电动推杆11伸出,从而推动两个夹持块12靠近,从而将内窥镜镜头夹持住,完成夹持;
46.再通过摆动气缸2驱动三组动力组件5中带有的冲洗套筒5a的动力组件5至内窥镜镜头正下方,冲洗套筒5a在液压杆51的驱动下,拉动升降板53沿着直线导轨52向上滑动,从而将螺旋翼72靠近内窥镜镜头,直至将内窥镜镜头包裹在内,在通过该处的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冲洗套筒5a进行转动,冲洗套筒5a驱动连接套71和螺旋翼72
进行同步转动,螺旋翼72转动时通过内侧壁粘贴的海绵条对内窥镜镜头表面辅助杂物进行旋转清除,在螺旋翼72旋转时,将附着的杂物螺旋向下输送,从而完成内窥镜镜头附着物进行清除,清除时,进液管13接入外置的喷淋装置同步对内窥镜镜头冲洗,便于附着物进行脱离和初步清洗;
47.在清除组件7使用后,清除组件7在退出内窥镜镜头后,通过摆动气缸2将消毒套筒5b转动至内窥镜镜头正下方,然后通过该处的液压杆51驱动消毒套筒5b靠近内窥镜镜头,直至将内窥镜镜头包裹在内,并在弹簧88的作用下,将防护球座86卡套的内窥镜镜头上,再通过该处的驱动电机54,驱动电机5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消毒套筒5b进行转动,消毒套筒5b驱动安装座81带动进行导向柱82、滑动板83、u型架84、毛刷85和防护球座86同步转动,再配合进液管13接入外置的喷淋装置,喷射消毒液,从而对内窥镜镜头进行消毒清洗;
48.在清洗组件8使用后,清洗组件8在退出内窥镜镜头后,通过摆动气缸2将烘干套筒5c转动至内窥镜镜头正下方,然后通过该处的液压杆51驱动烘干套筒5c靠近内窥镜镜头,直至将内窥镜镜头包裹在内,然后通过驱动电机54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烘干套筒5c进行转动,烘干套筒5c驱动风叶片92进行转动,再同步开启电加热网93对内窥镜镜头进行加热烘干,这里电加热网93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内窥镜镜头的极限温度,避免内窥镜镜头损坏,从而完成内窥镜镜头的自动化快速清理,清理十分干净高效,喷淋后的废液流入废液盒41内,然后通过排液管42开启控制阀进行废液处理和排放。
49.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