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5755发布日期:2022-12-27 23:5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2.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流动,也不会形成血栓,在特殊情况下,如血管有硬化,狭窄等损伤、血液粘稠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血栓在动脉血管内流窜是没有规律而言的,随着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流窜到人体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如果在脑动脉血管中停留,阻碍了脑动脉正常血液的流通就是脑血栓,从而引发缺血性中风发作,若堵塞了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则会诱发心肌梗塞,此外,还有下肢动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
3.专利号cn201821155345.4公布了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通过漏斗滤网采用梭形双漏斗滤网设计,紧密贴合血管壁,防止血栓碎屑逃逸,避免继发远端栓塞。
4.现有的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存在以下弊端:在对血栓进行抽取时,血栓容易随着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流动,从而导致在对其抽取容易流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通过取栓组件能有效的方便对脑血管患者的血栓进行抽取,便于减小在对血栓进行抽取时,血栓随着血液流散的可能性,提高取栓时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效率,便于提高取栓装置的实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置有取栓组件,所述取栓组件由支撑管、滤网a、筒体a、滤网b、筒体b、滤网c和导头组成,所述管体、筒体a与筒体b内周均套设有用于防护的支撑管,所述管体与筒体a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过滤的滤网a,所述筒体a与筒体b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过滤的滤网b,所述筒体b与导头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过滤的滤网c。
8.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组件,所述管体内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由气囊a、软管a、气囊b、软管b、气囊c和软管c组成,所述管体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充气的软管a、软管b和软管c,所述管体与筒体a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位于滤网a内周的气囊a,且气囊a与软管a相连通,所述筒体a与筒体b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位于滤网b内周的气囊b,且气囊b与软管b相连通,所述筒体b与导头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位于滤网c内周的气囊c,且气囊c与软管b相连通;通过辅助组件来方便在对血栓进行抽取时,对其进行辅助,从而更进一步的减小血栓发生流散的可能性,提高血栓抽取时的稳定性,方便取栓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便于提高装置功能的多样性。
9.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与导头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牵引导丝;牵引导丝便于
防止管体与导头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取栓装置的安全效率。
10.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导丝为柔性微导丝;牵引导丝为柔性的微导丝,在对取栓装置支撑的同时,方便随着弯折,从而方便取栓的顺利进行。
11.进一步地,所述导头呈锥形结构;导头呈锥形结构,方便取栓装置在血管内行进的更加方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取栓组件能有效的方便对脑血管患者的血栓进行抽取,便于减小在对血栓进行抽取时,血栓随着血液流散的可能性,提高取栓时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效率,便于提高取栓装置的实用性。
14.2、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辅助组件来方便在对血栓进行抽取时,对其进行辅助,从而更进一步的减小血栓发生流散的可能性,提高血栓抽取时的稳定性,方便取栓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便于提高装置功能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的整体机构结构平面示意图。
17.图中:1、管体;2、取栓组件;201、支撑管;202、滤网a;203、筒体a;204、滤网b;205、筒体b;206、滤网c;207、导头;3、辅助组件;301、气囊a;302、软管a;303、气囊b;304、软管b;305、气囊c;306、软管c;4、牵引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2所示,一种脑血管栓塞介入取栓装置,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取栓组件2,所述取栓组件2由支撑管201、滤网a202、筒体a203、滤网b204、筒体b205、滤网c206和导头207组成,所述管体1、筒体a203与筒体b205内周均套设有用于防护的支撑管201,所述管体1与筒体a203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过滤的滤网a202,所述筒体a203与筒体b205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过滤的滤网b204,所述筒体b205与导头207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过滤的滤网c206。
20.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还包括辅助组件3,所述管体1内设置有辅助组件3,所述辅助组件3由气囊a301、软管a302、气囊b303、软管b304、气囊c305和软管c306组成,所述管体1内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充气的软管a302、软管b304和软管c306,所述管体1与筒体a203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位于滤网a202内周的气囊a301,且气囊a301与软管a302相连通,所述筒体a203与筒体b205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位于滤网b204内周的气囊b303,且气囊b303与软管b304相连通,所述筒体b205与导头207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位于滤网c206内周的气囊c305,且气囊c305与软管b304相连通;通过辅助组件3来方便在对血栓进行抽取时,对其进行辅助,从而更进一步的减小血栓发生流散的可能性,提高血栓抽取时的稳定性,方便取栓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便于提高装置功能的多样性;所述导头207呈锥形结构;导头207呈锥形结构,方便取栓装置在血管内行进的更加方便。
21.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管体1与导头207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牵引导丝4;牵引导丝4便于防止管体1与导头207之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取栓装置的安全效率;所述牵引导丝4为柔性微导丝;牵引导丝4为柔性的微导丝,在对取栓装置支撑的同时,方便随着弯折,从而方便取栓的顺利进行。
22.工作时,首先通过导头207带动取栓装置移动到血管内有血栓的位置处,由于取栓装置的体型微小且微细,从而便于在血管内进行位移,然后致使滤网b204随着筒体b205和筒体a203移动到与血管内的血栓相对应的位置上,然后使用软管a302、软管b304和软管c306为气囊a301、气囊b303和气囊c305内填充气体,促使气囊a301、气囊b303和气囊c305逐渐变大,然后滤网a202、滤网b204和滤网c206均随着气囊a301、气囊b303与气囊c305的扩大而扩散,直至滤网b204与血管内的血栓相接触,滤网b204与血栓相接触从而方便促使血栓粘接在滤网b204上,然后促使气囊a301、气囊b303和气囊c305变小,此时就可以缓慢抽离取栓装置,而如果血栓与滤网b204发生分离时,滤网a202或者滤网c206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拦截,致使血栓可以再与滤网a202或者滤网c206相粘接,从而减小血栓发生流散的可能性,减小血栓流失再次对其进行抽取时,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提高患者的安全效率,同时也方便取栓的顺利进行。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