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二维骨搬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7216发布日期:2023-03-10 21:0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二维骨搬移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二维骨搬移架。


背景技术:

2.外固定架自1840年有巴黎外科医生malgaigne首先报告了在胫骨骨折处穿入一枚铁钉,在体外用一个环形带连接固定治疗骨折的方法,并在1843年又研制了一种四爪髌骨外固定器。此后人们就将其称之为外固定,并一直沿用至今,而malgaigne也被公认为外固定的创始人。该技术经历了100多年曲折与坎坷,创新与争议的发展历程,直到20世纪中叶才成为公认的骨折治疗标准方法之一。
3.20世纪80年代,随着ilizarol环形外固定器的发明,张应力成骨机制和创造性应用的推广再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骨科领域发展史的第四个里程碑。1991年ilizarol技术传入我国后,成为推动我国骨外固定技术发展的原动力。而我国现有的外固定架传统技术功能都是单一纵向牵引(单边外固定架),或者横向搬移(骨搬移架),截至目前没有一个外固定架可以实现即可纵向牵引,又能横向搬移,多方位牵引的多功能外固定架应用到临床。
4.而存在这些的主要原因是:1、生产医疗器械的厂商及工程师不是临床骨科专业人员。2、传统的骨折只注重复位后的坚强内固定,而忽略了复位技术。3、创伤骨科医生对于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的认识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只注重复位后的坚强内固定,而忽略了复位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二维骨搬移架。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
7.一种多功能二维骨搬移架,包括主件,所述主件上设置有与之相对移动的x轴搬移架和y轴搬移架,所述y轴搬移架包括主件的一端上下设置的孔,孔中安装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上固定设置有搬移固定板,所述搬移固定板上设置有调节夹块a,所述调节夹块a能沿搬移固定板左右移动,在调节夹块a上设置有压针盖一,调节夹块a、压针盖一之间设置有骨螺钉安装位一,骨螺钉安装位一内上下方向上安装有骨螺钉一,节夹块a、压针盖一上设置有调节螺孔一,调节螺孔一内安装有调节螺母一,用于固定调节夹块a、压针盖一。
8.进一步地,所述搬移固定板上设置有与调节夹块a对称的调节夹块b,调节夹块b也能沿搬移固定板左右移动,在调节夹块b上设置有压针盖二,调节夹块b、压针盖二之间设置有骨螺钉安装位二,骨螺钉安装位二内上下方向上安装有骨螺钉二,节夹块b、压针盖二上设置有调节螺孔二,调节螺孔二内安装有调节螺母二,用于固定调节夹块b、压针盖二。
9.进一步地,所述搬移固定板的上下方向上设置有两个螺钉孔,调节夹块a、调节夹块b上分别设置有长腰孔,两个螺钉孔分别与调节夹块a、调节夹块b上设置的长腰孔对应,
并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一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二固定调节夹块a、调节夹块b,长腰孔的长轴沿左右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主件的一侧滑动设置有针套一、旋转调节螺母一、导向固定杆一,针套一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一,并位于主件上设置的安装孔一内,通过安装孔一内的销轴一与主件滑动连接,针套一的另一端设置螺纹段,与导向固定杆一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一连接;所述针套一上设置有贯穿的骨螺钉一的骨螺钉孔一,骨螺钉一位于骨螺钉孔一内,在针套一上设置有与骨螺钉孔一贯穿的顶丝孔一,其内安装有顶丝一,用于固定骨螺钉一,针套一的一端与主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安装有螺杆一的一端,螺杆一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旋转调节螺母一、导向固定杆一,旋转调节螺母一与螺杆一之间通过销轴一固定,旋转调节螺母一上设置有一体的套筒一,套筒一上设置有销轴孔一,其内安装有销轴一,导向固定杆上设置有销轴槽一,销轴一的一端抵接于销轴槽一内。
11.进一步地,主件的另一侧滑动设置有与针套一对称的针套二,针套二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二,并位于主件另一侧的安装孔二内,通过销轴二与主件滑动连接,针套二的另一端设置螺纹段,与导向固定杆二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二连接,针套二的另一端设置螺纹段,所述针套二上设置有贯穿的骨螺钉二的骨螺钉孔二,骨螺钉二位于骨螺钉孔二内,在针套二上设置有与骨螺钉孔二贯穿的顶丝孔二,其内安装有顶丝二,用于固定骨螺钉二;针套二的一端与主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滑动定安装有螺杆二的一端,螺杆二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旋转调节螺母二、导向固定杆二,旋转调节螺母二与螺杆二之间通过销轴二固定,旋转调节螺母二上设置有一体的套筒二,套筒二上设置有销轴孔二,其内安装有销轴二,导向固定杆上设置有销轴槽二,销轴二的一端抵接于销轴槽二内,用于锁定导向固定杆二与针套二相对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主件上设置有骨螺钉一安装位、骨螺钉二安装位、与螺杆垂直的调节螺套,骨螺钉一安装位、骨螺钉二安装位内分别安装有骨螺钉一、骨螺钉二,调节螺套的一侧有安装有螺杆一,螺杆一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旋转调节螺母一、导向固定杆一,旋转调节螺母一与螺杆一之间通过销轴一固定,旋转调节螺母一上设置有一体的套筒一,套筒一上设置有销轴孔一,其内安装有销轴一,导向固定杆上设置有销轴槽一,销轴一的一端抵接于销轴槽一内;调节螺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固定杆二。
13.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两端均设置有销钉孔,其内均安装有销钉,一个销钉用于固定螺杆一段安装的搬移螺母,另一个销钉和限位圈限位主件,螺杆穿出主件后安装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螺杆通过销钉固定。
14.进一步地,针套一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一,并位于主件的一侧安装孔一内,通过销轴二与主件2滑动连接;针套二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二,并位于主件的另一侧的安装孔二内,通过销轴三与主件滑动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稳定。具体的,y轴搬移架使骨螺钉一和骨螺钉二带动骨头上下移动,x轴搬移架使骨螺钉一和骨螺钉二带动骨头左右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刺激血管和神经网络,重建一组末梢血循环系统,以达到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一中针套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一中旋转调节螺母一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一中导向固定杆一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一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调节夹块a,2—搬移螺母,3—调节夹块b,4—压针盖一,5—导向固定杆一,6—销轴一,7—针套一,8—旋转调节螺母一,9—螺杆一,10—顶丝一,11—骨螺钉一,12—主件,13—销轴二,14—导向固定杆二,15—旋转调节螺母二,16—螺杆二,17—针套二,18—限位圈,19—压针盖二,20—搬移固定板,21—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2—螺杆,23—骨螺钉二,24—螺母,25—销钉,26—限位挡圈,27—调节螺母,28—骨螺钉孔一,29—滑槽一,30—顶丝孔一,31—销轴孔一,32—销轴槽一,33—销钉孔,34—销轴三,35—销轴二,36—调节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技术所提及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文中涉及到的左右,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产品正常使用时的摆放。
25.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二维骨搬移架,包括主件12,所述主件12的一侧上下设置有孔,孔中安装有与之螺纹连接的螺杆22,如图5所示,螺纹杆22的两端均设置有销钉孔,其内均安装有销钉,一个销钉用于固定搬移挡圈2,另一个销钉和限位圈18一起限制主件12,螺杆22穿出主件12后安装限位挡圈26,限位挡圈26与螺杆22通过销钉25固定。所述螺杆22上依次套装有限位圈18、搬移固定板20、搬移螺母2,限位圈18用于限制搬移固定板20的最低位置,可设置为与螺杆22一体结构。所述搬移固定板20上对称设置有调节夹块a1和调节夹块b3,夹块a1和调节夹块b3能沿搬移固定板20左右移动,即在搬移固定板20的上下方向上设置有两个螺钉孔,夹块a1和调节夹块b3上分别设置有长腰孔,两个调节夹块和搬移固定板20通过螺钉孔和长腰孔内的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1固定,长腰孔的长轴沿左右设置。在调节夹块a1和调节夹块b3上分别设置有压针盖一4、压针盖二19,调节夹块a1、压针盖一4之间设置有骨螺钉一11安装位,并通过调节螺母27固定。
26.主件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x轴搬移架,用于将骨骼左右移动。具体如下:
27.主件12的一侧滑动设置有针套一7,如图3所示,针套一7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一29,并位于主件12的安装孔内,通过销轴二35与主件12滑动连接,针套一7的另一端设置螺纹段,与导向固定杆一5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一8连接。所述针套一7上设置有贯穿的骨螺钉一11的骨螺钉孔一28,骨螺钉一11位于骨螺钉孔一28内。在针套一7上设置有与骨螺钉孔一28贯穿的顶丝孔一30,其内安装有顶丝一10,用于固定骨螺钉一11。针套一7的一端与主件1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杆一9的一端,螺杆一9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
旋转调节螺母一8、导向固定杆一5,旋转调节螺母一8与螺杆一9之间通过销轴一6固定。如图4、5所示,旋转调节螺母一8上设置有一体的套筒一,套筒一上设置有销轴孔一31,其内安装有销轴一6,导向固定杆5上设置有销轴槽一32,销轴一6的一端抵接于销轴槽一32内,用于锁定导向固定杆一5与针套一7相对移动。
28.主件12的另一侧滑动设置有针套二17,针套二17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一2,并位于主件12另一侧的安装孔内,通过销轴二与主件12滑动连接,针套一7的另一端设置螺纹段,与导向固定杆一5通过旋转调节螺母一8连接。针套二17的另一端设置螺纹段,所述针套二17上设置有贯穿的骨螺钉二23的骨螺钉孔二,骨螺钉二23位于骨螺钉孔二内。在针套二17上设置有与骨螺钉孔二贯穿的顶丝孔二,其内安装有顶丝二28,用于固定骨螺钉二23。针套二17的一端与主件1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螺杆二16的一端,螺杆二16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旋转调节螺母二15、导向固定杆二14,旋转调节螺母二15与螺杆二14之间通过销轴二13固定。旋转调节螺母二15上设置有一体的套筒二,套筒二上设置有销轴孔二,其内安装有销轴二13,导向固定杆14上设置有销轴槽二,销轴二的一端抵接于销轴槽二内,用于锁定导向固定杆二14与针套二17相对移动。
29.工作原理:通过先固定两组独立的固定针组实现通过螺杆22实现骨螺钉一11和骨螺钉二23轴向牵引,通过调节夹块a19、、调节夹块b3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1实现骨螺钉一11和骨螺钉二23纵向,即左右滑移,在滑移的过程中实现骨螺钉一11和骨螺钉二23所固定的骨头搬移,即上下、前后搬移,再次通过压针盖4固定两枚针组,微调后达到临床解剖复位。该外固定架不仅实现骨折固定技术,在应用时不仅达到骨折的坚强固定,同时也克服了使用(微创)外固定架难以复位的技术。
30.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主件12上设置有骨螺钉一安装位、骨螺钉二安装位、与螺杆垂直的调节螺套36,骨螺钉一安装位、骨螺钉二安装位内分别安装有骨螺钉一11、骨螺钉二23,调节螺套36的一侧有安装有螺杆一9,螺杆一9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与之螺纹连接的旋转调节螺母一8、导向固定杆一5,旋转调节螺母一8与螺杆一5之间通过销轴一6固定,旋转调节螺母一8上设置有一体的套筒一,套筒一上设置有销轴孔一,其内安装有销轴一,导向固定杆上设置有销轴槽一,销轴一的一端抵接于销轴槽一内;调节螺套36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固定杆二14。
31.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