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入便捷的泪道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8057发布日期:2023-02-28 22:0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置入便捷的泪道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泪道引流管,尤其涉及置入便捷的泪道引流管。


背景技术:

2.现有泪道引流支架都由医用缝合线牵引上拉方式置入,或是用pvc材料推送置入;现有结构存在支架对泪道刺激、引流不充分和管体置入后期置入位置不明确等问题;目前市场上所有泪道引流管或泪道支架具有以下缺点:
3.(1)支架上拉时缝合线划伤泪道内壁组织,或是推送式置入金属丝上拉pvc材料管扩张时对泪道内壁有极大损伤;
4.(2)支架植入时由于缝合线硅胶管体接触部位直接受力,因为硅胶本身具有不抗撕裂的特性,所以容易导致拉断支架导致手术失败;
5.(3)支架结构不圆滑、引流不充分,容易刺激泪道导致肉芽组织增生,肉芽包裹支架,造成不易取管或取断管现象;
6.发明专利申请cn114343965a公开了一种泪道保护引流管及安装方法,其公开了包括并列抵接设置的一引入硅胶管和一引流硅胶管;在引入硅胶管内设有一引入线,所述引入线一端穿过引入硅胶管之后开放设置,所述引入线的另外一端与引流硅胶管相连,所述引流硅胶管朝向引流硅胶管的一端设有一上斜面,在引流硅胶管上临近上斜面的位置设有若干凸起定位部,所述凸起定位部与上斜面配合设置。在引流硅胶管内设有一加强线,所述加强线沿引流硅胶管的轴向铺设,所述加强线埋设在引流硅胶管的管壁内;所述加强线的端部设有一u形扣,所述引入线穿过u形扣设置,弯折之后形成双线穿过引入硅胶管;所述引入线穿过引流硅胶管设置。现有技术利用引入线和加强线形成的u形扣实现限位,当上拉引入线时,引入线通过u形扣拉动加强线,从而带动引流硅胶管上拉至所需位置;使用完毕后上拉任一单根引线抽出引线,完成植入。其中加强线13埋设于硅胶引流管管壁一侧(轴向),引入线3与加强线以u型扣连接,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引入线进行拉拽,此时硅胶引流管整体一侧受力,会造成受力不均匀,硅胶管在拉拽入泪囊时会发生歪斜;还有操作时较为复杂,当硅胶引流管固定位置后,眼科剪剪断引入管后,需要拔出剪断后留在泪小管中的硅胶管,然后分开泪小点外的引入线3,上拉一单根引线后,冲洗泪道,最后剪掉多余的加强线,才能完成操作,操作时间长且操作繁琐。
7.因此,亟待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力均匀且有效降低脱落风险的置入便捷的泪道引流管。
9.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置入便捷的泪道引流管,包括依次串联的引入管和引流管,引入管内腔固连有对称设置的2根引入线,引入线的上端穿出引入管上端,引入线的下端穿出引入管下端、穿入引流管,与位于引流管内的提拉块相固连并穿
出引流管,该提拉块可沿引流管内腔上下滑动且与引流管内腔上端相卡合限位;上拉引入线的上端,引入线拉动提拉块与引流管内腔上端相卡合,同时拉动引流管移动。
10.其中,提拉块的上端具有向内凹的环形限位面,引流管的内腔设置有与环形限位面相适配的环形凸台。
11.优选的,2根引入线的上端穿出引入管并打结形成上结点。
12.再者,位于提拉块内的2根引入线打结形成中结点,中结点与提拉块粘接固连。
13.进一步,引入线的下端穿出引流管并打结形成下结点。
14.再者,引流管内腔对称埋设有导出线,该导出线穿出引流管下端并打结形成导出结点。
15.优选的,导出线与引入线为便于区分的不同颜色线。
16.进一步,引入管的上端口具有用于减少提拉阻力的球形或锥形端面。
17.再者,引流管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翼,该定位翼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受力凹槽。
18.优选的,受力凹槽的形状为直线型或波浪形。
1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0.(1)通过引入线拉动提拉块,环形限位面和环形凸台相卡合,实现提拉块与引流管内腔上端相卡合,实现引入线拉动引流管移动,该结构受力均匀,在实际拉拽操作中,引流管管体不易发生歪斜,更易于引流管进行泪囊;避免现有技术中利用线条双扣连接所导致的容易脱离等问题;
21.(2)引入线的中结点埋设于提拉块内,可通过液态注射或粘接等方式固连,中结点的设置增加引入线与提拉块的连接强度,避免在实际拉拽操作中引入线脱落的风险;
22.(3)引入管的上端端口处可通过点胶使其端面形成呈球型或锥形的端面,便于在泪道中提拉时减少阻力,同时避免对泪道内壁的损伤;
23.(4)对称设置的导出线,方便引流管的移除,在引流管从泪囊管中移除时拉拽导出线即可,对称设置的导出线受力均匀,出结点易于钩取,不会在拉拽过程中发生管体歪斜,造成管壁损伤等风险;
24.(5)导出线与引入线为便于区分的不同颜色线,引入线和导出线进行颜色区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便于区分,避免误操作;
25.(6)在定位翼上设置受力凹槽,使得在引入硅胶引流管的过程中,定位翼收到挤压后,受力凹槽便于定位翼收缩,易于通过泪囊狭窄处,同时也会避免定位翼对腔道内壁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引入线、引入管和提拉块的连接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9.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和提拉块的装配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受力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受力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拉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3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置入便捷的泪道引流管,包括引入管1、引流管2、引入线3、提拉块4和导出线5。引入管1和引流管2依次串联,引入管1可为聚氨酯管,引流管2可为硅胶管。如图2所示,2根引入线3对称穿设在引入管1内,2根引入线3通过胶水与引入管内腔相粘接固定;在操作过程中,引入管1可避免引入线3划伤泪道内壁组织,有效避免对泪道内壁造成损伤。如图3所示,引入管1上端可通过胶粘等方式与引入线3固定,同时引入管的上端端口处可通过点胶使其端面形成呈球型或锥形的端面6,便于在泪道中提拉时减少阻力,同时避免对泪道内壁的损伤。引入管1上间隔设置第一标记点8和第二标记点9,可使用医用级油墨标记。引入管1为变径管体,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大,可通过尖端成型设备进行加工。引入管的管体设计标记点,用于提示操作者引流管大致引入位置,防止引流管位置放置不当;引入端进行变径设计,在操作过程中,便于引入,减少阻力。
37.如图4和图5所示,2根引入线3的上端穿出引入管1上端并打结形成上结点301,便于操作时从上端进行钩取。引入线3的下端穿出引入管1下端、穿入引流管2,与位于引流管2内的提拉块4相固连并穿出引流管2,位于提拉块4内的2根引入线3打结形成中结点302,中结点302埋设于提拉块4内,可通过液态注射或粘接等方式固连,中结点的设置增加引入线与提拉块的连接强度,避免在实际拉拽操作中引入线脱落的风险。
38.如图5和图9所示,提拉块4的上端具有向内凹的环形限位面401,引流管2的内腔设置有与环形限位面401相适配的环形凸台201,环形凸台201中心贯穿设置引流口204,通过环形限位面401和环形凸台201相配合实现提拉块4与引流管2内腔上端相卡合限位;该提拉块4在引流管2内自由活动,即可沿引流管2内腔上下滑动;上拉引入线3的上端,引入线3拉动提拉块4,环形限位面401和环形凸台201相卡合,即实现提拉块4与引流管2内腔上端相卡合,实现引入线3拉动引流管2移动。引入线3的下端穿出引流管2并打结形成下结点303,便于引流管植入到位后,从下端钩取残留的引入线。
39.如图6所示,引流管2内腔对称埋设有导出线5,该导出线5穿出引流管2下端并打结形成导出结点501,导出线5的上端可埋设于环形凸台201内,在引流管从泪囊管中移除时拉拽导出线即可,对称设置的导出线受力均匀,出结点易于钩取,不会在拉拽过程中发生管体歪斜,造成管壁损伤等风险。其中导出线5与引入线3为便于区分的不同颜色线,引入线和导出线进行颜色区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可便于区分,避免误操作。
40.如图7和图8所示,引流管2上端设置有上斜面,引流管2下端设置有下斜面,上斜面两侧对称设有2个定位翼,该定位翼为弧形,该定位翼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受力凹槽203,受力凹槽203的形状为直线型或波浪形;在引入硅胶引流管的过程中,定位翼收到挤压后,受力凹槽便于定位翼收缩,易于通过泪囊狭窄处,同时也会避免定位翼对腔道内壁造成损伤。引流管2设置有一显影线7,轴向贯穿引流管的管体,显影线位置可与定位翼呈90
°
设置,且起始点位于引流管上斜面的最低点处。
41.操作过程:使用时,首先探通泪道,从上端泪点处钩取引入线,上拉引入线,环形限位面和环形凸台相配合实现提拉块与引流管的卡接,在引入线和提拉块的作用下引流管会随着引入线上移,操作过程中引入管可避免引入线划伤泪道内壁组织;然后将引入管拉入到泪道内并使得引流管拉入到鼻腔端;
42.上拉引入线使得第二标识点露出泪点外或是接近第二标识点时有落空感即上拉阻力明显增大,即停止上拉引入线;
43.然后轻轻下拉导出线,确定引流管的定位翼是否进入泪囊,感到下拉有阻力确定引流管固定好后,用眼科剪在第一标识点和第二标识点之间任一位置剪断引入管和引入线,并拔出剪断后留在泪小管的引入管,然后下拉引流管下端露出的引出线的下结点,撤出提拉块和残留引入线,冲洗泪道,然后减掉多余的导出线,完成操作。
44.本实用新型的置入便捷的泪道引流管操作简便,当引流管固定位置后,眼科剪剪断引入管后,直接拔出剪断后留在泪小管中的硅胶管,然后从鼻孔下拉裸露在外的引入线,可将提拉块直接撤出,该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