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电极片和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9094发布日期:2023-03-14 18:3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按摩电极片和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电极片和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人体的颈部和腰部含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对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可以对人体产生积极有益的健身、美体效果。
3.示例性提出一种按摩装置,该按摩装置采用球状的按摩头对按摩部位进行按摩,按摩头的材质为金属材质,基于按摩装置内的电脉冲电路与该按摩头相连,使得按摩头能够为按摩部位提供电刺激按摩服务,同时,基于按摩装置内的发热件向按摩头传递热量,使得按摩头能够为按摩部位提供热敷按摩服务。但是,当按摩头为按摩部位提供服务时,按摩头的外壁面会贴合在按摩部位处的皮肤上,这会导致皮肤上被按摩头所覆盖的位置容易被捂住而出汗,这并不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按摩电极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按摩装置的按摩结构的透气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按摩电极片,按摩电极片包括多个导电纤维和多个发热纤维,多个所述导电纤维和多个所述发热纤维相互交织形成有电极片本体,所述导电纤维用于输送电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电极片本体具有电脉冲按摩功能,所述发热纤维用于通电发热以使所述电极片本体具有热敷按摩功能。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纤维的直径与所述发热纤维的直径的比值为1.0~1.2。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纤维的直径为0.05mm~0.3mm。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纤维的电阻为0.1ω/cm~40ω/cm。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发热纤维的直径为0.05mm~0.3mm。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发热纤维的电阻为1.0ω~20.0ω。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多个所述导电纤维并行排布且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所述发热纤维并行排布且均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纤维并联连接;和/或所述发热纤维串联连接。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按摩电极片包括正极纤维和负极纤维,所述正极纤维用以电连接于按摩装置的温度控制模块的正极,所述正极纤维与多个所述导电纤维的一端相交织以电连接于多个所述导电纤维,所述负极纤维用以电连接于按摩装置的温度控制模块的负极,所述负极纤维与多个所述导电纤维的另一端相交织以电连接于多个所述导电纤维。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发热纤维的延伸端弯曲设置以与另一所述发热纤维的延伸端对接,多个所述发热纤维依次串联为一体。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纤维之间设有绝缘纤维,所述绝缘纤维与所述导电纤维同向延伸。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发热纤维包括导电芯和裹设于所述导电芯的绝缘保护套,所述绝缘保护套的材质为绝缘材料。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电极片本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电极片本体层叠设置。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纤维的材质为金属材料。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纤维包括内芯和设于所述内芯的外壁面的导电材料层。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电纤维的材质为碳材料。
2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按摩装置,包括机体和按摩电极片,机体内设有脉冲发生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按摩电极片包括多个导电纤维和多个发热纤维,多个所述导电纤维和多个所述发热纤维相互交织形成有电极片本体,所述导电纤维用于输送电脉冲信号以使所述电极片本体具有电脉冲按摩功能,所述发热纤维用于通电发热以使所述电极片本体具有热敷按摩功能;
22.所述按摩电极片安装于所述按摩装置朝向按摩部位的一侧,所述脉冲发生模块与所述导电纤维电连接,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所述发热纤维电连接。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按摩电极片,通过使多个导电纤维与多个发热纤维相交织,以形成可贴合于按摩部位的电极片本体,这样,当导电纤维上输送有电脉冲信号时,电极片本体便可以向按摩部位提供电脉冲按摩服务,当发热纤维上通电时,电极片本体便可以基于发热纤维通电所产生的热量向按摩部位提供热敷按摩服务,因为导电纤维和发热纤维相交织后,纤维之间会形成多个通孔,这些通孔便于气体流动,有利于避免按摩部位处的皮肤被捂住而流汗,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发热纤维直接与按摩部位接触也有利于降低热量从发热纤维到皮肤的过程的损耗,提高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摩电极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发热纤维的剖面示意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28.1、导电纤维;2、发热纤维;21、导电芯;22、绝缘保护套;3、正极纤维;4、负极纤维;5、绝缘纤维。
29.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摩电极片,该按摩电极片主要运用于按摩装置,具体地,按摩装置可以为腰带或颈部按摩仪,按摩装置可以被用户穿戴,当用户佩戴了按摩装置后,该按摩电极片用于贴合在用户的按摩部位上(例如腰部、颈部等部位),以向按摩部位提供按摩服务。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按摩电极片包括多个导电纤维1和多个发热纤维2,多个导电纤维1和多个发热纤维2相互交织形成有电极片本体,具体而言,该导电纤维1用于输送电脉冲信号以使电极片本体具有电脉冲按摩功能,发热纤维2用于通电发热以使电极片本体具有热敷按摩功能。
3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按摩电极片,通过使多个导电纤维1与多个发热纤维2相交织,以形成可贴合于按摩部位的电极片本体,这样,当导电纤维1上输送有电脉冲信号时,电极片本体便可以向按摩部位提供电脉冲按摩服务,当发热纤维2上通电时,电极片本体便可以基于发热纤维2通电所产生的热量向按摩部位提供热敷按摩服务,因为导电纤维1和发热纤维2相交织后,纤维之间会形成多个通孔,这些通孔便于气体流动,有利于避免按摩部位处的皮肤被捂住而流汗,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发热纤维2直接与按摩部位接触有利于降低热量从发热纤维2到皮肤的过程的损耗,提高热能利用率。
3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导电纤维1需要与按摩部位处的皮肤相接触,才能将自身所携带的电脉冲信号传递给皮肤,而发热纤维2所产生的热量却能够隔空传递至皮肤处,因此,本技术的产品需要在导电纤维1与发热纤维2相交织后,应确保导电纤维1能够与皮肤相接触,具体地,为达到上述目的,于本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与发热纤维2两者的直径相同设置,或者导电纤维1的直径大于发热纤维2的直径设置,如此,确保导电纤维1在电极片本体上的占用空间与发热纤维2在电极片本体上的占用空间相同,或者导向纤维在电极片本体上的占用空间大于发热纤维2在电极片本体上的占用空间,进而确保导电纤维1能够与皮肤相接触。具体而言,导电纤维1的直径与发热纤维2的直径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0~1.2。当导电纤维1的直径与发热纤维2的直径的比值大于1.2时,容易导致发热纤维2在电极片本体上的所占比例过少,而导致电极片本体的发热强度过低,这并不利于电极片本体为按摩部位提
供热敷按摩服务。优选地,导电纤维1的直径与发热纤维2的直径的比值为1.1。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的直径与发热纤维2的直径的比值也可以小于1.0,或者大于1.2。
37.考虑到导电纤维1的直径太小时不利于保证电极片本体的结构强度,而导电纤维1的直径过大时不利于减低电极片本体的重量,提高用户的佩戴体验,基于此,本技术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优选地,导电纤维1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0.05mm~0.3mm(millimeter,毫米)。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导电纤维1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本技术最优选的范围,并不代表本技术的设计仅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小于0.05mm或者大于0.3mm,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38.相应地,发热纤维2的直径太小时也不利于保证电极片本体的结构强度,而发热纤维2的直径过大时也不利于减低电极片本体的重量,提高用户的佩戴体验,为此,本技术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优选地,发热纤维2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也为0.05mm~0.3mm。当然,该范围也仅供参考,于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纤维2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也可以小于0.05mm或者大于0.3mm,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39.发热纤维2的发热量与通过发热纤维2的电流的大小和发热纤维2自身的电阻的大小成正比,即是说,通过发热纤维2的电流越大或者发热纤维2自身的电阻越大,发热纤维2的发热量就会越大,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发热纤维2的电阻不小于1ω(欧姆)设置。当然,发热纤维2的电阻值不可能无限大,太大的电阻反而会导致电流无法在发热纤维2中传递,基于此,本实施例的发热纤维2的电阻还应当不大于20ω,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纤维2的电阻的取值范围为1.0ω~20.0ω。较佳地,发热纤维2的电阻为10ω。应当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纤维2的电阻的取值也可以小于1.0ω,或者大于20.0ω,只要满足电流能在发热纤维2上传递,且发热纤维2所产生的热量能够被人体所感知的条件即可。
40.在电脉冲信号传递至皮肤处的过程中,其在导电纤维1中的能量损耗与导电纤维1的电阻值呈正比,即是说,导电纤维1的电阻值越大,则在电脉冲信号传递至皮肤处的过程中,电脉冲信号所损耗的能量就越大,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于本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的电阻不大于40ω/cm设置,较佳地,导电纤维1的电阻的取值范围为0.1ω/cm~40ω/cm。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的电阻也可以小于0.1/cm,或者略微大于40ω/cm,只有满足电脉冲信号能够在导电纤维1上传递,且当电脉冲信号传递至按摩部位时,电脉冲信号的强度还能够为按摩部位的穴位提供刺激即可。
41.请参阅图1,多个导电纤维1并行排布且均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发热纤维2并行排布且均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不难理解的是,使两种不同的纤维分别在不同方向上并排设置,这样,在编织电极片本体的过程中,便可以直观地获知两种纤维的数量比例,而两个纤维的比例相同有利于避免电极片本体的热敷强度与电极片本体的电刺激强度相差过大,同时,导电纤维1并排,也有利于避免不同的导电纤维1的电路相互干扰,有利于保证各个导电纤维1的通电稳定性。较佳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方向代表经向,而第二方向代表纬向,即是说,导电纤维1在经向上延伸设置,而发热纤维2在纬向上延伸设置。
42.请参阅图1,导电纤维1并联连接。不难理解,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导电纤维1所在的
支路相互不干扰,如此,即使多个导电纤维1中的一部分纤维所在的支路出现了问题,也不影响到另一部分的正常使用,有利于保证电极片本体的使用可靠性。当然,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也可以串联连接,对此不作限制。
4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按摩电极片包括正极纤维3和负极纤维4,正极纤维3用以电连接于按摩装置的温度控制模块的正极,正极纤维3与多个导电纤维1的一端相交织以电连接于多个导电纤维1,负极纤维4用以电连接于按摩装置的温度控制模块的负极,负极纤维4与多个导电纤维1的另一端相交织以电连接于多个导电纤维1。不难理解的是,采用将正极纤维3、负极纤维4编织至电极片本体上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温度控制模块与导电纤维1之间的电连接的技术效果,具有实施简单,连接可靠等优点,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将导电纤维1的两端分别焊接至正极纤维3和负极纤维4上的技术手段,以实现温度控制模块与导电纤维1之间的电连接的技术效果。
44.请参阅图1,发热纤维2串联连接。可以理解,在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一发热纤维2的电流都相同,而不同的发热纤维2的电阻也相同,即是说,在发热纤维2通电时,不同的发热纤维2的发热量也相同,这有利于保证电极片本体上每个区域的出热量相同,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纤维2也可以并联连接,对此不作限制。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热纤维2的延伸端弯曲设置以与另一发热纤维2的延伸端对接,多个发热纤维2依次串联为一体。
45.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导电纤维1难免会发生移动,这会导致相邻的导电纤维1之间相互接触,进而导致不同的导电纤维1的电路相互干扰,为防止该现象的发生,于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导电纤维1之间设有绝缘纤维5,绝缘纤维5与导电纤维1同向延伸。具体而言,在具体实施时,该绝缘纤维5的材质可为橡胶。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绝缘纤维5之间可以存在着至少两个导电纤维1。
46.具体地,因为电极片本体在成型后,相当于一层材料层,为防止出现产品的结构强度不足的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片本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电极片本体层叠设置。当然,为解决电极片本体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将电机片本体安装在支撑架体上的技术手段,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47.请参阅图2,在具体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热纤维2包括导电芯21和裹设于导电芯21的绝缘保护套22,绝缘保护套22的材质为绝缘材料。可以理解的是,绝缘保护套22既起到保护导电芯21的作用,又防止导电芯21与导电纤维1相连,有利于保证产品的电路运行的可靠性。具体而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导电芯21的材质可以为碳纤维、不锈钢纤维、铜纤维、镍纤维、钛纤维或铝纤维等等,而绝缘保护套22的材质可以为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r(热塑性橡胶),橡胶或硅胶等等。
48.在具体实施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的材质为金属材料,举例而非限定地,导电纤维1可以为不锈钢纤维、铜纤维、镍纤维、钛纤维或铝纤维等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的材质为碳材料;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纤维1包括内芯和设于内芯的外壁面的导电材料层,举例而非限定地,导电纤维1可以镀金纤维、镀银纤维、镀铜纤维或镀镍纤维等等。
4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按摩装置(图未示),该按摩装置包括机体和按摩电极片,该按摩电极片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按摩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机体内设有脉冲发生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按摩电极片安装于按摩装置朝向按摩部位的一侧,脉冲发生模块与导电纤维1电连接,温度控制模块与发热纤维2电连接。
50.如前文所述,按摩装置可以为腰带、颈部按摩仪等,下文以按摩装置为腰带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与此。
51.在使用本技术的产品时,用户可将腰带穿戴在腰部上,以使电极片本体贴合在腰部上需要按摩的位置处,之后,启动腰带的脉冲发生模块和温度控制模块,当脉冲发生模块启动后,脉冲发生模块产生的电脉冲信号传递至导电纤维1上,当温度控制模块启动后,温度控制模块产生的电流传递至发热纤维2上,而后,基于导电纤维1与腰部的皮肤之间的接触,实现将电脉冲信号传递至皮肤上的效果,基于发热纤维2所产生的热量的散发,实现将热量传递至皮肤上的效果,如此,电极片本体便可以同时为腰部的皮肤提供电刺激按摩服务和热敷按摩服务。因导电纤维1与发热纤维2的相互交织形成了电极片本体,使得电极片本体上形成过多个可供气流流动的通孔,这样,有利于防止皮肤被电极片本体所捂住而局部温度过高而流汗。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