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及使用其的皮肤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8602发布日期:2023-04-26 22:2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及使用其的皮肤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及使用其的皮肤缝合器。


背景技术:

1、皮肤缝合器广泛地使用在普外科手术、胸部手术、腹部手术及烧伤科植皮等手术中,皮肤缝合器,其具体的使用离不开缝合钉。

2、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皮肤缝合器中没有明确可显示缝合钉间距的结构,而是一般直接依赖医生的经验把控缝合钉之间的间距进行伤口的缝合,这种操作方式对于医生使用皮肤缝合器有一定的经验要求,也就是说医生的操作经验会直接影响到皮肤缝合器在手术缝合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故而现有技术中的皮肤缝合器使用的便捷性还是欠佳。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皮肤缝合器来说,有必要增加可以显示缝合钉间距的结构来提高缝合器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以解决便于形成缝合钉使用过程中的间距指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皮肤缝合器,以解决提高皮肤缝合器使用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是这样实现的:

4、一种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包括:分别设于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一对外侧壁上的一对限位结构和与一对所述限位结构转动配合的且位于外壳的远手端的间距指示件;其中

5、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所述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的通孔以及在所述通孔的周向侧设有的挡环;以及

6、所述间距指示件包括一对适于与通孔转动配合的弹性臂,以及同时与一对弹性臂远离通孔的一端相连的连接臂;

7、在所述挡环上设有适于限定弹性臂的定位缺口;

8、当弹性臂卡限在定位缺口中时,所述连接臂适于与外壳共面地抵接待缝合组织,且在连接臂抵接待缝合组织的端部与外壳抵接待缝合组织的端部之间形成相邻缝合钉的缝合间距。

9、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包括与所述通孔转动配合的支腿和与所述支腿弯折相连的且适于被限定在定位缺口中的活动臂;以及

10、所述活动臂远离支腿的一端与连接臂相连。

11、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臂远离支腿的一端通过圆弧过渡与连接臂相连。

12、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环包括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半圆弧挡环和位于该第一半圆弧挡环的开口侧的第二半圆弧挡环;以及

13、所述定位缺口位于第一半圆弧挡环与第二半圆弧挡环之间。

14、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圆弧挡环凸起于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半圆弧挡环凸起于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高度。

15、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半圆弧挡环背离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端面呈中间高且两端低的弧形面;以及

16、在该弧形面的其中一个低端部与第一半圆弧挡环之间形成所述定位缺口。

17、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弧形面的另一个低端部与第一半圆弧挡环之间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弹性臂的容纳缺口。

18、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半圆弧挡环背离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端面由其外圆弧边缘向内圆弧边缘形成由高向低的倾斜面。

19、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的截面为圆形。

20、本实用新型的皮肤缝合器是这样实现的:

21、一种皮肤缝合器,包括: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

2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及使用其的皮肤缝合器,通过在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的限位结构和间距指示件的配合使用,当间距指示件的弹性臂卡限在定位缺口中时,连接臂适于与外壳共面地抵接待缝合组织,如此结构下在连接臂抵接待缝合组织的端部与外壳抵接待缝合组织的端部之间形成相邻缝合钉的缝合间距,从而使得该皮肤缝合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臂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缝合间距来实现对于每相邻的两个缝合钉缝合使用的间距指示效果。采用这样的皮肤缝合器在手术过程中对于相邻的缝合钉的缝合间距的判断也就不需要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操作经验,也即提高了整体皮肤缝合器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适用于皮肤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一对外侧壁上的一对限位结构和与一对所述限位结构转动配合的且位于外壳的远手端的间距指示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与所述通孔转动配合的支腿和与所述支腿弯折相连的且适于被限定在定位缺口中的活动臂;以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臂远离支腿的一端通过圆弧过渡与连接臂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包括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半圆弧挡环和位于该第一半圆弧挡环的开口侧的第二半圆弧挡环;以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弧挡环凸起于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半圆弧挡环凸起于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圆弧挡环背离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端面呈中间高且两端低的弧形面;以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弧形面的另一个低端部与第一半圆弧挡环之间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弹性臂的容纳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圆弧挡环背离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的端面由其外圆弧边缘向内圆弧边缘形成由高向低的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截面为圆形。

10.一种皮肤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缝合钉间距指示组件及使用其的皮肤缝合器,包括:分别设于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一对外侧壁上的一对限位结构和与一对限位结构转动配合的且位于外壳的远手端的间距指示件;限位结构包括在皮肤缝合器的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的通孔以及在通孔的周向侧设有的挡环;间距指示件包括一对适于与通孔转动配合的弹性臂,以及同时与一对弹性臂远离通孔的一端相连的连接臂;在挡环上设有适于限定弹性臂的定位缺口;当弹性臂卡限在定位缺口中时,连接臂适于与外壳共面地抵接待缝合组织,在连接臂抵接待缝合组织的端部与外壳抵接待缝合组织的端部之间形成相邻缝合钉的缝合间距。本技术可以指示缝合钉使用过程中的间距从而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韬,黄峰,吴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岑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